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感染的疫病综合症。疫病的严重程度不一,从无明显症状的感染到以温和性临床症状或者是以大批死亡为特征的疫病爆发(即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无论是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还是低致病性禽流感(LPAI)的爆发都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在1997年,香港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以及1999年内地和香港H9N2亚型禽流感感染人事件的发生,更突出显示了其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或野禽的疾病综合征。根据禽流感病毒(AIV)的致病力通常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和低致病性禽流感(MPAI),HPAI传播快,具有高度致死性;MPAI多呈隐性感染或症状较轻,不导致严重病变或死亡。AI历来被认为是人类流感的最大基因库,是人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新基因来源。1997年,中国香港H5N1 AIV及1999年中国大陆和香港H9N2AIV首次突破种间障碍直接感染人甚至致死。不但打破了自然条件下仅有H1、H2和H3亚型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常规,而且为人流感增添了新的毒株亚型(H5和H9)。由此赋予了AIV(禽流感病毒)全新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3.
1997年,香港有18人被检出感染了A型流感病毒H5N1,其中6人死亡。其时家禽中亦爆发了HsN1病毒的感染。而且,人的HsN1病毒中的基因片段并非来源于在人群中流行的A型流感病毒而是来自禽的A型流感病毒。1999年,在香港又发现了两例禽流感病毒H5N2感染人的情况。这些事例表明禽流感病毒可不经中介宿主的传代作用而直接感染人,而且也不需获得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已有研究者试图通过从分子水平分析比较这些流感病毒与当地分离的其它病毒之间的异同来探讨H5N1病毒的最初来源。同时也有人试图通过分析H5N1病毒的基因序列业揭示这些禽流感之所以能感染人的分子基础。(摘自Reviews in Medical Vi-rologyJ(2000)10(5))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病毒和猪流感病毒——人兽共患病危险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或禽的流感病毒传入人群为疾病的大范围爆发创造了条件,因而许多人担心亚洲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将成为下一个大范围流行的病毒。本文首先比较禽、猪和人的流感病毒在其天然宿主中的致病机理,其主要目的是评估猪和禽的流感病毒成为人兽共患病的可能性,同时还评估猪在禽流感病毒传入人的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猪和禽的流感病毒向人的跨物种传播已有多次报道,但所有这些病毒都缺乏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关键性能力。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超强毒力使其能在人肺组织中极度复制,从而使人体长时间地产生过多的细胞因子,但是有关流感病毒细胞及其组织嗜性的精确情况仍存有许多疑问。虽然猪对包括H5N1亚型病毒在内的数种禽流感亚型病毒都具有易感性,但很明显有一种防止猪感染此类病毒的重要屏障。禽流感病毒可在猪体内频繁地进行重配,但并没有证据表明,猪在1957或1968年大流行重配株的产生中或在H5N1亚型病毒或其他所有禽类病毒向人传染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流感病毒本身的跨物种传播不足以引起人流感的大爆发,动物流感病毒必须经过显著的遗传变异(而这种变异大部分尚不为人所知)后才能使其在人群中定居。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及其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Avian Influema,AI)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又名鸡瘟(Fowl plague)、真性鸡瘟、欧洲鸡瘟,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以急性败血性死亡到无症状带毒等多种病症为特点。根据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强弱,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低致病性禽流感(Low Pathenic Avian Influema,LPAI)和无致病性禽流感(Naught Pathwgenic Avian Influema,NPAI)3种。高致病性禽流感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我国政府列为A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陈庆 《动物保健》2014,(9X):74-74
禽流感指的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于A类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而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是指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禽类为主的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和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本病传播迅速且形式多样,病毒亚型多,易变异,致死率高,一旦发生,很难控制。几乎所有家禽在任何年龄段均对流感病毒易感。本病迄今在世界上已流行100多年,每次爆发该病,均对养禽业造成毁灭性打击。近年来,禽流感在世界各国的爆发呈上升趋势,特别是1997年香港爆发的禽流感已经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至此,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国际兽医局动物流行病组织(OIE)和我国《家畜家禽防疫条例》都将此病列为一类传染病。1禽流感的病毒特性和流行病学特征1.1病毒…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指的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于A类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而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 vian Influenza, HPAI)是指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禽类为主的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9.
2017年1月11日至17日,江门地区活禽批发市场休市7d,我们通过对辖区内3个活禽批发市场休市前、中、后的禽流感病毒进行监测检测,结果显示,无论是哪种采样环境,还是休市前、中、后的样品,均未检出H7亚型流感病毒核酸,H5亚型也是极少数量,只在休市后的屠宰车间样品中检出1份H5亚型。活禽批发市场实行临时休市活禽零存栏和彻底清理消毒等措施可降低档口环境的禽流感病毒污染,是科学有效的,但是活禽批发市场休市前后的屠宰车间和活禽咽/泄殖腔样品中的A型流感、H9亚型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休市前后活禽屠宰环节也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与传播的风险,要进一步加强活禽屠宰和养殖等环节的防控措施。防控禽流感特别是防止人感染H7N9亚型流感单单在活禽市场环节采取措施仍不够,应综合多方落实措施,才能实现更好地防控。  相似文献   

10.
崔尚金 《中国动物保健》2009,11(5):19-25,30
由于猪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受体,因此猪是禽、猪、人流感病毒共同的易感宿主,是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流行毒株的"混合器"和古老的流感病毒长期存在的"贮存器"。流感病毒有八个基因片段,猪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同时感染一个细胞的时候,病毒在自我复制的过程中就会发生基因交换,重组形成新的病毒。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检测,2009年4月引起墨西哥、美国等国人流感爆发的墨西哥A/H1N1型流感病毒毒株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是人类流感病毒、北美洲禽流感病毒以及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猪流感病毒的混合体。猪流感病毒(H1N1,H3N2)在中国猪群中普遍存在,而且H9N2和H5N1禽流感病毒也感染了猪,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次病毒暴发在北美,而且是在人中间的暴发,因此现在需要重视的是人之间的传播,严密监控这种病毒是否入境;同时长远来看,应该对中国的猪群进行排查,预警可能发生的疫情。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的禽流感监测数据表明,活禽市场在流感病毒传播中具有"储存器、增殖器、混合器、放大器"作用。对南方地区的调查表明,当地市民在知悉禽流感感染风险的情况下,仍然倾向于购买活禽并加工食用。这提示:在短期乃至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关闭活禽市场的可行性较低;只有设法改进市场卫生条件、健全活禽市场准入制度、培育居民良好消费习惯、积极推进活禽电子商务,方可彻底降低活禽市场带来的流感病毒变异和扩散风险,实现禽流感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是一种致命性较高的禽流感病毒,对家禽养殖业和人类健康都具有极大威胁。为了预防和控制HPAI的传播,人们研发出了HPAI灭活疫苗,但是在其认知和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3.
陈庆 《动物保健》2014,(7X):57-57
禽流行性感冒(avian influenza,AI)我们经常称之为禽流感,它是一种由A型禽流感病毒中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近十年内,全球各地几乎都出现了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这种流感病毒传播速度极快,造成的死亡率也非常好,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通过相关资料来分析禽流感防治技术的发展现状,让人们加强做好防治禽流感方面的工作,希望对于禽流感防治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由于水禽流感病毒主要是嗜肠道型,其复制主要是在肠道和呼吸道,因此病毒能以较高滴度从粪便中排出而污染水域、饲料、饮水、设备、笼具、蛋筐、衣服及其饲养场所,而人员的流动与消毒不彻底,通过病禽、尸体、禽肉以及羽毛收购和家禽交易等方面加大速度和范围,就可导致病毒的快速传播。水是重要的传播媒介,昆虫及乌和水禽的粪便是重要的病毒源。污染水域的水不经浓缩即可分离出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在22℃水中可保持感染性达4天以上,在0℃水中可保持感染性30天以上,还可通过粪便—口腔途径,或粪便—泄殖腔途径感染,并在体内不断传代。专家强调指出,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所有亚型的流感病毒都可从水禽体内分离到。我们在对正常水禽进行流感病毒的监测过程中发现,可以从表现正常的水禽禽体内分离到H5N1、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这给这两种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隐形传播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造成了H5、H9亚型流感病毒在人们的麻痹中流行。同时还发现一株来源于正常禽群的H5N1亚型流感病毒的NS基因,可能来源于H7亚型流感病毒,可能是一新的自然重组病毒。等等这些都给养禽业造成隐性危害。而且,水禽对流感病毒的免疫有不同与鸡等陆生家禽的机理,如同样的禽流感疫苗在鸡体内可产生高且持续时间长的特异性抗体坚强抵抗外来病毒的侵害,而水禽产生的抗体却效价低且持续时间短,据此可以看出水禽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虽以体液免疫为主,但水禽流感的细胞免疫绝对是不可忽视的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专家提示养殖企业(户),特别是病死水禽接触过的水,不能随便排放,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后再排放。由于水禽可带毒和隐性感染,所以畜禽不能混养,鸭、鹅与猪混养将有可能更容易导致禽  相似文献   

15.
香港禽流感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8月香港首次报道了一起在人体分离到H5N1禽流感病毒病例后,又有18人的分泌物被证实存有这种病毒,其中有6人死亡。该事件引起香港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各界人士对该事件也看法不一致,我们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对该事件作一综述。1禽流感病毒引起禽流感的病原为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在分类上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这也是正粘病毒科内唯一的一个属。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A、B、C(或称甲、乙、丙)3个血清型。其中,B型和C型主要感染人,而A型既感染人,也感染其…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综述感染人类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起源及演化关系,表明感染人的A/Hongkong/97(H5N1)株及目前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能起源于禽源的A型流感病毒株(A/Goose/Guangdong/1/96)。自1996年以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型经Gs/Gd,A,B,C,D,E,V,W,)X0—X3,Y,Z和Z^+不断的演化为目前流行的基因型Z。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和H9亚型)在禽,特别是水禽体内的重组或重配而相互传播,并随候鸟的迁徙而传播不易消灭,H5N1亚型的禽流感在不同地区的不断暴发与流行已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及人类的健康,需要进行长期监控。  相似文献   

17.
1999~2000年意大利流行禽流感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大家所熟知的禽流感病毒在易感禽群中可以导致两种不同症状的疾病 :高致病力的禽流感和低致病力的禽流感。高致病力的禽流感 (HPAI)是由流感病毒 H5和 H7亚型引起的家禽的一种毁灭性疾病。在这些亚型中 ,推断出编码血凝素分子前体 (HAO)的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含有多种碱性氨基酸。该位点的这种碱性氨基酸使得 HPAI病毒在禽体内复制 ,破坏重要的器官和组织 ,并因此造成鸡只的死亡。相比之下 ,低致病力的禽流感 (L PAI)病毒在裂解位点处仅有两个碱性氨基酸 ,使得病毒的复制仅在组织和器官的局限部位 ,主要是在呼吸道和消化道 ,并不…  相似文献   

18.
养殖业界必须高度警觉的是,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一种生态养殖的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的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专家强调指出,从表面上看,生态养殖与禽流感是两个毫无关联的两个概念,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农村目前推广的生态养殖模式形式多样,但类似于华南地区的禽粪喂猪、猪粪撒入水中喂鱼、水中养鸭的模式较为普遍,而且好吃活禽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习惯。首先,这种做法在不经意间人为形成的生产循环链条,肯定会改变家禽(水禽)的生长环境,从而给病原体传播流行以及某些病原体的重组变异增加了机会;其次,这一模式在执行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又为疫病流行传播提供了温床。任何生物体都有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当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时会影响生物体的生存,生物体为了生存也会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病原微生物亦然。当近年来禽流感流行呈上升趋势时,人们很自然地要考虑导致其发生流行的生态环境。大范围、高密度的禽类及哺乳动物混居,人口稠密,人、猪、家禽和水禽之间的接触紧密而频繁。特别是禽粪喂猪、猪粪撒入水中喂鱼、广阔的水系支撑着发达的水禽养殖业,还有人们喜吃活禽的生产、生活模式。这些特点决定了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可通过粪便、水系、饲料、活禽市场、用具、饲养管理过程和共同的中间宿主等环节在家禽、水禽、野鸟、猪和人之间保存、传播、演化,产生新型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种类繁多,可通过直接感染或为人流感病毒提供新基因而产生危害。这种生态学安全的危害迟早会到来。如果说上述地区这种?  相似文献   

19.
给全球养殖禽类及产业造成巨大损失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可以导致死亡的疾病。在近三十年当中,这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非洲,中国,欧洲,东南亚等地相当流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流感区域,对当地造成相当大的威胁。虽然目前这种病毒并没有在人际之间发生传播,但是这种病毒若于人流感病毒进行新的重组,就将成为人间传播可致死的流感病毒,这会形成新的流感盛行。人类感染禽流感的主要途径分别是通过直接接触了带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类或者接触了含有禽流感病毒的排泄物。在经过不断变异后的禽流感很有可能冲破种属屏障,从而将危机到人类和哺乳类动物,从而在宿主和病毒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使宿主发病升至死亡。目前研究出其致病机制,并对其进行防治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禽类传染病,可分为低致病性禽流感(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LPAI)和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病原体从禽类等储存宿主传播给鸡鸭等易感家禽后,再经若干次循环感染,就可能发生一系列突变而转变为具有严重致死性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该病的毒型众多、变异性极强、低致病性毒株能在短期内变成高致病性毒株(HPAIV),从而给养禽业带来毁灭性打击。许多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