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玉米粗缩病的危害及其防治耿秀玲郭淑英毕俊昌杨万桥(河北省沧州市种子站061001)玉米是我市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占第二位,常年面积26.6万hm2左右,随着科技的进步,种植结构的改变,我市玉米面积不断扩大,而且由于品种的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2.
玉米粗缩病研究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粗缩病发生比较普遍,重病田病株率高达30%以上,是制约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玉米粗缩病的防治上,要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针,其核心是根据灰飞虱传毒特点及玉米粗缩病发病规律,采取“切断毒源、治虫控病、综合防治、避开危害”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目前还没有高抗免疫品种。为降低损失、提高玉米产量,需进行综合防治。1发病症状植株感病后,表现为严重矮化,茎秆变粗,叶片紧凑,节间缩短,叶片变成深绿色,变宽、短脆。发病早的不抽穗,发  相似文献   

5.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发的一种病毒病。近几年,该病在我省部分地区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6.
玉米粗缩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粗缩病是由粗缩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此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持久性病毒病。90年代初,随着品种的更换及种植制度的改变,我国玉米产区粗缩病的危害逐年加重,流行区域不断扩大、对我国玉米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为降低该病  相似文献   

7.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近年来,玉米粗缩病(MRDV)的发生在河南省具有明显上升之势,给玉米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2010年又在河南开封、许昌等地大面积发生,一般病田病株率达40%,平均减产10%~30%。如何控制玉米病毒病,尤其是玉米粗缩病(MRDV)的危害,已成为一个极  相似文献   

8.
玉米粗缩病俗称“坐坡”、“万年青”,被称为“玉米癌症”,是由玉米粗缩病素毒(MRDV)侵染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在自然条件下,灰飞虱是主要传毒介体,属持久性传毒。该病一般可造成玉米减产10%~30%,严重者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9.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危害近年来逐渐加重,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该病的调查,在分析发生特点,总结发病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玉米粗缩病症状:叶色浓绿,叶片宽、短、厚而僵直,叶背面的叶脉上有粗细不一的腊白色条状突起,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感,叶片脆,用手握易折碎。植株节间粗肿矮缩,株高只有正常植株的1/2~2/3左右,又称“侏儒症”。染病株雄穗退化,雌穗畸形,严重时不能结实。一般感染此病可造成减产30%左右,重者减产60%以上,甚至绝收,有植物癌症之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应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浙西北玉米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灰飞虱在玉米田以聚集分布为主,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当m<1.8072头/株时,其聚集是由某种环境因素(如气候、生育期、长势等)所引起的;当m≥1.8072头/株时,其聚集是由灰飞虱本身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研究结果为田间灰飞虱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1996~ 1999年连续 4年 ,在玉米粗缩病的常发重病区河北省辛集市夏玉米区 ,对灰飞虱虫口数量、不同播期和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 :在灰飞虱大发生年和常发生年 ,6月 15日以后为河北省夏玉米区的安全播期 ;在灰飞虱的极轻发生年 ,不同播期对病情无明显影响。因此 ,播期是影响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灰飞虱虫量是玉米粗缩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预测灰飞虱的发生情况 ,适期播种 ,可有效地防治玉米粗缩病 ,达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农大108、郑单958和德玉18等3个玉米品种感染玉米粗缩病后株高与单株产量的测定,按病株相对健株株高的比值推导出了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即病株相对健株株高的比依次为1,4/5,2/3,1/2,1/3,其对应病株的病级分别是0,1,2,3,4级;明确了0~4级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与产量损失的关系,即0,1,2,3,4级病株,产量损失率依次为0,25%,50%,75%和100%。利用该分级标准对10个生产品种的玉米粗缩病病情进行调查,构建了回归方程Y=-0.253 1.02X。利用16个生产品种对方程进行检验,检验准确率为:理论产量损失率与实际产量损失率没有显著差异。应用此方程,可预测玉米粗缩病导致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对灰飞虱在稻田的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浙西北水稻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灰飞虱在水稻田呈聚集分布为主,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测定,当成虫、成若虫平均虫口密度分别在1.3978头/丛、1.4883头/丛以下时,λ<2,聚集是由周边环境、移栽期、生育期等某种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当成虫、成若虫平均虫口密度分别在1.3978头/丛、1.4883头/丛以上时,λ≥2。而若虫:λ均≥2。其聚集因素是由灰飞虱自身特性与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所引起。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n=(1.96)2/D2(1.35595/m+0.41366)和T(n)= 5n±4.13778 。研究结果为稻田灰飞虱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水稻大螟田间调查抽样技术,提高水稻大螟预报准确率,通过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幂函数法,研究浙江北部地区水稻大螟的田间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水稻大螟无论是第2代引起的枯心还是第3代引起的白穗,无论是田埂边还是田中间,均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由大螟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互作的结果。第2代引起的枯心有“趋边”现象,田埂边水稻比田中间容易受害,二者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第3代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抽样数量随着为害程度的加大而递减,第2代、第3代的最适理论抽样模型分别为n2=287.83/m+38.57和n5=447.42/m+10.63。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陕西省甘薯病毒病害发生范围及严重程度等,以陕西省西安、咸阳、渭南、榆林、商洛、安康和宝鸡等7市采集到的98个疑似甘薯病毒病害样品,用多重RT-PCR检测方法对甘薯病毒病害(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 SPVD)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病毒总检出率为52.04%,38个样品检测到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占38.78%;25个样品检测到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占25.52%;检测到病毒的51个样品中,有38个样品为单一病毒侵染,13个样品为两种病毒复合侵染,即SPVD检出率为13.27%;除咸阳市没有检出SPFMVCH2株系外,其余6个地市均检测到SPCSV及SPFMV-CH和CH2株系。46个育种材料中,2个材料检测到SPCSV,检出率为4.35%。说明SPVD已在陕西省普遍发生,且发病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江苏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的RT-PCR分析和快速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明确江苏新发生的矮缩病害为水稻黑条矮缩病,采用RT-PCR和序列测定方法对其病原进行了精确鉴定。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基因组序列的信息,设计扩增RNA聚合酶基因、外壳蛋白基因和RNA沉默抑制子基因以及核心蛋白基因部分编码区的4对引物,提取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的水稻植株总RNA并进行RT-PCR扩增,可以在感病植株中分别扩增出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基因组特有的4个条带,测序结果表明,来源于江苏南京的分离物的4个基因部分编码片段与已登录的对应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共发现7个碱基的突变。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7个单碱基突变都是同义突变,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根据以上结果确认该病病原为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利用该方法可以对水稻和其他寄主进行早期病毒检测。  相似文献   

18.
大豆田斜纹夜蛾种群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5种聚集度指标以及Taylor的幂法则与Iwao的m*—m直线回归方程测定和分析了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在秋大豆田上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内在结构,测定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卵块呈均匀分布,而低龄幼虫(1 ̄2龄)呈聚集分布,高龄幼虫(3 ̄6龄)呈聚集分布或均匀分布,并利用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分析了其的聚集原因。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了最适理论抽样数[N=t2/D2(5.6415/m 15.3063)]与最佳序贯抽样模型[T_0(n)=2.5n±10.4770n~(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