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钙日粮致鸡尿液及尿沉渣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00羽伊沙雏蛋鸡饲养至35日龄,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高钙日粮组。对照组饲喂全价雏蛋鸡料(含钙1.0%),高钙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石粉使实际含钙量达3.85%。对两组鸡均进行结肠造口术,收集尿液,研究鸡尿液及尿沉渣的变化。结果表明,高钙日粮导致严重的肾脏病变和病理组织学损害,造成轻度痛风;病鸡尿量显增加,尿液密度降低,pH值升高;高钙组鸡尿液中尿酸、钙、钾、钠与镁的相对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无机磷的相对含量与对照组相似;高钙组鸡24h尿液中尿酸、钙、镁及无机磷的总量显高于对照组,钾和钠的总量低于对照组。扫描电镜下可见高钙组尿沉渣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以针状较多。能谱分析表明,高钙组尿沉渣中钙、磷含量升高,而钾、钠含量均下降。  相似文献   

2.
将100羽35日龄伊沙蛋鸡随机均分为高钙高蛋白组(饲喂含钙36.8 g/kg、蛋白242.5 g/kg的日粮)和对照组(饲喂含钙8.5 g/kg、蛋白175.3 g/kg的日粮)。在饲喂高钙高蛋白日粮32 d时,对2组鸡作动脉血血气分析与血清电解质测定,并利用结肠造口术收集尿液,测定鸡尿液中电解质的变化,以探讨高钙高蛋白日粮对青年蛋鸡体液酸碱度和电解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钙高蛋白日粮能致鸡发生高尿酸血症,同时引起鸡腹泻,使鸡尿量增加,尿液pH较对照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高钙高蛋白组鸡血液pH、碳酸氢根及剩余碱显著升高,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血清无机磷和钾显著降低,血清尿酸、钙显著升高,镁、钠和氯离子稍有变化,但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尿液中尿酸、钙、氯的相对含量和24 h总量显著升高,镁相对含量和24 h总量显著下降。说明高钙高蛋白日粮在引起青年蛋鸡高尿酸血症的同时,能致鸡代谢性碱中毒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
高钙日粮致鸡代谢性碱中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00羽35日龄伊沙蛋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含钙1.00%)和高钙组(含钙3.78%)。在饲喂高钙日粮32d时对2组鸡作动脉血血气分析及血清电解质测定,并采用结肠造口术收集尿液,测定鸡尿液电解质的变化,以探讨高钙日粮对鸡体内酸碱度和电解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钙日粮能致鸡腹泻;高钙组尿量增加,尿液pH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高钙组鸡血液pH值、碳酸氢根以及剩余碱显著升高,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高钙组血清无机磷和钾显著降低,血清钙显著升高,血清镁、氯稍有下降,钠稍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高钙组鸡尿液中的钾相对含量和24h总量稍低于对照组(P〉0.05);高钙组尿钙及尿氯相对含量和24h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钙组尿磷、尿钠与尿镁相对含量和24h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高钙日粮能引起鸡代谢性碱中毒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4.
35日龄240羽伊沙蛋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含钙1.00%)和高钙组(含钙3.78%)。在饲喂高钙日粮的当日和第8,16,24,32天时,动态测定两组鸡血清中钙、钠、钾、无机磷、镁以及尿酸的变化。结果表明,饲喂高钙日粮的第15天鸡发生腹泻,与对照组相比,高钙组在饲喂高钙日粮的第24和第32天时尿酸显著升高;在饲喂高钙日粮的第8,16,24,32天血清中钙含量显著升高;在第16,24,32天血清无机磷含量显著降低;在饲喂高钙日粮的第16天和第24天时血清中钠含量显著升高;在第8,16,24,32天血清中钾含量显著降低;在饲喂高钙日粮整个试验过程中,血清中氯、镁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高钙日粮引起青年蛋鸡腹泻,同时血清的电解质和尿酸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应用棉饼稻草日粮饲喂18只阉割公山羊,在其饮水中添加氧化镁时,对成功诱发尿石症的6只山羊血液及尿液生化变化特点进行研究.试验分4个时期:预试结束时为Ⅰ期,正式试验的第15~60天为Ⅱ期,尿闭发生初期为Ⅲ期,尿闭发生后2~5 d为Ⅳ期.结果表明:山羊采食棉饼稻草日粮后,尿沉渣晶体和结石的主要成分为磷酸铵镁和磷酸钾镁.Ⅱ期血浆尿素水平较Ⅰ期显著升高,Ⅲ、Ⅳ期血浆肌酐水平较Ⅰ、Ⅱ期显著升高,血液尿素/肌酐比值在Ⅱ期显著升高);Ⅲ、Ⅳ期血浆尿素与肌酐含量较Ⅰ、Ⅱ期显著升高,血液尿素/肌酐比值显著降低;尿蛋白在Ⅱ期明显升高,在Ⅲ期显著减低,但在Ⅳ期又急剧升高.血液磷、镁、钾含量在Ⅰ、Ⅱ期显著升高;在Ⅲ、Ⅳ期血钾、镁含量显著升高,血液无机磷、钠、氯含量显著降低.Ⅱ期尿液无机磷、镁、钾、铵含量较Ⅰ期显著降低,在Ⅲ、Ⅳ期尿磷、镁、钾、铵含量进一步降低,尿钙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山羊磷酸铵(钾)镁尿石症尿闭出现后出现氮质血症,高钾、低磷、低钠、低氯血症以及肾机能不全,且随尿闭的持续而加重.尿液中无机磷、镁、钾、铵含量因参与晶体及结石形成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模拟中国棉区传统饲喂模式,应用富含磷、钾、镁的棉饼稻草日粮饲喂阉割山羊,继而比较分别在添加高钾、磷和高镁在诱发尿石症时的作用差异。【方法】18只山羊均分为A、B、C 3组,饲喂3个月含磷、钾、镁分别为0.40%、1.24%、0.32%的试验日粮,从第3个月开始在B组山羊饮水中添加钾、磷,相当于日粮中钾、磷含量分别提高到1.74%和0.75%;在 C组饮水中加氧化镁,相当于镁含量提高到0.56%。观察参试山羊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记录尿石症发病率;定期采集血液和尿液,检测血液和尿液中钾、镁、磷、钙离子含量变化以及尿液磷酸钾镁离子积变化。应用化学定性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能谱和红外光谱方法分析尿沉渣晶体和结石的主要组分。【结果】A、B、C组分别有1、1、6只山羊发生尿石症,χ2检验表明C组与A、B组发病率差异显著(χ2=5.49,P<0.05)。结石主要组分是磷酸氨镁和磷酸钾镁,尿液磷酸钾镁离子积在结石发生后显著降低。【结论】相对于日粮中的高磷、高钾来说,日粮中过量的镁是采食棉饼饲料的山羊尿石症发生的重要因素。高镁诱发尿石症的原因可能与尿液中结石抑制因子的抑制能力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萆薢提取物治疗鸡痛风的剂量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取萆薢粉 1200 g经甲醇提取后,按每克萆薢粉加蒸馏水 7 mL制成水剂。用高蛋白、高钙高蛋白日粮从23日龄起饲喂红白粉商品代鸡,定期随机抽样20只,翅静脉采血,测定血液尿酸、钙、磷含量,观察临床症状,进行病理学检查。试验表明,高钙、高蛋白日粮能引起鸡痛风。将用高钙、高蛋白日粮复制的83日龄红白粉商品代痛风鸡 30只,随机分为 5组,每组6只,E组为对照.A、B、C、D组每日饮水中分别深加 39. 9,35. 7,31. 5,27. 3 mL萆薢水剂,每天采血测定血液尿酸、钙、磷含量,用药后 10 d剖检观察。结果用药组血液尿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钙、磷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萆薢水剂的用药理想剂量为每只5.25 mL/d,相当用原药萆薢粉0.75 g/d。  相似文献   

8.
试验探讨了影响鸡蛋中钾、钠和镁含量的几个因素,结果表明,a.蛋鸡饲粮高钙使蛋白中钾和钠含量、蛋壳中钠含量明显降低。蛋各组分中镁含量都不受蛋鸡饲粮钙水平显著影响;b.蛋各组分中钾、钠和镁含量都不受饲粮锌水平显著影响;c.随着蛋鸡同龄的增长,蛋壳中镁含量显著升高,蛋黄中镁含量到中期后不再继续升高。蛋各组分中钠含量在后期明显降低;而蛋壳中钾含量却显著升高;d.蛋不同组分中钾含量的高低顺序为蛋白>蛋黄>蛋壳,钠为蛋白>蛋壳>蛋黄,镁为蛋壳>蛋白>蛋黄。  相似文献   

9.
对北京地区22种主要农作物化学元素含量水平及其分组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22种主要农作物氮、磷、钾、钙、镁、铁、硫、硅、钠9种化学元素含量可分为三个水平:(1)氮、钾、钙、硅含量变化于10~1—10~0(%)之间;(2)磷、硫、镁、钠含量变化于10~0—10~(-1)(%)之间;(3)铁含量介于10~(-1)—~(-2)(%)之间。2.22种主要农作物次数分布结果表明,其中高氮农作物4种,高磷农作物7种,高钾农作物5种,高钙农作物3种,高硫农作物2种,高硅农作物4种,高钠农作物3种。3.不同类群植物有其化学元素组成上的特征;小麦、大麦等禾本科农作物属高硅含量,芝麻等油料作物氮、磷、镁高含量;西红柿、西葫芦等属高钙含量,芹菜等属高钠含量,洋白菜属高硫含量,茄子属高钾含量等。  相似文献   

10.
应用棉饼稻草日粮,配合饮水中添加氧化镁的饲喂模式,对6只阉割公山羊诱发尿石症,观察尿石症发生过程中尿液晶体、电导率和磷酸钾镁离子积的动态变化,以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在尿石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试验分4个时期进行,预试结束时为试验Ⅰ期;正式试验的第15~60天为试验Ⅱ期;尿闭发生初期为试验Ⅲ期;尿闭发生后2~5d为试验Ⅳ期。结果表明,试验山羊都发生了尿石症,尿结石和试验Ⅱ期尿沉渣晶体主要由磷酸铵镁和磷酸钾镁组成,试验Ⅳ期晶体主要为磷酸钾镁。试验Ⅱ期尿液中存在数量较多、大小不同的晶体,试验Ⅲ期晶体基本消失,试验Ⅳ期则出现少量小晶体。试验Ⅲ、Ⅳ期尿液电导率和磷酸钾镁离子积都显著低于Ⅰ、Ⅱ期(P〈0.05)。提示:山羊的磷酸铵(钾)镁结石形成后,尿液的电导率和磷酸钾镁离子积水平降低,尿沉渣晶体减少或消失。  相似文献   

11.
高钙日粮致青年蛋鸡肾脏损伤的超微结构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5日龄100羽伊沙蛋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含钙1.00%)和高钙组(含钙3.78%)。试验第17 d,各组剖检5只鸡,作肾脏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高钙组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出现核固缩,部分细胞溶解、坏死、微绒毛脱落,线粒体肿胀、部分空泡化,近曲小管基部初面内质网扩张;间质纤维母细胞轻度增生,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触突微绒毛化;肾小囊足细胞轻度溶解、水肿,部分线粒体空泡化。说明,高钙日粮能导致鸡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12.
植酸酶对肉鸭生产性能及钙磷代谢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选取同日出壳的健康樱桃谷肉鸭120羽;经1周预饲后.随机分成2组.以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进行饲喂。其中一组添加400u/kg植酸酶,以研究植酸酶对樱桃谷鸭生产性能、胫骨和血液中钙磷含量,碱性磷酸酶及饲料中钙、磷利用率和粪便中磷排泄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对低的无机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使鸭生长性能改善,提高胫骨中灰份、钙磷的沉积,提高钙、总磷和植酸磷的利用率,并减少粪磷的排出,同时使血钙、血磷浓度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维持在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雏鹅高尿酸血症模型,研究高蛋白日粮对雏鹅血清尿酸水平、肝脏和肾脏超微结构及ABCG2表达的影响。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对照组(CP)肝脏和肾脏细胞器结构完好,高蛋白1组(HP1)、高蛋白2组(HP2)肝脏部分线粒体开始出现肿胀、空泡变性,内质网肿胀消失,糖原减少。肾脏细胞部分线粒体开始出现肿胀、空泡变性,核膜间隙增大。雏鹅7日龄时,HP2组鹅的血清尿酸水平极显著高于CP组和HP1组(P<0.01);雏鹅14日龄时,HP2组鹅的血清尿酸水平极显著高于CP组和HP1组(P<0.01),HP1组鹅血清尿酸水平极显著高于CP组(P<0.01)。qPCR、Western-boltting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P2组鹅十二指肠、空肠中ABCG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P组和HP1组(P<0.05或P<0.01),鹅肾脏ABCG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P组和HP1组(P<0.05或P<0.01);HP1组鹅ABCG2基因和蛋白在空肠中的表达显著高于CP组(P<0.05),在肾脏中的表达显著低于CP组(P<0.05)。综上所述,饲喂高蛋白日粮导致雏鹅肝脏、肾脏细胞受损,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引发雏鹅高尿酸血症,空肠、十二指肠中ABCG2的表达增加,而肾脏中ABCG2的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钾、钙、钠交互作用对小白菜生长和钾、钙养分吸收效果的影响,为指导小白菜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试验分3组,分别为不同施钙(CaO)量处理、不同施钠(NaCl)量处理、不同施钾(K2O)量处理,另设对照组(CK)。钙处理设4个水平,CaO用量分别为0、0.17、0.33、0.67 g/盆;钠处理设4个水平,NaCl用量分别为0、1.50、3.00、6.00 g/盆,钾处理设4个水平,K2O用量分别为0、0.17、0.33、0.67 g/盆。氮(N)用量均为0.50 g/盆,磷(P2O5)用量均为0.17 g/盆。[结果]施用钾肥、钙钾配施均能提高小白菜对钾、钙的吸收,钙、钾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适量钙对小白菜吸收钾素产生促进作用,过量钙则产生抑制作用。钙、钾用量分别为0.33、0.67 g/盆时效果最佳,可以显著提高小白菜干物质积累量和钙、钾吸收量。[结论]在土壤钠水平较低时,施用一定量的钙能有效缓解钠对小白菜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粮磷水平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日粮磷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磷排放量的影响,为中国奶牛饲养标准中磷需要量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3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被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干物质基础磷含量分别为0.32%、0.44%和0.56%的日粮,试验期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式期60 d,正式期最后5 d为采样期。【结果】磷的不同摄入量对采食量、生产性能及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羟脯氨酸以及唾液磷含量均处于正常值。0.32%磷日粮组每天通过粪尿向环境排磷量分别比0.44%和0.56%的磷日粮组少20.40 g(P<0.01)和45.84 g(P<0.01);其中,粪中水溶性磷排放量分别比0.44%和0.56%磷日粮组少15.24 g(P<0.01)和45.61 g(P<0.01),奶牛的饲养成本每天分别降低了0.60元/头和0.40元/头。【结论】日粮干物质基础磷水平为0.32%时对中国泌乳奶牛生产性能无不利影响,且显著降低粪磷含量,增加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选取10支东北梅花鹿茸,分别从顶部、上部、中部和基部分腊片、粉片、血片和骨片部位进行取样,对各部位的多糖与无机元素质量分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部位间多糖与无机元素质量分数差异极显著或显著。从腊片到骨片部位,多糖、钾和钠的质量分数逐渐降低,钙、磷、镁的质量分数逐渐升高。微量元素铜、锌、铁和锰的质量分数离散性大,无规律性。多糖与钾、钠、钙、磷和、镁质量分数变化的规律性可以作为评价东北梅花鹿茸的内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