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验证乳痈康复膏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本研究将试验牛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不进行治疗,治疗组用低、中、高剂量的乳痈康复膏对乳房肿胀部位进行涂抹,连续用药8d,每天观察治疗效果、每两天检测奶中体细胞数、每天检测每头牛的产奶量,观察期30d。结果显示,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从第2天开始有效,第4天开始痊愈;低剂量治疗组有效率87.50%、治愈率84.38%,中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有效率100%、治愈率93.75%;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中、高剂量治疗组与低剂量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中、高剂量治疗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低剂量治疗组日均产奶量提高17.62%,中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日均产奶量提高22.1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中、高剂量治疗组产奶量与低剂量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中、高剂量治疗组之间产奶量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乳痈康复膏对奶牛乳房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促进乳房炎转归和提高产奶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蒲公英散及其水提物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疗效,试验将12头健康奶牛作为对照组(A组),试验过程中不给予任何药物;将24头临床型乳房炎奶牛随机分为蒲公英散灌服组(B组,灌服蒲公英散,每头每天250 g)和乳房灌注蒲公英散水提物组(C组,乳房灌注蒲公英散水提物,每头每天100 mL),1次/d,连续给药7 d,观察至第12天。给药后根据乳房或患病乳区的临床症状、产奶量、泌乳和乳汁质量判断治愈情况,统计治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在试验第1,4,7,12天检测试验奶牛的产奶量、乳汁体细胞数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B、C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41.67%和75.00%,治愈率分别25.00%和58.33%。B、C组奶牛乳汁体细胞数及乳清IL-1β、IL-6、IL-8和TNF-α质量浓度在试验第1,4,7,12天均极显著高于A组(P<0.01),但随用药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而B、C组产奶量在试验第1,4,7,12天均极显著低于A组(P<0.01),并随用...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5,(9):91-94
为观察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隐性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试验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4%次氯酸钠组,Ⅲ组为0.5%洗必泰组,Ⅳ组为1%碘伏组,Ⅴ组为药浴涂膜剂浸组。在第0、30、60、90天采用SCC法和CMT法检测牛乳中体细胞数,并记录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数和发病率,同时记录各组奶牛泌乳总量和平均泌乳量。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病牛体细胞数,且对奶牛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 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时,试验Ⅲ、Ⅴ的效果高于试验Ⅱ、Ⅳ组,差异显著(P0.05)。在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时,试验Ⅴ组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78%、88.89%,远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奶牛乳头药浴涂膜剂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奶牛药浴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乳炎清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试验Ⅰ组(乳炎清组)、试验Ⅱ组(抗生素组)和对照组,检测奶牛产奶量、乳糖含量、体细胞数和血常规指标。结果表明:在试验第1天和第5天,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产奶量分别比试验前提高1.30 kg、2.08 kg和0.70 kg、1.16 kg,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乳糖含量分别比试验前提高6%、26%和13%、32%;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产奶量和乳糖含量均比对照组高,而两个用药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间体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血常规指标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乳炎清与抗生素治疗临床乳房炎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乳炎清属于中草药制剂,药物残留低、无毒副作用,对于提高牛奶品质意义重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民族音乐、轻音乐、流行音乐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年龄、胎次、产奶量接近、饲养管理水平完全相同的荷斯坦泌乳牛32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16头。试验分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预试期开始给试验组奶牛播放音乐,对照组常规饲喂,每10 d测定单产并采集奶样1次。结果表明:0~60 d,民族音乐组平均产奶量较对照组低12.61%,体细胞数较对照组高45.14%,差异极显著(P0.01)。轻音乐组平均产奶量较对照组高10.26%,差异极显著(P0.01);奶牛乳体细胞数较对照组低41.24%,差异显著(P0.05)。流行音乐组平均产奶量较对照组低0.73%;体细胞数、乳脂、乳糖、乳蛋白分别较对照组高0.94%、0.27%、0.18%、0.63%,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民族音乐可显著降低奶牛产奶量并提高奶牛体细胞数,对乳糖、乳脂和乳蛋白含量影响不大;轻音乐有提高奶牛产奶量和降低奶牛体细胞数的作用,对牛奶乳成分含量的影响不大;流行音乐有提高奶牛产奶量和降低奶牛体细胞数的作用,但其作用时间和作用效果有限,对乳成分含量的影响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白头翁皂苷注射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将103头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为白头翁皂苷注射液高剂量组0.08 mL/(kg·d)、中剂量组0.05 mL/(kg·d)、低剂量组0.01 mL/(kg·d)、阳性药物对照组0.10 mL/(kg·d)和阳性对照组0.05 mL/(kg·d)。各组均按体质量换算药量,通过肌肉注射给药,连续5 d。每头奶牛于给药前1 d、给药后3和5 d采用HMT检测判断各组奶牛患隐性乳房炎的程度;并于给药前1 d和给药后5 d进行乳汁体细胞数和乳汁理化指标测定,同时采血进行血常规、炎性因子和免疫因子的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白头翁皂苷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77.42%,77.27%,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的33.33%(P<0.01),其中白头翁皂苷注射液高、中剂量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双丁注射液组的46.67%(P<0.05),白头翁皂苷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隐性乳房炎炎症程度积分、乳汁体细胞数与治疗前及阳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P<0.01)和显著性(P<0.05)下降。治疗后,各组乳成分...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中兽药制剂公英翘芦散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选用40头患有临床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为公英翘芦散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以及公英散对照组。每组各10头,用灌胃法对不同组奶牛分别灌服不同剂量药物,每日1次,连续灌服7 d,对治疗前后患病奶牛进行乳样体细胞计数及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4个组均可显著降低乳样体细胞数(P<0.01);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与其他2组之间体细胞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有效治愈率均为100%。低剂量组与公英散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治愈率为88.89%。表明公英翘芦散对奶牛乳房炎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芽孢杆菌、乳酸菌复合菌制剂即奶牛专用微生态制剂对奶牛生产奶性能及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选择45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进行为期60 d天的饲养试验,3组的基础日粮相同,1、2组分别添加0.5%、1%的奶牛专用微生态制剂,3组为对照.分析了各组的产奶量、乳脂率及体细胞数.结果表明:试验组1、2奶牛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83%,14.28%,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组1、2牛奶的乳脂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27%、0.34%,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1、2组奶中体细胞数比对照组分别低0.21%、0.26%,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认为奶牛专用微生态制剂对奶牛提高产奶量、改善牛奶品质和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自拟中药复方制剂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试验选取产犊3到5个月的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3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20头)和对照组(10头)。选取清热燥湿中药大黄、黄柏、公英以及冰片制成涂擦剂,涂擦乳房治疗奶牛乳房炎,试验期为16天。结果表明:涂擦自拟中药复方制剂16天后乳房炎治愈率达89.25%,泌乳量显著提高(P0.05);乳汁中体细胞数极显著下降(P0.01);血浆中GSH-P和SOD活性明显提高,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自拟中药复方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乳黄消口服液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疗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头患临床型乳房炎的病牛随机分为乳黄消口服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药物组,每组10头,另从牛场随机挑选10头健康奶牛作为健康组。试验药物每天灌服1次,连续3~5 d,健康组奶牛不做处理,统计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汁体细胞数。结果表明,乳黄消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治愈率分别为70%、90%和60%,对照药物公英散治愈率50%;乳黄消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对照药物组和健康组奶牛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愈后的奶牛乳汁体细胞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呈下降趋势,但3~5 d未能下降到20万/mL左右,治愈后第30天乳黄消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所有奶牛乳汁体细胞数均降到20万/mL,与健康组奶牛乳汁中体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乳黄消口服液各剂量组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疗效均好于对照药物组,且中剂量组临床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自拟中草药散剂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本试验选择20头患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为4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分别为散剂占日粮精补料的0.5%、1.0%、2.0%。测定用药前、用药10 d和20 d的产奶量、乳品质和患病奶牛头数。结果表明:中草药散剂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P0.05),而且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产奶量增多;对乳品质无显著影响;对奶牛乳房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中试验Ⅱ、Ⅲ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相同且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试验Ⅰ组(P0.05)。由此可见,中草药散剂对奶牛乳房炎有确切的治疗作用,选择散剂占日粮精补料1.0%的比例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乳炎康”复方中草药透皮搽剂的临床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测定乳房炎患牛乳汁中体细胞数的降低幅度和产奶量的提高率来考察"乳炎康"复方中草药透皮搽剂对隐性乳房炎的治疗作用。每天用药一次,搽患病乳房基部,连续用药1周,第1次用药后15d,试验组牛乳中体细胞数明显下降,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下降率为64.57%,且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对照组牛乳中体细胞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显著。通过对试验期间两组牛总产奶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复方透皮剂对产奶量有较好的提高作用,试验组提高4.4%~9.2%;而对照组产奶量下降4.2%~15.8%。复方透皮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试验显示:11%的牛用药1~2d治愈,78%的牛3~5d用药治愈,5d的总治愈率为88.9%。  相似文献   

13.
 选择无乳房炎临床症状且乳汁检测体细胞数大于50万/mL, CAM检测阳性的奶牛60头,依据年龄、胎次相同,泌乳日相似(产犊日期在5d以内),产奶量和泌乳期相近的原则进行配对分组。治疗组用消炎泌乳冲剂300~400g 头/d,对照组不用药。结果表明:消炎泌乳冲剂可以使乳房炎奶牛血清中的IL-8、TNF-α的含量显著降低,用药后14 d, IL-8的含量与试验前和对照组比,分别降低0.194 ng/L和0.198 ng/L,差异显著(P<0.05),用药21 d分别降低0.263 ng/L和0.253 ng/L,用药30 d分别降低0.268 ng/L和0.239 ng/L,差异极显著(P<0.01);TNF α含量在用药14 d、21 d和30 d与试验前相比,分别降低0.33 ng/L、0.459 ng/L和0.646 ng/L,差异极显著(P<0.01),和对照组比分别降低0.372 ng/L、0.504 ng/L和0.678 ng/L,差异极显著(P<0.01)。乳汁中的体细胞数在用药后14 d极显著下降 (P<0.01), 21 d时下降到50 万/mL以下,到120 d时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内。治疗组奶牛在试验期间每头牛的日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10.98%(P<0.05),停药后3个月对照组日产奶量比治疗组降低了39.97%(P<0.01)。受试奶牛乳脂率和乳蛋白没有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1.西安市未央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西安710016;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为观察中兽药制剂丹参酮乳房注入剂与头孢噻呋联合用药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疗效,选用陕西省某奶牛标准示范基地15头患有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为丹参酮组、头孢噻呋组、丹参酮及头孢噻呋联合用药组,每组5头,每天对奶牛感染乳室灌注药物,2次/d(早晚各1次),7 d为一疗程,进行乳样体细胞计数及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结果显示,与用药前相比,3个组均可显著降低乳样体细胞数(P0.01);各组之间,联合用药组、头孢噻呋组均与丹参酮组之间体细胞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联合用药组的体细胞数与头孢噻呋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丹参酮组治愈率为0,头孢噻呋组治愈率为73.3%,联合用药组治愈奶牛临床性乳房炎治愈率可达83.3%。结果表明,丹参酮与头孢噻呋联合用药治疗奶牛乳房炎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两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观察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对干奶期奶牛临床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非临床型乳房炎的泌乳末期健康奶牛共计75头,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给药对照组),苄星氯唑西林乳房注入剂对照组(600 mg/乳区),利福昔明高(400 mg/乳区)、中(200 mg/乳区)、低(100 mg/乳区)三个剂量组,每组15头.分别在干乳期、泌乳期进行乳房观察,并采用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和乳汁中体细胞计数检测临床型乳房炎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利福昔明低剂量组保护率与空白对照组保护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苄星氯唑西林对照组、利福昔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干奶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预防效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利福昔明高、中剂量组与苄星氯唑西林对照组之间的预防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发现有助于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房健康的关键乳房性状,为奶牛选种和管理提出建议,研究测定河北省定州某奶牛场一胎泌乳牛的乳头长度(859头牛的平均长度与均匀度)、乳房质地和乳房深度(1 630头),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配合线性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乳头长度、乳房深度和乳房质地对产奶量和体细胞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头胎牛中,乳头长度对产奶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体细胞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乳头越长、均匀度越高的个体,其产奶量越高,体细胞数越低;同时,乳房质地对产奶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乳房较充盈硬实的个体产奶量较高;乳房深度和乳房质地对体细胞评分的影响虽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有乳房越深、质地越硬体细胞数越高的趋势。说明在生产中关注奶牛乳房性状,加强对乳房性状的选择与管理对于提高奶牛产奶性能、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通过在泌乳中期奶牛全混合日粮中添加包被甜菜碱,研究其对泌乳中期奶牛产奶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根据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相近的原则选择30头泌乳中期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为对照组、试验I组和试验II组,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对照组饲喂牛场原配方配制的全混合日粮,试验I组和试验II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6g/(头·d)和12g/(头·d)包被甜菜碱。结果表明,试验I、II组奶牛产奶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0.62kg/(头·d)和0.36kg/(头·d),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I、II组的乳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II组总固形物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I、II组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极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血清TC、HDL-C和LDL-C均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II组TG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I组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GSH-Px含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证明,包被甜菜碱有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乳成分、促进脂肪代谢和提高奶牛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中兽药制剂丹参酮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将甘肃某公司奶牛场的40头乳房炎奶牛随机分为丹参酮乳房注入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双丁对照组,每组10头,每日乳室灌注2次(早晚各1次),连续灌注7 d为一个疗程,进行乳样体细胞数(SCC)计数,并结合临床诊断结果以丹参酮乳房注入剂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表明:奶牛连续灌注丹参酮乳房注入剂1个疗程之后,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乳汁外观正常,产奶量恢复,体细胞数降至正常范围(50万个/m L以下)。说明丹参酮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效果明显优于双丁注射液。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初步考察公英翘芦散对亚临床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选取78头发病牛,其中38头牛为散发,用公英翘芦散治疗;40头牛集中对比治疗,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头,分别用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进行治疗。用加州乳房炎检验(California mastitis trial,CMT)法检测公英翘芦散治疗后乳区患病状态并判定其治疗效果;用体细胞计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法检测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治疗后牛奶体细胞数并判定其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公英翘芦散给药7 d后,患病乳区由75个减少到28个,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治愈率达到62.67%,有效率达到90.67%。与治疗前相比,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用药1 d后体细胞数均极显著降低(P<0.01),且公英翘芦散组SCC下降幅度明显超过公英散组。公英翘芦散组在给药2 d后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公英散组(P<0.05),给药3 d之后均极显著低于公英散组(P<0.01)。用药7 d后,公英翘芦散组治愈率可达68.29%,而公英散组治愈率只达到20.00%,差异极显著(P<0.01);公英翘芦散组有效率可达97.56%,而公英散组有效率为67.50%,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公英翘芦散的治疗效果极显著优于公英散(P<0.01)。以上结果说明,公英翘芦散可以作为治疗亚临床奶牛乳房炎的有效药物,为奶牛乳房炎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推广中兽医药在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上的应用,将临床上确诊为隐性乳房炎的奶牛按乳区发病情况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和中药(归芪散)治疗组,并设空白对照组(健康组)。在试验周期内,利用CMT检测阳性对照组的好转率、自愈率及临床型乳房炎转化率,检测中药组的有效率、治愈率。检测患病奶牛血液中淋巴细胞指数、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力及乳汁中体细胞数和乳清中SA、ALT、AST、LDH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归芪散治疗隐性乳房炎有效率100%,治愈率为76%,转化为临床型乳房炎的为0%。阳性对照组自愈率为23.8%,好转率为33.3%,转化为临床型乳房炎的有42.9%。阳性对照组SCC呈增高的趋势;而中药组SCC明显减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阳性对照组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均低于健康组和中药组;中药组的吞噬率逐渐升高,在第7天时显著高于健康组。阳性对照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低于健康组;中药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逐渐提高,与健康组比较已无显著差异,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乳清中的SA、ALT、AST、LDH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阳性对照组始终高于健康组,中药组的含量逐渐降低,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归芪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