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SP2/0骨髓瘤细胞与经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三次免疫后的BALB/C的小白鼠的脾细胞,在融合剂PEG(MW4000)的作用下,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融合率可达96%,将杂交瘤细胞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其阳性率可达80%,将阳性杂交瘤细胞进一步克隆化,进行抗体检测,阳性率可达99%,单克隆产生的抗体经大量生产后,为以后的抗原血清型鉴定,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的制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中和株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将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组织毒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ELISA,病毒中和试验检测分泌抗体,获得了6株稳定分泌抗IBDV单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NIB-1,NIB-2,NIB-3,NIB-4,NIB-5,NIB-6;6株MCAb均具ELISA特性和免疫沉淀特性,亚类鉴定表明,前4株属于IgG2a,后2株属于IgG1。杂交瘤细胞冻存6个月后复苏,均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和试验证明,B34腹水单克隆抗体中和IBDV CA株和中和效价高达1:420000。经10倍稀释后,能等量中和含毒量为10^6.625TCID50/ml的IBDV CA株细胞毒。利用B34腹水单克隆抗体建立了MAb-AC-ELISA,可用于测定IBDV CA株细胞的病毒含量,与TCID50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免疫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免疫抑制作用文希中国兽药监察所北京100081收稿日期:1997-01-13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病毒性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多见于法氏囊(BF)最适发育期的鸡,新生鸡和成年鸡少见。本病于1957年最初发生于美国特拉华...  相似文献   

5.
通过琼扩试验(AGP)和病毒中和试验(VN)检测IBDV单抗M12和D291,其中和效价分别为1:12^14×100和1:2^19×100,琼扩抗体价分别为1:1280和1:160,常规免疫血清分别为1:2^10×10(VN)和1:32(AGP)。将M12和D291应用于临床治疗,M12(200只/ml)保护率为93%;D291(450只/ml)为94%;血清(4只/ml)为92%,对照组成活率为  相似文献   

6.
7.
用型特异性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腹水或细胞上清液直接致敏经双醛化固定的绵羊红血球。致敏血球与作者保存的16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都能特异性结合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用致敏血球建立了微量反向血凝抑制试验用于法氏囊病病毒抗体的检测。该试验的敏感性是琼脂扩散的256倍,与夹心阻断ELISA相近;与细胞中和试验的相关系数为0.9808;测得雏鸡法氏囊病的被劝免疫临界线为4。测得雏鸡法氏囊病母源抗体的变化规律是:3日  相似文献   

8.
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血清亚型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人工感染雏鸡法氏囊的病理学动态观察任玉红宁官宝(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太谷030801)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导致鸡体法氏囊淋巴细胞坏死而引起免疫抑制,使鸡对其它传染病易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适应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14.
取320只30~40日龄SPF鸡,经滴鼻和点眼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接种后24~72h出现死亡,病死率51.25%,死亡鸡剖检变化主要为法氏囊肿胀,甚至呈紫葡萄样,脾脏肿大、出血,骨骼肌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病理组织学变化,呈现以法氏囊淋巴滤泡内髓质淋巴细胞坏死为主的特征性病变,并可在巨噬细胞浆内发现病毒包函体,电镜观察,在法氏囊内淋巴细胞,异染性细胞,巨噬细胞浆内,见大量格状排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氯仿抽提、聚乙二醇沉淀,再经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从病变法氏囊组织中提取出较纯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病毒核酸电泳分析表明,4株IBDV分离株均由双节段RNA组成,大小基因片段的电泳迁移率毒株间无差异,SDS-PAGE分析表明,IBDV分离株均由4条主要的结构蛋白带组成,近年从免疫鸡群中分离的地方强毒JH株及引自中监所的I型强毒J1C7株,其主要结构蛋白带与早年分离的IBDV野毒株相似,电  相似文献   

16.
17.
传染性法氏囊病不同病毒株感染SPF鸡比较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快速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其荧光标记物,对接种IBD疫苗、强毒感染和自然病例鸡组织进行直接荧光抗体试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鸡接种疫苗后10天内DFA和Dot-ELISA均呈阳性反应,而AGP只在接种后6-8天的样品中检出抗原。22例人工感当鸡和40例自然发病鸡组织的检测结果表明,DFA和Dot-ELISA的敏感性基本一致,且高于AGP,它们的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CA毒株和B87株混合抗原脾内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筛选,共检出31个原始阳性孔,阳性率为15.4%,选择其中3个孔,分别进行3次克隆,最后获得3株杂交瘤细胞,命名为B28、B34、C28。通过与其它禽源病毒的交叉试验证明,分泌的抗体均具有高度特异性。3株细胞的平均染色体数分别为94、87、89  相似文献   

20.
用制备的抗鸡IgGMcAb-HRP作为免疫试剂,以IBDV的高免阳性鸡血清作为抗体,用间接ELISA法检测经IBDV强毒攻击的各脏器含毒情况,同时与AGP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平行关系,间接ELISA法比AGP法更为敏感;攻毒鸡的法氏囊带毒最多,而在脾、胸腺、肾中均未检出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