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蝗虫微孢子虫病在优势蝗虫种类中的持续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施用蝗虫微孢子虫后1-10年的草场中5种主要蝗虫种群中微孢子虫病的流行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蝗虫微孢子虫病能在蝗群中长期传播,蝗虫种群的感病率和感染指数呈波动趋势,随着施用后年限的增加,波幅变动范围趋于稳定。感染率波幅范围为20%-80%,感染指数为10%-41%;鼓翅皱膝蝗、白边痂蝗和毛足棒角蝗种群对微孢子虫病的感染指数,不同年份波动较大,短期内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流行群体;而在小车蝗和宽须蚁蝗种群中引入微孢子虫4年后,感染指数下降,但能够形成比较稳定的感染群体。  相似文献   

2.
吐鲁番地区杏树小蠹虫的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吐鲁番地区杏树小蠹虫的空间格局,给种群动态监测及综合防治提供参考,对吐鲁番地区杏园进行野外调查和室内树段解剖,鉴定种类;选择4 个不同树龄杏园进行抽样调查,应用聚集度指标检测、回归分析及聚集均数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该地区杏树小蠹虫种类为多毛小蠹(Scolytus seulensis)、皱小蠹(S. rugulosus)、枝小蠹属(Ernoporus sp.)以及小蠹属(S. sp.)。其中多毛小蠹为优势种群,其次是皱小蠹,这2 种小蠹分布于主干、主枝、侧枝;枝小蠹属多见于较细侧枝和副侧枝;而小蠹属分布于主枝和侧枝。(2)5 种聚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证明,杏树小蠹虫成虫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种群,其聚集分布具密度依赖性,即聚集密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3)当种群密度较小时,种群聚集是由自身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所致;当种群密度较大时,环境才是造成种群聚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内蒙古草原优势害虫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的种群状况,采用线粒体DNA(mtDNA)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7个不同地理种群的亚洲小车蝗的种群结构和遗传变异进行研究。通过对亚洲小车蝗28个个体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获得1个长度为289 bp的同源序列,通过编辑,剪切有267 bp的序列基可用于这28个个体的比较。在267 bp的序列中,A+T约占69.9%,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其中有20个变异位点,约占所测核苷酸总数的7.49%,密码子第3位点上的变异最多。共检测出18个单倍型。以斑腿蝗科的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 barabensis和槌角蝗科的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作外群构建NJ和UPGMA分子系统树。聚类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mtDNA 16S rRNA基因序列不同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分歧,呈现平行分布,没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簇群,遗传变异与地理距离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7种杀虫剂对大庆地区车蝗的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确定大庆地区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敏感性,试验采用点滴法测定7种杀虫剂对大庆2个不同地点黄胫小车蝗种群的毒力。结果表明,肇源种群对三唑磷、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敏感性下降,LC50值分别是大学种群的3.9、2.2、2.2、3.0倍。肇源黄胫小车蝗种群对阿维菌素、丁烯氟虫腈和印楝素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蝗虫灾害始终是生产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今年七八月份,内蒙古、新疆等地草原由于前期温度偏高、降水偏少,使得蝗灾发生的风险等级较高,不少地方出现了蝗灾。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超过10000种,分布于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其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适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亚洲小车蝗3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亚洲小车蝗不同地域自然种群的遗传变异及其分化,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内蒙古中东部地区3个种群的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ei-Bienko)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用21个随机引物对亚洲小车蝗3个种群扩增出的总位点数为252,总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1.67...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亚洲小车蝗和黄胫小车蝗的遗传关系及其遗传分化情况,应用RAPD-PCR技术对两种蝗虫的50头个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8条随机引物产生65条清晰、稳定的谱带,其多态性条带占93.85%.Shannon信息指数表明,黄胫小车蝗遗传多样性高于亚洲小车蝗,分别为0.322 4和0.256 0;亚洲小车蝗27.61%的变异存在于种群之间,72.39%的变异存在于种群之内,黄胫小车蝗41.95%的变异存在于种群之间,58.05%的变异存在于种群之内.亚洲小车蝗和黄胫小车蝗的种群间变异均小于种群内变异.Nei's遗传距离显示:种群间遗传距离明显小于种间遗传距离,同一采集地点混居的亚洲小车蝗与黄胫小车蝗之间的遗传距离小于地理上存在较大跨度的两物种间的遗传距离.基于Nei's遗传距离,分别用UPGMA和M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供试的50个个体分为两大聚类簇,亚洲小车蝗3个种群聚为一支,黄胫小车蝗2个种群聚为另一支.结论:RAPD分析方法可显示个体间的多态性,反映个体或物种间的细微差异,是区分近缘物种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
荔波瘤果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荔波瘤果茶的种群特征,在荔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荔波瘤果茶主要分布地设置400 m2样地7个,应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扩散型指数、平均拥挤度、指聚块性指数和聚集强度6种聚集度指数分析荔波瘤果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荔波瘤果茶种群年龄结构属金字塔型;荔波瘤果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农业大学研究人员在"四合一"的新背景下在全球的大尺度分布范围内研究了橘小实蝇的种群结构、定殖风险以及潜在分布,主要方法、结果与结论如下:(1)利用翅的几何形态学对橘小实蝇的六个组群,63个地理种群1216个个体的种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橘小实蝇的翅形结构差异不明显,中国中部组群翅的质心大小最大,南亚组群翅的质心大小最小。(2)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橘小  相似文献   

10.
旨在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危害白蜡树的云斑天牛的防治提供指导。通过调查白蜡树林地云斑天牛的产卵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的数量,研究卵、幼虫和成虫(蛹)种群数量动态和频次。结果表明,危害白蜡树的云斑天牛种群卵、幼虫和成虫(蛹)的种群增长曲线是凹形,卵期虫口数大,死亡率也高。单株树上卵、幼虫和成虫(蛹)的数量与其频数负相关,随着单株白蜡树受云斑天牛危害加重,同一受害程度树木的株数下降。云斑天牛种群的卵、幼虫、成虫(蛹)的频次统计均为负二项分布,不同虫态所对应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危害白蜡树和杨树种群云斑天牛种群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基本相同,寄主对云斑天牛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陈彦  吕新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389-389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为平台,采用Geostatisical Analyst地统计分析模块中的Kriging插值方法研究了新疆农七师125团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应用GIS能够将系统变量的属性数据同地理数据相结合,使大区域范围内进行地统计学分析变得较为方便,研究结果表明,全氮、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均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但变异尺度不同。分析中还发现Kriging插值模型的选择及Crossin—ValNation交叉验证的检验与系数修正均影响分析工作的结果精度。  相似文献   

12.
 运用空间统计学的模拟方法,以不同密度棉花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空间分布予以研究。通过拟合PAR透射率的半方差函数模型和绘制等值线图来反映不同密度群体冠层内PAR透射率的空间格局。利用克里格空间内插法和Simpson3/8法计算出盛蕾期棉花群体平均PAR透射率,分析其与LAI的回归关系,并对克里格插值法进行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冠层PAR存在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变异函数的最佳理论模型为高斯模型,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各密度冠层PAR透射率具有相似的空间格局,但其变异程度有随密度增加而上升的趋势。群体平均PAR透射率与叶面积指数(LAI)呈指数回归关系,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应用空间计学研究PAR空间分布格局,将有助于对PAR 进行精确定位和定量化地估算,为作物科学配置和作物冠层结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棉花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空间分布插值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获取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信息对于作物估产、长势监测以及优化种植有重要意义。运用地统计学空间网格法原理测定了鲁棉研28号的棉花冠层PAR值,综合应用等值线图、残差和交叉验证比较分析了12种插值方法,发现克里金插值法最优;进一步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冀958、中棉所60、零式果枝品系L0三个品种PAR透射光的空间分布特征,等值线图显示PAR透射光空间分布与株型对光的影响一致,即验证了克里金插值法为模拟研究棉花冠层PAR值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比例尺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定量分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应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对北京昌平县南邵乡2640hm^2,土地上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磷及有效钾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绘出它们的等值线图,对于研究和评价大比例尺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规律和动态变化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规律,指导土壤肥力评价和管理工作,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研究通过土壤样本野外采样和分析,测定样本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利用地统计分析模块中的克立格法分析文登市耕层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并对比选择最优的克立格插值模型。结果表明:文登市耕层土壤有机质拟合的最优理论模型是Tetraspherical模型;C0/sill值为0.86,耕层土壤有机质空间相关性很弱,耕作制度、施肥数量和种类、种植制度等人类活动的作用影响很大,这些人为活动使土壤有机质的空间相关性减弱,逐渐向均一化方向发展;耕层有机质含量处在较低水平,应改善耕作管理方式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植烟土壤的精细管理与精准施肥,以辽宁昌图烟区为例,采用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植烟土壤的pH值和有效态中量元素的空间变异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pH值和有效态Ca、Mg、S含量的空间变异函数分别为指数、球形、高斯、高斯模型。它们都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其变异均受结构因素和施肥、管理水平等随机因素共同影响。Kriging插值图较为直观的描述了昌图烟区植烟土壤的pH值和有效态中量元素的空间分布格局,为昌图烟田的分区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松褐天牛成虫野外空间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模型法和零频率法对九江地区松褐天牛成虫野外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系统研究。丛生指标I、负二项分布K、K值法CA值均大于0,扩散系数C、扩散指数Iδ、聚快性指标M*/ 大于1,平均拥挤度M*大于 ,L/大于 +1,表明该地区松褐天牛成虫在野外林间呈聚集分布,其聚集类型为聚集度零频率制约型。聚集均数0<λ<2,表明环境因子是造成其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樊帆  李思  傅佩红  黄魏  郑浩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5):129-133
目前,空间数据在Web端的表达方式存在网络传输数据量大、插件依赖性强、交互性较差等问题。为了减轻浏览器承载的压力、快速高效地实现空间数据在Web端的可视化表达,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等高线渲染法的克里金插值展示技术:在克里金插值算法和等高线渲染法的支持下,用户在Web端通过“框选”工具选择采样点区域,其中采样点数据被传输到服务端进行处理生成插值结果,并返回到Web端进行快速渲染。此技术成功应用在柑橘信息管理系统中,结果表明克里金插值结果的成图时间有效缩短,且Web端的交互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东阿县县域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状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东阿县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利用SPSS 23对1799个合理布点的土样养分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ArcGIS 10.2利用普通Kriging方法生成养分插值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5.60 g/kg、91.4 mg/kg、24.12 mg/kg、190 mg/kg。土壤各养分含量均表现出中部地区含量较高,东北部含量次之,西南部最低的变化趋势。土壤质地是影响各养分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成土过程中的沉积分选作用造成各养分沿垂直于黄河岸的方向变程最短。  相似文献   

20.
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耕作层土壤盐渍化的程度和状态。运用原位测定法,更准确高效地研究河流地貌耕地不同深度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漫滩各土层盐分具有中等变异强度和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而河流阶地各土层土壤盐分具有弱变异性,深层土壤盐分的自相关效应显著。Kriging 插值图中,研究区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表现为条带状、同心圆状和均匀分布。河流阶地表层土壤盐度与测定点坡度呈现弱负相关关系。地形、水文及土壤质地是影响研究区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研究区尚未发生盐渍化,但河漫滩耕地具有更高的盐渍化风险,需加以重视和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