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日,由奶农、乳品企业以及消费者三方呼吁的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即将建立。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三部委下发通知,为了防止原料奶价格大起大落,将建立原料奶价格协调机制。在几项措施中,最首要的是建立原料奶价格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因饲料价格上涨,奶牛饲养成本不断上开,而原料奶价格却没有涨,有的地方反而有所下降.最近一个时期,乳品价格普遍上涨,原料奶价格却基本不动.这表明,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还没有得到完善,已严重损害了奶农的利益和积极性,并成为制约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中国的青贮玉米产业向好发展,不少种植大户收益可观,牧场的青贮饲料质量提高、产奶量和原料奶质量也在提高。但是,2018年出现了新情况:牧场收不足青贮料,到了最后甚至出高价也收不到;农户认为现在籽粒玉米价格还不错,尤其是种植大户认为收贮商给的价格太低,不愿出售青贮玉米。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敦种先锋业务负责人杨海泉表示,以往青贮玉米定价话语权在牧场,如今有了变化,是时候种植、养殖和收贮三方一起探  相似文献   

4.
原料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乳品加工企业产品的风味、感观、理化和卫生指标以及营养价值。如果原料奶不合格,那么无论工艺多么先进、设备多么优良、管理多么严格也生产不出好的乳制品。因此,保证原料奶的质量对乳品企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影响原料奶生产的因素,提出提高原料奶品质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非热性杀菌技术降低原奶微生物总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原料奶生产过程中仍未普及HACCP,从而造成微生物含量有明显超标现象,为此需采取新技术对原料乳进行杀菌,从而降低细菌总数。主要探讨非热性杀菌技术在生产原料奶中的应用前景,阐述非热性杀菌技术的机理和作用。结果得出,原料乳生产过程中,将杀菌技术与奶牛饲养管理相结合,会有效降低原料奶的微生物总数。  相似文献   

7.
以猴头菇、牛奶、鸡蛋为主要原料研发一款猴头菇双层奶,通过感官评价的方法优化猴头菇双层奶的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双层奶上层配方为:牛奶200 g、绵白糖38 g、菠萝汁62.5 g、全蛋液41 g、奶粉5 g、明胶1.2 g;下层配方是:牛奶200 g、菇浆24 g、奶粉2.88 g、绵白糖20 g、蛋清35 g、白醋0.2%;上层与下层质量比为8∶92。加工条件为:下层奶在90 ℃的蒸汽下加热35 min,加入上层奶,蒸20 min。按此工艺和配方制得的双层奶层次清晰,颜色分明,上层暖黄色、有弹性及菠萝芳香,下层纯白色、绵软顺滑、味道清淡。  相似文献   

8.
以葡萄干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参照感官评分确定满足人群口味的奶香葡萄干的最佳调味液配方。结果表明,奶香葡萄干的最佳调味液配方为:牛奶香精添加量0.2%,白砂糖添加量30%,柠檬酸添加量1.9%,VC添加量30 mg/1 000 mL;加工工艺为:原料处理后用上述调味液进行煮制沸腾并维持30 min,然后在70 ℃下进行烘干处理50 min,烘干冷却后用葡萄糖粉包衣,振动筛抛光,再进行包装,即得奶香葡萄干。所得奶香葡萄干香味浓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休闲食品。  相似文献   

9.
燕麦也疯狂     
燕麦系列产品是以燕麦为主要原料,经浸泡、磨碎、过滤、调制、高压均质、高温杀菌等加工过程,制成的乳白色奶样液体。然而随着人们对燕麦口感的多样化追求,以及现代工艺的进步,传统燕麦已经演变为形形色色的产品,如燕麦全浆、芝麻燕麦奶、调配酸燕麦奶、果汁燕麦奶,市场上形成疯狂的燕麦局面。  相似文献   

10.
以紫薯为主要原料制备发酵紫薯冻干粉,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紫薯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以发酵紫薯冻干粉为主要原料之一,添加脱脂奶粉和菊糖制作低糖低脂发酵紫薯奶片,通过电子鼻对低糖低脂发酵紫薯奶片及普通低脂紫薯奶片进行特征风味物质分析。结果表明,发酵紫薯冻干粉最佳制作工艺为:紫薯发酵时间9.5 h,发酵温度37.6 ℃,混合发酵剂添加量7.6%,料液比9∶14(g/mL),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感官品质最高。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前后奶片的风味成分差别较大,不同工艺配方制作的紫薯奶片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添加菊糖和白砂糖对紫薯发酵奶片风味第一主成分影响极小,说明菊糖可以替代白砂糖加入到发酵紫薯奶片中,该研究能够为低糖奶片的生产研发以及紫薯深加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美国奶业新特点、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奶业发展历史悠久,其生产端、消费端乃至流通贸易方面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中国奶业振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者对2000年以来美国奶业生产、价格、消费、贸易等方面所呈现的新特点进行分析,对奶业相关的支持政策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梳理。研究发现,近年来,美国奶牛场数量向北部和西部集中,500头以上规模化牧场成为主流,奶牛存栏增加;技术进步推动奶牛单产突破10 t,生鲜乳产量接近1亿t。基于分级定价的乳成分定价机制不断完善,近5年生鲜乳价格低位运行,2019年快速复苏。乳制品加工业向龙头企业集中,奶酪是主要加工产品。乳制品消费逐年增长,年人均消费量达292.90 kg,奶酪是主要增长点且增速加快。乳制品贸易波动增加,出口目的地集中在北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品类以奶粉、奶酪和乳清为主。奶业产业支持政策广泛涵盖生产、消费、贸易等各环节,各政策间功能互补、协调配套,形成了强大的政策合力与综合效能。美国奶业在产业组织、运行机制、政策配套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对推动完善中国奶业利益联结机制、优化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奶业支持政策体系和培育乳制品消费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探讨利用近红外分析仪以及WinISI数据处理软件对80份羊奶原奶中所掺植物蛋白建立定标方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使用改进最小二乘法(MPLS)在无散射处理下建立的定标模型的相关系数RSQ=0.995 5,标准偏差SEC=0.003 1,交互验证误差SECV=0.005 2,交互验证相关系数1-RV=0.987 6。实现了对掺假原奶中植物蛋白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UHT(超高温瞬时灭菌)乳采用的是135~140℃,2~4s的瞬间灭菌加工工艺。它能将原料乳中的微生物全部杀死,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同时又最大限度保存了牛乳中营养物质。UHT乳在灌装工艺上采用的是无菌灌装方式,常温下保质期可长达8个月。但是如果在生产中操作不当,会导致产品出现酸包、胀包、苦包等质量问题。主要分析UHT乳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关键控制点及异常情况,以便提高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低温储存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情况及其产毒情况,为原料乳的安全储存提供依据。将新鲜原料乳和人工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原料乳经16℃和20℃培养38h后,进行菌落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毒素的测定。结果表明,品质合格的原料乳在实验模拟的低温储存过程中,未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但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仍然是乳制品中主要的致病微生物,可以通过低温储存控制其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凯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9):53-59
为了深入研究农业科技进步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中国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理,探讨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及其产生原因。作者基于C-D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建立固定效应变参数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并依此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详细地测算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反映出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呈现区域不均衡状态;1978—2012 年间全国13 个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在17.28%~33.82%之间,全国粮食主产区平均水平为26.22%;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资本存量的科技含量水平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较大;农业科技进步在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仍然较小,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产出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找到确保中国粮食稳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在对中国粮食生产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推动粮食“十一连增”的具体动因及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在中国支持粮食产业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种植业结构的高产替代模式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粮食连续十一年增产。但是,中国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粮食生产面临着资源约束加剧、比较效益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弱、生态和环境持续恶化等挑战。因此,本研究提出要从财政、科技、环境、经营主体以及粮价视角出发,建立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不懈努力,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巨大威胁。通过文献整理的方法,对海洋文化的经济学特征进行了归纳。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外海洋文化研究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海洋文化有利于文化资本的积累,并通过构建文化替代性经济学指标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回归模型,量化了海洋文化对于海洋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后提出中国海洋文化构建的后续侧重点。  相似文献   

18.
原料乳中的嗜冷菌及其产生的耐热性蛋白酶和脂肪酶是引起液态乳制品多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阐述了嗜冷菌及其耐热性酶的概念及特性,论述了嗜冷菌及其耐热性酶对液态乳制品品质的影响,并对嗜冷菌的检测方法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