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是我国小麦产区的主要病害,而白粉病的发生及危害日趋严重,推广抗病新品种是防治小麦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因此,育种工作者必须经常搜集、鉴定和极早利用农艺性状优良、抗病性强的亲本材料,以利加快抗病育种工作的进展。1材料与方法试验利用本所...  相似文献   

2.
水稻白叶枯病严重制约水稻生产,抗病基因的发掘与利用是目前防治该病害最环保有效的手段。为高效发掘、研究和利用抗白叶枯病基因,本文概述了白叶枯病菌与水稻的互作机制,总结了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现状并对其功能类型加以分类,归纳了抗病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抗白叶枯病基因的研究进展缓慢且概述性研究报道相对滞后的现状,提出研究展望,认为应更深入研究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定位克隆与利用,并大力探究抗病基因与抗病相关因子的协同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3.
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林玲  张昕  邓晟 《棉花学报》2014,26(3):260-267
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已成为当前我国棉花可持续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该病害为土传种传维管束病害,具有病原菌寄主范围广,防治困难的特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其病原菌的致病力分化、全基因组测序与致病机制、微菌核形成与萌发机制,寄主的抗病分子机制以及病害防治措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豆孢囊线虫病、根腐病、灰斑病、病毒病、疫霉病是世界性大豆病害 ,也是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害 ,严重危害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查阅了大量文献综述了 5种病害的研究进展。通过对 1990~ 2 0 0 0年这 5种病害的危害情况、生理小种鉴定、抗病资源筛选、品种抗病机制及病菌致病机制、综合防治等方面研究进展的综述 ,笔者从宏观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紫花苜蓿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苜蓿是一种高蛋白的优良豆科牧草,由于水分不足的影响,会导致苜蓿的体内生理变化和形态学上的变化以及生物产量的下降,甚至会导致死亡。本文就苜蓿的抗旱性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形态学、生产性能、生理学、抗旱评价、提高苜蓿抗旱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苜蓿的抗旱性综合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玉米粗缩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玉米病害,对中国玉米产区尤其是黄淮海产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产量损失。研究表明,选育抗病品种是减轻粗缩病危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本综述对玉米粗缩病病原、症状、鉴定方法、抗病性评价、抗病QTL定位、抗病候选基因鉴定、致病机理、抗病种质资源筛选和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玉米抗粗缩病分子育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水稻的病害愈加严重,而目前水稻抗性品种不多。本综述回顾了多种水稻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实现水稻抗病的分子育种提供参考。主要涉及水稻病毒病,如黄斑驳病毒病、东格鲁病毒病、矮缩病毒病的抗性,细菌性病害,白叶枯病、条斑病、立枯病的抗性,真菌性病害,如稻瘟病、纹枯病抗性,及稻胡麻叶枯病抗性。  相似文献   

8.
茶树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茶树发生病害后的生理生化变化、茶树的抗病性鉴定和茶树抗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在抗病育种工作中,育种工作者发现抗病而且农艺性状又比较过硬的亲本材料是较困难的,因而,不少育种者常常把选择抗锈亲本的着眼点放在国外的材料上,而这些材料往往在农艺性状上有某些缺点而不能直接利用。实践证明,国内有许多在生产上利用的品种或中间材料,都对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害和几个或多个生理小种具有抗性,又称为“第二线抗源”。如果能注意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无疑会加快抗病育种工作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转基因植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国家及上海市各类重大研究计划的持续支持和推动下,本市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迅速,在转基因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抗逆境、品质改良和生物反应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本文通过简要概括本市科研机构在转基因植物科学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旨在掌握当前该领域的基本现状,分析其发展前景,为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海洋微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化学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各种弊端,使人类的眼光逐渐投向了其他领域来寻找一种新型的农药,要求这种新型农药具有抗病能力强,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新型农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对海洋微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重点分析了海洋微生物在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果树等病虫害的防治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海洋微生物作为新型农药的应用前景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芽孢杆菌在植物真菌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杨  李勃  齐凡 《保鲜与加工》2012,12(5):39-43,47
芽孢杆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菌,对多种植物的病原菌有拮抗作用,其生长迅速、抗逆性强、对环境友好,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生防菌之一。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利用芽孢杆菌进行植物真菌病害防治的主要进展、防病机制及其应用情况,并对当前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对水稻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本文归纳了水稻几种主要病害的生物防治现状,分析了生物防治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植物先天免疫和寄主诱导抗病性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笔者认为应重视微生物制剂与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加强植物源生防制剂的研究,同时开展基于水稻品种抗性、生物防治、栽培控害和科学用药等技术集成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甜瓜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甜瓜是世界各地都广泛栽培的重要经济作物,其营养丰富味道美好而备受人们的喜爱。随着甜瓜种质资源商品化,甜瓜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已成为影响甜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本文概述了对甜瓜生产和品质危害较严重的主要病虫害的发病特征、蔓延情况及相应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目前已有50个甜瓜抗病基因被认知。另外对与抗病性状相关基因的定位、分子标记、分离克隆、甜瓜基因遗传图谱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综合阐述了甜瓜抗病基因在实践中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利用甜瓜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进行甜瓜抗病育种辅助选择,将抗病基因转化感病品种进行抗病分子育种。  相似文献   

15.
水稻抗纹枯病种质资源、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稻纹枯病以其常发性和对水稻产量造成的巨大损失而越来越受到重视,长江以南许多省份已将其列为水稻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本文就水稻纹枯病抗病种质的资源发掘与利用、抗性遗传方式以及水稻纹枯病抗病育种进行了综述,认为目前水稻抗纹枯病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缺乏高水平(免疫)抗源;没有一套比较客观、准确和简便的抗性鉴定标准;有些高抗材料表现为部分抗性;分子遗传研究和抗病育种脱节;以及高抗亲本配制的杂交组合在生产上抗性不高等。结合本课题组所进行的工作,认为当前水稻纹枯病抗病遗传育种研究应着重于以下方面:继续筛选、创制抗源;抗性鉴定中宜将Rush的0-9级标准和相对病斑长、Groth指标以及叶片蜡质含量结合使用;遗传研究群体和育种群体宜尽量为同一群体;聚合杂交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应用,培育多基因抗病品种。同时展望了今后水稻纹枯病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6.
二苯胺控制采后果蔬生理病害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苯胺是一种常用于控制苹果虎皮病的抗氧化剂,并且在控制其他果蔬的采后生理病害上也有一定效果。本文综述了二苯胺在控制青花椒冷害、苹果虎皮病、鸭梨黑心病及其他果蔬采后生理病害的作用机理和应用现状,探讨了二苯胺结合低氧、1—MCP及热处理等其他采后处理方法增强效果的可能性,提出今后二苯胺应用于控制果蔬贮藏期生理病害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德钦苜蓿品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阿尔冈金为对照品种,对德钦苜蓿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德钦苜蓿生育天数为233~246天。在3个试验点种植,越冬率平均为95.3%,与对照品种阿尔冈金(均值77.4%)差异显著(P<0.05)。德钦苜蓿和阿尔冈金三年3个试验点的平均株高分别为38.2 cm和27.1 cm,差异极显著(P<0.01)。其生长速度也与阿尔冈金差异极显著(P<0.01)。2004年三个试验点德钦苜蓿的茎叶比均显著低于阿尔冈金(P<0.05),2005年、2006年均极显著低于阿尔冈金(P<0.01)。产量测定结果表明,三年各试验点德钦苜蓿鲜草、干草产量均极显著高于阿尔冈金(P<0.01)。营养成分分析表明,德钦苜蓿在初花期和盛花期粗干物质含量分别达25.73%和28.04%,蛋白含量分别达24.50%和19.41%,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68.03%和66.56%,其营养品质已经达到了1级水平。抗性分析表明,德钦苜蓿能较好地适应高温高湿环境,耐贫瘠。因而从引种的角度看,德钦苜蓿适应性强、高产、优质、适口性好,是一种值得在迪庆州推广种植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18.
Most of the bean breeding for disease resistance has been done considering it as a qualitative trait. This work reports on bean breeding for resistance as a quantitative trait. Recurrent mass selection was used in order to simultaneously increase the polygenically inherited resistance to all locally important bean pathogens but with emphasis on bean common mosaic virus (BCMV) and bacterial blight (BB) in the Mixteca Region, Mexico. Qualitative resistances against soil-borne diseases, induced mainly by facultative pathogens, possessing little parasitic specialization, are unlikely to occur, and although breeding against these kinds of diseases was not originally planned, it turned out to be part of collateral field screening. The accumulation of quantitative resistance against soil-borne diseases in advanced lines of this program is described and includes two field experiments, a cycle for seed augmentation in large plots and two greenhouse experiments. The majority of lines of the advanced breeding cycles produced consistently higher yields and higher survival rate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parents and commercial varieties. However, the regional land races still have higher survival rates but they have lower yields. Soil-borne diseases were present during all breeding cycles carried out under field conditions in the Mixteca Region. This work indicates that breeding for quantitative resistance involves all locally important pathogens. It is then feasible to accumulate high levels of quantitative resistance, in a relatively short time, even to these intermittently severe, soil-borne diseases that are otherwise so difficult to manag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9.
Screening technique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overall strategy of breeding for resistance to diseases in cool season food legumes. Suitable screening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several major foliar diseases of chickpea, pea, faba bean, and lentil, and sources of resistance have been identifie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research and keeping collections of cultivated species and their wild relatives. New biotechnological approaches are promising for enhancing the practical use of genes for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20.
苜蓿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苜蓿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苜蓿中提取苜蓿多糖,通过体外苜蓿多糖对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初步确定其免疫调节活性。采用MTT法,检测苜蓿多糖对正常Balb/c小鼠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和NK细胞对K562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多糖可以单一激活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可以协同ConA刺激T细胞增殖,或协同LPS刺激B细胞增殖,提示苜蓿多糖能够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苜蓿多糖可以显著地增强NK细胞对K562靶细胞的杀伤活性,提示苜蓿多糖能显著地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因此,说明苜蓿多糖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