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提高夏季奶牛的生产性能,选择体况、胎次、产犊时间、产奶量相近的泌乳盛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试验1组添加过瘤胃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100g/头·d,试验2组每日添加过瘤胃脂肪酸钙300g/头·d,试验3组每日添加过瘤胃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100g/头·d和过瘤胃脂肪酸钙300g/头·d,对照组不添加添加剂,试验期30d。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具有提高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的趋势,显著提高乳蛋白含量(P0.05);添加过瘤胃脂肪酸钙具有减少采食量的趋势,对奶牛泌乳性能影响不大;奶牛日粮中同时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和过瘤胃脂肪酸钙可以显著提高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P0.05),建议夏季奶牛日粮可以同时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和过瘤胃脂肪酸钙。  相似文献   

2.
《饲料工业》2017,(5):48-50
畜禽饲养量的不断增加引起蛋白质饲料的短缺。尤其在奶牛生产中,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瘤胃降解率偏高,而动物性蛋白饲料已被禁用,蛋白质的过瘤胃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过瘤胃豆粕能有效满足奶牛对蛋白的营养需求,是高产奶牛优选的植物性蛋白来源。文章主要介绍了奶牛对过瘤胃蛋白的特殊需求,以及几种有效过瘤胃处理方法,为过瘤胃蛋白质技术推广和过瘤胃豆粕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蛋氨酸是奶牛主要限制性氨基酸之一。为了避免结晶型蛋氨酸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即形成过瘤胃蛋氨酸产品。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在维持奶牛的生长、繁殖和泌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过瘤胃蛋氨酸还能够增强奶牛的免疫功能。研究通过对奶牛体细胞、淋巴细胞、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嗜中性粒细胞以及肝功能和氧化应激进行分析,对过瘤胃蛋氨酸在奶牛免疫功能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前,能量摄入不足是生产中限制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处于泌乳盛期的奶牛更是如此。利用过瘤胃脂肪解决奶牛泌乳期日粮能量问题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就过瘤胃脂肪的类型和原理、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等方面作一概述,为科学使用过瘤胃脂肪调控奶牛能量需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和过瘤胃赖氨酸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按照胎次、产奶日期、日产奶量一致的原则,选择处于泌乳高峰期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96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头牛,每头牛1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过瘤胃氨基酸[过瘤胃蛋氨酸添加量20 g/(头·d);过瘤胃赖氨酸添加量27 g/(头·d)]。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①日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和过瘤胃赖氨酸极显著提高奶牛日产奶量3.63%(P0.01),极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4.49%(P0.01)。②日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和过瘤胃赖氨酸极显著降低尿素氮含量26.92%(P0.01),对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无显著影响(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经济效益增加2.30元/(头·d)。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和过瘤胃赖氨酸能够提高高产奶牛产奶量,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研究围产期奶牛的代谢特点,阐述了胆碱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瘤胃中的代谢机理,同时论述了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的营养作用。旨在为应用过瘤胃胆碱缓解奶牛能量负平衡,减少围产期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病率,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延长奶牛利用年限奠定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过瘤胃氨基酸可以直接为奶牛提供理想的小肠氨基酸,能够提升奶产量和乳品质,对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缓解奶牛夏季热应激,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过瘤胃蛋氨酸和赖氨酸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采食量和蛋白利用率等的影响,并从奶牛日粮类型及泌乳期等方面论述了过瘤胃蛋氨酸和赖氨酸在生产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奶牛健康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奶牛氨基酸过瘤胃技术及效果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过瘤胃氨基酸的概念、分类、保护效果、过瘤胃氨基酸对奶牛的影响和影响过瘤胃氨基酸效果的因素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过瘤胃氨基酸的概念、稳定性、保护效果的测定方法及过瘤胃氨基酸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和影响过瘤胃氨基酸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由于胆碱能被瘤胃内的微生物大量降解进而减弱其生物学功能,所以采用过瘤胃技术能够使胆碱在预防奶牛产后出现的能量负平衡状态、脂肪肝和酮病等疾病方面发挥作用,进而改善奶牛机体健康和提高产奶量。本文收集整理了过瘤胃氯化胆碱的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氯化胆碱理化性质、来源、包被技术和其在奶牛生产上研究与应用的进展,为过瘤胃氯化胆碱在奶牛日粮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参照。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后10周前所摄取的能量与产奶消耗成负平衡,在饲料中添加过瘤胃脂肪(瘤胃保护脂肪)可有效解决奶牛微生物被破坏的问题,保证这些过瘤胃脂肪在小肠得到有效吸收利用,满足高产奶牛能量需要,达到增加产奶量、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笔者就近年来脲酶抑制剂、过瘤胃脂肪、过瘤胃氨基酸等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作一综述,以探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13.
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营养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就近年来脲酶抑制剂、过瘤胃脂肪、过瘤胃氨基酸等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作一综述,以探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过瘤胃葡萄糖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过瘤胃葡萄糖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照胎次、体况及产奶量随机分成A、B两组(n=10).A组牛为对照组,饲喂奶牛场 原有基础日粮+2%脂肪粉;B组为试验组,饲喂基础+2%过瘤胃葡萄糖.结果表明,与A对照组相比较,添加过瘤胃葡萄糖后显著增加了奶牛产奶量(P<0.01),平均提高8.71kg/d;过瘤胃葡萄糖对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乳中干物质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条件下,过瘤胃葡萄糖可显著提高泌乳奶牛产奶量.  相似文献   

15.
研究过瘤胃葡萄糖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照胎次、体况及产奶量随机分成A、B两组(n=10)。A组牛为对照组,饲喂奶牛场原有基础日粮+2%脂肪粉;B组为试验组,饲喂基础+2%过瘤胃葡萄糖。结果表明,与A对照组相比较,添加过瘤胃葡萄糖后显著增加了奶牛产奶量(P<0.01),平均提高8.71kg/d;过瘤胃葡萄糖对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乳中干物质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条件下,过瘤胃葡萄糖可显著提高泌乳奶牛产奶量。  相似文献   

16.
过瘤胃蛋氨酸是奶牛泌乳和乳蛋白合成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之一,小肠可消化蛋氨酸的缺乏是影响奶牛高产和乳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添加过瘤胃蛋氨酸能够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7.
过瘤胃技术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降低营养物质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率,促进其在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本文综述了对胆碱、脂肪、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进行过瘤胃保护处理后,在改善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方面的应用,并对过瘤胃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尼龙袋降解试验和饲喂试验,比较两种过瘤胃胆碱的干物质降解率和胆碱保护率及其对围产期奶牛酮病发病率和血液代谢指标的影响。研究分为两个部分:试验一使用尼龙袋法在瘤胃瘘管奶牛上对两种过瘤胃胆碱(A为对照组,B为试验组)的干物质降解率和胆碱保护率进行测定。试验二选取广西某规模化奶牛场的围产牛,采用分阶段对比试验设计,于产前21d开始至分娩分别饲喂含过瘤胃氯化胆碱A和过瘤胃氯化胆碱B的日粮;试验期间全混合日粮(TMR)配方保持不变。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胆碱的瘤胃干物质降解率较低,过瘤胃保护率较高。试验组奶牛酮病发病率较低;在产后14d和21d,试验组奶牛血液葡萄糖浓度显著增加。综上,根据瘤胃保护率、奶牛酮病发病率和血液代谢试验结果可知,试验组过瘤胃胆碱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营养途径及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奶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增加乳制品产量已成为养殖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笔者就脲酶抑制剂、过瘤胃脂肪、过瘤胃氨基酸等,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作了综述,以探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营养途径及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产奶量以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16头泌乳中期奶牛,每头牛饲喂过瘤胃蛋氨酸(SmartamineTM)0、8、12和16g/d,研究其对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以及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12和16g/d过瘤胃蛋氨酸能提高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补饲8g/d过瘤胃蛋氨酸奶牛产奶量下降5.73%;12g/d组产奶量提高0.62%,但差异均不显著;16g/d组产奶量提高10.84%,差异显著。补饲过瘤胃蛋氨酸能提高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水平,但差异不显著。补饲16g/d过瘤胃蛋氨酸牛奶乳蛋白量提高11.49%,乳脂肪量提高了13.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