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探讨了阿莫西林与硫酸粘菌素对猪鸡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联合抗菌效果。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阿莫西林与硫酸粘菌素单药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阿莫西林与硫酸粘菌素联用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并计算联合指数(FIC)。试验结果显示,对14株试验菌株体外联合抗菌呈协同与相加作用的占78.6%,呈无关作用的占21.4%,无拮抗作用,表明阿莫西林和硫酸粘菌素可联合应用于治疗猪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 相似文献
2.
3.
4.
为了考察硫酸黄连素与硫酸粘菌素的联合抑菌作用,对硫酸黄连素和硫酸粘菌素单一和联合应用分别对仔猪大肠杆菌(C83901),猪多杀性巴氏杆菌(C44—1),鸡白痢沙门氏菌(C79—6),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硫酸黄连素对以上4株茵的MIC值分别为:32,128,64,128μ/mL;硫酸粘菌素对以上4株菌的MIC值分别为:64,128,128,256μg/mL;联合应用对上述4株菌的FIC指数分别为:0.375,0.375,0.25,0.5。结果显示上述4株菌对硫酸黄连素与硫酸粘菌素联用的FIC指数均小于0.5,表现为协同作用。二者最佳比例为1:2—1:4,这为复方制剂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硫酸黄连素最初为植物中提取并被精制而成,现已可人工合成。临床上主要用于家畜敏感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相似文献
7.
8.
9.
硫酸粘菌素是由多粘杆菌产生的一种碱性多肽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肠道疾病,并可用作饲料添加剂,具有明显的促进畜禽生长的作用,本品和中药杨树花口服液合用效果更为明显。1作用机理硫酸粘菌素是碱性多肽类抗生素,其抗菌机理与多粘菌素B的抗菌机理相似,主要用于防止和治疗敏感菌的感染和促进畜禽的生长。硫酸粘 相似文献
10.
《中国饲料》2014,(1)
本试验旨在建立硫酸粘菌素对PC12细胞的损伤模型,为体外筛选具有对抗硫酸粘菌素的神经毒性药物提供试验载体与平台。试验通过传代培养PC12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硫酸粘菌素(62.5、125、250、500、1000μg/mL)进行处理,分别于不同时间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确定细胞损伤程度。结果显示:除62.5μg/mL硫酸粘菌素在作用12 h内对PC12细胞表现出促细胞生长作用外,其他各浓度对细胞损伤程度均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将密度为1×105个/mL PC12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孵育24 h后,予以125μg/mL硫酸粘菌素作用24 h可成功建立可靠的硫酸粘菌素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11.
12.
13.
考察桉叶注射液体内外抗菌作用。桉叶注射剂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分别为0.004 g/mL和0.008 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008 g/mL和0.015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明显强于对链球菌。体内抑菌试验中,小白鼠共分4组,均注射1个MLD菌液,1-3组分别为感染前12 h给药、感染同时给药、感染后12 h给药,4组为细菌对照组,结果表明,在感染同时给药效果最佳,且对两种菌人工感染的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红细胞C3b受体(C3bR)花环率和免疫复合物(IC)花环率,研究了不同添加剂量的硫酸粘杆菌素对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分别为I组(基础日粮对照组)、II组(基础日粮+20mg/kg硫酸粘杆菌素试验组)、III组(基础日粮+40mg/kg硫酸粘杆菌素试验组)、IV组(基础日粮+60mg/kg硫酸粘杆菌素试验组)和V组(基础日粮+80mg/kg硫酸粘杆菌素试验组),结果表明,随日龄和剂量增加,雏鸡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下降,说明不同剂量硫酸粘杆菌素均可不同程度导致雏鸡免疫功能受损,其中80mg/kg添加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16.
建立了新生小鼠原代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作为评价硫酸黏菌素毒性的体外研究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使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黏菌素作用细胞24h后,应用MTT方法观察细胞毒性效应并测定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硫酸黏菌素处理细胞后,高剂量组DRG神经元细胞出现明显病变,硫酸黏菌素浓度低于10μg/mL时,对DRG神经元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硫酸黏菌素浓度达到10μg/mL以上时,细胞存活率降低,出现细胞毒性,且毒性作用强度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试验测得硫酸黏菌素对DRG神经元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22.7μg/mL. 相似文献
17.
火绒草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试管稀释法,分别测定了火绒草水煎液、水提醇沉液、醇提物、醇提石油醚部分、醇提乙酸乙酯部分、醇提正丁醇部分、醇提水溶部分等7种提取物时大肠杆菌C83882、大肠杆菌C83803、大肠杆菌C83814、沙门氏菌C79-20、金黄色葡萄球菌Newbould S-305、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等6株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1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试验结果表明,火绒草醇提物及其石油醚部分和乙酸乙酯部分时两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M1C为0.14mg/ml生药浓度,MBC为0.27mg/ml生药浓度,而其它部分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弱。火绒草醇提正丁醇部分和水溶部分时3株大肠杆菌和1株沙门氏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MIC为2.70mg/ml生药浓度,MBC为2.70mg/ml生药浓度.显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