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2010年,我站在古蔺县实施了以"稻鸭共育"技术为核心的水稻病虫绿色防控项目。2010年我县以鱼化、金星、古蔺3个乡镇的部分村社作为项目示范点,中心示范面积515亩,全县推广面积2.37万亩。  相似文献   

2.
病虫草害是制约有机稻生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湘中地区双峰县鑫盛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机稻的种植技术为基础,主要通过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稻鸭共育等7项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确定一种适合在湘中丘陵地区开展的有机水稻生产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生产出优质高产的生态稻米和鸭肉产品,提高耕地效益,增强稻田综合生产能力,于2007~2011年进行稻鸭共育控害技术试验,研究稻鸭共育模式对稻田虫害和杂草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稻鸭共育模式能有效控制第3代、第4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福寿螺及杂草的发生,可替代农药防治或减少农药的施用次数,减少农业投入,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稻鸭共育配套技术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稻田养鸭、实行稻鸭共育是目前我县开展种养结合、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新途径,2001年全县稻鸭共育面积2823亩(早稻730亩、晚稻2093亩).稻鸭共育具有除草吃虫、增肥控蘖、减少污染、提高品质、节本增效等优点,一般每亩可增收100元左右(节省肥药成本15元、增加养鸭收入85元).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技推广》2004,(4):25-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围绕2004年全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点,加大水稻免耕抛秧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力度,全站职工分成7个工作组深入全区14个市,抓好东南西北中示范样板,重点抓好免耕抛秧稻—灯—鱼、稻—灯—鸭、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等生态农业技术扩大应用,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至5月上旬,北流市300亩连片免耕抛秧稻—灯—鱼共育、100亩连片稻—灯—鸭共育,贵港市港北区60亩连片免耕抛秧稻—灯—鱼共育、50亩连片稻—灯—鸭共育已全部完成。目前,全区水稻免耕抛秧稻田养鱼、养鸭等生态农业模式正由南向北推进,已成为今年全区农…  相似文献   

6.
稻鸭共作生产有机稻的效果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在生产A级稻米的基础上尝试通过稻鸭共作进行有机稻的生产,结果稻鸭共作技术生产有机稻比单—生产有机稻在产量、病虫草害防治、土壤性状等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稻鸭共育技术,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自1998年以来,在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和吸收日本稻田养鸭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主创新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提出的一项以水田为基础、种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的大田畈、小群体、少饲喂的稻鸭共育生  相似文献   

8.
开展了稻鸭共育和稻鱼共育结合灯光诱杀防治有机稻田主要病虫害的研究。结果表明,在4个处理中,灯光诱杀+稻鸭共育对水稻病虫的防效最好,对黑尾叶蝉、稻飞虱、四点叶蝉、水稻枯心白穗的相对防效分别高达80.82%、77.16%、74.13%和59.83%;灯光诱杀+稻鸭共育处理田水稻纹枯病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田,相对防效分别达85.38%和70.37%;稻鱼共育、灯光诱杀+稻鱼共育、稻鸭共育、灯光诱杀+稻鸭共育处理的稻田总利润较对照田分别增加了5.95万、5.86万、5.47万和5.31万元/hm2。可见稻田养殖结合灯光诱杀在提升有机稻田主要病虫害防效的同时能稳定增产创收。  相似文献   

9.
开展了稻鸭共育和稻鱼共育结合灯光诱杀防治有机稻田主要病虫害的研究.结果表明,在4个处理中,灯光诱杀+稻鸭共育对水稻病虫的防效最好,对黑尾叶蝉、稻飞虱、四点叶蝉、水稻枯心白穗的相对防效分别高达80.82%、77.16%、74.13%和59.83%;灯光诱杀+稻鸭共育处理田水稻纹枯病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田,相对防效分别达85.38%和70.37%;稻鱼共育、灯光诱杀+稻鱼共育、稻鸭共育、灯光诱杀+稻鸭共育处理的稻田总利润较对照田分别增加了5.95万、5.86万、5.47万和5.31万元/hm2.可见稻田养殖结合灯光诱杀在提升有机稻田主要病虫害防效的同时能稳定增产创收.  相似文献   

10.
绿色稻米生产技术集成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报道了宜春市绿色稻米生产技术集成的各单项技术的应用效果及成效;该套成熟的集成技术以推广4种模式为主,即稻-鸭共栖、稻-鱼共生、猪-沼-稻有机稻米生产和绿色稻米常规生产模式,试验示范结果显示,该套技术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有效防治病、虫、草害,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稻鸭共育生产有机水稻是当今世界新兴的一项水稻生产技术。鸡西仁树水稻研究所从2003年开邕,尝试应用此项综合技术生产有机水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7年种植有机水稻5000亩。鸡东县现有水田面积35万亩,水稻生产经历了旱育苗-旱育稀植-旱育超稀植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稻鸭共育、防虫网覆盖和稻灯鸭一体化3种有机稻主要生产模式对病虫害控制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表明,3种模式都能较好地控制病虫危害,将水稻主要病虫二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的危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范围内,有效地降低了农药使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有机稻产量和肉鸭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3.
稻鸭共作是以水田为基础,以水稻的优质安全生产为核心,充分发挥了稻鸭共作的除草、治虫、肥田、刺激水稻生长等优势,实现生态无公害优质产品生产。以稻鸭共作有机稻米生产基地建设为平台,开展效益分析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稻鸭共作技术应用效益显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总结稻鸭共作的配套关键技术,以促进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无公害稻鸭共育的应用效果和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公害稻鸭共育技术,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自1998年以来,在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和吸收日本稻田养鸭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主创新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提出的一项以水田为基础、种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的大田畈、小群体、少饲喂的稻鸭共育生态种养结合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伊犁垦区稻鸭共作技术示范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莉 《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33-134
农四师六十六团在有机稻米生产基地实施“稻鸭共作技术”示范,较常规种植水稻增收2 065.5元/hm2,并达到省工节本高效的目的,有利于发展高效农业。对稻鸭共作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分析了该技术的产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稻鸭共育受到水稻种植方式制约的生产实际,开展了不同水稻直播方式下稻鸭共育效果试验,探讨水稻撒直播田间实施稻鸭共育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机械点播田稻鸭共育、撒直播田稻鸭共育、条直播田稻鸭共育等3种稻鸭共育技术模式能取得增产4.7~6%与增效20.1~20.5%的效果.除田间杂草去除率指标外,撒直播田实施稻鸭共育与其余2种技术模式没有显著差异,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在撒直播田实施稻鸭共育时,其畦宽应适当缩小,以2m为宜.  相似文献   

17.
潜江市近几年通过对不同稻鸭共育种养模式的试验和示范,成功地探索出了适合当地生产发展的"油-稻 鸭"和"虾-稻 鸭"的种养模式,分析了两种模式的经济效益,总结了配套的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畜禽种业》2008,4(16):69-69
“稻鸭共育就是在稻田里养鸭,以田养鸭.以鸭护稻.这样既可以防治水稻病虫害,提高水稻产量,鸭子长成后,又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这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生态农业。”自去年紫阳县农业局在双安乡示范推广稻鸭共育技术以来.使该乡的100多户农民尝到了甜头。双河口村的50多户农民在自家的稻田里发展了80余亩稻田养鸭,共喂养鸭子800余只。  相似文献   

19.
为稳定粮食产量,提高单季杂交水稻单位面积生产效益,对高山区单季杂交水稻稻鳖共育技术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杂交水稻稻鳖共育有利于发展立体和生态农业,达到稳定水稻生产,降低水稻生产和甲鱼养殖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稻鳖共育年亩效益近万元。  相似文献   

20.
稻鸭生态共育,可增加稻田养鸭收入、节省水稻生产成本、促进水稻增产增收、有利减轻病虫发生,阐述了稻鸭生态共育主要技术,以及该技术示范实践的效果和注意要点,以期指导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