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脲酶抑制剂在甘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进权 《作物研究》1992,6(1):39-41
通过五地点不同脲酶抑制剂处理,结果表明甘蔗施用混脲酶抑制剂的尿素可达到延长尿素肥效,使土壤的供肥与需肥同步的目的,可增产7.1%.其用量为尿素的2%~3%.  相似文献   

2.
棉田脲酶抑制剂最佳用量试验柳凤琛山东省德州地区种子站253016高淑萍德州地区农业专科学校长效尿素是用脲酶抑制剂和尿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长效肥料,其原理是应用脲酶抑制剂抑制土壤中脲酶的活性,减缓其对尿素的分解速度,延长尿素肥效期,提高肥效,以期达到...  相似文献   

3.
长效尿素是用脲酶抑制剂和尿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长效肥料。其原理是应用脲酶抑制剂抑制土壤中脲酶的活性,减缓其对尿素的分解速度,延长尿素肥效期,提高肥效,以达到土壤供肥和棉花需肥相协调,增加棉花产量的目的。由于不同肥力类型土壤中脲酶含量和活性不同,脲酶抑制剂的最佳用量也应不同。为此从1990年开始,用3年时间在德州市、临邑、宁津等地进行了棉花应用长效尿素脲酶抑制剂最佳用量试验。  相似文献   

4.
长效尿素肥料是在普通尿素中加一定比例的脲酶抑制剂而制成.它是一种肥效期长、利用率高的尿素肥料新品种。长效尿素施入土壤后,由添加的脲酶抑制剂,适当地抑制土壤脲酶活性,延缓尿素的分解速度,提高了肥效.1989年我们对长效尿素对甜莱的增产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脲酶抑制剂对夏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2009年在河北省正定、辛集、深州等地,对添加不同浓度脲酶抑制剂尿素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脲酶抑制剂的尿素对夏玉米有一定的增产效应,增产幅度为1.7%~20.5%。肥料利用率和收获后土壤无机氮含量均较普通尿素有明显的提高,表明脲酶抑制剂能显著减少尿素在土壤中的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6.
酸性蔗作土施用石灰、钙镁磷肥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pH值为4.86蔗作土每公顷施1500kg石灰(A处理)、1500kg钙镁磷肥(B处理)和1800kg石灰+900kg钙镁磷肥(C处理)的效应。结果表明,3个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pH值;有效地促进甘蔗对N、P、K,特别是P的吸收;提高甘蔗单株绿叶数、伸长速、茎长、茎粗、单茎重、有效茎数及蔗糖分,改善甘蔗品质;每公顷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分别提高8.2%-13.0%和10.2%-22.8%。B、C处理的促进效应较A处理明显。  相似文献   

7.
稻田脲酶抑制剂的应用效果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用脲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土壤中脲酶活性,延缓尿素水解速率,从而达到调控氮素,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目的。为了提高脲酶抑制剂的应用效果和完善配套施用技术,我们于1988~1990年对几种抑制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施用效果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和田间应用效果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探讨脲酶/硝化抑制剂配施氮肥在黑土区玉米体系中的氨减排及氮素增效效果。设置两种耕作模式(条耕和旋耕)和3种氮肥类型(常规尿素、添加脲酶抑制剂尿素、添加硝化抑制剂尿素)。结果表明,条耕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分别为8 631 kg/hm2和33.4%,明显低于旋耕;氨挥发总量为20.6 kg/hm2,明显高于旋耕。脲酶/硝化抑制剂配施氮肥的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分别为10 737 kg/hm2和46.0%,较常规尿素分别提高25.6%和23.6%;土壤氨挥发累积量为18.6 kg/hm2,明显低于常规尿素。抑制剂类型显著影响氨排放,添加脲酶抑制剂尿素低于添加硝化抑制剂尿素。相同氮素投入条件下,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尿素在土壤条耕和旋耕模式下均可实现增产增效及氨减排效果,且添加脲酶抑制剂尿素具有较好的氨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复合性营养型的化学催熟剂-甘蔗增糖增产剂在我县蔗区应用的可行性,在1994/95年榨季实施400公斤示范推广经验上,在1995/96年榨季继续推广666.7公顷,每公顷用4500ml,增糖增产剂兑水750kg进行喷施,30天后调查表明,可增加甘蔗蔗糖份,1.35%,田间锤度增加2.24%,每公顷增产蔗茎6291kg,增幅达9.4%,大机压榨甘蔗蔗糖份增加0.71%,重力纯度增加0.104%。  相似文献   

10.
在甘蔗生长前期于叶面喷施体积分数为千分之一的植物动力2003,具有明显的增产增糖效应。其效果表现为促进甘蔗萌芽、分蘖,提高成茎率,优化株高、茎径、有效茎、蔗糖分等工农艺性状,加强了生理生化功能,促进了生长。综合新植和宿根分析,喷施植物动力2003的每公顷产量75.91t,比对照增加11.04t,增产17.02%;蔗糖分含量14.12%,比对照提高0.53%;每公顷产量10.73t,比对照增糖1.9t,增幅21.4%。统计分析表明产量及产糖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利用剑麻麻茎作有机肥还田,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麻茎单独还田及配施不同用量氮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剑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加麻茎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与空白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增幅分别达180.0%、46.8%、109.7%。麻茎配施不同水平尿素也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麻茎配施1/2用量尿素可显著提高土壤转化酶活性。麻茎配施1/4用量尿素明显提高剑麻叶长,分别比空白对照、单施尿素和单施麻茎处理提高60.9%、25.0%、22.5%。添加麻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尿素的施用,在添加麻茎的情况下,不需要施用全量化肥。  相似文献   

12.
吉亚四号亚麻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亚四号是以Flandi为母本,以89-9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高纤、优质、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6290.33kg、1308.01kg和672.43kg,分别比对照品种双亚5号增产12.72%、24.82%和12.58%。生产试验平均每公顷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6309kg、1288.54kg和693.83kg,分别比对照品种双亚5号增产13.02%%、24.05%和16.68%。长麻率20.4%,全麻率29.11%,纤维强度27.3kg。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蔗作土在pH=4.9下,每公顷施用石灰1500kg(A)、钙镁磷肥1500kg(B)和石灰1800kg+钙镁磷肥900kg(C)三个处理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三个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pH值;有效地促进甘蔗对N、P、K,特别是P的吸收;使甘蔗单株绿叶数、伸长速、茎长、茎粗、单茎重、有效茎数提高,而且提高了甘蔗蔗糖分,改善甘蔗品质;每公顷蔗茎产量和含糖量提高幅度分别为8.2-13.0%和10.2%-22.8%。B、C两个处理的促进效应较A处理明显。  相似文献   

14.
“延亚二号”品种是吉林省延边农科所于1985年以黑龙江双城亚麻所的82—907品系为母本,以荷兰的列几那品种为父本杂交而育成的。平均株高107.6cm,工艺长度为89.6cm,亚麻原茎每公顷产6112.6公斤,比对照爱斯缔乐增产11.2%,纤维每公顷产量1200公斤。此品种原茎和纤维产量高,比较抗病、抗倒、耐瘠性强,适应性较广。  相似文献   

15.
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对稻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脲酶抑制剂(urease inhibitor,UI)和硝化抑制剂(nitrification inhibitor,NI)对稻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探讨抑制剂提高稻谷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机理。【方法】本试验设在我国南方红壤稻田,共5个处理:1)不施氮肥(CK);2)尿素(U);3)尿素+脲酶抑制剂(U+UI);4)尿素+硝化抑制剂(U+NI);5)尿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U+UI+NI);脲酶抑制剂采用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硝化抑制剂采用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测定土壤脲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以及微生物碳、氮的含量,分析NBPT与DMPP对水稻两个主要生育期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比较各处理的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以上各指标对产量的影响,探明脲酶抑制剂NBPT与硝化抑制剂DMPP在稻田的增效机理。【结果】1)与单施尿素相比,添加NBPT以及NBPT与DMPP配施均显著提高稻谷产量与地上部氮素回收率,两个处理分别增产6.56%与8.24%,氮素回收率提高幅度为19.4%与23.7%。2)与单施尿素相比,添加NBPT以及NBPT与DMPP配施,显著降低水稻分蘖期的土壤脲酶活性和铵态氮含量,显著提高孕穗期的铵态氮含量,而对此时期的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所有处理对两个时期的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无显著影响;因此,NBPT对于抑制脲酶活性以及提高铵态氮含量的作用主要在孕穗期之前,而单施DMPP没有显著效应。3)从各项土壤指标与水稻产量相关性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水稻分蘖期与孕穗期稻田土壤中铵态氮含量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而且孕穗期的影响大于分蘖期,其余指标则对产量无显著影响。【结论】脲酶抑制剂NBPT以及NBPT与硝化抑制剂DMPP配施显著提高孕穗期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显著提高稻谷产量以及地上部氮素回收率,证明了生产上氮肥后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酸性土施用石灰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酸性土壤条件下,甘蔗分蘖期每公顷施用石灰300kg和600kg,可有效地促进甘蔗对Mg的吸收,使甘蔗生长中期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提高,每公顷减少施尿素225kg、450kg,仍获得与每公顷施用750kg尿素的产量相若,而且提高蔗糖分  相似文献   

17.
脲甲醛叶面缓释氮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脲甲醛叶面缓释氮肥在棉花上应用效果,开展了脲甲醛叶面缓释氮肥2种喷施量,分1和2次喷施,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抗病性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每公顷花铃期一次喷施7.5 kg脲甲醛叶面缓释氮肥,籽棉和皮棉产量即可达到追施300 kg尿素的效果,并且有利于提高棉花株高、单株结铃数、铃重、籽指和抗病性,同时对纤维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8.裹硫尿素颗粒肥——一种氮肥的前景在一些国家的灌溉稻田里,多季试验表明,粒重0.1克的裹硫尿素比粒重0.01克的普通尿素的肥效高得多。在相同情况下用这种肥料比一般尿素增产稻谷0.5吨/公顷。但国际肥料中心估计,裹硫尿素颗粒肥的成本比普通肥料高50%。菲律宾粮农组织特种肥料计划在菲律宾14个水稻农场施肥试验中,用含氮量35公斥的裹硫尿素颗粒肥作基肥,比含氮量相等的普通尿素每公顷增产0.5吨。(含氮量35公斤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氮肥管理对毛豆共生固氮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个不同基因型毛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的氮肥管理对毛豆产量及其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时间对毛豆的产量及固氮量具有显著的影响,二对复叶始期(V1.5),每公顷追施50公斤尿素和在种子形成中期(R4.5)每公顷再追施25公斤尿素,两个品种都获得了最高的饱荚产量及最大的固氮量。四对复叶期(V4),土壤中的速效氮含量与毛豆的固氮率呈正相关,但在开花期和种荚形成期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每公顷仅施25公斤尿素不能满足毛豆丰产及最大限度利用其共生固氮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闽糖92.505是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从选15为母本、CP73—1547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良甘蔗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高糖、早熟、宿根性强、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的优良特性。在福建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2.505每公顷蔗茎产量118.424t,11月至翌年2月份平均蔗糖份(绝对值)15.06%,每公顷含糖量17.887t,比福建目前主栽品种闽糖70.611增产24.30%、蔗糖份提高0.87个百分点、增糖32.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