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分析了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其50年来发展变化规律以及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农业生产,降低农业气象灾害损失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福建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对不同粮食作物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近十年灾害个例说明,阐述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提出防灾减灾措施,以减少粮食灾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出发,重点对旱灾风险进行评估,结合大同粮食作物资料,对粮食作物受旱减产的规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竟竟  于丽丽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02-4005
对河南省自1978年以来的农业气象灾害时序特征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从受灾和成灾两个层面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类农业气象灾害中以旱灾最为严重,其次是水灾,再次是冰雹和霜冻灾害,其中旱灾和水灾占到了80%以上,是河南省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各类农业气象灾害均呈现出规律性波动变化,表明进行农业气象灾害周期性规律研究是可行的;受灾与成灾的面积呈现出一定周期性波动,并且相应年份的农业气象灾害受(成)灾面积的灾损程度与粮食总产呈负相关.研究结果与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为河南省的农业生产及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辽宁省1971~2008年农业生产资料及气象灾害资料,计算了干旱、洪涝、大风冰雹、低温冻害的影响权重、成灾率及其变异值,进一步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并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了等级划分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粮食产量与相应年农业气象灾害存在负相关关系,1989、1997、2000年农业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粮食产量相应严重减产。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小灾情出现频率最大,占总年数的39%,同时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随年代逐渐增大;干旱影响权重为63.0%,成为当前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气象灾害的种类与影响的范围也逐渐开始扩大,对农业产生的危害日益呈现出极端化的趋势等。主要针对气象灾害给农业带来的危害的表现、危害的严重性以及解决的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当今粮食生产过程中的防灾、抗灾能力还比较薄弱,时有发生的干旱、洪涝、冻害、冰雹、大风等农业气象灾害,常会造成粮食减产,威胁粮食安全。研究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提出应对措施,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与综合防御设施建设,是防灾减灾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8.
气象灾害可影响农业生产产量和品质,不利于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为确保农业生产的有效与安全,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农业气象服务的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方面的保障与支持。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形成的影响,指出当前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与服务的成效与不足,重点论述了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和服务措施,指出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相关部门要充分意识到气象灾害所造成的影响,重视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切实发挥好气象技术优势,促进智慧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只重经济不重生态"的发展方式,已经为人类产下的恶果带来了惩罚。由于环境的破坏,导致全球气候灾害不断发生。气候灾害的产生,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农业生产。在我国,旱灾水灾最严重的几年,粮食产量与历年相比,产量都是最低的,不难看出,气象灾害与粮食安全生产问题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加大对气象灾害的研究,对于减少气象灾害对我国区域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以及保障农业增产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对2017—2021年辽宁省干旱、暴雨、寒潮、大风、冰雹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发现,2017—2021年,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并未减弱,且对辽宁省农业和其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提出了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即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优化灾害预警的服务产品、开放合作与推进科技创新,以第一时间播报气象灾害,为有效预防气象灾害,减轻气象灾害产生的影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辽宁粮食生产状况及发展历程,阐述了稳定提高粮食供给水平的重要性。提出了辽宁粮食区域发展模式的概念和实施辽宁粮食区域发展模式必要性,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辽宁省44个县(市)6种主要粮食作物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归纳出5种不同的粮食生产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实施辽宁粮食区域发展模式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粮食生产的回顾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辽宁省粮食生产的历史,系统地将辽宁省粮食生产划分为1952~1957年的恢复发展、1958~1965年的波动起伏、1966~1977年的缓慢增长、1978~1997年高速发展和1998年以来的持续稳定增长等5个阶段;总结了辽宁省粮食生产存在的四方面主要问题,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不强;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生产专业化水平低,产业化经营的格局没有形成;粮食生产科技水平低,成果扩散渠道不畅。在总结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粮食发展的对策:制订优惠政策,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政策保障;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科技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培育以粮食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对黑龙江省穆棱市1958~2007年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穆棱市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暖冬现象日趋明显,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干旱、洪涝、霜冻害、冰雹、病虫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干旱、冰雹、病虫害等灾害增加,洪涝、霜冻害等灾害减少。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产生的种种影响,需要人们在防灾减灾中制定相应措施,达到趋利避害、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客观存在并在继续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2001评估报告指出,最近20多年来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冬季变暖非常突出.黑龙江正处于这一纬度位置,是我国对温度变暖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在气候变化诸多方面影响中,农业是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产业.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正效应同时也有负效应.IPCC报告(2001)指出中纬度的农业生产在气候变暖几摄氏度以下,一般为正面影响,超过这个范围为负面影响.现从气候变暖对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种植结构、农业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加以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辽宁省粮食生产能力限制因素,并对生产潜力做出预测,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79~2010年的数据,分析了影响粮食总产和单产的限制因子,对各因子进行线性相关分析,排序得出影响粮食产量的主、次和潜在因素,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详尽分析了限制辽宁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主要症结,并分别对历史数据采用线性回归、主因子逐步回归、相关分析等方法,通过DPS软件,构建逐步回归预测模型、逻辑斯蒂预测模型、幂函数预测模型、Gauss模型预测模型、Cubics Ratio预测模型等模型对未来粮食单产和总产作出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16.
谷子由于其独特的食用和饲用价值在辽宁省的农业生产中曾经占有过重要地位,建国初期,辽宁省谷子的种植面积曾达到过78万多hm2。随着适应国内外粮食市场变化的需求和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谷子生产又一次获得发展的机遇。随着谷子品种的更新,栽培技术的改进,谷子的产量水平也显著提高,证明了谷子也是一种增  相似文献   

17.
利用福建省1978-2004年66个县(区)的粮食单产资料,通过统计处理得到相对气象产量,并以相对气象产量的变化来表征福建粮食产量气象灾害风险程度.采用歉年平均减产率,教年减产率变异系数,相对气象产量低于-5%的保证率3个风险指标作为综合风险评估指标,来评估福建粮食单产气象灾害风险.结果表明全省各县综合风险指数介于0.08~0.73之间,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平潭县、泉州和漳州的大部县市、龙岩和三明的西部县市、宁德市东北部和南平的部分县市,这些区域的台风、暴雨、干旱和寒害等灾害对粮食单产的影响较大;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福建中部沿海县市及内陆县市,气象灾害对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相对小些.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坡耕地作物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机制法对辽宁省坡耕地的玉米、高粱、大豆三种主要作物生产潜力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影响该地区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坡耕地上作物的生产潜力玉米为6 935 kg/hm2,高粱为5 920 kg/hm2,大豆为5 627 kg/hm2。在可控环境因子中,坡度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和水分因子。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