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超级稻"三定"栽培的技术内涵 超级稻"三定"栽培法是指定目标产量、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的水稻栽培方法.在目标产量已确定的基础上(定产),群体指标的调控首先是确定基本苗数和栽插密度(定苗),其次是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定氮).因此,超级稻"三定"栽培法的内涵可理解为: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即定产、定苗、定氮.  相似文献   

2.
浅谈超级稻“三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级稻"三定"栽培法,即定目标产量、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的水稻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国内关于水稻和超级稻高产栽培的基本生物学规律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经验,提出了定目标产量、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的超级稻“三定”栽培法,并论述和讨论了“三定”栽培法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指出超级稻品种有其适宜的种植区域,在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超级稻产量表现不同。生产上应按照超级稻的种植区域,以确定适合的栽培目标产量,采用与目标产量相一致的定量化栽培技术和群体发育调控技术,实现高产稳产高效的超级稻生产。  相似文献   

4.
一、超级稻“三定”栽培的技术内涵 超级稻“三定”栽培法是指定目标产量、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的水稻栽培方法。在目标产量已确定的基础上(定产),群体指标的调控首先是确定基本苗数和栽插密度(定苗),其次是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定氮)。因此,超级稻“三定”栽培法的内涵可理解为: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即定产、定苗、定氮。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三高一保"栽培模式下双季超级稻的产量形成特征,在江西省南昌以超级早稻金优458和超级晚稻淦鑫688为材料进行3年5季的田间试验,比较了"三高一保"栽培和常规栽培下产量、库容、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特性差异。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相比,"三高一保"栽培显著提高了双季超级稻产量,早、晚稻产量分别提高了15.1%和18.2%(P0.05);"三高一保"栽培不仅能显著增加双季超级稻的颖花量和库容量,而且能提高全生育期的LAI、生育后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干物质生产量,同时提高茎鞘输出率,增加穗部干物质分配的比重。"三高一保"栽培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全生育期根系干物质量和根系活力,增加养分吸收量。由此可见,双季超级稻"三高一保"栽培可以扩库增源促流、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这是其增产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实施水稻"三定"栽培试验,掌握水稻"三定"栽培的增产效果及技术特点,为今后推广水稻"三定"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三定"栽培和对照两个处理,"三定"栽培处理按"三定"栽培技术进行施肥管理,对照处理按常规栽培法进行。【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栽培技术的共同实施,根据目标产量,"三定"栽培处理比对照处理,早造增产51.0kg/667m~2,增产率9.0%,晚造增产48.8kg/667m~2,增产率8.3%,增产率均达到了8.0%以上,达到了原预定目标,实现了定产、定苗、定氮"三定"目的,水稻"三定"栽培获得了良好收益。【结论】应用"三定"技术栽培水稻比常规栽培具有增产增收、省肥节本、减少环境污染的良好效果,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广大种植农户应用。  相似文献   

7.
超级稻"三定"栽培是以高产定型群体的各项指标为目标,以高产群体的动态生理指标为依据,对水稻各生育时期及各器官发育做定时、定向、定量调控,保证高产群体和目标产量的实现。也称为:定产量目标、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8.
水稻高产栽培必须良种与良法相配套。采用自主集成创新技术——钵盘营养土旱育秧超稀摆栽高产高效综合技术和超级稻"早稀控大壮"软盘旱育秧农机农艺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栽培对比示范,产量差异明显。人工稀摆秧方式能更好地发挥超级稻品种生产潜力,生长势强、剑叶长、后期光合面积大、纹枯病发生轻、穗大粒多;机械插秧栽培则表现为结实率高、千粒重较重。8个品种中,广两优1128和深08S/R1128的2种栽培方式均表现较好。2套栽培技术均以提高秧苗素质为重点,加上改进规范人工抛秧和机插秧栽培的关键操作管理方法,更适宜于本地大面积推广超级稻品种时配套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示范,研究应用"绿陵"缓控释肥(同步营养生态肥)基施、基施加追肥与复合肥基施加追肥对单季"超级稻"产量、产量构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绿陵"缓控释同步营养生态肥,合理施于单季"超级稻",能够表现出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  相似文献   

10.
正超级稻"三定"栽培法是指定目标产量、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的水稻栽培方法。在目标产量已确定的基础上(定产),群体指标的调控首先是确定基本苗数和栽插密度(定苗),其次是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定氮)。其内涵可简洁地理解为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即定产、定苗、定氮。一、品种选择选择超级稻品种时,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因  相似文献   

11.
超级稻的栽培特性与调控途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我国超级稻的研究状况,提出了“栽培特性”的概念,论述了超级稻至少必须具备的4个方面的栽培特性:(1)高成穗率和分蘖穗在穗数构成中的罪状高比例;(2)具有通过增大个体来提高群体生产水平的潜力:(3)生育后期仍然有较强的吸肥能力;(4)产量形成期有较多的光合产物累积群体生产水平的潜力;(3)生育后期仍然有较强的吸肥能力;(4)产量形成期有较多的光合产物累积群体生产水平的潜力;(3)生育后期仍然在较强的吸肥能力;(4)产量形成期有较多的光合产物累积量,并使其在关量物质中占有尽可能大的比例,同时在生育后半期,茎鞘物质有明显的再累积现象,呼呈栽培和育种工作者要协同努力,使这些特性得到切实的塑造和改良,使超级稻尽快应用于生产,同时,从进一步提高早发度、提高茎蘖成穗加强后期营养街个方面,提出了超级稻的栽培和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强化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性,,研究对比研究了了三角形强化栽培和常规栽培两种栽培方式下7个超级稻品种(D优527、协优9308、协优527、II优602、国稻1号、两优培九和准两优527,以汕优63作对照)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的增产途径存在差异,常规栽培条件下超级稻高产品种的产量优势在于群体颖花量显著提高;而强化栽培条件超级稻高产品种的产量优势则在于库容扩大后具有较高的结实率;2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高产品种均具有抽穗期茎鞘物质积累量大、输出多的特点,但常规栽培条件下超级稻高产品种干物质生产的优势在于抽穗前干物质生产的协调增加,而强化栽培条件下则在于抽穗前后干物质生产的协调增加;3结合产量与各品种光合性能的相关性分析看,常规栽培条件下超级稻品种剑叶光合性能的优劣取决于叶面积指数(LAI),而强化栽培条件下则主要与剑叶光合速率(Pn)有关。可见,超级稻品种能否在强化栽培条件下获得高产,关键在于能否在抽穗后构建起高光效群体,生产更多的光合物质确保灌浆结实。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7,(6):1-2
"三定"栽培技术的效果明显优于农民常规的栽培方法,根据当地的地力情况,通过科学的计算,确定合理的目标产量、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可以达到较好的增产效果,增产率可达到15%以上,"三定"栽培技术主要的增产潜力表现在有效穗数的增加及结实率的提高上。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业》2013,(4):33
台湾亚洲大学培育出"亚大168号超级粳稻",该品种每公顷产量高达12吨至13吨。亚洲大学健康学院院长林俊义花5年时间研发育成超级稻,米粒大而饱满,穗杆粗不易倒伏,米饭具玉米清香味。目前全台稻米栽种面积超过30万公顷,"亚大168号超级稻"品种产量高,加上栽培期缩短,节省栽培经费及人力,可大幅提升农业收益。据悉这一品种2013年将进行推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武威地区日光温室黄沙栽培的黄瓜品种,以引进的8个黄瓜品种为试材,当地"天美1号"为对照,比较植株的生长性状、光合特性及果实产量性状等差异.结果表明,黄沙栽培下"翠玉""津研4号"品种的生物学性状指标和光合指标显著高于对照,"DQB"和"DGQ2"的生长指标显著低于对照,其余无显著差异;从产量品质看,"津研4号"和"翠玉"产量优势显著,产量较对照显著增产8.56%和4.24%,其余品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可见,"翠玉""津研4号"2个品种生长势好、光合能力较强,产量优势显著,口感脆甜,故推荐"翠玉"和"津研4号"2个品种在甘肃武威地区日光温室黄沙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6.
超级稻垄体环型健根稀植栽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水稻强化栽培(SRI)技术,再引入垄式栽培,在充分发挥超级稻大穗优势的基础上,研究“健根、壮秆、大穗、足穗”的超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垄体环型健根稀植栽培技术可改善超级稻的产量构成因子,极显著地提高超级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强源活库优米栽培对华南广适型超级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对华南广适型超级稻产量的影响,即通过强化叶片"源"的功能和籽粒"库"的活性来提高华南广适型超级稻产量。【方法】以5个华南广适型超级稻品种"胜泰1号"、"玉香油占"、"桂农占"、"合美占"和"丰美占"为材料,设置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简称强源活库栽培)和常规高产栽培技术(简称常规高产栽培)2个处理,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栽培技术对华南广适型超级稻品种产量和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常规高产栽培技术相比较,强源活库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胜泰1号"、"玉香油占"、"桂农占"、"合美占"和"丰美占"的实际产量,产量增幅为18.60%~26.23%,并且在强源活库栽培技术下,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生长发育后期的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及籽粒蔗糖合成酶(SS)活性均有提高,从而有利于高产形成。【结论】强源活库栽培技术可显著提高华南广适型超级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羊角椒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盐城市种植的羊角椒新品种,对引进的6个羊角椒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韩国新长香一号"、"大韩长香"、"博辣五号"表现为植株长势强、抗逆性较好、座果率高、后期不早衰、单果重高、商品性较好、整体产量高,适合于盐城地区作夏秋露地种植。"簿斯特"植株较矮、熟期早、产量略低,但椒果鲜食性好,适合于作早春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9.
2005年3月15日,湖南省超级稻研究开发第4次协作会在长沙召开。杨泰波副省长指出,推广超级稻要合理规划区域布局。超级稻长势旺,产量优势强,对肥、水和气候都有相应的要求。根据超级稻主要组合的特点,不仅要研究划定最适合栽培区域和栽培季节,繁殖和制种区域,而且要研究和划定不  相似文献   

20.
超级稻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明免耕超级稻的应用效益、生长发育规律及配套技术,2006—2008年在广西永福县、田东县、玉州区等13个县(市、区)开展了超级稻免耕对比试验、免耕条件下超级稻与普通稻对比试验、免耕条件下超级稻不同栽培密度和不同施氮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免耕超级稻植株高大、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总颖花量大、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高,比常耕栽培产量提高7.2%-10.8%;免耕超级稻的最高产量可达12361.5kg/hm^2;6个免耕超级稻百亩示范片平均产量达10746.0kg/hm^2;小区对比试验超级稻比普通稻增产1500kg/hm^2上,增幅达20%以上;超级稻早稻密度为27.0万~30.0万蔸/hm^2,晚稻密度为33.0万蔸/hm^2时,产量达到最大值;超级稻施氮量为纯氮180—210kg/hm^2时,节本增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