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为探究高寒地区燕麦与蚕豆间作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设置燕麦单作、蚕豆单作、燕麦与蚕豆间作3种种植模式,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燕麦和蚕豆的生长指标、光合特性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开花期和乳熟期,间作燕麦的株高、分蘖数、叶长、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显著高于单作;间作蚕豆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单作。乳熟期,间作燕麦的地上生物量与单作相比增加了6.03%,间作蚕豆的地上生物量与单作相比增加了6.87%。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与乳熟期燕麦的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达0.93。综上,燕麦与蚕豆间作是一种在高寒地区可行的,能够促进燕麦的生长发育改善燕麦蚕豆的光合特性并提高产量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倒伏是影响燕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目前燕麦育种和生产中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加强燕麦抗倒伏生理和分子机制的系统研究,对促进燕麦抗倒伏种质创新和丰产高效栽培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燕麦倒伏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梳理了燕麦倒伏发生的影响因素和抗倒伏性鉴定评价现状,综述了燕麦抗倒伏形态学、生理学及解剖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了植株形态、理化物质、栽培措施等与燕麦倒伏的关系。并针对燕麦茎秆力学性能与内源物质合成,抗倒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分析及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定位,功能基因挖掘与分子机制解析等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燕麦遗传改良和抗倒品种选育提供参考,进而推动燕麦抗逆性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栽培燕麦和野燕麦C-带核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个六倍体栽培燕麦(A.sativa)健壮燕麦和3个六倍体野燕麦(A.fatua)通北燕麦、五台燕麦和日本燕麦进行了C-带核型比较,结果表明,栽培燕麦与野燕麦C-带带型基本相似,但同时在多个染色体上不同材料间又有C-带多态性存在,多态性C-带显现在1C,4C,5C,8,10,13,15,19,20号染色体上.此研究结果可为这些种质资源在燕麦遗传育种中的研究和利用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燕麦(Avena spp.)耗水强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燕麦耗水强度的影响因子包括降水量、降雨季节分配、地形、播种期、灌溉、施肥、混播、耕作方式和茬口;在一定范围内,雨养燕麦耗水强度与降水量直线正相关,灌溉燕麦耗水强度与灌溉量直线正相关;我国燕麦耗水强度范围为0.6~5.8mm/d。我国各地燕麦耗水强度动态曲线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饲用燕麦研究与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赵桂琴  师尚礼 《草业科学》2004,21(11):17-21
分析了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在青藏高原畜牧业生产和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探讨了青藏高原燕麦研究与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燕麦研究、生产和加工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金花菜与燕麦间作对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江淮地区最佳的人工牧草种植模式,设置5种不同牧草间作播种比例研究金花菜与燕麦间作对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金花菜和燕麦间作中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花菜与燕麦间作各农艺性状与牧草产量的关联度顺序为:燕麦株高金花菜株高燕麦旗叶长金花菜叶长燕麦茎叶比金花菜分枝数。金花菜播种比例高的间作处理与燕麦单播处理相比,其所获燕麦的产量及品质明显改善。与金花菜单播模式相比,金花菜播种比例高的间作处理对金花菜牧草品质影响不大,而在燕麦播种比例高或播种比例相等的处理中,金花菜株高下降明显,粗蛋白含量下降至11.60%~14.56%,相对饲用价值下降至151.74~155.15。在各处理中,金花菜与燕麦间作比例为2∶1的处理干草产量与饲用价值最高,总干草产量达2177.42g/m~2,与燕麦单播相比增加了28%,土地当量比为1.80;燕麦与金花菜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4.28%、26.29%,相对饲用价值分别为172.61、151.03;这个间作模式为江淮地区最佳的人工牧草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燕麦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害是燕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燕麦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本研究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对燕麦病害的病原学、种带真菌、病害的发生规律、品种抗病性、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探讨了国内的研究现状与国外存在的差距,展望了我国燕麦病害的研究前景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我国燕麦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评价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国是裸燕麦Avena sative 的起源地.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开始了对燕麦种质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目前我国已经编入目录的燕麦种质资源共计2 978份其中裸燕麦1 699份,皮燕麦1 278份,野燕麦1份,还有1400佘份资源未编入目录.在已编入目录的燕麦种质资源中.已有1 142份被我国农作物种质保存中心长期库保存,504份被我国地方的一些研究单位中期库保存.对已收录的2 977份燕麦种质资源的评价情况进行了综述,包插对燕麦农艺学性状、抗性、籽实品质性状和遗传学性状的评价,这些信息可为今后我国燕麦种质资源的研究与燕麦育种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山西燕麦、甘肃燕麦和澳洲燕麦(Avena sativa)干草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常规方法和近红外检测法(NIRS)测定养分并评估其饲用价值。结果表明,NIRS测定粗灰分(Ash)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澳洲燕麦干草的Ash含量最低;NIRS测定燕麦干草的粗脂肪(EE)含量表现为山西燕麦甘肃燕麦澳洲燕麦,且差异显著(P0.05)。两种方法测定粗蛋白(CP)、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结果相似,其中山西燕麦干草的CP含量最高,澳洲燕麦干草的CP含量最低;澳洲燕麦干草的WSC含量最高,但NDF、ADF含量最低,同时澳洲燕麦干草的4种矿物元素(Ca、P、K、Mg)含量均最低。通过养分数据计算总可消化养分(TDN)、相对饲喂价值(RFV)、相对牧草品质(RFQ)和奶吨指数(MT),进而评估燕麦干草饲用价值。结果表明,澳洲燕麦干草的TDN、RFV和RFQ均最高;两种方法均显示澳洲燕麦干草的MT最高;甘肃燕麦干草的TDN、RFV、RFQ以及Ton DM均最低。综上所述,虽然山西燕麦干草和甘肃燕麦干草的燕麦干草CP含量较高,但是因为NDF和ADF含量高,品质与澳洲进口燕麦尚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不同燕麦品种(系)间抗倒伏能力差异及其原因,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对选育的I-D品系及父本(青海甜燕麦)、母本(青海444),以抗倒伏较强的林纳和抗倒伏较弱的青引1号燕麦为对照,在开花期和乳熟期开展了表型性状、器官鲜重和茎秆力学特征等指标与抗倒伏性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找出影响燕麦倒伏的主要性状,探明燕麦抗倒伏评价的主要指标,为今后抗倒伏型燕麦品种选育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个燕麦品种(系)乳熟期抗倒性强弱依次为林纳I-D品系青海甜燕麦青海444青引1号。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表观倒伏率与穗长、穗位高、株高、重心高度、各器官鲜重、节间长呈正相关,与茎粗、秆壁厚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茎秆力学特性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燕麦第二茎节对抗倒伏性的影响大于第三茎节。茎粗、秆壁厚、穿刺强度、茎秆折断力、折断弯矩、弯曲力矩和弯曲性能可作为燕麦抗倒性评价指标。株高对燕麦品种倒伏性的影响大于穗部特征,秆壁厚和茎粗对燕麦的抗倒性影响最大,穿刺强度最能反映燕麦品种抗倒伏能力,提高茎秆厚度和折断性能是提高燕麦抗倒伏能力的重要途径。选育的I-D品系燕麦株高适中,茎粗、秆壁厚、节间长及茎秆力学特性等方面优于亲本,其抗倒性显著优于亲本。  相似文献   

11.
汪雪  刘晓静  赵雅姣  王静 《草地学报》2021,29(10):2258-2264
为探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燕麦(Avena sativa)间作下碳、氮代谢及其物质积累规律,本研究采用桶栽土培法对紫花苜蓿和燕麦进行模拟间作,对不同种植模式下及不同生育时期紫花苜蓿和燕麦的光合特性、碳氮代谢关键酶及碳氮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燕麦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碳氮代谢酶活性、碳水化合物积累量和地上蛋白积累量在各生育时期下表现为燕麦间作显著大于燕麦单作(P<0.05),而紫花苜蓿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碳水化合物积累量及蛋白积累量在现蕾期时均表现为紫花苜蓿单作显著大于紫花苜蓿间作(P<0.05)。由此可见,紫花苜蓿与燕麦间作更有利于燕麦提高光合速率,增强燕麦碳氮代谢酶活性,进而提高其碳、氮代谢水平,促进燕麦体内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积累,提高间作燕麦生物量和品质;且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燕麦碳氮代谢随之增强,并在间作中的紫花苜蓿现蕾期时燕麦碳氮代谢最为活跃。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不同燕麦品种(系)间抗倒伏能力差异及其原因,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对选育的I-D品系及父本(青海甜燕麦)、母本(青海444),以抗倒伏较强的林纳和抗倒伏较弱的青引1号燕麦为对照,在开花期和乳熟期开展了表型性状、器官鲜重和茎秆力学特征等指标与抗倒伏性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找出影响燕麦倒伏的主要性状,探明燕麦抗倒伏评价的主要指标,为今后抗倒伏型燕麦品种选育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个燕麦品种(系)乳熟期抗倒性强弱依次为林纳>I-D品系>青海甜燕麦>青海444>青引1号。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表观倒伏率与穗长、穗位高、株高、重心高度、各器官鲜重、节间长呈正相关,与茎粗、秆壁厚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茎秆力学特性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燕麦第二茎节对抗倒伏性的影响大于第三茎节。茎粗、秆壁厚、穿刺强度、茎秆折断力、折断弯矩、弯曲力矩和弯曲性能可作为燕麦抗倒性评价指标。株高对燕麦品种倒伏性的影响大于穗部特征,秆壁厚和茎粗对燕麦的抗倒性影响最大,穿刺强度最能反映燕麦品种抗倒伏能力,提高茎秆厚度和折断性能是提高燕麦抗倒伏能力的重要途径。选育的I-D品系燕麦株高适中,茎粗、秆壁厚、节间长及茎秆力学特性等方面优于亲本,其抗倒性显著优于亲本。  相似文献   

13.
饲用燕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赵桂琴  慕平  魏黎明 《草业学报》2007,16(4):116-125
从种质资源、抗性、品质、产量等方面对国内外饲用燕麦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生物技术在燕麦研究中的应用。在对已有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目前我国燕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燕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药物拌种对燕麦抗蚜性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种种衣剂各6个浓度梯度分别对皮燕麦、裸燕麦进行拌种,调查不同处理下燕麦拔节期蚜虫危害情况,成熟后进行考种,研究蚜害对燕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拌种皮燕麦在300 mL/50 kg时达到抗虫水平;吡虫啉拌种裸燕麦在低浓度下(100 mL/50 kg)即发挥效力。噻虫嗪拌种皮燕麦和裸燕麦,在最低浓度(100 mL/50 kg)时就达到抗虫水平。I/I*值与燕麦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燕麦株高和种子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蚜害越严重,由蚜虫引起的燕麦红叶病也越严重,燕麦植株矮化,种子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燕麦(Avena sativa L.)是反刍家畜主要的粗饲料来源之一,其富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有益于改善奶牛瘤胃健康、提升生产性能。青贮是燕麦安全贮藏的主要形式之一,具有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等优点。关于燕麦青贮,前人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燕麦青贮的含水量、收获期、添加剂、混贮、饲喂等方面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对燕麦青贮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综述了影响燕麦青贮发酵品质、营养品质的受制因素和燕麦青贮的利用价值,进而推动优质燕麦青贮的调制和利用,促进燕麦青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燕麦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遗传演化关系I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燕麦属(Avena)物种遗传多样性及遗传演化关系,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燕麦属16个种共47份种质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燕麦属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种间遗传相似性系数(GS)在0.5092~0.9544之间,种内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GS)最高的A. sativa为0.9512,最低的A. lusitanica为0.7119,说明燕麦属物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而物种内的遗传变异会因物种的不同存在差异。聚类结果显示,47份种质资源根据基因组组成聚成4大类群,AC基因组燕麦与ACD基因组燕麦聚成一大类,说明2组亲缘较近;由AB基因组燕麦聚成的第Ⅱ大类和由As和Ad基因组燕麦聚成的第Ⅲ大类在一分枝上,说明As和Ad基因组燕麦与AB基因组燕麦亲缘关系较AC基因组燕麦更近;Cp基因组燕麦单独构成一类群,且与其他燕麦相似数较低,说明该基因组燕麦与其他燕麦亲缘关系较远。所试燕麦种质资源种内的遗传差异性和遗传关系与地理来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苜蓿、进口燕麦、国产燕麦和小黑麦4种粗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选用3头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阉牛,采用尼龙袋法评定粗饲料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特性和有效降解率。结果显示:苜蓿的DM、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小黑麦和进口燕麦的DM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国产燕麦(P<0.05);进口燕麦的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小黑麦和国产燕麦(P<0.05),小黑麦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国产燕麦(P<0.05)。国产燕麦NDF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小黑麦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苜蓿与进口燕麦ADF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国产燕麦(P<0.05)。研究表明,小黑麦具有作为优质粗饲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燕麦(Avena spp.)耗水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燕麦耗水量的影响因子包括降水量、降雨季节分配、地形、播种期、灌溉、施肥、混播、耕作方式和茬口;在一定范围内,雨养燕麦耗水量与降水量直线正相关,灌溉燕麦耗水量与灌溉量直线正相关;我国燕麦耗水量范围为79~597mm。籽实燕麦棵间蒸发耗水占全部蒸腾蒸发耗水比例之动态曲线呈单谷型,谷值位于抽穗-灌浆阶段,为23%~30%;播种-拔节阶段燕麦棵间蒸发耗水比例最高,为44%~50%;燕麦全生产期平均棵间蒸发耗水比例为34%~38%。  相似文献   

19.
秦燕  刘勇  张永超  梁国玲  刘文辉 《草地学报》2020,28(6):1768-1774
本试验以不同混播比例燕麦(Avena sativa)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混播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混播草地植物生物量、形态特征及种间关系的测定分析,探讨不同禾豆混播比例对植物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燕麦开花期(8月17日),混播系统相对产量总和显著小于1.0(P<0.05),两种植物表现出明显的种间竞争关系。不同混播处理草地生物量因生育期而异,在燕麦乳熟期(9月6日),燕麦和箭筈豌豆以2:1混播干物质产量最高(1 576.7 g·m-2),除与燕麦和箭筈豌豆以1:2混播处理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各处理差异均显著(P<0.05);在燕麦成熟期(9月29日),燕麦单播处理干物质产量(1 766.7 g·m-2)最高。在燕麦蜡熟期(9月29日),混播较燕麦单播处理燕麦株高提高了12.7%~28.3%、分蘖数增加了1~2个;与之相反,混播使箭筈豌豆株高降低、分枝数减少。鉴于研究区人工草地多用于制备青干草的利用方式,饲草应兼具产量和品质的优势,我们推荐燕麦与箭筈豌豆以2:1的混作方式进行种植,并于燕麦乳熟期进行收获。  相似文献   

20.
间作种植与氮添加对高寒区燕麦(Avena sativa)和豌豆(Pisum sativum)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燕麦新品系‘青永久872’和饲用豌豆‘青建1号’为试验对象,比较间作种植模式和氮添加对间作燕麦、豌豆关键农艺性状的调控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方式和氮添加均影响燕麦和豌豆农艺性状表现;2)低氮添加和隔行间作种植的燕麦、豌豆间作体系总土地当量比最高,且在N2 (50 kg·hm-2)和N3 (200 kg·hm-2)处理下燕麦种间竞争力强于豌豆;3)冗余分析(RDA)表明,种植方式和氮添加水平与燕麦株高、分蘖等与草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正相关,氮添加水平与豌豆草产量相关农艺性状正相关,种植方式与豌豆种子产量相关农艺性状正相关;4)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在未添加氮N1(0 kg·hm-2)时,单播燕麦分蘖和豌豆始荚节数、隔行间作燕麦单株籽粒数和豌豆荚数以及同行混合间作燕麦分蘖和豌豆荚数与草产量关联系数最大;在低氮添加N2(50 kg·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