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推进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入手,结合玉米生产现状阐述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以及玉米生产在黑龙江省的重要作用,提出发展以群体增产为核心的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种植是调优作物结构、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重点分析了黑龙江垦区"以群体增产为核心、以各农艺措施综合配套为内容、以全程机械化为手段的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剖析了黑龙江省发展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的潜能,提出了加快黑龙江省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进程的行之有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发展建议。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玉米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推行玉米全程机械化对于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和实现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化内容,分析了在该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产生的效益,为更好地推行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型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种植业已成为黑龙江垦区西北部分局的主要产业之一.而与之相配套的马铃薯种植全程机械化就成为马铃薯种植业发展的基础.没有马铃薯种植全程机械化,就没有马铃薯种植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按照农业部全程机械化工作的整体要求,结合垦区实际工作情况,黑龙江垦区突出重点,补齐短板,促进集成,提升水平,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粮食产量再创新高,有效地促进了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1求真务实,精心组织,大力推进主要作物全程机械化工作多年来,黑龙江垦区一直将全程机械化工作作为现代化大农业的基础工作来抓,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大农机更新力度,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全程机械化工作得到高效快速发展。黑龙江垦区主要作物全程机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5年攻关,甘肃省农科院国家"旱地集雨高效用水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和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科研人员研究成功"旱作地膜玉米密植增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有望使旱作地膜玉米从种植到收获实现全程机械化。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被称为旱作农业技术的一场革命,为全省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项技术机械化作业率整体较低,农民一直期盼玉米籽粒直收技术和配套设施的问世。  相似文献   

6.
正经过5年攻关,甘肃省农科院国家"旱地集雨高效用水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和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科研人员研究成功"旱作地膜玉米密植增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有望使旱作地膜玉米从种植到收获实现全程机械化。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被称为旱作农业技术的一场革命,为全省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项技  相似文献   

7.
易克传  姚智华  张新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6061-6062,6075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但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一直较低,严重制约了玉米产业的发展。该文阐述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安徽省玉米种植及机械化技术现状。通过对制约我省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对策,为提高我省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开原市第一大作物,常年播种面积72万亩,居各类农作物之首;总产量5亿多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玉米在开原市粮食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但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明显滞后,收获环节80%以上还是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极低,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成为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解决玉米收获机械化问题,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已成为开原市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分析了甘肃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甘肃省玉米产业的发展对策:加快普通玉米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提高育种技术创新研究水平,加大适宜全程机械化生产玉米品种的选育力度,大力发展青贮玉米,加强玉米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机装备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日益趋向智能化。冀中南作为黄淮海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在机械化基础上实现智能化、精准化,成为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为加快冀中南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智能化、轻简化发展,围绕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引进大型智能作业机具,对小麦和玉米耕、种、管、收作业机械化环节机具配置进一步优化,形成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精准智能作业模式,加快推进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关键环节智能化技术集成,实现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和智能化作业,为当地实现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智能化、轻简化提供借鉴,有利于保障当地及周边粮食安全,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机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农艺对农机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因农村基础条件差、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健全农机流通体系,建立农机市场,还需发展和完善。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机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农机化事业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向多产业的全程机械化发展,农机化品种也由原来简单的机械化,向电器化、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农机市场活跃、农机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来,内蒙古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单产较低且不稳定;生产成本逐年增加,农民种植收入波动较大;区内消费刚性增长,城乡居民口粮消费减少,加工转化能力增长较快;国有粮食企业收购、销售、库存随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而变化,农户存粮则相对稳定。通过浅析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特点,大力发展饲用、加工用和食用等专用玉米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强化玉米区域化布局、专用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玉米的种植与生产成为我国粮食作物的主要发展形势,要提升粮食作物产量与耕作水平,就要在现代化发展中,利用机械化技术来有效实施。但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的使用与推广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玉米全程机械化是指玉米田间生产各环节,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方式的一项以机械化为主导的玉米高效生产技术。实施玉米全程机械化,不但能大幅度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发挥良种、水肥等生产要素增产作用,为玉米生长创造最佳的生育条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量。同时,还将有利于玉米种植实现规模化、标准化,进而大幅度提高玉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笔者根据多年的调查,概括了邢台地区玉米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特点,并对玉米全程机械化进行初步分析,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对加快玉米全程机械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农牧业结构调整,以及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作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的玉米在黑龙江垦区正在加快发展。为此,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玉米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快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成为当前亟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四分公司利用国家农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作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大省,当地的粮食生产的安全性直接关乎到国家粮食安全。玉米和小麦是江苏省丰县的主要粮食型作物,在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玉米小麦栽培管理过程中,为了尽量减少机械在田间反复碾压,造成耕作层变浅,影响到玉米小麦正常生长的现象,积极推广了周年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通过加强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大大提升农田的生产效率,构建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同时,推广应用小麦玉米周年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还能够大大缩短播种周期,切实发挥玉米品种和小麦品种的生育特点,保证两个农作物能够完全达到生长周期,以此来获得高产稳产。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丰县小麦玉米周年全程机械化技术要点,希望通过研究探讨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1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大量装备了水田机械,实施水稻全程机械化 长期以来,黑龙江垦区种植业一直以小麦、大豆和玉米及杂粮等旱作农业为主,到1985年水稻面积只有2.5万hm2.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在玉米种植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程机械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玉米种植的生产效率与产量,同时还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解放劳动力,实现玉米种植产业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的内容包括播种机械化技术、田间管理机械化技术与籽粒机收获技术等。要加强推广与监管、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发挥机械的最大利用价值、定期检查和维修,为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开展玉米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技术集成,在应用中主攻机械粒收,显著提升定边区域玉米生产工作效率,达到节本增效和提质增效。优选耐密抗旱早熟品种,采取全膜双垄沟播,水肥一体化,机械粒收等技术,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了定边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迅速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促进玉米产业脱贫致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早日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东港市农机推广站引进3台玉米收获机械,进行试验、示范作业,发现推广效果并不理想,找出原因,研究解决措施,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