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宁县五四茶场建立于1960年,现有茶园925.80亩,分三个耕作区,其中狮城耕作区和峬源耕作区是全民开荒建立起来的,大部分基础很差,深翻、下肥、种植规格都不符合标准要求,茶树品种混杂,断行缺株严重,普遍未老先衰,亩产只15—25公斤,经济效益低,年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和孝昌县,1990年春播茶籽2500亩,当年6月份茶苗出土整齐,但到年底成园不足500亩;1992年两区县又春播茶籽2000亩,当年6月份茶苗出土也较整齐,但到10月底成园不足400亩。导致新建茶园成园率低的原因,据分析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新建茶园一般都在岗地和低山区,灌溉条件差,新出土的幼嫩茶苗在旱季里很容易旱死;二是新茶园行间套种作物幅度过大,一般新建茶园都为宽窄行双条植方式,宽行距115cm,窄行距35cm,有的地方在新建茶园宽行间套种黄豆、花生等作物,幅度达90cm,这些作物长成后基本上把茶苗掩没了,严重地与茶苗争水争肥,恶化了茶苗的生长环境;三是当地每年7月中旬以后易出现夏旱连秋旱,土壤水分蒸发快,火热的太阳把茶苗晒伤萎蔫致死;四是茶园锄草不当直接损坏一些茶苗,同时在旱热季节锄草也会使新出土的幼嫩茶苗直接暴露在烈日之下容易灼伤晒死。针对新建茶园存在的问题,为探讨锄草对新建茶园齐苗的影响,笔者于1992年和1993年先后在孝昌县白沙镇王山茶场和孝南区杨店镇沪川茶场,对当年春播的新建茶园进行了锄草与不锄草的比较试验。锄草茶园是按当地常规的锄草管理,每次锄草,行内行间都进行。不锄草是指茶行内包括小行间不锄草,即使需要除草,也只用刀作离地15cm割草,大行间也尽量少锄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宜兴县芙蓉茶场于解放初建立。现有茶园二千三百多亩,其中投产的二千二百多亩。一九七三年总产干茶7287.6担,比一九七二年增产8.8%,全场平均亩产干茶320斤。该场二大队七中队324.9亩茶园平均亩产480斤。  相似文献   

4.
我场自1965年开始种茶400亩,十五年来已发展到1734亩,其中投产茶园980亩,1979年,全场茶叶平均亩产干茶212斤,65年种植的400亩,亩产干茶323.25斤,其中1.78亩高产茶园亩产干茶达到791斤,但全年茶叶单产、总产都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除78、79两年连续遭到长期干旱引起减产之外,在茶园建设上没有因地制宜,引起茶树严重缺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地处江南旅游胜地江苏省宜兴市善卷洞附近的善卷乡茶林场,是1975年建立的。建场初期,是由几块村办茶园合并而成,仅有茶园200多亩,亩产干茶不足50公斤,品质差,经济效益低,年产值不到3万元,到1978年,该场茶园面积还不足400亩,年产值也只有20万元左右。近十年来,该场有了较大的发展,十年迈了十大步,茶叶产量和产值每年以20%的幅度增长。十年中,该场大力发展新茶园,改用茶树良种,不断加强管理,提高单产,狠抓产品质量,添置制茶机械,开发茶叶销售市场。从1983年开始,场部对各产茶工区实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进一步促进了该场的发展。目前该场的茶园面积达950亩,采摘面积为855亩。1988年平均亩产达190公斤,平均亩产值为1404元,每担茶  相似文献   

6.
长江茶队是我场办得最好的一个茶队。现有茶园面积86亩,其中投产老茶园70亩,管茶专业人员25人。长江茶队原来茶园基础较差,石卵满地,茶树生势较差,大部份为二、三类茶园。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四年,经过艰苦努力,逐步把茶园中的石卵翻挖出来。此后几年,不断坚持铲草积肥进行深翻改土,茶园长势逐步有所改观,但产量依然很低、收入不高。据一九七九年统计,  相似文献   

7.
《茶叶科学》1966,3(2):82-83
我场现有茶园3755亩,缺株断垄的面积占15~20%,其中严重缺株的达30%以上。虽经多年用种子直播和移苗补植,不是出苗率低,成活率差,就是幼苗夭折,少数勉强成活,也是既矮又瘦。因此,迅速改变茶园残缺面貌,提高茶叶单产,是我场当前茶叶生产上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学习了棉花、瓜菜、烟草等作物利用营养钵育苗的方法,于1965  相似文献   

8.
国营东山峰农场自1979年下半年以来,发展密植茶园500余亩,现在茶长势喜人,部分茶园已经投产,1982年个场产干茶600担,1983年到6月底止已产干茶961担,预计全年产茶可达1500担以上,其中一分场0.7亩试验地。1980年3月播种,1982年复盖度达80~90%,蓬内分枝分  相似文献   

9.
梁河县自2009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有机茶转换科技项目以来,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按照有机茶园建设标准要求,扎实开展项目实施工作,有效辐射带动全县有机茶园建设发展,有机茶园认证面积5850亩,有机茶园建设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项目实施主要内容 有机茶园建设项目情况调查;制定有机茶园建设方案;茶园病虫草害的有机防治计划和措施;茶园机械修剪和人工修剪;茶园中耕、除草、施肥农事活动记录;茶园补齐缺株断行;种植覆荫树和行道树;试验、示范:肥料对比试验;茶园不同覆盖物对比试验;茶-沼液(肥)试验;建立有机茶资料档案.  相似文献   

10.
我场现有茶园面积3350亩,其中采摘茶园1800亩。81年生产干毛茶2250担,平均亩产干茶127斤。现有大部分茶园是在1961~1965年相继开辟的,由于垦植粗放,管理水平低,数年之间茶树即呈现未老先衰,产量低而且茶菁品质也较差,1975年开始进行改造,先做出试验样板。1976年以后在不影响当年茶叶产量的前提下,每年逐片改造,面积约150~200亩,几年来共改造衰老低产茶园1153亩,其中重修剪800亩,挖掉重新改种良种353亩。通过改造树冠、改良土壤、改园、移植归并、改植良种  相似文献   

11.
《茶叶》1960,(2)
我場1953年开始建立,共有茶园110亩。其中用种籽直播茶园42.2亩,苗圃改建茶园26.1亩;用一年生苗于1954年移栽定植计41.7亩。至1959年茶树树龄已有6足龄。1956年3足龄时,即投入生产,每亩平均采制毛茶20斤,特别是在大跃进的1958年,出现了五年生的新茶园平均亩产茶条136斤、茶子36斤、茶叶41斤,实现了幼年茶园茶条、茶子、茶叶三丰收,初步发挥了新茶园的增产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县湘波镇茶场,1965年建场以来,共开荒种茶370亩,其中常年采摘茶园302亩,良种茶园38亩,(毛蟹20亩、江华苦茶、涟茶1、2、5、7号共18亩)。地处湘中丘陵区,石灰岩发育的灰黄土、pH4.2,大部分茶园是大搞群众运动种植的,建园标准低,茶园耕作层浅,基肥下得少、土壤肥力低,且水土流失严重。1980年,土壤普查速  相似文献   

13.
新化县水车区文田公社茶场,有茶园83亩,场员15人.1983年开展了科学试验.进行科学种茶.每人都种一亩试验茶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1983年共产茶163担.比上年增产32%,产值也比上年增加20%.15亩试验茶园平均亩产为360斤.最高的一亩试验茶园产茶751斤.成为全县的高产典型。地增产人增收,场员的人平工资收入也由1982年的465  相似文献   

14.
我场茶园总面积3213.6亩,其中投产茶2910,82亩,幼龄茶园面积302.78亩,茶园生产工人476人,人均茶园面积6.75亩。今年计划茶青总产量959.9吨,产值749.544元。平均每公斤价格0.78元。至今年九月底进厂茶青数字统计,已完成产量1092.4吨。产值921608.85元,平均每公斤价格0.84元,产量和产值分别  相似文献   

15.
我县湘波乡茶场,于1965年建场,共发展茶园370亩,其中常年投产茶园300亩,良种幼茶47亩。该场由于大部分茶园是大搞群众运动开荒种植的,建园标准低,茶园耕作层浅,土壤肥力低。1980年,土壤普查速效 N、P、K 分别为42.6、2.2、56.6ppm。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给茶树生长造成了“先天不足”的后果。加上过来茶场吃大锅饭,茶园管理粗放。历年单产低,收入少,到1980年,平均亩产只有149.8斤,每亩收入214元。部分  相似文献   

16.
长沙县金井茶场是一个具有30余年历史的乡办茶场,现有茶园700亩,年产干茶200余吨。良种茶园500亩,占总面积71.04%,主产品——红碎茶1985年获国家银质奖,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质奖和湖南省“五名杯”金杯奖。目前有投产茶园640亩,其中机采茶园600亩,占投产面积的93.8%。建场30余年以来,其所以能取得比  相似文献   

17.
茶叶,是海鸥农场三大主业(甘蔗、橡胶、茶叶)之一,一九八八年,我场的茶叶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场茶叶面积达到4184亩,比八七年2693亩提高了55.4%。投产茶园1943亩,总产干茶5320担,比八七年4240担增产25.5%,平均亩产干茶2.74担,比八七年亩产2.26担增产21.2%。新种茶园1517亩,平均成活率70.6%。回顾一年来,我们在茶叶生产上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实行茶蔗配套,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武冈县双江公社太平大队茶场,位于海拔736米高的江背岭上。自一九七一年开始建场以来,全场125亩茶园树势生长良好,连年丰产增收(见表1)。一九八二年全场85亩投产茶园,采收的鲜叶折合干茶共  相似文献   

19.
茶叶,是海鸥农场三大主业(甘蔗、橡胶、茶叶)之一,一九八八年,我场的茶叶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场茶叶面积达到4184亩,比八七年2693亩提高了55.4%。投产茶园1943亩,总产干茶5320担,比八七年4240担增产25.5%,平均亩产干茶2.74担,比八七年亩产2.26担增产21.2%。新种茶园1517亩,平均成活率70.6%。回顾一年来,我们在茶叶生产上的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20.
我场创办于一九五八年,一九五九年开始种茶四百八十九亩,一九六三年后又陆续发展。目前,共有茶园九百三十三亩。其中良种茶园二百零六亩,占百分之二十二。一九七五年以来,连续七年平均采摘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四点九八,亩产干茶三百一十一点九斤。其中亩产四百斤以上的五十亩,三百至四百斤的一百八十二亩,二百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