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研究初生去势对荷斯坦公犊体重和血液生化、激素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4头荷斯坦初生公犊,按照配对试验设计分为2组,即阉牛组(初生去势)和公牛组(未去势),每组17头,分别在试验第1,120,150,180,210,240,260,400,450天测量体重,在试验第120,260,400天测定血液生化和激素指标。两组公犊饲养条件及日粮水平完全相同,试验期为450 d,其中肥育期为330 d。结果表明:试验期第120~260天,公牛组公犊体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阉牛组(P0.05或P0.01);试验期第1~120天,公牛组公犊日增重显著高于阉牛组(P0.05);其他试验期两组公犊体重、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期第120天,阉牛组公犊血清中总蛋白、睾酮含量显著低于公牛组(P0.05);在试验期第260天,与公牛组相比,阉牛组公犊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在试验期第400天,阉牛组公犊血清中尿素氮、三酰甘油、皮质激素、胰岛素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公牛组(P0.05或P0.01),而睾酮含量极显著低于公牛组(P0.01)。说明初生结扎去势可降低荷斯坦公犊早期体重和日增重,同时初生去势处理可改变荷斯坦公犊血清中的激素含量,降低体内睾酮含量和育肥前期生长激素水平,而在育肥后期阉牛组血清中皮质激素、胰岛素、尿素氮及三酰甘油含量均高于公牛组。  相似文献   

2.
南亚热带区肢蹄病对荷斯坦奶牛在群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州市几家大型奶牛场 2 114头淘汰荷斯坦母牛的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影响荷斯坦奶牛在群寿命的主要因素是肢蹄病 ,由于肢蹄病而被淘汰的母牛数占 31.8% ,比繁殖障碍导致的淘汰母牛数要高出 15 .5个百分点。荷斯坦牛平均的在群寿命为 5 .4岁 ,淘汰牛的年龄大多集中在 3~ 7岁 ,3岁时最高 ;一年内 7~ 9月份为淘汰牛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提高荷斯坦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方法]:对进口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与中国荷斯坦奶牛抗病性及产奶性能进行了比较,分别统计了供试动物的乳房炎,营养代谢病,肢蹄病产后病的发病数量。[结果]:表明乳房炎发病率牛比本地的牛高0.93%,营养代谢的发病率高2.73%,肢蹄病发病率高4.64%,产后病低于本地牛(进口牛0%,本地牛1.65%),进口牛在规模化场生产性能有较好发挥,305d产奶量上为6 717.59kg,高于产地5 000kg;养殖小区生产性能未得到很好发挥,305天产量低于5 000kg。[结论]:良好的饲养管理水平是发挥奶牛潜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肉用成年公牛因其体重大,四肢负重大,肢蹄病多发,而且一旦发病,治愈率不高。因此,肢蹄病的预防治疗和肢蹄保健是种公牛站日常饲养管理和兽医保健工作的重点。国内优质种公牛资源稀缺,一头优质种公牛其价值可达数十万元,每年因种公牛肢蹄病造成冷冻精液产量降低或种公牛遭淘汰都会给种公牛站造成较大的损失。长春新牧科技有限公司(原吉林省长春优质种牛繁育中心)自1997年成立以来,对肉种公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有多方面的认识和体会,现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1群内肢蹄病调查通过对种公牛站历年种公牛牛群变动的统计情况看,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荷斯坦奶牛的后代西荷杂公牛(西门塔尔×荷斯坦)育肥后的生长和屠宰性能、肉质性状的差异,为该品种改良荷斯坦奶牛杂交模式提供基础,本试验分别选取9头22月龄的西荷杂公牛和荷斯坦奶牛公牛,在相同日粮水平和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166 d后屠宰,分别测定2组公牛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结果表明:西荷杂公牛在空体重、胴体重、净肉重、肉骨比、屠宰率和净肉率上较荷斯坦牛有较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西荷杂交公牛的特级肉块、高档肉块、优质肉块和一般肉块重高于荷斯坦公牛(P<0.05),但2种牛的一般肉块总重占总肉重的比例差异不显著;在肉质性状方面西荷杂交公牛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蛋白质含量和肌纤维密度高于荷斯坦公牛(P<0.05),肌纤维剪切力低于荷斯坦公牛(P<0.05)。西荷杂交公牛在胴体性状方面杂交优势明显,在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上较荷斯坦牛有较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肌肉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较为突出,此外,西荷杂交公牛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肉质较嫩。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对进口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在我国北方与澳大利亚牧区的环境气候、饲养方式、饲料营养等差异做了对比,分析了进口澳牛常见肢蹄病的发病原因,提出了预防、治疗措施,对指导进口澳牛肢蹄病预防治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002年,宝鸡得力康乳业有限公司奶牛场进口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150头,开创了宝鸡市进口澳牛的先河。2009年,宝鸡市启动实施"21万头高产奶牛工程",当年现代牧业(宝鸡)有限公司两万头奶  相似文献   

7.
我国荷斯坦青年公牛基因组选择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基于我国荷斯坦奶牛基因组遗传评估和生产性能测定(DHI)结果,旨在分析我国荷斯坦公牛基因组选择的效果。选择1 686头既有基因组遗传评估成绩又有后裔测定成绩的荷斯坦公牛,利用2019年12月基因组遗传评估结果及其女儿的产奶和体型性状数据,通过R软件与Excel计算公牛基因组评估结果与公牛女儿表型数据间的相关性,对我国荷斯坦青年公牛基因组选择效果进行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荷斯坦公牛的基因组性能指数(GCPI)与后裔测定性能指数(CPI)呈正相关(rs>0.3),其中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的基因组育种值(GEBV)与估计育种值(EBV)呈较强的正相关(0.4 < rs < 0.8)。对公牛女儿表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女儿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与肢蹄评分的表型值与公牛GEBV分组趋势一致,且公牛不同产奶性状GEBV组间的女儿性状表型值大部分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北京及上海地区公牛产奶性状、体细胞评分和肢蹄评分的GEBV分组与女儿表型值趋势较其他省市(地区)更一致,且GEBV高组与低组之间差值均高于其他省市(地区)。基于1 686头荷斯坦公牛基因组选择及其女儿表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荷斯坦公牛的基因组遗传评估准确性较好,其中产奶量、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和肢蹄评分的表型数据更好地反映了基因组选择的效果;北京及上海地区较其他省市(地区)更能反映我国荷斯坦公牛基因组选择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动物福利的角度出发,探索拴系式饲养与散栏式饲养方式对肉牛增重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重接近(220 kg左右)、月龄相同(9月龄)、健康无病的16头西门塔尔育肥公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头牛。肉牛拴系式饲养为对照组;散养管理为试验组。预试期为7 d,正试期84 d,分前、中、后3期,每期28 d。试验结果表明:与拴系组相比,散养组肉牛采食量及日增重都有所提高,料重比降低,但未出现差异显著性(P>0.05)。试验后期散栏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明显高于拴系组。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去势对荷斯坦公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荷斯坦公犊和出生即去势的荷斯坦阉牛犊各17头,日龄和初生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分为公牛组和阉牛组,这2组牛的饲粮和饲养管理一致,试验期为15.5个月,其中哺乳期为2个月,断奶期为2.5个月,饲育肥为11个月.结果表明:1)2组试验牛在4....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临洮县从澳大利亚共引进澳洲荷斯坦牛1070头.根据测定,澳系荷斯坦牛平均初生重38.5kg,3月龄平均体重115kg,母牛第1胎平均体重602kg,胸围198cm,体斜长158cm,管围18.7cm.305d平均产奶量:第1个泌乳期6 740kg,乳脂率3.38%,乳蛋白率2.93%;第2个泌乳期7015kg,最高达10 600kg;第3个泌乳期7 087kg.2007~2008年,921头牛中305d产奶量达8000kg的占26%;7 000~8 000kg的占41%;6 000~7 000kg的占28%; 6 000kg以下的占5%.平均情期受胎率为64%,总受胎率为91.5%,胎间距418.6d.肢蹄病发病率1.8%,消化道疾病发病率5.1%,乳房炎发病率8.7%,产科疾病发病率4.8%,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4.8%.近6年的饲养证明,澳系荷斯坦牛完全适应临洮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澳系荷斯坦牛的引进对提升临洮奶牛养殖业整体水平、改良临洮奶牛的遗传品质、提高良种奶牛的比例以及牛奶产量和乳品质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娟姗牛和荷斯坦牛在养殖过程中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整理鹤庆县欧亚牧场2021年成年母牛发病率较高的8 种疾病和犊牛发病率较高的3 种疾病的月报表数据,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娟姗牛酮病、产后瘫痪和前胃弛缓的年平均发病率与荷斯坦牛无显著差异(P>0.05),真胃移位、子宫炎、胎衣不下、乳房炎和肢蹄病的年平均发病率极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1)。娟姗牛犊牛肺炎、感冒年平均发病率与荷斯坦牛无显著差异(P>0.05),而犊牛肺炎年平均发病率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结论]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娟姗牛抗病力较荷斯坦牛强。  相似文献   

12.
正肢蹄病是荷斯坦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荷斯坦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影响较大,是制约荷斯坦奶牛养殖和奶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蹄疣病是奶牛蹄部异常疼痛性疾病,发病率为10%~60%,一旦感染,传染性较强,呈群体性爆发。该病季节性较强,夏季为高发季节,密闭牛舍在冬春季节病情会加重。笔者根据荷斯坦奶牛蹄疣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有效的预防办法和治疗方案,以期为  相似文献   

13.
良种是养牛业发展的基础,种公牛对牛群的发展和改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养牛业良种繁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养殖种公牛的核心目的在于确保优质的精液。近年来随着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种公牛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尤以肢蹄病最为突出。国内优质种公牛资源稀缺,一头优质种公牛价值可达数十万元,每年因肢蹄病造成冷冻精液产量降低或种公牛淘汰都会给种公牛站造成较大的损失。从发病原因、肢蹄病种类和治疗方法及预防等方面阐述种公牛肢蹄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饲养条件下,肢蹄病是种公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降低淘汰率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肢蹄病可导致种公牛爬跨困难而影响采精。研究肢蹄病发病的原因,预防肢蹄病的发生,可显著提高种公牛的利用年限。  相似文献   

15.
拴系与散栏饲养方式对肉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动物福利的角度出发,探索拴系式饲养与散栏饲养对肉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量的影响。选择体重接近(220±9.78)kg、(9±0.57)月龄、健康无病的16头西门塔尔杂交改良育肥公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牛。拴系式饲养为对照组,散栏饲养为试验组。预试期为7 d,正试期84 d。结果表明:散养组眼肌面积、熟肉率及肉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显著高于拴系组(P<0.05),而宰后1 h pH值以及肾脂和大网膜脂肪重均显著低于拴系组(P<0.05),其他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指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在种公牛日常饲养管理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种公牛肢蹄病发病率较高,影响牛冷冻精液生产。本文从牛场的建设、饲养管理、蹄部保健、防疫消毒、药物治疗5个方面总结了种公牛蹄病的防治,种公牛蹄病的治疗应坚持以防为主原则,早发现早治疗,将病情控制在前期,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  相似文献   

17.
笔者结合多年种公牛饲养管理和兽医临床实践经验,对种公牛肢蹄发病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介绍了种公牛的修蹄护理和肢蹄病防治措施,以及多年来防治种公牛肢蹄病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德系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及其杂交后代的育肥及屠宰性能,实验选择5月龄、体重150~200kg的健康公牛15头,其中荷斯坦公牛、西×荷杂种一代公牛(简称西荷杂种牛)、德系西门塔尔公牛各5头,育肥372 d后屠宰测定。结果表明:德系西门塔尔与西荷杂种牛的全期增重、胴体重、净肉重显著高于荷斯坦(P0.05);西荷杂种牛屠宰率、皮率显著高于荷斯坦(P0.05),而德系西门塔尔与荷斯坦则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德系西门塔与西荷杂种牛净肉率均极显著高于荷斯坦(P0.01);德系西门塔尔的肉骨比显著高于荷斯坦(P0.05);德系西门塔尔、西荷杂种牛与荷斯坦三者皮厚之间两两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且德系西门塔尔与荷斯坦差异极显著(P0.01);德系西门塔尔牛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除胴体产肉率、肉骨比和皮厚外,其余生长、胴体性状各指标杂种优势率均为正值;除肉的pH、系水力外,其余肉质性状杂种优势率为负值。由此可见,西荷杂种一代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较其母本品种荷斯坦牛有较大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养牛数量较多,为了了解磴口县奶牛蹄病发病情况及当地的预防措施,笔者于2017年7月对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某牛场的1 043头荷斯坦奶牛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14头存在不同程度的蹄病,发病率为20.51%;发病率较高,该场因蹄病淘汰的奶牛数目也较多,应该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荷斯坦公牛生长育肥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筛选出荷斯坦公牛生长育肥期适宜的饲粮营养水平参数。选取4~5月龄体重(约180 kg)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公牛30头,随机分为Ⅰ(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饲粮)、Ⅱ(中能量中蛋白质水平饲粮)和Ⅲ组(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饲粮),每组10头。试验期362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Ⅲ组日增重(DG)显著提高(P0.05),Ⅱ组DG有增加的趋势(P0.05)。Ⅲ组的料重比低于Ⅰ和Ⅱ组(P0.05)。2)Ⅲ组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和生长激素含量比Ⅰ组显著提高(P0.05),尿素氮含量比Ⅰ组显著降低(P0.05),Ⅱ和Ⅲ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随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而增加,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综上,依据荷斯坦公牛代谢体重(W0.75,kg)和DG(kg)推算出荷斯坦公牛生长育肥期(180~500 kg体重阶段)产奶净能[NEL,MJ/(d·头)]和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IDCP,g/(d·头)]需要量的计算公式分别为:NEL=0.57 W0.75+1.02 DG(R2=0.936 8);IDCP=2.65 W0.75+202.03 DG(R2=0.892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