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果子狸又称花面狸、香狸、白鼻狗 ,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食肉目、灵猫科、果子狸属 ,其肉鲜嫩味美 ,皮板轻韧 ,手感柔软 ,保暖性好 ,是我国大宗出口毛皮之一。1 生物学特性果子狸体背和四肢灰棕色 ,头部灰黑且有白斑。尾毛分两色 ,尾基部棕黑 ,尾末端黑色。体长 4 5~ 6 0cm ,尾长 30~4 2cm。体重为 4 5~ 5kg。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我国河北、山西、陕西、江苏、浙江等地也有分布。主要栖居在森林、灌木丛、岩洞、树洞或土穴中 ,多夜间活动 ,善于攀树 ,常在树上觅食。果子狸以野果和谷物为主食 ,也吃树枝叶、鸟及鸟蛋、蛙… 相似文献
2.
3.
4.
5.
6.
果子狸又称花面狸、香狸、白鼻狗,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食肉目、灵猫科、果子狸属,其肉鲜嫩味美,皮板轻韧,手感柔软,保暖性好,是我国大宗出口毛皮之一。一、生物学特性果子狸体背和四肢灰棕色,头部灰黑且有白斑。尾毛分两色,尾基部棕黑,尾末端黑色。体长45-60cm,尾长30-42cm。体重为4.5-5kg。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河北、山西、陕西、江苏、浙江等地。主要栖居在森林、灌木丛、、岩洞、树洞或土穴中,多夜间活动,善于攀树,常在树上觅食。果了狸以野果和谷物为主食,也吃树枝叶、鸟及鸟蛋、蛙、鼠、昆虫之类的食物。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果子狸也叫白鼻狗、花面狸,是珍贵的经济动物。果子狸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的野味佳肴,名列山珍海味中的八珍。果子狸的毛皮称为青谣皮,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毛皮之一。果子狸是杂食性动物,人工养殖成本低、收益大,同时对这一珍贵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也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广西、湖南等省区已有相当规模的饲养。1生物学特性在生物分类学上,果子狸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灵猫科的动物。体长约50~70cm,被毛灰棕色,头面部有白条斑,尾长35~45cm,体重5~7kg。2生活习性果子狸适应性强,在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大多… 相似文献
8.
黄燎原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1,(6):27-27
果子狸,属哺乳纲,灵猫科,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有生长,但以长江以南地域为主。因其喜爬树采食果实而得名,其体形象猫似狐狸,身体细长,体长45~65cm,尾长35~50cm,四肢较短有力,五趾、嘴尖、头顶中央有一条直通吻端的白纹,被毛以棕灰色为主,腹部毛色较浅,成年体重3.5~6.5kg。果子狸肉质细嫩,味道特别芳香鲜美,有很好的滋补功能,并具有治风湿、痔疮等作用,早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有过此类记载。因近年来的乱捕滥杀,数量明显减少,因此,掌握果子狸的人工驯养与繁殖技术日显重要。但要从事这项工作,还必… 相似文献
10.
11.
12.
文献记载花面狸在自然条件下 1年繁殖 1次 ,但在实践中发现 ,在养殖下 6月中旬前胎儿和子兽夭折后的母兽经 6~ 2 1天又发情配种 ,可繁殖第 2胎。依此 ,利用仔兽被咬死、吃掉、遗弃、死亡、死胎、早产、流产的母兽进行第 2次繁殖。采用保姆兽代乳 ,缩短哺乳期和人工哺乳的办法 ,使母兽与仔兽早隔离 ,经 6~ 2 3天母兽就可再次发情、配种 ,然后受孕、产仔 相似文献
13.
花面狸在养殖条件下形成难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7例在养殖条件下难产的花面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面狸难产的原因是饲料单纯,钙、磷补充不及时,形成血钙不足,体质乏弱,阵缩努责微弱和胎儿活力不强。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营养物质供给是防制难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小灵猫泌香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连续 7年的小灵猫产香记录进行统计分析 ,就二因子差异和相关关系进行显著性检验 ,结果显示 ,小灵猫的年度泌香周期中存在一个高峰期 ,与小灵猫的繁殖季节相对应。小灵猫的泌香和挤香之间 ,每一月度的首次挤香和第 2次挤香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小灵猫的泌香不存在性别差异。此外 ,饲料和营养的改善能提高产香量。 相似文献
15.
16.
烯丙孕素不同饲喂方式对后备母猪同期发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将72头杂交后备母猪分为2组,每组36头,用烯丙孕素拌料法对杂交后备母猪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1组混和饲喂,分为3大栏,每栏12头;第2组限位栏单栏饲喂,每栏1头。每天每头给药1次,5 mL/次。连续给药18 d后停药,检查后备母猪的发情表现。结果:单栏饲喂与大栏混合饲喂相比,后备母猪总发情率提高13.9个百分点(P<0.05),受胎率提高7个百分点,产仔窝数提高23.1%(P<0.05)。 相似文献
17.
在青海省环湖地区390头3~10岁繁殖体况不同的母牦牛中,研究了不同繁殖卵巢机能状态及胎次,母牦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初产青年母牦牛与经产母牦牛中隔年犊牛组与当年产犊牛组的排卵率及妊娠率有显著差异(P<0.05),经产母牦牛中无黄体卵泡组与有卵泡组和有黄体组排卵率及妊娠率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年龄和胎次及卵巢的机能状态对母牦牛的同期发情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通过生殖激素处理,能够明显改善母牦牛的生殖机能状态,从而提高母牦牛的发情及排卵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用每次输精剂量含有效精子数0.2亿、0.3亿、0.4亿、0.5亿、0.6亿、0.7亿的萨福克羊稀释精液对355只同期发情的纯种小尾寒羊母羊人工授精配种,以探讨同期发情时不同有效精子数对绵羊不返情率的影响。试验各组25天不返情率分别为43.24%、42.22%、50%、60.47%、59.62%、62.79%,其中含0.2亿和0.3亿有效精子数试验组羊不返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0.5亿、0.6亿、0.7亿及对照组羊不返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0.4亿组比0.2亿和0.3亿组不返情率高(P〈0.01),但比0.5亿、0.6亿、0.7亿及对照组不返情率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随着每输精剂量所含有效精子数的增加,试验羊25天不返情率亦逐步提高,二者呈强正相关(R=0.9402)。从提高公羊利用率和保证母羊受胎率出发,绵羊一次输入有效精子数以0.5亿以上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20.
统计分析400只比格犬种母犬3年的发情记录,以揭示比格犬的发情规律.结果显示:春季发情比例占35.62%、夏季占23.21%、秋季占14.89%、冬季占26.28%;1 00只母犬在1年中重复发情的有38只,重复发情间隔6-7个月的犬最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