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先进的SGI公司ONYX图形工作站作为系统平台,以PTC公司的DIVISION REALITY作为核心软件,辅之以3ds max三维建模软件和Vega3D三维驱动软件,构成了富有特点的虚拟现实仿真平台.以SGI大屏幕沉浸式虚拟现实硬件设备为基础,构建一个基于SGI/Vega3D大型虚拟机舱漫游系统,通过3通道大屏幕沉浸式虚拟现实操作和3D OpenFlight虚拟现实场景的漫游及控制达到虚拟机舱漫游、系统仿真和部件拆装试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虚拟校园是现实校园景观在计算机中的真实再现,是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图形图像技术等多种技术在数字校园的综合应用。阐述了虚拟校园的基本内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详述了虚拟校园建设的基本原理和采用的关键技术,以期为虚拟校园的建设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山东农业大学北校区1:500的数字化地形图和遥感影像为底图,研究采用3Ds MAX软件对校园进行三维建模并利用虚拟现实平台VR-Platform构建校园漫游系统的方法.结果表明,该综合方案能够有效地保证模型的精度和实时渲染的要求,为今后的三维校园模型建立和漫游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辉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6(7):110-113
为了解决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初步尝试利用Sketchup技术来构建三维虚拟培训系统。在此简要阐述了照片建模的步骤、方法以及三维虚拟培训系统所应具备的功能。在今后的资源培训过程中, 将采用传统培训模式与虚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旨在吸引用户积极参与, 以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虚拟装配在工业中可节约生产成本,提升机械部件生产效率。现有的虚拟现实引擎缺乏自动建立碰撞体功能,无法完整还原实际装配过程中的物理属性;通用化构建零件网格实体是提升虚拟装配实用性、精确性及通用性的重要途径。方法 以批量农机部件为样本对象,设计批量预处理算法及改进采样相关算法,通过构建三维模型样本的图片数据集,训练人工智能分类检测网络,从图片中分类并检测相关参数,实现自动构建碰撞体功能。结果 经过优化算法处理训练得到的分类检测网络从图片分类零件种类的精度在98%以上,从图片检测零件各项碰撞体构建参数的精度在98%以上;未经优化处理训练的网络不收敛。结论 本研究方法可以有效提升人工智能分类检测网络的识别精度及训练效率,结合碰撞体参数化构建程序,可提升碰撞体建模精度。 相似文献
7.
农业知识本体构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体是一种促使知识重用、知识共享和建模的模型.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立农业知识库的必要性,如何构建农业知识本体体系,以及如何构建农业知识领域本体和获取农业知识方法.本文还分析了农业知识在分类时可能造成的不一致性,并给出了相关算法. 相似文献
8.
9.
10.
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对城市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亟需建立一套全面、客观、科学的转型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指挥棒和评价尺。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个维度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以AHP作为评价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用哑变量方法构建东北落叶松和栎类分段地上生物量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单一的非线性方程拟合生物量模型常会导致小径阶林木的估计有偏。以东北地区落叶松和栎类的地上
生物量数据为例,提出采用哑变量方法改进立木生物量估计模型的预估效果,并建立了2 个树种的一元和二元立
木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哑变量方法能解决小径阶林木的偏估问题,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对整个模型的预
估效果;所建模型能同时适用于胸径 5 cm 的幼树和胸径逸5 cm 的林木;二元生物量模型的平均预估误差均在
5%以下,可应用于东北地区各类森林资源清查中落叶松和栎类的生物量估计。 相似文献
12.
13.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从城市土地的特性及其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出发,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探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共选取了32个参评因子,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3个方面构建了适合中等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泰安市2000年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泰安市土地利用仍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针对评价结果,对泰安市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我国各地区划分城市生态红线、确定生态红线保护区的现实需要,在城市生态系统识别和划分城市生态用地类型方法的基础上,参照了国家与省市有关重点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划分的标准,依据生态红线划分的目标,从生态的重要性、脆弱性与危险性三方面着手,建立了生态红线划分的三级科学指标体系,并确定了生态红线保护区划分的方法。在5S技术支持下,创建了网格空间属性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叠加分析、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最终完成苏州市吴中区生态红线划定方案。为今后我国城市生态红线区划分和生态红线保护区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指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