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紫胶产区的划分,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云南各种紫胶产区自然特性的了解,为各种产区制订不同的生产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紫胶产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状况,云南的紫胶产区,可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和湿润、半干半湿、干燥三个类型。共分为甲级半干半湿型,乙级半干半湿型,丙级半干半湿型,甲级湿润型,乙级湿润型,丙级湿润型,丙级干燥型七种产区,共十六个小区。一、紫胶产区的划分,气候指标及经济地位 1.甲级半干半湿型  相似文献   

2.
胶虫是一种体型较小的昆虫,属同翅目胶蚧科。它是部热带、亚热带特有的昆虫,因其分泌物呈紫红色的天然动物树脂,故称紫胶。分布于东经80~120°,北纬16~32°之间,其中以北纬 19~26°的地带分布较广,生产最好。印度是世界上紫胶主要产区,在我国紫胶原产区为云南和西藏部发地区。  相似文献   

3.
墨江县是我省紫胶重点产区之一。一九七八年,这个县曾创造了年产原胶一百七十多万斤的历史最高纪录,占当年全省年产量的近三分之一。一九七九年比一九七八年原胶产量虽有下降,但原胶年产量仍达一百五十三万斤。从一九八○年以来,紫胶生产开始逐年下降。到一九八二年,原胶年产量下降到十五万九千多斤,不少紫胶老产区胶种  相似文献   

4.
云南紫胶产区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三个类型十六个小区,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海拔、坡向等等的不同,紫胶虫的世代生活周期电不同。为了保证紫胶虫种的生产和原胶的稳产高产,在不同的紫胶产区,应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地处景东彝族自治县境内的中国林业科学院紫胶研究所,认真贯彻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在搞好科研工作的同时,尽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尽力为紫胶产区提供优质服务,为我国紫胶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景东紫胶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是我国唯一的一所以研究紫胶为主,同时研究五倍子、白蜡等传统林业资源昆虫的专门机构。三十年来,研究所从只有六、七人的紫胶工作站发展到如今一百多人,  相似文献   

6.
<正> 据调查,目前全国紫胶寄主树约有300余种,应用于紫胶生产的优良树种不过10余种。我省紫胶产区常用寄主树仅有南岭黄檀、牛肋巴和秧青等几个树种,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紫胶生产的需要。为挖掘紫胶寄主新种源,1970年,我们首次试用野生黄(木巳)放养夏代紫胶虫,获得成功。经过多年放胶实践证明,黄(木巳)不仅适宜夏代紫胶生产,而且能够高产、稳产,并具有生长迅速、萌发力强、耐虫力高、胶质好、胶被厚而连片的优良性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紫胶霉病是紫胶虫主要的病害,在福建、广西及广东的部分紫胶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种胶和原胶的产量和质量。为有效地控制霉病危害,保证胶虫正常生长,提高种胶和原胶的产量和质量,我们于1980—1986年,对紫胶霉病的病症、病原菌、发生流行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一、病症、病原菌和发生流行规律观察1.症状紫胶霉病一般发生在胶虫二龄至成虫期,若湿度大,一龄胶虫也会发病,但以成虫期发生严重。胶虫一、二龄时如遇几天连绵细雨,病菌就会在胶虫背部或肚孔处的蜜露上滋生,  相似文献   

8.
该设计成果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件)共九章。第一章,紫胶产区的自然和经济条件评述。第二章,基地区划调查、规模和目标。第三章,原胶基地营林设计。第四章,种胶基地设计。第五章,试验示范区、站设计。第六章,基地建设管理。第七章,紫胶生产基地建设投资概算。第八章,成本及效益分析。第九章,问题和建议。第二部分(附件),包括:建立稳产高产紫胶生产基地的报  相似文献   

9.
紫胶虫(Laccifer locca kerr)在寄主植物上的寄生量(下称固虫量)适当与否是紫胶生产能否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问题之一。周虫量太少,对寄主植物的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紫胶产量不高;固虫量过多,寄主、紫胶虫生长不良,不仅影响到紫胶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还会造成寄主和紫胶虫的死亡,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这些情况在紫胶产区是经常出现的,特别是人工培植的胶园,对于人工放养或自然涌散固定过量紫胶虫的植株,往往由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致使培育了5、6年甚至8、9年本来可以多年利用的寄主树遭到毁灭。这是紫胶生产上十分值得重视并应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61年3月中央林业部、商业部在云南省墨江县首次召开南方六省(区)紫胶生产会议以来,我国紫胶生产的规模和速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云南一个产区发展扩大为广东、广西、福建、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等八个省(区),生产技术由野生野长发展为人工放养胶虫,人工营造紫胶园,紫胶产量由年产原胶10余吨发展为年产原胶3000多吨,成为世界第三产胶大国。但是,和世界先进产胶国家印度和泰国相比,我国紫胶生产无论在经营管理、科学技术和紫胶产量等方面,差距较大,问题较多。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搞活政策的贯彻落实,先后派出紫胶考察团赴印度、泰国等先进产胶国家实地考  相似文献   

11.
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开发云南紫胶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云南紫胶发展历史和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云南紫胶资源开发的5大优势,适宜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广阔和宜胶土地,丰富的寄主植物资源,产区群众有从事紫胶生产的技术和经验,有开发紫胶资源的积极性。提出的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开发的建议有:加强计划指导实行市场调节,实行浮动价格,建立商品原胶生产基地,必要的资金扶持等。  相似文献   

12.
紫胶辨证     
紫胶也称虫胶,是紫胶蚧雌虫寄生在某些树种上,形成的一种硬化了的紫红色分泌物。这种分泌物,富含紫胶树脂以及紫胶色素,紫胶蜡等化学成分,现已成为军事工业、多种轻重工业极其重要的原料。 紫胶蚧属胶蚧科胶蚧属,是南亚特有的一种资源昆虫,我国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即是其北部原产地。我国利用紫胶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晋代以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紫胶产区气候与紫胶虫引种驯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分析了我国紫胶主产区的气候条件以及新产区紫胶虫引种驯化的研究概况。通过20多年的研究与推广。使我国的紫胶产区,从25°N以南发展到28°N以南发展到28°N;从103°E扩大到118°E。突破了我国紫胶虫山地高原的自然分布区,在昆虫地理学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从孟加拉国引进的信德紫胶虫是一个优良的虫种,所产紫胶的质量明显优于我国紫胶虫,但于由其环境分布较窄,要形成较大的产区有一定困难。杂交育种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孟加拉国信德紫胶虫质量好这一优良性状,在培育我国优质  相似文献   

15.
马鹿花是近年来筛选出的紫胶虫优良灌木寄主植物,在云南省分布较多。具有生长快、投产早(栽培两年即可放胶利用)、适应性强,产紫胶性能好、产量高(夏代亩产梗胶300千克),病虫害少,萌发力强,能够多次利用等优良性状。已在我国云南、福建、广西、广东、四川等紫胶产区推广种植。现将繁殖栽培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秧青又名思茅黄檀(Dalbergi Szemaoensis Prain)、紫梗树、亚秧叶树、酸香等,属蝶形花科(Papilion aceae)、黄檀属,是我省由云南引种来的紫胶虫优良寄主树种之一。秧青在云南紫胶老产区是传统常用优良寄主树种之一,适用于冬、夏二代紫胶生产,在云南某些干热年份,它的产胶和保种性能还优于牛肋巴。我省通过多年引种栽培与放养利用,证明秧青具有易繁殖栽培、生长迅速、萌芽力强、耐虫力高、病虫害少、所产紫胶产量高、胶  相似文献   

17.
乙基化脲醛树脂是一种代替紫胶用作木制品底漆的合成树脂。多年来,紫胶是一种受到广泛欢迎的木器涂料。但因它具有多种优良特性,用途很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紫胶的需要量与日俱增,因此,试制代替紫胶的木制品底漆,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国发展了许多合成的木器涂料,但是,还没有一种能代替紫胶的廉价的醇  相似文献   

18.
我国紫胶产区在云南。六十年代初,国家为了增加紫胶的产量,开始向川、桂、粤、黔、闽、湘、赣等省引种试放紫胶虫,经过多年反复实践,紫胶虫已在川、桂、粤、闽获得引种成功,生产也初具规模.很多同志都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对前人提出(指标)的验证云南紫胶主产区位于哀牢山以西的南亚热带,分布在海拔800—1300米的河谷两岸的“二半山”区。由于受西南季风影响,气温日暖夜凉、干湿季分明,日照充足,霜期  相似文献   

19.
紫胶是紫胶虫(Laccifer Iacca Kerr)的分泌物。紫胶虫属同翅目胶蚧科的热带、亚热带昆虫。在我国一年发生两个世代(称冬、夏代)。由于各代产胶性能不同,目前基本上是冬代做种、夏代生产。我国紫胶生产的气候指标,由原林科院紫胶研究所提出,着重指导紫胶虫越冬保种,发展新区种胶基地,对于夏代生产的气候内容提得较少。为了充分利用赣南自然气候资源,提高夏代紫胶产量,现就赣南紫胶夏代生产气候指标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0.
紫胶是一种介壳虫——紫胶虫所分秘的胶质物。因颜色呈紫红色,故名紫胶。又称虫胶。紫胶具有绝缘、防腐、防潮、粘结、弹性和坚韧性等优良性能,因而,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工业的发展,紫胶用途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