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应用创新的“三即时”、“饱水土培”技术措施,研究不同品种的沙棘硬枝插穗的生长调节剂应用、育苗基质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以及移栽时期与移栽成活率的关系,并且调查移栽后苗木的苗高和新梢长度,旨在为提高沙棘扦插成活率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00 mg/L ABT生根粉浸泡4 h处理对硬枝插穗效果最好,可使‘首都’扦插成活率达到89.67%,使‘蒙俄杂14’达到93.67%;田土+有机肥(3︰1)作为扦插基质可以显著地提高硬枝扦插成活率,提高幅度最高达到50%;生根后20天扦插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扦插苗呈“慢-快-慢”的生长趋势,移栽后75天,‘首都’和‘蒙俄杂14’的苗高分别达到23 cm和19.5 cm;新梢长分别为21.2 cm和18.1 cm。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科学、合理使用“扫虫光”防治地下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探讨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安全性,以辣椒品种‘苗丰三号’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生物学方法,就“扫虫光”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处理前后辣椒种子发芽率、幼苗长势、移栽后辣椒株高、主茎粗、叶宽、分枝茎长、花蕾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辣椒苗移栽时用“扫虫光”1000倍液、1500倍液、2000倍液浇灌植株或30 kg/hm2、45 kg/hm2、60 kg/hm2处理土壤对地下害虫均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处理过的植株生长正常,且处理后30天均未发现存活的地老虎、蛴螬和蝼蛄等地下害虫及其为害;移栽时用“扫虫光”500倍液浇灌植株,虽然对地下害虫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但植株生长畸形;移栽时用“扫虫光”2500倍液、3000倍液浇灌植株或15 kg/hm2处理土壤均不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为害。综合考虑经济、高效和简便等因素,移栽时用“扫虫光”1000~2000倍液浇灌植株或30 kg/hm2处理土壤可广泛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3.
蚓粪基质克服西瓜连作障碍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不同原料按一定配方混合配成育苗基质,采用穴盘育苗与盆栽试验,通过对‘早春红玉’西瓜穴盘育苗的幼苗素质和移栽后的生长状况的观测,探讨蚓粪基质在克服西瓜连作障碍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蚓粪复合基质处理的西瓜早期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数、单株干重、壮苗指数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移栽后期,蚓粪复合基质育苗的植株在克服西瓜连作障碍方面表现明显,2种蚓粪复合基质育苗的植物死亡率仅为27.5%和22.5%,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蚓粪复合基质育苗的植株主蔓长度最长,分别达162.1、171.8 cm,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蚓粪基质育苗处理的西瓜中心糖度、边糖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其中70%蚓粪基质、90%蚓粪基质处理的西瓜中心糖度分别为13.5%、12.9%,边糖度均为10.3%。  相似文献   

4.
推动现有甘蔗栽培模式实现从“甘蔗种茎”向“甘蔗种苗”变革,达到消除农民自留种目的,提高甘蔗产量和蔗糖分。以桂糖42号脱毒健康苗第3代种茎为材料,设完整单芽、1/2单芽、1/4单芽育苗、常规种茎种植(对照)4个处理,比较不同体积单芽育苗差异及移栽效果。结果表明,完整单芽处理的株高、苗粗、叶片数、根鲜重、根干重均显著高于1/2单芽和1/4单芽处理;1/2单芽处理的叶片数、根鲜重和根干重显著高于1/4单芽处理,而两者之间的株高和苗粗差异不明显;所有育苗移栽处理的成活率和有效茎数均优于常规种茎种植,产量和蔗糖分也高于常规种茎种植,其中完整单芽处理的产量和蔗糖分分别比常规种茎种植提高了18.13%和1.10个百分点,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完整单芽育苗的农艺性状、原料蔗产量和蔗糖分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5.
甘薯/鲜食玉米套作模式下产量与效益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完善“甘薯/鲜食玉米”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寻求甘薯玉米套作体系下获取甘薯、玉米共同高产的最佳玉米播期和密度,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玉米播期与密度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玉米群体对玉/甘薯模式下甘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鲜食玉米套作模式下以B1M1处理(6月5日播种,密度1.5万株/hm2)最高,总产值98609.19元/hm2,其次为B1M2处理(6月5日播种,密度1.8万株/hm2)和B3M2处理(6月25日播种,密度1.8万株/hm2),产值分别为87423.65元/hm2、82179.4元/hm2,分别比最低的B4M3处理(7月5日播种,密度1.8万株/hm2)高65.43%、46.66%、37.87%。薯玉套作体系中玉米在6月5-15日播种,密度为1.5万株/hm2的条件下有利于总产量和总产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玉米专用肥配方设计与效果验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索依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而推荐施肥的技术途径,采用“大配方,小调整”策略,根据区域总量控制、分期调控技术,磷钾肥恒量监控技术原理,设计安徽省玉米专用肥配方为17-13-15,于2011年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安徽省玉米配方肥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施用配方肥(大配方处理)比农户习惯减小玉米第一节间长9.6%,降低穗位高8.1%,从而减小了玉米倒伏的风险;根据田块测土值推荐施肥(小调整处理)的平均产量是所有处理产量最高的,达到了8471 kg/hm2,大配方处理的平均产量(8244 kg/hm2),与小调整处理的平均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比农户习惯施肥的平均产量(7906 kg/hm2)提高338 kg/hm2。施用配方肥比农户习惯的氮肥偏生产力提高55%,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3414”模型对宁夏盐池县马铃薯氮磷钾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旱地马铃薯的氮磷钾施肥技术,寻找马铃薯最佳施肥措施,建立回归数学方程,通过对方程的解析求得高效组合方案,为实现盐池县马铃薯生产中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2008年在盐池县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上进行了马铃薯“3414”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均比不施肥处理有增产,最高为处理9为6125.88 kg/hm2,其次为处理13为6121.77kg/hm2,最低为处理2为179.19kg/hm2。试验地的地力贡献率为45.86%,说明土壤属于下等肥力,施肥增产效应明显。缺氮区、缺磷区、缺钾区相对产量分别为47.84%、57.83%、86.02%,试验地种植马铃薯氮、磷肥缺失影响比钾肥大一些。根据盐池县旱地马铃薯生产状况,在18套方案中,马铃薯产量大于8000 kg/hm2的农艺措施为:氮肥116.15~183.85 kg/hm2;磷肥60.70~89.30 kg/hm2;钾肥30.56~56.94 kg/hm2。  相似文献   

8.
几类复合基质番茄无土栽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碎工业岩棉、珍珠岩:草炭(体积比)=3:2、炉渣:草炭=3:2、花生壳:蛭石:珍珠岩=5:3:2、玉米芯:蛭石:珍珠岩=5:3:2等5种复合基质进行番茄无土栽培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栽培过程中,基质容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不同复合基质所栽培番茄的营养生长、生理活性、产量分布、总产均有显著差异,在结果初期,复合基质(花生壳:蛭石:珍珠岩=5:3:2)栽培的番茄的鲜质量(705.24 g/株)、干质量(73.871g/株)和叶面积(7654.5 cm2/株)均为最大,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5个处理番茄前期的产量都低于对照,其中以炉渣:草炭=3:2的前期产量较高,达到23859.0 kg/hm2,总产以花生壳为主的复合基质最高,折合78210.0 kg/hm2,比对照高出23.9%,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糖酸比以炉渣:草炭=3:2处理的最高,达7.58,而以花生壳为主的复合基质Vc含量最高,达0.1015 mg/g。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分期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总结出马铃薯合理施肥技术,本试验以马铃薯新品种‘兴佳2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分期施肥对马铃薯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期施肥对提高马铃薯株高和茎粗有一定效果,T9的株高最高,相比对照提高了14.3%,T6的茎粗值最高,较对照增加了14%;在块茎形成到块茎成熟期,有7个处理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在产量方面,有7个处理的产量高于对照,其中产量最高的是T6,产量为38460 kg/hm2,比对照增产9%,且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在品质方面,分期施肥各处理的VC含量相比对照均有所增加;有8个处理的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结果表明:合理分期施肥不仅能提高马铃薯单产,而且还可改善马铃薯部分品质。  相似文献   

10.
渭南是陕西省西瓜种植主产区,但多年连作种植加上不合理的田间管理使得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病虫害加剧,果实品质下降等问题突出。为了有效地改良土壤环境,促进当地西瓜产业的发展,本试验以小型礼品西瓜 “玲珑王”为供试作物,探究了使用土壤消毒剂之后西瓜的生长、根结线虫发病以及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西瓜生长后期株高茎粗随着消毒剂浓度的增加都有所增加;植株总鲜重、西瓜产量和含糖量均表现为52.5 kg/ hm2浓度处理最高,亩产比对照高7.30%;随着消毒剂浓度的增加根结线虫发病率降低,二者相关系数为0.747;加入消毒剂之后土壤在0~10与10~20 cm土层细菌总数均低于对照,而四种土壤酶的活性均高于对照,且蔗糖酶与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也均表现为52.5 kg/ hm2浓度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肥量对‘巨玫瑰’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求设施栽培条件下追肥水平对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连续2年在‘巨玫瑰’葡萄果实膨大期开展不同追肥量的施肥试验,对果实品质指标、肥料吸收指标、净光合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过300 kg/hm2的施肥量对‘巨玫瑰’葡萄果实的平均果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硬度等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施肥量对叶柄的氮、磷、钾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且施肥后虽然能比对照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但施肥量超过300 kg/hm2后,增加施肥量对叶片净光合速率没有显著影响。综合以上结果认为,设施栽培条件下‘巨玫瑰’葡萄的适宜施肥水平应为3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2.
以‘翠冠’梨为试材,研究2次套袋中套小袋时期对梨果实内在品质及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说,与CK相比,‘翠冠’梨成熟时,果实单果重增加;果实硬度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CK相比,4月22日套小袋、5月12日套大袋的A处理含量高(C黑除外);果皮厚度厚;果点密度增加;果点直径减小;果面亮度增加;套黑袋的果面绿色度极低,果面黄色度也低,套白袋的果面偏绿、偏黄。同处理套黑袋的比套白袋的单果重小,果实硬度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皮厚度厚,果点密度增加,果点直径小,果面亮度亮,绿色度低,黄色度低。总之,A处理效果较好,与CK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实硬度较高,A白果实单果重大,A黑果实单果重较大。  相似文献   

13.
商品有机肥用量对设施土壤养分及西瓜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设施西瓜有机肥的合理用量,建立设施土壤科学培肥制度,[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商品有机肥用量对设施土壤养分及西瓜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基施商品有机肥12.5 t hm-2(CK)、29.2 t hm-2(M1)、41.7 t hm-2(M2)、54.2 t hm-2(M3)和基施油渣16 t hm-2(油渣)五个处理。[结果]结果表明:随商品有机肥用量增加西瓜V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Vc在M1处理最高,可溶性糖在M2处理最高。油渣处理比CK显著提高西瓜膨大期和收获后0-20 cm土层和各采样时期20-40 cm土层土壤矿质态氮含量,M2和M1处理均显著增加定植前0-20 cm土层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增幅分别为32%-60%。M1和油渣处理0-2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在60-90 mg kg-1在合适范围内。与CK处理相比,增施商品有机肥和施用油渣均显著增加定植前0-2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幅为1.0-3.7倍。与其他处理相比,油渣处理0-4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最高。[结论]综上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商品有机肥用量在29.2-41.7 t hm-2 时,在提高西瓜品质的基础上,降低环境污染,为合适用量范围。  相似文献   

14.
在干旱条件下保水剂保水效果及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湘琳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198-201
研究在干旱条件下保水剂保水效果,及其对棉花产量和产量带来经济效益的影响。本次研究设5个处理,即土壤保水剂施用量为0 (CK)、15 (T1)、30 (T2)、45 (T3)和60 kg/hm2 (T4),每个处理3个重复,在和田策勒县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各处理与对照的土壤含水量在0~30 cm的土层中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0~10 cm土层中各处理保持在14.62%~15.53%之间,10~30 cm保持在16.35%~17.95%之间;而在30~40 cm土层中,对照与各处理间的土壤中含水量差异明显(P<0.05),T1、T2、T3和T4土壤含水量较CK分别增加了6.6%,7.45%,7.9%和7.8%。(2)相比CK,T1、T2、T3和T4产量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籽棉产量最高为2868.90 kg/hm2 (T2)。从经济效益分析可知,处理T1、T2、T3和T4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600.30、9649.80、6937.50、6543.45元/hm2,其中30 kg/hm2 (T2)处理的投入产出比为16.08。试验区施用保水剂后土层土壤水分有增加的趋势,施用量在30 kg/hm2时棉花产量最高,此时经济效益也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大棚栽培条件下,以‘翠冠’梨为试材,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CK),研究普通双层袋(处理Ⅰ)、小林双层袋(处理Ⅱ)和小林单层袋(处理Ⅲ)3种不同果袋套袋对果实品质以及果实不同部位(果皮、果肉、果核)中K、Ca、M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显著提高果面亮度(L*),其中处理Ⅰ和处理Ⅱ促进了‘翠冠’梨果实锈斑的形成,锈斑指数分别比CK提高15.2和3.6个百分点,显著降低了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处理Ⅲ的锈斑指数、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套袋降低了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处理Ⅰ和处理Ⅱ的果实单果重分别比CK减少8.3%和7.9%,处理Ⅱ和处理Ⅲ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CK降低0.54和0.74个百分点,且差异显著;而对果形指数、总糖、总酸、糖酸比等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套袋降低了果皮和果肉中Ca的含量。因此,在大棚栽培条件下‘翠冠’梨应采用无袋栽培,或选用高透光性的小林单层袋(NK-1)进行套袋栽培。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增苗节氮技术高产群体的适宜群体指标,在大田裂区试验下比较了3个氮肥水平[N1:105 kg/hm2(节氮)、N2:135 kg/hm2(节氮)、N3:165 kg/hm2(常氮)]和3个抛秧密度[M1:27万穴/hm2(常苗)、M2:31.5万穴/hm2(增苗)、M3:36万穴/hm2(增苗)]对‘湘早籼45号’抛秧群体质量及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氮肥用量能比当前习惯施氮量减少18.2%,但进一步降低施氮量(减少36.4%)存在减产风险;氮肥、密度对作物生长率、净同化率、叶面积指数、叶面积衰减率、叶面积比率、表观转运率、光合势、粒叶比等群体指标均有一定影响,产量最高组合(N2M3)各项指标值位于中间范围内;N2M3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也处于适中水平。综上所述:“增苗节氮”下早稻抛秧高产群体各项群体指标应该在适中范围内,实行合理搭配,以构建适宜群体来实现高产,而不是为了追求高产而盲目地增加氮肥用量,从而减少过度施用氮肥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摘 要:以“台农1号”芒果(Mangifera indica L.cv.Tainung No.1)为材料,研究了丁香和石菖蒲丙酮提取物处理对芒果在常温(28℃~30℃)贮藏条件下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丁香提取物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和病果率,延缓了果皮颜色的转黄,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能够显著延缓芒果VC含量的降解和TSS含量的积累,维持芒果果实较高的品质和风味。在降低果实的病果率,延缓果皮颜色的转黄方面,石菖蒲提取物处理作用比较显著,但显著促进了芒果果实的软化,VC含量的降解和TSS含量的积累,降低芒果果实的品质和风味。从综合保鲜效果来看,丁香蒲提取物要优于石菖蒲提取物。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蓝莓果实的产量与品质,采用大田法开展不同氮用量对5年生北高丛蓝莓‘蓝丰’品种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不同氮用量处理为:不施氮0(CK) g/株、(N1)10 g/株、(N2)20 g/株、(N3)30 g/株。结果表明:N1的单株产量高出CK3.5%,N2、N3则比CK低;总酚、花青素在N2时最高,分别为1.51、3.38 mg/(g?FW),分别高出CK7.09%、19%,而处理N3则低于CK;葡萄糖、果糖、可溶性糖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总之,施用N肥对蓝莓产量及果实品质均呈显著性影响,对叶片含氮量影响不显著。一定范围内,施氮肥可显著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涂膜对芒果采后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壳聚糖涂膜保持芒果采后品质的相关生理机制,以‘台农1号’芒果(Mangifera indica L.‘Tainong No.1’)为材料,研究了1.0%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芒果在常温(28~30℃)贮藏条件下果实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壳聚糖涂膜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和病果率,延缓了果皮颜色的转黄,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并且,壳聚糖涂膜有效保持了果实品质,能够显著延缓芒果可滴定酸(TA)含量的降低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升高,维持芒果果实较高的Vc含量;同时,壳聚糖涂膜也提高了芒果果实贮藏后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并抑制MDA含量的积累,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从而延缓了采后芒果的后熟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