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柑桔栽培品种的裂皮病鉴定和脱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Etrog香橼Arizona-861-S-1或Etrog香橼Arizona-861作指示植物,鉴定新会橙、暗柳橙、锦橙、先锋橙、雪柑、改良橙、冰糖橙、蕉柑、椪柑、本地早、南丰蜜桔、福桔和沙田柚在各自老产区的植株感染裂皮病的情况。根据已有的鉴定结果看出,我国原有的重要柑桔栽培品种中,暗柳橙和新会橙已经普遍受裂皮病感染,改良橙亦可能如此。锦橙、雪柑和先锋橙有部分植株受感染。蕉柑、椪柑、本地早、南丰蜜桔、福桔、沙田柚和冰糖橙中还没有发现受感染的植株。 已经感染裂皮病的暗柳橙、伏令夏橙、尤力克柠檬和费米耐劳柠檬通过茎尖嫁接,可以获得无裂皮病的植株。  相似文献   

2.
1986—1987年,我们利用指示植物对新引进的日本脐橙大三岛、清家、铃木、吉田、森田、白柳等6个品种进行了感染裂皮病情况鉴定,现简述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以拟鉴定的植株(每品种一个单株)不同方位上取1—2年生枝条4—5支作接穗。以Etrog香橼  相似文献   

3.
对从意大利和西班牙引进的27个优良柑桔品种(系)利用指示植物Etrog香橼亚利桑那861-S-1鉴定柑桔裂皮病,Rusk枳橙鉴定柑桔碎叶病的结果,意大利的罗索塔罗科血橙(Tarocco Rosso)、普鲁罗索塔罗科血橙(Tarocco Rosso Pulu)、杰来荷塔罗科血橙(Tarocco Giarehall)、卡塔尼亚塔罗科血橙老系(Tarocco Catania O.L),汉那蒂那克里迈丁桔(Clementine Hernandina)、阿凡纳晚熟克里迈丁桔(Clementine Avana Tardiro)和费米耐劳柠檬(Feminello)等7个品种(系)以及西班牙的纳伐林那脐橙(Navelina)带有裂皮病,这27个品种(系)均不带柑桔碎叶病。  相似文献   

4.
柑桔裂皮病是近年引起注意的严重病害。据有关单位报道,我国早期引进的一些品种,如尤力克柠檬、脐橙、脐血橙等受感染十分普遍,我国原有的暗柳橙和新会橙等受感染亦相当普遍。由于以往对该病缺乏认识,随着带病品种的推广,此病进一步扩散到许多省市的柑桔产区。在以枳作主要砧木而又集中种植这些品种的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湖北秭归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87年以来,我们应用指示植物Etrog香橼亚利桑那861选系,对该县部分单株进行了裂皮病鉴定。现将有关情况小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柑橘裂皮病是由柑橘裂皮病类病毒(Citrusexocortisviroid,CEVd)引起的一种重要的柑橘病害。分别采用快速微量核酸提取法和SDS-KAc抽提法在表现症状的Etrog香橼中提取核酸,采用一步RT-PCR法对CEVd进行检测,结果显示SDS-KAc法可以消除带毒样品中非特异性条带。从嫁接接毒的铜水72-1锦橙植株的接穗部取嫩叶、老叶、皮,从砧木部茎杆上取老皮以及根皮分别提取总核酸进行RT-PCR检测,分析CEVd在甜橙体内的分布情况。初步检测结果表明在接穗的嫩叶、老叶、皮,砧木部茎杆的老皮和根皮上都可以检测到CEVd,以接穗部叶和皮检出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6.
应用传统接种方法进行指示植物鉴定时,每株苗只能鉴定一种柑桔病害;但应用改进接种方法,将分别用来鉴定柑桔碎叶病、衰退病、裂皮病的腊斯克枳橙、墨西哥来檬、861-S-1香橼等3种指示植物的芽同时嫁接接种在一株枳砧上,就可以用一株苗同时鉴定3种柑桔病害.本试验以已知带病的柑桔品种作为被鉴定试材,应用该改进接种方法和传统接种方法分别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改进接种方法和传统接种方法的鉴定结果一致,也和被鉴定材料已知带病情况一致,且该改进接种方法和传统接种方法的指示植物病情指数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十五种柑桔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柑桔15个材料(其中包含14个种,1个为品种)进行了RAPD分析,从结果看,各材料之间具有不同的遗传距离,供试材料聚为8个类群,分别为柠檬,柠檬群;香橼,小香橼群;柚,红心柚群;宜昌橙,香圆群;香橙,大翼橙群;红桔,温州蜜柑群;枳登,富民枳群;枳群。采用RAPD技术可作为品种鉴别,亲缘关系和分类的手段。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柑橘裂皮病是由柑橘裂皮病类病毒引起的重要柑橘病害之一。裂皮病可侵染柑橘类植物的许多种和品种,病状反应有很大差异。其中大多数砧木品种如酸桔、红桔、甜橙、酸橙、粗柠檬等均无可见病状。以枳、枳橙和黎檬作砧的柑橘植株则病状明显,受害严重。带病苗木在苗期无病状表现,田间植株出现  相似文献   

9.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88~1998年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果树品种园进行。接穗为同一植株暗柳橙枝条,砧木有来檬、酒饼AA、云南香橼、酸柚、红蔾檬,以当地甜橙品种黄果砧木作对照。其中,来檬、云南香橼、酸柚是本地种源,酒饼簕、红蔾檬分别从福州和广州引种。云南香橼又名酸香橼。1986年育苗,1987年嫁接,1988年定植,每12株为一行,行距5m,株距3m。每种砧木一行。试验地区年平均气温21.5℃,年降雨量1600mm,海拔580m。试验地地势平缓,砖红壤,土壤肥沃,田间排水不畅,不灌溉,很少…  相似文献   

10.
正柑橘裂皮病是由柑橘裂皮病类病毒引起的重要柑橘病害之一。裂皮病可侵染柑橘类植物的许多种和品种,病状反应有很大差异。其中大多数砧木品种如酸桔、红桔、甜橙、酸橙、粗柠檬等均无可见病状。以枳、枳橙和黎檬作砧的柑橘植株则病状明显,受害严重。带病苗木在苗期无病状表现,田间植株出现树皮开裂所需的时间一般是在定植后4~8年。  相似文献   

11.
正柑橘裂皮病是由柑橘裂皮病类病毒引起的重要柑橘病害之一。裂皮病可侵染柑橘类植物的许多种和品种,病状反应有很大差异。其中大多数砧木品种如酸桔、红桔、甜橙、酸橙、粗柠檬等均无可见病状。以枳、枳橙和黎檬作砧的柑橘植株则病状明显,受害严重。带病苗木在苗期无病状表现,田间植株出现树皮开裂所需的时间一般是在定植后4~8年。  相似文献   

12.
柑桔裂皮病由类病毒引起,是柑桔的几种严重病害之一。主要为害以枳、枳橙和(木黎)檬作砧木的柑桔植株,引起砧木部树皮开裂,树冠显著矮化。据近年报道,许多省市有此病发生。 为进一步了解四川省裂皮病发生情况,1987、1989年,我们到江津、内江、资中、资阳、金堂、铜梁、万县市、万县、开县等地进行了调查。在有的调查点  相似文献   

13.
很早以前知道柑桔裂皮病的病原是类病毒(柑桔裂皮类病毒CEV),可用埃特洛枸橼(Etrog citron)和爪哇三七的嫁接,汁液及伤口接种进行鉴定。根据这些指示植物的反应,知道在所谓的裂皮病植株中存在着弱毒系。Schlemmer等(1985)从表现裂皮病症状的枸橼中分离出类病毒状核糖核酸,命名为枸橼类病毒变株(CVaV)。日本佐佐木(1985)和加纳(1985)也报道埃特洛枸橼的反应是柑桔裂皮病的弱毒系。 作者等与广岛县果树试验场的佐佐木笃共同研究,探讨这种弱毒柑桔裂皮病的症状与类病毒的关系。从强毒系、弱毒系症状和健康的埃特洛枸橼的叶中提取低分子量的核  相似文献   

14.
7种柑桔砧木实生苗生长状况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沙壤土盆栽条件下,对资阳香橙、卡里佐枳橙、宜昌橙、枸头橙、枳、红桔和印度酸桔实生苗的生长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柑桔砧木实生苗的根颈粗度、主根长度和植株高度差异较大,侧根平均长度差异较小,比较而言,资阳香橙和卡里佐枳橙生长较好;柑桔砧木实生苗的主根长度、根颈粗度、植株高度和侧根长度等4个性状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茂谷柑裂皮病使枳砧或枳橙砧的茂谷柑树势衰退,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时落叶,花小、畸形,落花落果,植株死亡,是目前茂谷柑的主要病害之一。种植无病苗、规范操作,可以避免裂皮病的发生,对于已出现典型性症状的果园,如果发病率在3%左右,原则上把病株清除掉,如果超过10%,但仍有产量,暂时可以通过靠接技术延缓病情的发展,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柑桔裂皮病(Citrus exocortis Viroid)是目前柑桔生产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一种毁灭性病毒类病害,病原属类病毒。据国内外研究报导,裂皮病主要发生于甜橙类品种,尤以枳、枳橙和黎檬等作砧木的发病重。柑桔发病以后,其砧木部树皮产生特有的龟裂、翘裂和剥皮,树冠矮化,枝叶稀疏,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7.
柑桔矮化密植栽培中,采用有效措施,培育合理大小的树冠,防止植株过早郁闭而减产,是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澳大利亚贝拉米、斯普劳尼等报导,枳砧脐橙幼树期接种选定的裂皮病毒(Exocortis),密植14年有显著矮化和丰产的效果(《Australian Citrus News》1971,Vol.47(3);1977,Vol.53(8))。枳砧易感染裂皮病,但枳砧锦橙能否接种而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枸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橼在我国有11个类型(变种,品种或杂种),根据它们的地理分布和植物学性状,认为枸橼的原发中心在云南的西南部和西部;野生的沧源香橼是枸橼的原始类型,由其演化为小香橼,小果香橼和栽培的木香橼等;佛手是由枸橙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枸橼     
枸橼在我国有11个类型(变种、品种或杂种),根据它们的地理分布和植物学性状,认为枸橼的原发中心在云南的西南部和西部;野生的沧源香橼是枸橼的原始类型,由其演化为小香橼、小果香橼和栽培的大香橼等;佛手是由枸橙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不同柑橘砧木根系的形态特征及对嫁接植株耐旱性的影响。【方法】以枳及其杂种、香橙、宽皮柑橘等11份不同遗传背景的砧木为试材,测定苗期不同生长时间根系的形态参数。用以‘纽荷尔’脐橙为接穗的不同砧穗组合材料,测定不同砧穗组合植株在干旱胁迫下叶片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不同柑橘砧木根系的形态结构差异显著。沃尔卡姆、Z-021根系的形态结构综合评价值较高,ZZ-022、Z-006、资阳香橙、XC-009、ZZ-030和KPJ-030的中等,卡里佐枳橙、红柠檬和扁平橘的较低。不同砧穗组合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在干旱胁迫下差异明显。综合评价结果表明,ZZ-022、ZZ-030、卡里佐枳橙和扁平橘砧穗组合的植株耐旱综合评价值较高,Z-021、Z-006、资阳香橙、红柠檬和XC-009砧组合植株的耐旱评价值中等,KPJ-030砧组合植株的耐旱评价值最低。【结论】砧木根尖数和总根表面积可作为筛选耐旱砧木的重要指标;枳杂种砧木ZZ-022的根系形态综合评价值较高,其砧穗组合植株的耐旱性也较强,是一个具有较好生产应用潜力的优良砧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