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不同采收期对半夏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研究半夏适宜采收期,为半夏生产提供服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从8月1日到9月30日,每15天采收一期,共5个不同采收时期,以半夏块茎鲜产量、大中小性状和总生物碱含量为考察依据。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推迟,半夏块茎鲜产量呈开口向下抛物线型,以9月1日采收块茎鲜产量最高,为1.51kg/m2;总块茎数量最多,为1440.3粒/0.5m2;中块茎率56.1%;总生物碱含量0.0303%。因此,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最佳采收时间为9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2.
王海玲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0):271-276
通过不同栽培密度及有机肥、氮肥、磷肥施用量对半夏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研究,为制定半夏高产优质栽培措施提供依据。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试验,采用重量法测定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四个试验因子对半夏块茎产量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种植密度>施N量>有机肥施用量>施P2O5量。建立了各因素与半夏块茎产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和模拟寻优,提出半夏块茎产量 1500g/m2和半夏块茎产量≥1750g/m2的优化栽培方案。在半夏栽培中,密度及有机肥、氮肥、磷肥施用量应控制在一定合理范围,才有利于半夏产量的提高及总生物碱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探讨生产上掌叶半夏高效栽培的种茎分级标准,为掌叶半夏规范化种植奠定基础。以掌叶半夏种茎直径(d)为指标将种茎划分为7个级别进行种植,对植株田间农艺性状调查数据采用K聚类分析,并结合生产实践最后将种茎划分为4级,进一步通过田间栽培比较试验对划分的等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一级种茎(3.0≤d<4.0)出苗率最高,生长速度快,鲜块茎净产量最高,显著高于二级、三级和四级种茎。各级种茎处理总黄酮含量从4月至10月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二级种茎处理5月份总黄酮含量最高,其他等级种茎处理总黄酮含量均以6月份最高,采收季节(10月下旬)各级种茎处理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掌叶半夏药材产量、质量和投入成本,生产上宜选用一级种茎种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半夏4个经济性状与块茎产量关系,比较分析4个经济性状对半夏块茎产量影响的重要程度,为半夏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来源半夏种质在同一生境下栽培,考查大块茎率、中块茎率、小块茎率、块茎百粒重、单位面积块茎产量,估算性状间相关系数及其对块茎产量通径系数。结果: 块茎产量与大块茎率、块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中块茎率呈微弱负相关,与小块茎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 对半夏块茎产量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块茎百粒重>小块茎率>中块茎率>大块茎率;相对增加大块茎率、块茎百粒重,降低小块茎率,中块茎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可显著提高半夏块茎产量。  相似文献   

5.
蒿柳属于杨柳科植物,其叶营养成分高,水分、蛋白质、淀粉和含糖量都高于柞树叶,是柞蚕幼虫代用的优质饲料。试验采用0.5~0.7cm、0.8~1.0cm、1.1~1.5cm和1.6~2.0cm 4种不同直径的蒿柳枝条进行扦插繁育。调查结果表明:0.5~0.7cm、0.8c~1.0cm、1.1~1.5cm直径的蒿柳枝条扦插成活率为99.0%,1.6~2.0cm直径的为98.5%,呈显著水平。不同直径间的成活率无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北方甘薯主产区泰安市栽培的不同基因型的主要甘薯品种鲜薯、薯干产量与13个地上部主要农艺性状及生长期间主要气象因子间关联度。根据关联度的大小研究得出各个影响因子的关联序,影响鲜薯产量因子的关联序为:分枝叶柄鲜重>分枝叶片数>地上部总鲜重>分枝鲜重>分枝条数>分枝叶片鲜重>主茎叶柄鲜重>主茎长度>分枝长度>主茎粗度>主茎叶片数>主茎叶片鲜重>主茎鲜重;影响薯干产量因子的关联序为:分枝叶片鲜重>分枝长度>分枝叶柄鲜重>分枝条数>分枝叶片数>主茎鲜重>主茎长度>分枝叶片鲜重>分枝鲜重>主茎粗度>主茎叶片数>地上部总鲜重>主茎叶柄鲜重;气象因子对鲜薯产量影响的关联序依次为:最高气温>相对湿度>最低气温>平均气温>14时湿度>10cm低温>5cm低温>0cm低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对薯干产量影响关联序依次为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5cm低温>10cm低温>14时湿度>0cm低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降水量。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不同遮荫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不同遮荫条件下半夏的生长及增产效果。设SZW-8型、SZW-12型遮阳网遮荫及不遮荫3个处理,采用塑料钵进行试验,考察半夏鲜品产量、粒数、粒重和植株性状。SZW-8型、SZW-12型遮荫的半夏产量分别比不遮荫的降低0.73倍和1.82倍,其块茎粒数、粒重均低于不遮荫处理;随着遮荫率的增加,半夏株高、茎高增加,但叶长、叶宽与遮荫无关。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栽培以不遮荫为好。  相似文献   

8.
为滇重楼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将三年生健康苗在大田遮荫栽培模式下以不同行距种植,调查不同龄期滇重楼的农艺性状及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种植4 a后,检测七年生滇重楼产量和根茎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滇重楼生长、病害、产量及品质有显著的影响。株行距20 cm×20 cm时滇重楼长势突出、丰产性和药材品质最好;低于此密度,植株生长发育好、病害发生轻、总皂苷含量高,但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低;高于此密度,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块茎长、块茎粗、休眠芽长和块茎鲜重降低,且茎腐病和根腐病显著加重,根茎中总皂苷的含量显著降低。因此,在云南省德宏州及生态条件相似区域推荐滇重楼栽培以株行距20 cm×20 cm(25×104苗/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无芒雀麦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采用田间试验对比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其生长指标的影响;利用方差分析,确定了无芒雀麦的合理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结果表明:(1)撒播时,无芒雀麦在播种密度为549粒/m2时出苗率最高,鲜重最大;在播种密度为412粒/m2时单株最高,种子产量最高,生长速度最快,密度为549粒/m2时稍次之,结合方差分析可以初步确定,撒播的最适播种密度为412~549粒/m2;(2)条播时,无芒雀麦在行距为20 cm、播种密度为549粒/m2时单位面积的分蘖数最多,鲜重最大;在行距为25 cm、播种密度为412粒/m2处理下单位面积的单株最高,生长速度最快;在行距为25 cm、播种密度为206粒/m2时出苗率最高;而且在这几个处理中的生长指标顺序均为:条播>撒播;结合方差分析,可以初步确定本地种的适宜播种方式为条播,行距为20~25 cm,播种密度为412~549粒/m2。  相似文献   

10.
种子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实储藏方式发芽率差异明显,晒干果脱粒沙藏种子发芽率最高达41.8%,是种子储藏的首选方式;遮阴网覆盖对种子发芽率作用明显,达46.63%,高于不覆盖的39.68%,为良好的育苗覆盖措施。昆明山海棠种实千粒重:鲜翅果54.8 g,干翅果26.2 g,种粒7.15 g。种子播后约第30天开始出苗,出苗时间持续30 d左右,出苗高峰在播种后第30~50天。苗木生长期6~11月,速生期6月中旬至10月上旬,8月初、9月中旬、10月初,苗高,地径出现生长高峰。一年生苗平均高(茎长)35.6 cm,最大值107 cm;平均地径0.4 cm,地径最大值0.89 cm;平均根幅19.8 cm,最大根幅65cm;平均根深21.9 cm,最大根深45 cm;平均鲜枝茎重3.1 g/株,最大值37.1 g/株;平均鲜根重7.3 g/株,最大鲜根重102.5g/株。  相似文献   

11.
阮培均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5):190-194
[目的]通过不同栽培密度及有机肥、磷肥施用量对半夏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影响的研究,为制定半夏高产优质栽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田间采用三因子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试验,半夏总生物碱含量测定采用重量法。 [结果] 栽培措施对半夏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栽培密度>施P2O5量>施有机肥量>。[结论]栽培密度对半夏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磷肥施用量,有机肥施用量较小;在半夏栽培中,密度及有机肥、磷肥施用量应控制在一定合理范围,才有利于半夏产量的提高及其总生物碱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半夏生产中种茎的退化问题,为半夏的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对三叶半夏和掌叶半夏进行自交与杂交,观测并比较其生物学特性、授粉、结实情况及出苗率。结果表明,掌叶半夏、三叶半夏的人工杂交、自交均能结实,但种间杂交表现不育;掌叶半夏与三叶半夏种内杂交结实率分别达65%和60%,平均单株结种子分别为37粒和17粒。掌叶半夏和三叶半夏的自交结实率分别为88.24%和62.5%;半夏自然授粉植株的单株种子数及其种子出苗率都明显高于自交和杂交植株,对异株的花粉有一定的排斥作用。半夏属于同株异花授粉植物,种间杂交不育;其种子不具有休眠特性,应趁鲜播种;半夏有性繁殖可以选育新品种,提高种茎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13.
半夏乙醇提取物体外抑菌实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半夏乙醇提取物对常见微生物(细菌、酵母菌、霉菌)的抑菌效果,以得出抑菌谱。分别用75%、95%乙醇对生半夏进行回流提取并用琼脂扩散法和液体混合法测定了半夏提取液对一系列供试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75%乙醇提取半夏的提取率为5.24%,而95%乙醇提取半夏的提取率为2.73%;75%乙醇半夏提取液对供试细菌和真菌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各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大肠杆菌25 mg/mL,恶臭假单胞菌12.5 mg/mL,藤黄微球菌12.5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12.5 mg/mL,枯草芽孢杆菌10 mg/mL,酿酒酵母10 mg/mL,裂殖酵母20 mg/mL,黑曲霉菌12.5 mg/mL,甜瓜枯萎霉菌25 mg/mL。半夏醇提液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可以有效的抑制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对真菌的抑菌作用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半夏类原球茎的诱导及其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不同外植体和植物激素对半夏类原球茎诱导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半夏高频再生体系。以贵州大方‘圆珠半夏’为材料,进行了半夏类原球茎的诱导、分化和驯化移栽技术的试验研究。块茎诱导类原球茎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3 mg/L,诱导率和增殖系数分别为86.67%和17.40。叶片和叶柄则采用MS+6-BA 1.0 mg/L+NAA 0.1 mg/L配比的培养基效果较好,类原球茎诱导率均可达50%以上,最大增殖倍数分别为12.80和8.6。炼苗移栽时,选用直径为0.5 cm、根数为9.4个/株、根长为3.71cm左右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高且植株生长良好。组培苗移栽基质为园土和珍珠岩体积比1:1最好。在适宜的植物激素配比下,可从合适的半夏外植体上诱导出类原球茎,建立半夏高频再生体系,为半夏的种质资源保存、基因工程育种,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半夏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其相关的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导致野生资源储量急剧减少。半夏种源缺乏,种质退化,是半夏无法形成规模化种植的原因。本文对近年来其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影响半夏组织培养结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培养材料、培养条件、培养基、添加物以及培养途径等。对组织培养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对半夏人工种子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主要农艺性状与全株重、块茎重的关系,选取30份种茎为研究材料,对全株重、块茎重与其他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全株重、块茎重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全株重与株高、块茎总分叉长和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宽、根数呈显著正相关;块茎重与块茎总分叉长、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宽呈显著正相关。以块茎总分叉长、叶片数对全株重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分别为0.464、-0.133;以块茎总分叉长、总叶片长对块茎重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分别为0.596、-0.398。研究得出,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总分叉越长,全株重和块茎重越大,在生产上,白及组培驯化苗应选取块茎总分叉较大的种茎作为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17.
粉垄技术栽培木薯中后期结薯情况及产量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木薯华南205为材料,进行""粉垄栽培""试验,在植后160d、290d分别进行单株结薯数、薯长、薯径、单株薯重及鲜薯淀粉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粉垄技术栽培木薯的单株结薯数增加21.71%~23.13%,薯长增加15.09%~17.60%,薯径增加4.08%~8.40%,单株薯重增加36.36%~43.90%,产量增加36.36%~37.74%,鲜薯淀粉含量增加8.84%~18.67%。表明应用粉垄技术栽培木薯可以增加经济产量,提高薯块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