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偃高21是以(周麦16×豫麦49)F2为母本、豫麦18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丰产、早熟、广适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14-2015年参加黄淮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6.6 kg,较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7.9%;2016年参加黄淮南片春水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7.5 kg,较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6.4%。适宜黄淮南片广大麦区中高肥地中晚茬种植。  相似文献   

2.
鹤麦801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新麦9号为母本、周麦18为父本组配成的高产抗旱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2014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鹤麦801属半冬性品种,抗旱性强、农艺性状好、集多抗于一体,在干旱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概述了鹤麦801的选育过程,介绍了其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4年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新麦9号为母本、周麦18为父本,经过6 a定向选育,选育出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鹤麦801。该品种属半冬性大穗型中熟品种,生育期230.8 d,株高68~75 cm,千粒重40.6 g,平均产量为4 414.5~6 199.5 kg/hm~2,较对照增产2.74%~6.80%;具有起身拔节快、茎秆弹性好、结实性好等特点;中抗条锈病和纹枯病,抗旱水平4级;适宜在河南省旱肥地及丘陵中种植。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鹤麦801最佳播种期与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鹤壁旱地对小麦品种鹤麦801播种期与密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与密度对鹤麦801产量均有明显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该品种在鹤壁旱地种植的最佳播种期、最适宜的种植密度分别为10月1日、270万株/hm~2,在该播期和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达7 642.9 kg/hm~2。播期×密度互作效应表明:早播、合理密植可获得较高产量;而在晚播情况下,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5.
正广源占12号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五山丝苗作母本、广超丝苗/妙科早37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感温型籼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种株型优、有效穗较多、丰产性较好、适应性较广,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稻、晚稻种植。2014~2015年在广东广州、茂名、阳江、潮州等地试种示范,一般亩产在460~530 kg,2015年在广州从化区鳌头镇作晚稻种植示范10亩,实测平均亩产达606.5 kg。目前广东省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6.
新麦9号是新乡市农科所选育的超高产、优质、高效小麦新品种。1997年5月通过新乡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00年在河南省麦收面积近500万亩,现已成为该省第8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主要品种之一。 1 产量 1994~1996年农科所品系鉴定试验,新麦9号平均亩产520.6kg,比对照种豫麦2号增产8.8%,居首位;1995~1997年参加新乡市种子管理站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552.0kg,较对照豫麦21增产11.4%,2年产量均居首位;1997~1998年河南省超高产区试,平均亩产468.3kg,较对照种豫麦21增产7.24%,居第2位;1998~1999年平均亩产564.3kg,较对照种豫麦21增产11.93%,居第2位;1998~2000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19点次汇总全部增产,较对照种豫麦21增产11.04%,平均亩产489.7kg,最高558.3kg,2年产量均居首位。1997~1998年,在小麦普遍减产的情况下新麦9号在新乡市郊区临清店2.28亩高产攻关田创下683.5kg的高产记录。1998~1999年在安徽省宿州市桥南村种植6亩,平均每亩产量达652kg。  相似文献   

7.
乐麦L598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豫麦70-36为母本、豫麦49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选择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在2012—2013、2013—2014年度安徽省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341 kg/hm~2和9 012 kg/hm~2,分别较对照皖麦52增产4.7%和8.05%;在2014—2015年度安徽省生产试验中比对照皖麦52增产6.37%。2015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6005。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等特性,适宜安徽省淮北及沿淮地区种植,河南、陕西、山东、江苏等省相近小麦生态区也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鹤麦801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新麦9号为母本、周麦18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抗寒、抗旱、优质,产量结构佳,高产稳产,丰产潜力大,旱作适应性广,适宜在河南省丘陵及旱地麦区早中茬种植。在多年的品种抗旱高产机理研究、田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通过旱地精匀播种、肥料早深施等一系列技术,实现了鹤麦801在大群体基础上的穗粒数与千粒重的协调统一,达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9.
正康农玉007玉米新品种系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2015年通过国审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15030),适宜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广西和陕西汉中地区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春播种植。夷陵区2013年引进试验种植康农玉007,表现良好,2014年示范种植50亩,平均产量达到600 kg以上。2015年在夷陵区黄花镇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核心区种植979.5亩,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0.
衡4072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采用水旱交替选择法选育的冬小麦新品系。田间自然鉴定高抗条、叶锈病,中抗白粉病,抗干热风,落黄漂亮,品质优良,符合国家中筋麦标准。连续三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7.31kg,最高亩产621.87kg。生产示范一般春浇1水亩产500kg左右,浇2-3水550-600kg,最高可达600kg以上。2012年通过河北省品系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12002号)。  相似文献   

11.
小麦新品种泛育麦17是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泛麦8号-4为母本、以周麦18为父本,于2009年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通过抗性鉴定、品质分析、多点试验选育而成。2015-201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早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7.9 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4.8%;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78.6 kg,比对照增产3.8%。2017-2018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7.6 kg,比对照增产4.4%。品质指标达到中强筋小麦品种审定标准。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2.
皖麦38是涡阳县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面包小麦品种,1999年通过国家审定,是省农业厅重点推广的优质麦品种.该品种1999年在我县示范种植3.5万亩,平均亩产390kg,比全县小麦平均单产增产17.2%.2000年全县推广种植近10万亩,在迟播1个月并连遇冬春干旱的情况下,平均亩产仍达300kg以上,是适合我县高产栽培的较理想优质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3.
杂交晚粳甬优1540品种特性及机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甬优1540是浙江省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偏籼型杂交晚粳稻,201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4017)。2014年,洲泉镇清河村种植甬优1540高产示范方120亩,平均亩产745kg,比全镇晚稻平均单产578kg增产28.8%。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机插栽培技术介绍如下。l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甬优1540具有超高产潜力。2011年参加省单季籼粳杂交稻区试,平均亩产682.7 kg,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四川省小麦、油菜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区增产效果显著。在小春粮油高产高效创建的促进和带动下,2012年全省可实现小春粮食连续9年增产、油菜籽总产连续11年创历史新高。一、高产攻关田再创单产新高小麦:平坝区的旌阳区天元镇王谊村农户廖代富种植的2.0亩绵麦367,实收亩产达到567.1kg,创2012年净作小麦最高亩产;邛崃市固驿镇春台社区种粮大户周家林承包田1.82亩川农27,实收亩产558.5kg;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农户李显松净作种植的2.87亩川麦104,实收亩产达到511kg。丘陵区的资中县双龙镇青龙  相似文献   

15.
<正>优质高产大麦新品种浙大9号(原名:04-9)由浙江大学农学系和桐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共同选育,2010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浙(非〕审麦2010001)。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分蘖性好等特点,2015年5月16日对清河村种植大户王建学105亩示范方实割验收,亩产达368.5 kg。1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1.1产量高,品质好2010~2014年桐乡市试种示  相似文献   

16.
绵麦367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2010年10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定名并推广。该品种产量高,两年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76.9 kg,比对照增产13.95%,高产试点亩产达594.7 kg,慢条锈病、高抗白粉病,适宜在长江上游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安花0017是安阳市农科院以豫花15号为母本,鲁花11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的高产、优质、多抗的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64.7 kg,籽仁257.75 kg,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8.25%和6.4%;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94.12 kg,平均亩产籽仁278.9 kg,较对照豫花15号分别增产9.58%和9.49%。2014年3月安花0017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于河南省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18.
豫麦158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矮败核不育轮回选择技术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4),具有高产、稳产、广适的特点,适于在黄淮南片麦区种植。2015~2017年多点大面积高产示范,创造了百亩连片平均11 463 kg/hm2的高产记录。通过对豫麦158的品种特性进行分析,结合高产示范,总结了豫麦158的栽培技术要点,以实现良种良法的配套应用。  相似文献   

19.
国审品种杂稻内5优907引种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5优907系四川丰禾种业有限公司用内香5A×川恢907组配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6年黔东南州农科院引进该品种进行高产连片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分蘖力强、不易倒伏、株型适中、后期熟色好、大穗等特点。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622.5 kg,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4%;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量604.3 kg,比Ⅱ优838增产6.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613.4 kg,比Ⅱ优838增产6.3%。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621.2 kg,比Ⅱ优838增产7.6%。201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6010。  相似文献   

20.
晚籼98(金珍香占)是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D0424S"作母本,与明恢63、R183等籼型和粳型恢复系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株型适中,适应性广,分蘖力较强,耐肥抗倒伏、优质高产等特点。2007-200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5.52 kg,最高亩产达539.86 kg。2015年在大冶市金牛镇高河、林畈大面积直播种植,平均亩产520.6 kg,最高亩产达650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