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解决辣木种子繁育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方法]比较不同育苗方式、不同育苗基质、不同叶面肥使用对辣木生长的影响。[结果]3种育苗方式中效果最理想的是育苗袋点播,植株保存率、株高、冠幅都明显高于其他2个试验组; 5种育苗基质中对辣木生长促进作用最明显的是蔬菜育苗基质,出芽率、保存率、株高、冠幅、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4种叶面肥对辣木生长促进作用最理想的是生物叶面肥200倍液,在株高、冠幅、复叶数量、叶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选择育苗袋点播方式、选用蔬菜育苗基质、使用生物叶面肥均能促进辣木幼苗的生长,提高出圃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赤红壤、赤红壤+泥炭土(1∶1,V/V)、泥炭土3种基质及50%、75%、100%田间持水量3种含水量的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基质种类和含水量处理对辣木种子发芽率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赤红壤中,随含水量升高辣木种子发芽率增加,但幼苗在实验期内全部死亡;在赤红壤+泥炭土基质和纯泥炭土中,随含水量升高辣木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且100%田间持水量严重抑制泥炭土中辣木幼苗生长;赤红壤+泥炭土在50%田间持水量时辣木种子发芽率最高、达65%,幼苗株高达33 cm,辣木幼苗小叶片数量达30片。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基质种类、基质含水量、基质种类-含水量交互作用均对辣木种子发芽率、幼苗株高和小叶数有显著影响。赤红壤+泥炭土在50%田间持水量时有利于辣木的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适合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辣木种子育苗方法。[方法]比较不同杀虫药剂、种子浸泡温度和基质对辣木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100 mg/L高锰酸钾、1%多菌灵和1%托布津能提高辣木出苗率,对幼苗生长无影响;高温浸泡种子会降低种子出苗率;腐殖土能显著提高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状况。[结论]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田间育苗时,通过种子消毒、常温(20~40℃)浸泡种子和田间施肥都能提高辣木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程度。  相似文献   

4.
以印度辣木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对辣木种子萌发及生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水浸泡种子10 h,用纯沙壤土做基质能使辣木种子较快萌发,且出苗率最高;100 mg/L KMnO_4消毒种子并浸泡30个小时后,播种至质量比为泥炭土∶腐殖土∶珍珠岩=3∶5∶2均匀混合的基质中,辣木幼苗长势最佳。3种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萌发率影响显著,而基质及浸种时间对萌发率无明显影响;基质对幼苗生长影响极显著,处理方式对幼苗生长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香叶树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提高香叶树种子出苗率、苗木生长质量为目标,探讨香叶树不同的育苗技术,分析树龄、种子处理方式、穴盘规格、播种季节及基质配比对苗木出苗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香叶树种子采自23a生母树并经层积沙藏处理,出苗率及苗木质量更高;播种时间选择冬播、方形50穴有利于苗木生长;基质配比以泥炭土50%、黄心土30%、珍珠岩20%最好。  相似文献   

6.
东南石栎种子繁殖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将东南石栎种子用温水、热水和浓硫酸催芽处理后进行室内外播种试验,并采用不同基质进行栽培试验,发现浓硫酸催芽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而无论采用哪种催芽处理,温室苗床播种发芽率均显著高于露地苗床播种发芽率。在栽培试验中发现在不同栽培基质中的苗木生长速度产生明显差异,苗木品质指数也高低不一。研究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温室容器基质育苗能显著提高幼苗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7.
从红豆杉的种子储藏、育苗、苗木生长等方面进行研究,调查分析红豆杉一年生容器育苗在贵阳市的年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只要根据苗木生长的规律,认真做好育苗各环节的工作,苗木培育能够达到目的。如播种前用赤霉素处理种子,并用橡胶鞋底磨破种皮,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此外,移栽基质可选用森林腐质土60%+黄心土40%+油枯5kg/m3+复合肥2kg/m3+尿素1kg/m3。  相似文献   

8.
从红豆杉的种子储藏、育苗、苗木生长等方面进行研究,调查分析红豆杉一年生容器育苗在贵阳市的年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只要根据苗木生长的规律,认真做好育苗各环节的工作,苗木培育能够达到目的。如播种前用赤霉素处理种子,并用橡胶鞋底磨破种皮,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此外,移栽基质可选用森林腐质土60%+黄心土40%+油枯5kg/m3+复合肥2kg/m3+尿素1kg/m3。  相似文献   

9.
卷斗青冈轻基质育苗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卷斗青冈开展轻型基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沙藏层积法配合使用700 mg·L-1赤霉素溶液对卷斗青冈种子进行催芽,可使种子萌发齐,提前初次萌发时间,提高发芽率,缩短种子全部萌发时间,促进苗高的生长;采用直径4.5 cm,高度8 cm的无纺布容器袋进行育苗比较经济实用;简易大棚透光率应控制在25%左右,既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又能确保轻基质苗木苗高、地径的较快生长;苗期可单一施用复合肥,当年生卷斗青冈轻基质苗木平均高度可达30 cm以上,平均地径可达0.5 cm以上;卷斗青冈病虫害少,易于防治,建议使用苯醚甲环唑2 000倍溶液和5.7%甲维盐2 000倍溶液进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0.
圆齿野鸦椿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沙藏催芽处理和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圆齿野鸦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基质播种育苗的差异和不同播种量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种子沙藏催芽至第3年的2-3月份春播,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均能显著促进其发芽,发芽率最高达75%,出苗快而整齐;以沙壤土加竹炭粉为播种基质,播种量为6.0g.m-2的Ⅰ、Ⅱ级苗产量最高,生长均匀整齐,是最佳播种育苗组合。  相似文献   

11.
甘蔗渣堆肥化处理及用作山桂花育苗基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甘蔗渣的不同堆肥方式及不同物料配比等因素设计基质配方,并开展适合云南热区速生阔叶树种山桂花育苗基质的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渣堆肥化处理用作育苗基质,甘蔗渣的配比高达90%,基质中养分如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的质量分数均能满足山桂花苗木营养需求.在甘蔗渣堆肥化处理过程中,C/N呈下降趋势,基质中总N量有一个明显的下降阶段,而其它养分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的质量分数呈增加趋势.在基质育苗试验中,苗木生长中期不同基质对山桂花苗高、地径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F>F0.05=2.40);苗木生长末期,不同基质对山桂花的苗高、地径、根幅和长度大于5 cm的侧根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F>F0.01=3.07).甘蔗渣堆肥用作育苗基质时,填加50%的珍珠岩的13'号基质,其密度较纯堆肥基质减轻、养分含量减少,但仍能满足山桂花苗木生长发育的需要,建议以13'号基质为培育热区珍贵速生阔叶树种山桂花的理想基质.  相似文献   

12.
以腐殖质、圃地土、细河砂为试验基质,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性质对狭叶冬青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狭叶冬青容器苗出苗率、苗高、地径、高径比、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及根系生长均有极显著影响,对苗木的根系活力具有显著影响。基质的容重、速效P是影响苗木地上部分生长的主要因子,容重和有机质是影响苗木地下部分生长的主要因子,总孔隙度和pH对苗木干物质量的积累影响显著。从生产实际出发,培养狭叶冬青容器苗的适宜基质为50%腐殖质+25%黄绵土+25% 细河砂。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和利用龙血树资源,实现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龙血树苗木在不同基质上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探索营造人工林的合理栽培方法,并在苗圃中进行不同育苗基质的苗木培育试验,结果表明:火烧土+素红土、锯末+柴皮+牛粪混合基质较适宜进行龙血树苗木培育,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粒径和配比桉树皮基质中的苗木观测及基质分析,研究桉树皮基质理化性质变化与苗木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3号基质中的苗木生长最好;粒径不大于0.5 cm的桉树皮基质育苗效果较好,桉树皮在进行混配时比例不宜超过50%;在本试验基质育苗过程中,物理性质的变化作用要小于化学性质和营养成分的变化,容重、总孔隙、CEC值同比上升,而气水比、pH值、EC值同比下降。经主成分分析知,基质的EC值、CEC值、pH值、C/N、全磷和全钾是苗木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以辣木籽为材料,采用直播育苗与沙床育苗法;种子处理设置常温清水浸种4 h育苗、56℃清水浸种4 h育苗和1%多菌灵浸种4 h育苗3个处理组,对不同育苗方式的出苗率、成苗率、播种后60 d株高及株均成本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直播育苗平均出苗率为75.2%,低于沙床育苗的82.2%(P0.05),而成苗率为73.7%和71.5%,差异不显著(P0.05);播种后60 d株高为41.3 cm和38.7 cm,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育苗方式对辣木后期生长影响较小。直播育苗与沙床育苗株均成本为1.222元和1.608元,直播育苗成本较低。辣木直播育苗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在辣木规模化种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不同药剂及基质对辣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口地区在生产上辣木育苗过程中出苗率过低的问题,采取不同种子处理措施及基质处理方法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0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和1%多菌灵溶液的出苗率低于直接用冷水浸泡种子,不同药剂对幼苗的生长状况影响差异不显著;纯河沙处理的出苗率最高,幼苗在沙床上的长势最好,株高与茎围均优于其它基质。研究结果对辣木的播种育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我国特有物种南川木波罗人工栽培过程中种子发芽率低,裸根苗移栽困难的难题,为实现南川木波罗较大规模的人工繁育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通过采用不同的种子处理方式和不同的育苗方式研究了南川木波罗的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情况。[结果]不管在沙床还是直播黄壤,处理Ⅱ的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和总出苗率均高于处理Ⅰ和处理Ⅲ,其比直播黄壤高出分别为1.5%、16.27%和13.95%,相比轻基质容器育苗的总出苗率高2.46%。8种轻基质配方育苗结果显示,配方8的苗木生长情况最好,其出苗率和苗高、地径生长均与其他配方差异显著,其次是配方1和3,配方7的出苗率和苗高、地径生长情况最差。[结论]建议生产条件允许情况下,采用泥炭+森林表土=6:4(8号处理)或草甸土+蛭石+黄心土=5:3:2(1号处理)、草甸土+珍珠岩+黄心土=5:3:2(3号处理)开展轻基质育苗。  相似文献   

18.
山鸡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山鸡椒育苗技术,分析了不同采种期、种子处理和种子贮藏对实生苗生长影响以及不同插穗部位、年龄、生根粉处理对扦插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采种期、不同种子处理、贮藏以及穗条部位、年龄和生根粉处理对山鸡椒苗木生长都有影响。指出山鸡椒育苗采集充分成熟种子,并搓去果皮、种子外蜡质层是提高实生苗出苗率和苗木质量的关键技术,扦插育苗选择一年生上部枝条,采用GGR7号生根粉处理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容器播种育苗方式进行楠木种子播后不同覆盖方式、不同基质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不同基质显著影响楠木种子的发芽率,各试验处理发芽率最高的是谷皮+塑料小拱棚,达76.1%;生长量最大的是混合基质(黄心土∶粗河沙∶草木灰+0.5%钙镁磷肥=1∶1∶1+0.5%)处理,苗木平均高、地径、主根长度、≥5 cm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分别达30.9 cm、0.41 cm、19.0 cm、8.2条/株。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容器播种育苗方式进行楠木种子播后不同覆盖方式、不同基质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不同基质显著影响楠木种子的发芽率,各试验处理发芽率最高的是谷皮+塑料小拱棚,达76.1%;生长量最大的是混合基质(黄心土∶粗河沙∶草木灰+0.5%钙镁磷肥=1∶1∶1+0.5%)处理,苗木平均高、地径、主根长度、≥5 cm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分别达30.9 cm、0.41 cm、19.0 cm、8.2条/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