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12年2月7日,国家林业局公布了第二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评选结果,广西林科院国家油茶、红锥良种基地,派阳山林场国家马尾松、八角良种基地,贵港市覃塘林场国家马尾松良种基地,岑溪市国家油茶良种基地,中国林科院凭祥国家西南桦、柚木良种基地5处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相似文献   

2.
1月13日,柳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市建成60万亩高产油茶基地,实现油茶生产总面积120万亩。同时建设千亩油茶良种育苗基地,以保障油茶良种供给。  相似文献   

3.
湖南林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油茶良种繁育,油茶基地建设,茶油加工、经营、储备和油茶科研及咨询服务等业务,成立3年以来,现已成为集良种苗木繁育、油茶种植、茶油及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一体的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4.
歙县是油茶的传统产区,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大规模推广种植面积近667 hm2。近年来,油茶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特别是在省油茶良种选育、繁殖及县油菜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通过对歙县歙西林场良种繁育、建新油茶示范基地建设两个典型的成效调研,较详细介绍了油茶良种“皖徽1-3号”的长期选育过程其优良特性。同时展望歙县油茶产业发展前景,为皖南地区油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湖北省枫香良种基地规划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湖北省枫香良种基地规划布局缺少定量分析。本研究弓l入层次分析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评价指标选取、指标权重确定、评价体系构建、评价因素叠加分析、评价结果分析等5个步骤完成湖北省枫香良种基地规划布局。结果表明:成安区、麻城市、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武穴市、通山县和通城县适宜建立国家级枫香良种基地;崇阳县、赤壁市、嘉鱼县、团风县和大悟县适宜建立省级枫香良种基地;阳新县、蕲春县、京山县、兴山县、秭归县、夷陵区、房县和谷城县适宜建立市县级枫香良种基地。  相似文献   

6.
2012~[Z2月12日,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在岑溪市调研时强调,要加快油茶良种苗木繁育推动全区油茶产业发展。陈章良副主席实地考察了岑溪市软枝油茶繁育基地,观看了工人们嫁接油茶良种苗木流程。他指出,广西拥有油茶良种软枝油茶,是广西的优势,也是广西的财富,  相似文献   

7.
广南县油茶良种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广南县油茶良种化现状及存在的集约经营程度差,良种推广率低,良种繁育规模小等问题.阐述油茶良种化的必要性,据此提出建立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加快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实行标准化栽培管理等良种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湖北省湿地松良种基地规划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经过评价指标选择、指标权重确定、评价体系构建、评价因素叠加分析、评价结果分析等5个环节研究湖北省湿地松良种基地规划布局。结果表明:国家级湿地松良种基地选址在沙洋县、京山县和安陆市较好;省级湿地松良种基地选址在随县和麻城市较好;市县级湿地松良种基地选址在谷城县、襄城区、枣阳市、宜城市、南漳县、钟祥市、当阳市、孝昌县、浠水县、蕲春县和兴山县较好。  相似文献   

9.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梳理制约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文中介绍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历程,综述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从良种繁育、栽培管理、加工和科技服务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加大良种选育监管力度,限制认可度低的良种推广应用;建立良种基地动态评估和奖惩机制,加大育种资金投入;整改现有采穗圃,提高良种繁育单位准入门槛;扩大优良良种使用范围,加强良种繁育技术培训;分地区细化高效栽培和低产林改造技术;建立高产示范基地和专家库,引导经营者科学经营;推进油茶全产业链机械化建设步伐,完善加工工艺;制定油茶产品质量标准,建立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公共品牌建设与宣传,提高消费者对油茶品牌认知度;组建油茶科技服务团队,完善油茶科技服务体系。期望通过这些建议能够助力我国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使油茶产业加速从千亿向万亿规模迈进。  相似文献   

10.
广西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广西油茶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针对当前广西油茶产业发展存在良种选育工作缺乏持续性、无性系苗木繁育能力不足、缺乏高产示范样板、油茶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等问题,从产业政策环境、科技攻关与保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高产示范基地建设、产业化经营模式、创建知名品牌、技术推广和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广西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湖北省杨树良种基地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湖北省杨树良种基地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引入遥感技术、层次分析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遥感数据的实时性和遥感解译技术,提供大量的原始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层次分析法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因素决策分析中的独特优势,对传统湖北省杨树良种基地规划布局方法进行新的尝试。湖北省杨树良种基地规划布局分成5个步骤进行:评价指标选取、指标权重确定、评价体系构建、评价因素叠加分析和评价结果分析。结果显示石首市、潜江市、嘉鱼县、赤壁市和咸安区适宜建立国家级杨树良种基地。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资料和野外调查,核实了浙江省山茶属野生植物种类,分析其观赏特性。结果表明:浙江省内有山茶属野生植物14种(含种下级分类单位),该属野生植物在园林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不同肥料和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对油茶下一年春叶养分等指标的影响,选择长林4号、18号和166号优良无性系油茶品种,对其进行施肥(生物有机肥、油茶专用肥、复合肥)及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油茶春叶叶绿素SPAD值最高处理组合是长林4号、每株施生物有机肥1 kg和喷0.033 mg.kg-1芸苔素内酯;油茶春叶干物质含量最高的处理组合是长林18品系、每株施油茶专用肥0.5 kg和喷0.033 mg.kg-1芸苔素内酯;油茶春叶中氮和磷含量最高的处理组合是长林18品系、每株施油茶专用肥0.5 kg和喷0.033 mg.kg-1芸苔素内酯;叶片钾含量最高的处理组合是长林4品系、每株施生物有机肥1 g和喷0.067 mg.kg-1芸苔素内酯;钾对油茶春叶叶绿素SPAD值贡献率最高,氮对春叶干物质积累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百色市市、县、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工作的需求,从森林防火指挥需要出发,以森林资源多源数据(国家防火网热点监测数据、红外遥感影像、Google地图、地面调查数据和防火资源数据等)为基础,对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构架进行了设计,对系统设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不同抚育措施对新植油茶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鹏 《江西林业科技》2011,(2):12-13,28
试验通过对当年新植油茶林采用不同抚育措施的生长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抚育措施对当年新植油茶林的生长量的促进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以环山水平带状垦复(预留生草带)+扩穴培土、施肥技术措施(A)的生长量最大,苗木保存率最高;全面垦复(不留生草带)+扩穴培土、施肥措施(B)的生长量和苗木保存率次之;只进行扩穴培土抚育措施(C...  相似文献   

16.
以椰糠为基本原料,通过与泥炭土、菌渣和木屑按不同比例混合配置了10种轻基质配方,并从根、茎、叶三方面系统的研究这10种配方对岑软3号小苗嫁接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配方6(椰糠:木屑:泥炭土,9∶3∶1)和7(椰糠:木屑:泥炭土,6∶3∶1)外,剩余8种配方都适合做岑软3号小苗嫁接苗的基质,其中配方1(椰糠:泥炭土,4∶1)对茎和叶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配方3(椰糠:菌渣,3∶1)和4(椰糠:菌渣,2∶1)对根系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油茶出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沙床催芽方式育苗的油茶种子出苗率高于直接播种,不同育苗方式的出苗率均在第30天时达到高峰;油茶1年生苗木的苗高生长过程方程为y=97.704/(1+18.161e-0.041x);地径生长过程方程为y=1.244/(1+6.186e-0.024x);移苗后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茶苗木的生长和苗木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密度的降低,各处理苗木的苗高、地径及单株生物量等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密度为36株/m2的油茶苗木生长较差,密度为16株/m2的油茶苗木生长较好,其干物质积累量也较高。研究结果对油茶优质壮苗培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和Kriging的蓝田县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省蓝田县北部黄土台塬区为例,采用GPS定位,测定了2007年1024个采样点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含量,通过经典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的土壤养分变异特征进行了全局描述,利用GIS和Kriging插值方法,在ArcGIS 9.2下的Geostatistical analyst模块研究了这些土壤养分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栽培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北湖区碧香源油茶基地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7年的深入研究,总结出新的栽培方法:油茶苗根部保湿栽培法;油茶高位定干自然整枝法;油茶多品种混栽法;油茶保花促果增产法等。以上方法可使油茶新造林苗木保存率95%以上;7年生(2007年种)油茶新造林产茶果654 kg/667 m2,实际产油32.44 kg/667 m2,在油茶盛产期到来前,茶果产量每年成倍增加,同时有效克服了油茶大小年的差异,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