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17个不同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对苜蓿种子千粒重、发芽率、萌发10d后的根长、苗长、根鲜重、苗鲜重进行测定,计算得出根长/苗长和根鲜重/苗鲜重的比值,并对其主要萌发特性进行了相关性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的萌发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巨能2号的发芽率最高,根长最长;中苜3号苗长和苗鲜重优势突出;巨能418 Q的根长/苗长比值最高;在根鲜重及根鲜重/苗鲜重中,巨能CR表现最高.萌发期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发芽率与根长、根长/苗长板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及根鲜重/苗鲜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性不显著.通过隶属函数平均值对不同品种苜蓿进行排序并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巨能CR>巨能2号>巨能7号>巨能418 Q>巨能551>中苜蓿1号>肇东>中苜3号>巨能601>.巨能耐盐>斯贝得>巨能耐湿>金皇后>准格尔>公农1号>皇冠>驯鹿.研究结果将为这17个苜蓿品种的相关研究及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槐树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槐树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槐树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25℃,光照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为光中性种子;种子出苗的适宜土壤含水量为20%~25%;种子在沙壤中出苗率最高;播种深度对种子出苗率无显著影响,但以1~3cm为宜;种子粒径大小对出苗率有显著影响,粒径〉6mm的种子,其出苗率和苗高显著大于粒径〈6mm的种子。  相似文献   

3.
从温度、光照、土壤湿度等条件对南紫薇(Lagerstroemia subcostata)种子萌发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说明南紫薇有光促萌发性,并且温度对光照有较强的补偿;在光照周期性的条件下,南紫薇种子最合适的萌发温度为25~ 30℃;全遮光时最合适的萌发温度为30℃;土壤水分比例因素以14%~55%最合适;南紫薇种子耐贮藏、适合脱水、能耐低温,可以用常规贮藏方法实现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4.
牛大力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绍嫦  白隆华 《种子》2012,31(8):36-38
目的:研究牛大力种子萌发特性,找到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为牛大力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提供种苗繁育途径和方法。方法:测定牛大力种子形态、千粒重和含水量,研究在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光照、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并进一步比较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在不同发芽床培养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始发芽粒数和发芽天数的差异。结果:牛大力种子平均长度为1 042.24 mm,宽度为925.34 mm,长宽比为1.13,百粒重平均为45.00 g,含水量为2.51%。在光照、温度等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种子浸种24 h发芽率最高;在较适宜的浸种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种子在光照下培养的发芽率极显著高于在黑暗下培养的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先升后降,25~30℃最适合种子萌发;不同发芽床对牛大力种子发芽率有影响,纸上发芽率(92.00%)和发芽指数(15.78)均最高,且始发芽粒数最多(9粒),发芽所需天数最短(14.67 d)。结论:在双层纸床上,浸种24 h,25℃,光照条件,最适宜牛大力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5.
通过温度、光照、浸种时间及发芽床对栀子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表明:栀子种子萌发温度以30℃为最佳;黑暗条件比光照条件下萌发速度更快;浸种6-10d可极显著地提高发芽指数;发芽床以纸上为佳。在最适条件下,初次计数时间为7d.末次计数时间为17d。  相似文献   

6.
玉竹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崂山地区野生玉竹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竹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20℃/25℃和25℃;避光处理对种子萌发有较明显促进作用;在35-40℃温水中浸种18-24h有利于种子萌发,发芽率为86.7%。  相似文献   

7.
梁静  王仲朗  张瑞宾  沈云光  管开云 《种子》2006,25(6):41-42,46
对木芙蓉种子进行机械破损、不同药剂浸种等处理,结果表明:砂纸摩擦、丙酮浸种均可促进木芙蓉种子的萌发,以砂纸摩擦5min结合丙酮浸泡3h处理获得的效果最佳;木芙蓉种子对赤霉素不敏感;一年陈种子在发芽率上明显高于新种子。初步得出:种皮障碍是木芙蓉种子萌发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木芙蓉种于需要后熟。  相似文献   

8.
毛竹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环境因素和种子质量对毛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毛竹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中温度是主要决定因素。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低于15℃或超过35℃均不利于萌发,最适萌发温度25℃。变温处理有利于发芽整齐。在自然环境下光照不是毛竹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但高光强会抑制幼苗生长。种子饱满度是影响种子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明显影响种子萌发进程、发芽整齐度及苗木健壮程度。GA3 处理能显著提高毛竹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加快毛竹种子萌发进程,促进萌发后幼苗生长,GA3最适处理浓度范围为100~200mg/L。  相似文献   

9.
桔梗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发芽试验探讨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种子萌发的影响。设15、20、25和30℃4种恒温,(15/25)℃、(20/30)℃两种变温,共6种温度处理,设纸上(TP)、纸间(BP)、砂间(S)和砂上(TS)4种发芽床处理,光照设0(黑暗)和2000lx两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桔梗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5/25)℃,发芽床可选择纸上,对光照不敏感,初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5天,末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10天。  相似文献   

10.
沙打旺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各种因素如温度、水分、光照、盐碱胁迫和化学药剂等对沙打旺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表明:沙打旺种子在10%~20%的湿度下萌发较好;15~20℃为最适萌发温度;光对种子萌发的作用不显著;可耐受碱(NaOH)30mmol/L,耐受(NaCl)100mmol/L,具有较好的抗盐碱能力;适当浓度(100mmol/L)的KNO3浸种可提高沙打旺种子萌发的数量、速度和质量;赤霉素、青霉素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超声波辅助法对大兴安岭金莲花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温度、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为提取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的影响次序为:料液比>超声时间>温度>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辅助法的最佳工艺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50℃,料液比1:55,乙醇体积分数75%,超声时间40 min,总黄酮的提取率达4.659%。  相似文献   

12.
金莲花组织培养和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野生金莲花资源因被大量采摘而受到严重破坏,对野生金莲花进行引种驯化,并将之运用于园林绿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金莲花种子为初始材料建立金莲花离体培养体系,研究不同灭菌时间对金莲花成苗的影响,同时通过比较不同培养基对金莲花增殖和生长的影响,筛选获得适宜金莲花增殖和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研究结果如下:用0.1% HgCl2对金莲花种子灭菌20 min可有效抑菌;适宜金莲花增殖培养的培养基是1/2MS+1.0 mg/L 6-BA+0.1 mg/L NAA,适宜金莲花生根、壮苗培养的培养基是1/2MS或1/2MS+0.05 mg/L NAA。试验结果将为金莲花快繁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金莲花种子为材料,探索种子在普通环境中最适宜发芽的条件,并将发芽的种子播种至不同的培养基质,探究适宜幼苗生长的基质种类和配比;同时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培养基上,筛选适宜种子萌发及生长的激素浓度及配比。试验表明,种子在25℃条件下,用400 mg·L^-1 GA 3浸种2 d,萌发效果最佳;在离体条件下,先采用800 mg·L^-1 GA 3浸种4 d打破种子休眠,再将其播种在MS+0.1 mg·L^-1 TDZ+0.5 mg·L^-1 IBA的培养基中,萌发效果最佳;移栽时,0~60 d选用纯草炭土,60~120 d选用草炭土∶蛭石∶珍珠岩为3∶2∶1的基质,幼苗生长状态较好,株高与其他处理相比高1~2 cm,叶片数多2片左右,茎较粗壮,叶片翠绿,生长旺盛。研究结果可为金莲花的种质保育及种苗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沿阶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田美华  唐安军  宋松泉 《种子》2006,25(4):8-10
通过比较分析沿阶草种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萌发率、发芽势、平均萌发时间和萌发指数,发现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显著影响,其中20/30℃的变温更有利于萌发.种子经不同浓度的GA3或CaCl2处理后,其发芽势和萌发指数均有较大的提高,以50 mg/L的GA3或1?Cl2处理效果最好,但对种子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黄连木花粉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蔗糖浓度、硼酸浓度、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4个因素对黄连木花粉萌发率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佳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蔗糖浓度对黄连木花粉萌发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培养时间、硼酸浓度,培养温度的影响最小。最适宜黄连木花粉萌发的培养条件是1%琼脂+15%蔗糖+0.06%硼酸,25℃培养6 h,花粉萌发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黄连木不同优株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邢世岩  宋新芳  李士美  李保进  武海卫 《种子》2006,25(8):32-34,45
通过对泰山黄连木不同优株种子的含水量、生活力及发芽特性研究,发现5^#优株种粒大,千粒重达62.84g,相对含水量为17.22%,绝对含水量为20.88%,种子活力为97.5%,发芽率为82.0%,发芽指数为13.86。红粒优株种较大,千粒重为63.10g,相对含水量为41.15%,但红粒优株种子均不能发芽。8^#、1^#优株在物理特性上与5^#优株相差不大,但发芽率不及5^#优株。4个单株和一个混采(对照)种子的生活力为7.5%~97.5%;发芽率0~82%;发芽势0~50%;CT曲0~17.8;MTG为0~3.61;CGR为0~40.8.  相似文献   

17.
温度和植物激素对提高南方红豆杉种子出苗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洪英  金平  邹天才 《种子》2007,26(5):12-15
为提高珍稀药用植物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活力和出苗率,采用暖冷变温层积法和不同植物激素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进行了萌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变温层积处理,种胚长净增0.43mm,宽净增0.10mm。部分种子提早出苗,出苗率高达30%,综合出苗率(92%)比对照出苗率(80%)高出12个百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使种子提前9个月萌发,萌发率和出苗率均高于对照;层积基质、播种基质的选择对其种子萌发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处理方法对桔梗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GA3PEG以及离子注入对新桔梗种子发芽的影响,以探讨提高种子的萌发率的方法.结果表明:1600 mg/L GA3处理可以提高桔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始发芽粒数,缩短发芽时间.PEG和氮离子注入对桔梗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且随处理时间延长发芽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夏蜡梅种子形态结构和萌发特性,以其种子为研究对象,用体视显微镜结合石蜡切片法观察夏蜡梅种子形态和种胚的解剖结构,用称重法测定不同处理种子吸水率,并统计不同贮藏种子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夏蜡梅种子呈不规则纺锤状或长圆形,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属双子叶无胚乳种子;外种皮致密坚硬,深褐色、有光泽,透水能力较差,通过刻伤种...  相似文献   

20.
吕汝婕  李景环 《种子》2019,(7):42-43,48
本研究分别采用0.001g·L^-1、0.1g·L^-1、0.2g·L^-1的赤霉素,1%、3%、5%的硝酸钾和1%、3%、10%的葡萄糖对浓硫酸处理过的种子和去皮的种子进行浸泡处理,通过标准发芽试验,探索促进印度落芒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方法。结果表明:1)种子去皮后方可萌发;2)去皮后的印度落芒草种子,用赤霉素(0.2g·L^-1)和葡萄糖(10%)浸泡处理后,可明显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