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玉门市西瓜套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套种番茄栽培技术是玉门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成本低、效益好、栽培管理简单的高效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在当地的西瓜产量为67 500~75 000 kg/hm2,产值达27 000~30 000元/hm2;番茄产量52 500~60 000 kg/hm2,产值达36 750~42 000元/hm2;两项合计产值可达63 750~72 000元/hm2.  相似文献   

2.
程庄镇为沙质土壤是西瓜种植大镇,西瓜种植面积1000hm2以上,其中瓜套棉面积在666.7hm2左右,一般西瓜在5月中下旬成熟,上市早、销路好、效益高,西瓜6.0×104kg/hm2左右,收入5.3×104元/hm2以上,棉花产籽棉3750kg/hm2左右,收入1.5×104元/hm2以上,合计产值在6.8×104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3.
宁夏银川平原种植西瓜复种大白菜历史悠久,以西瓜品质优、口感好、含糖量高而闻名,产品主要销往全区和内蒙古等周边地区.惠农区庙台乡李岗村每年西瓜种植面积在60 hm2左右,农户户均0.20hm2以上,个别达到0.66 hm2,为了提高西瓜复种大白菜的产量和产值,2005年,农技人员将传统覆盖地膜栽培技术改为专用膜(厚度0.03 mm)覆盖小拱棚育苗移栽技术,该技术较露地栽培提前上市10 d以上,西瓜产量可达36 405 kg/hm2,产值为43 686元/hm2;西瓜拉秧后,立即在西瓜穴位复种大白菜,大白菜不仅生长快,而且平均产量可达82 500kg/hm2,产值达33 000元/hm2,实现了瓜菜一膜两用、一年两收,2006年大面积推广该技术后,深受农民欢迎.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旱地西瓜覆膜有明显的增温、保墒、抑草及提高产量、增进品质的效果.覆膜种植比对照可提前成熟上市28 d,田间保苗率提高30%,单株结瓜个数增加0.3个,在产量和单价分别高出24885 kg/hm2和0.06元/kg的情况下,净收入增加4420.5元/hm2.旱地地膜覆盖栽培西瓜种植技术值得在干旱风沙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在胡麻上基施有机生物复合肥的研究结果表明,基施有机生物复合肥比施用常规化肥胡麻籽粒增产18.6%,纯收益增加676.71元/hm3.基施量在300kg/hm2、600kg/hm2、900kg/hm2和1200kg/hm2范围内,籽粒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呈显著正相关(r=0.9687).与对照(不施肥)相比较,增产率分别为6.5%、39.3%、88.1%和97.0%,净增产值分别为17.66元/hm2、1036.02元/hm2、2 716.32元/hm2和2684.11元/hm2,产投比分别为0.05∶1、1.44∶1、2.51∶1和1.86∶1.胡麻籽粒产量以基施1200kg/hm2最高,产投比以900kg/hm2最大.  相似文献   

6.
刈割对绿肥鲜草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娟  郑元红  穆绘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97-5297
研究了刈割对绿肥鲜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1次刈割后可激发绿肥再生,促进其生长,改善植株的生育性状,从而提高绿肥的鲜草产量和经济效益,对于光叶紫花苕效果更明显。增加1次刈割后,光叶紫花苕可增产21%,产值增加353.55元/hm2,纯收入增加278.55元/hm2,投产比增加0.21;箭舌豌豆增产6.4%,产值增加108.00元/hm2,纯收入和投产比略有减少。  相似文献   

7.
榆中县在海拔1 800 m以下、年均气温7~9 ℃、无霜期大于130 d、≥0 ℃的活动积温3 200 ℃以上,且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开展了大棚西瓜采收后复种花椰菜栽培技术示范.目前已示范推广130 hm2,前茬西瓜产量达3.75万~4.50万kg/hm2,产值6.0万~7.0万元/hm2,后茬花椰菜产量达3.0万kg/hm2,产值2.7万~3.6万元/hm2,合计产值为8.7万~10.6万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早稻旱育保姆拌种免耕直播播种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晖  吴院 《现代农业科技》2007,(19):125-126
通过旱育保姆拌种免耕直播播种量试验表明,旱育保姆拌种免耕直播播种60kg/hm2的,比相同播种量的常规浸种免耕直播纯产值增加306.6元/hm2,增长3.6%;比旱育保姆拌种免耕直播播种97.5kg/hm2的纯产值增加730.3元/hm2,增长8.5%;比常规浸种免耕直播播种97.5kg/hm2的纯产值增加567.9元/hm2,增长6.6%。  相似文献   

9.
水砂田地膜西瓜钾肥施用效果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白银市灌区水砂田进行的施用钾肥对西瓜生长发育、主要性状及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一定氮磷肥基础上 ,施钾肥量与西瓜产量呈正相关 ,但以施 K2 O15 0 .0 kg/hm2较为经济适宜 ,较不施钾肥对照增产8.5 7% ,增加产值 2 0 0 0 .1元 /hm2 ,产投比达 6 .6 7;单施钾肥对西瓜仍有一定增产效果 ,尤以膨瓜期追施效果最佳 ,产量达到 5 2 5 0 0 .0 kg/hm2 ,较对照增产 6 .11% ,产投比为 5 .37;施用钾肥不仅能使西瓜的瓜蔓、茎、叶等植株各部分生长更强健 ,增强其抗病、抗逆性 ,还可明显增加单瓜重 ,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0.
施用有机营养液体肥料可使压砂西瓜产量提高4.0%~41.8%,产值增加1.2~11.9千元/h2m,含糖量提高5.8%~20.5%;同时液体肥料可促使瓜体增大,大瓜率提高了近30%,进一步提高了西瓜的商品率。  相似文献   

11.
豫东棉田不同间作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豫东棉区采用甘薯、芝麻、花生、糯玉米与棉花间作和棉花单作,分析不同间作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棉花/糯玉米和棉花/芝麻间作对棉花生长的影响较早(6月9日、7月9日),至盛花期(8月8日)棉花株高分别比棉花单作增加17.03 cm和13.94 cm(P0.01),伏桃较棉花单作分别减少6.60个/株和8.83个/株(P0.01);与棉花单作相比,棉花/花生间作的年总产值增加14 909.5元/hm~2,纯收入增加11 224.4元/hm~2,光能利用率提高25.01%,棉花/芝麻间作的年总产值增加14 352.8元/hm~2,纯收入增加11 936.6元/hm~2,光能利用率提高7.02%,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  相似文献   

12.
对引进的7个辣椒品种在水泥拱架塑料大棚进行品种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综合产量、产值亨椒龙腾最高,为67 965.0kg/hm2和149 526.0元/hm2,较其他品种分别增加834.0~7 561.5 kg/hm2和1 834.5~56 328.0元/hm2,增幅1.2%~11.1%;其次为航椒8号,为67 132.5 kg/hm2和147 691.5元/hm2,较其他品种增加1 728.0~6 727.5 kg/hm2,增幅2.6%~10.0%。2品种均适宜在彭阳县水泥拱架大棚早春茬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不同覆膜宽度对老压砂地西瓜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膜宽对老压砂地西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宽度1.4m、灌水定额60m3/hm2的处理比覆膜宽度0.8m、灌水定额60m3/hm2的处理产量提高42.56%;覆膜宽度1.4m、灌水定额60m3/hm2的处理纯收入为10378.8元/hm2,覆膜宽度0.8m、灌水定额60m3/hm2的处理纯收入为7280.1元/hm2,前者比后者增收3099元/hm2。  相似文献   

14.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水稻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的经济性状、产量和产值,旨在探索出水稻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水稻最佳施肥处理为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其经济性状、产量和产值均优于其他处理。具体表现为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条件下,水稻单产较习惯施肥处理增加9.5%,增值1 609.2元/hm2,投入少210元/hm2,净收入多1 819.2元/hm2。该区域内水稻生产最佳肥料配方为尿素315 kg/hm2、普钙750 kg/hm2、氯化钾180 kg/hm2,同时应结合施用有机肥。  相似文献   

15.
经 5年百户粮棉生产效益调查 ,结果显示 ,粮经面积分别占耕地面积的 71.95 %和 2 8.0 5 %。人均收入 136 4.75元 ,种植、养殖及其他分别占总收入的 6 3.6 4% ,10 .76 % ,2 5 .6 0 % ;人均支出 15 42 .8元 ,生产、生活及其他分别占 37.0 6 % ,40 .6 4% ,2 2 .30 % ;人均结余 - 2 80元。棉花皮棉产量为 1315 .4kg/ hm2 ,收入为 144 4 0 .8元 ,纯收入 10 0 48.2元 ,比小麦复种玉米的 742 4.3元和小麦复种黄豆的 8144 .6元分别多 2 6 2 3.9和 190 3.6元。棉花种植方式综合效益依次为棉瓜菜套种 >果棉套种 >麦棉套种 >麦 (油 )棉两熟 >正茬地膜棉。纯收入分别为2 5 2 0 0 .0 ,16 0 81.0 ,116 6 2 .5 ,1145 6 .8和 882 7.5元 / hm2。部分旱地粮棉收入差别不大 ,产量偏低 ,仅为水地粮棉产量的 45 .0 5 %和 2 0 .5 6 %。  相似文献   

16.
不同钾营养水平对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西瓜施用不同量的钾肥,研究钾营养对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在N 135 kg/hm2、P2O5 105 kg/hm2的基础上施用不同量的氯化钾.[结果]不同钾肥用量对西瓜农艺性状、产量、产品品质及经济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施钾可增产5 569~9 915 kg/hm2,增幅12.1;~21.5;,增收3 161~4 869元/hm2,并显著提高西瓜果实VC含量46.6;~76.4;;果实膨大期西瓜的钾素吸收量占整个生育期的60;左右,钾肥最大利用率高达70.1;.[结论]钾肥对西瓜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应结合西瓜各生育期特点来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17.
以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21号为材料,采用大面积生产上常见的3种移栽种植和2种直播种植方式,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分析比较不同种植方式的用工、农资和农机成本,探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结果表明,5种种植方式都能取得高产,平均产量达到3 282.30 kg/hm2,变幅为2 899.50~3 642.00kg/hm2,虽然移栽种植的产量水平和总产值分别高于直播种植429.25和2 189.18元/hm2,但直播种植的生产成本低于移栽种植2 098.81元/hm2,经济效益基本持平。试验结果还表明在油菜生产成本中,人工成本占60%以上,其中收获用工成本又占人工成本的50%左右。因此,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应用直播种植、机械收获,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菜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覆膜方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不同覆膜方式对旱作区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育期降水量200.0mm下,全膜小垄沟穴播处理冬小麦平均折合产量4 615.4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42.9%,总产值、纯收入较露地条播分别增加3 599.9、1 998.1元/hm2;降水利用率64.5%,较露地条播降低0.9百分点;土壤水分利用率15.0 kg(/mm.hm)2,较露地条播增加5.0 kg(/mm.hm)2。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区棉花不同间套作模式效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棉花的抗风险、抗灾难系数,确保棉花主产区稳产增收,2009年开展环鄱阳湖区棉花不同间套作模式效益研究,采取定户、定田、定模式、定技术方案的办法,分别布置棉花+花生、棉花+玉米、棉花纯作(对照)3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棉花+花生间作可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光能利用率和棉田总体效益,相比纯作区年总产值增加了0.38万元/hm2,纯收入提高8.0%,光能利用率提高了12.5%。而棉花+玉米间作存在空间生态位竞争,棉花产量受到影响,减产40.2%,达到显著水平(P<0.05),经济效益上比棉花纯作年总产值却增加0.66万元/hm2,纯收入提高20.0%,但从粮食食品安全考虑,建议该模式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及示范基地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地膜覆盖平均单产达42660kg/hm^2,产值达40950元/hm^2;比白色地膜覆盖增产6375kg/hm^2,增产17.6%。比露地增产15480kg/hm^2,增产57.0‰黑色地膜比白色地膜覆盖产值增加6120元/hm^2,比露地产值增加14860.5元/hm^2,较露地净增产值3235.5元/hm^2。黑色地膜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0.078-3.080个百分点,在马铃薯淀粉积累的关键时期,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3.08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