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从化流溪河林场和连平九连山林场的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试验,结果表明:毛竹低产林进行带状垦复,并合理施肥等改造措施,林分各项生长指标均得到提高,以九连山林场改造效果较为理想。与对照比,从化试验地的毛竹改造林分高、竹产量达0.10水平显著差异,但胸径差异不显著,树高、胸径和竹产量增益分别为5.1%,1.2%,21.2%;连平试验地的改造林分高、胸径和竹产量三项指标均达0.0l水平显著差异,其增益分别为49.5%,55.0%,192.7%。通过改造,能够改善毛竹的生长环境,提高发笋率,促进竹笋萌发成长为新竹,同时可以提高毛竹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2.
由于对毛竹林经营重视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许多毛竹林地力衰退,毛竹生长不良。文章研究了不同改造措施对毛竹林生长及林地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毛竹低产林进行适当疏伐、调整林分结构,再加上林地除草、垦复、施肥等抚育措施,可以大大改善毛竹林的生长条件,促进毛竹林生长,提高林分的生产力,同时也明显改善林地的土壤条件,土壤肥力明显提高。相对于将毛竹低产林转变为毛竹纯林而言,转变为保留一定数量杉木的混交林,林分生长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可为低产毛竹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景南乡忠溪、东塘村,红星街道包山村,鹤溪街道王木坑村,渤海镇梅坑村的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试验,结果表明:毛竹低产林进行劈山抚育、科学伐竹、适当垦复、合理留养等改造措施,竹林的立竹株数、胸径、笋产量、竹材产量都有明显提高。通过改造,能够改善毛竹的生长环境,提高发笋率,同时提高毛竹质量。  相似文献   

4.
天然毛竹混交林改造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抚育间伐、深翻等措施调整天然竹木混交林的树种组成、比例 ,改善林分结构 ,对毛竹和保留树种的生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可增加笋、竹产量及提高木材质量 ,是行之有效的改造毛竹低产混交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低产低效林是低山丘陵地区森林经营中出现较多的问题之一。依据不同林种、不同林分结构、不同立地条件进行分类改造,能快速恢复和提高林木的生长和林分的优化。本文叙述了低产低效林改造的林相林态状况、改造的主要方式及其主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6.
龙九付 《中国林业》2009,(15):47-47
毛竹是一种优良速生笋材两用竹种,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的特点。发展毛竹产生的效益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掌握毛竹资源现状,大力营造毛竹林,加强毛竹低产林的改造,提高毛竹经营管理的科技含量,加快毛竹产业的发展,对加快山区群众致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毛竹生产的经济效益,在湖南省桃江县进行了为期9年的毛竹低产林单项改造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新竹平均增加299株/hm2,平均增量为406.7%;胸径平均增加0.53 cm,平均增量为6.4%。在实施低产林单项改造措施试验项目的同时,还进行了低产林综合改造措施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经营类型的毛竹其出笋数、新竹数及新竹胸径的差别较大,集约化经营效果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不同毛竹林类型毛竹生长与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武夷山不同毛竹林类型的毛竹生长效果和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毛竹混交林对培肥土壤、增加有机质、控制病虫害以及维护毛竹林分长期的生产力具有效果。竹杉林、竹阔林的林分密度较毛竹纯林明显增大,分别增长48.9%、54.3%,毛竹+杉木的混交方式对促进毛竹生长效果为最好,其林分立竹量、平均胸径、新竹产量最大,而毛竹+阔叶树的林分由于乔木所占比重稍大,影响了毛竹行鞭发笋和胸径生长,但其毛竹生物量最高,比毛竹纯林增加了20%。竹阔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于竹杉林、毛竹纯林,全N含量也相应增大,但磷素明显缺乏。  相似文献   

9.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资兴市毛竹林总面积1.21×104hm2,约1.93×107株。主要分布在青腰、连坪、皮石、何家山、烟坪和黄草等6个乡镇和天鹅山国营林场。低产毛竹林面积在60%以上。近年来,开展了大面积的毛竹低产林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1.1 经营管理粗放在一些竹林天然分布区,长砍不绝,不进行抚育管理。在一些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立竹度虽然高,但老残竹多,单位面积产量低。强度采伐导致林分密度结构不合理。在一些近村、近公路边的林分,强度采伐,林分密度一般在1500株/hm2以下,且分布不…  相似文献   

10.
砍杂抚育是毛竹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将传统的人工除草改为化学除草,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对广丰县横坑林场的毛竹低产林应用高效化学除草剂盖灌能48%乳油和草甘膦41%水剂混合药喷施除(控)杂灌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施药即可清除竹林中90%以上的杂灌木,并且不会影响毛竹生长;化学除草成本仅为人工除草成本的32.86%。  相似文献   

11.
经济适应型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毛竹主产区,毛竹低产林普遍存在,毛竹低产林改造巳进行多年,技术措施不同,培养效果不同。经过多年的调查和改造试验,得出了能被广大农民所接受而且适应性强的有关技术措施,对指导毛竹低产林改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低产林改造是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提升林分质量、发挥森林效益的森林经营措施。2011年,云南省沾益县共完成10万亩低产林改造,这源于沾益县得力的"四个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了解和支持低产林改造工作。沾益县把低产林改造工作当做既是一项重大的林业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辽西地区仁用杏低产林的不同成因,采用品种更新换优、肥水平衡管理、花果管理、控形更新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低产林改造技术集成与应用,建立仁用杏低产低效林改造示范园,大幅度提高现有仁用杏低产林分的产量、质量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乔木林低产低效的林分结构和稳定性严重失调,林木生长发育缓慢,系统功能退化,森林生态功能、林产品产量和质量明显低于同类立地条件下的林分,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提高林分质量,培育优质丰产的森林资源已迫在眉睫。通过对新干县乔木林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该县乔木林低产低效林分形成原因,及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森林的经营过程中,受自然、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低产低效林,这种林分的产量低、质量差,经济和生态效益不好,是对林地资源的一种浪费。本文通过对洪雅林场低产低效林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就多年来开展低产低效林改造经营工作经验,归纳总结出针对不同低产低效林分类型的改造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丽水市油茶低产林林分结构及产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浙江省丽水市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对丽水市3个油茶低产林基地的林分结构、产量和果实性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油茶低产林疏密不均,林地利用不合理;鲜茶果产量为40.57~75.80 kg/667m2之间,茶油产量为2.54~4.74 kg/667m2,产量较低;果壳厚0.20~0.33 cm,鲜出籽率37.2%~47.4%,品种较差。  相似文献   

17.
阐述昆明市西山林场低产低效林评判标准、改造对象的确定,以及低产低效林的成因、改造的必要性。2011年,采用"近自然森林"模式,选用封山育林、补植补造、林分抚育和综合改造等方式,对林场的低产低效林进行了改造,以期提高林分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阜蒙县现有杨树低质低产林面积23 333hm2,蓄积65万m3。林分质量低下,大部分林地每hm2的林木蓄积量不超过30m3。这些低质低产林多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营造,生态效益低,经济价值低,由于采伐指标的限制,这部分林分不能得到及时改造,严重浪费土地资源。为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林分质量,落实林业改革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做好杨树用材林低产林改造规划。  相似文献   

19.
毛竹低产林改造试验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永安市贡川镇的毛竹低产林的改造试验 ,综合评价了改造所带来的生物和经济效益 ,结果表明 :竹林的各项生长指标较改造前均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壮龄竹比例增加 ,老龄竹比例下降。试验阶段每年单位面积笋产量比改造前增加2 0 6 85 % ,笋的品质也有显著的提高。试验阶段的成本利润率为 97 97% ,低于改造前的水平 ,但纯收入为改造前的 1 6 5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仙游县毛竹资源现状与剖析低产林成因,通过毛竹丰产林培育示范试验,提出了毛竹低产林改造和丰产林培育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