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西瓜枯萎病拮抗菌株并探究其抑菌特性,以齐齐哈尔市青昕蔬菜基地根际土为材料,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到1株能高效抑制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niveum,Fon)的拮抗菌株,通过形态特征、16S rDNA、gyrAgyrB序列分析鉴定其菌种;通过盆栽试验验证拮抗菌株对西瓜枯萎病的抑制作用;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拮抗菌株不同生长时期的无菌发酵滤液及其不同贮存条件下的抑菌能力;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并分析无菌发酵滤液对Fon孢子形态和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拮抗菌株WD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能有效抑制西瓜枯萎病的发生,抑制率达到57.57%,其无菌发酵滤液在衰亡期有较高的抑菌能力,对Fon菌丝生长抑制率为54.32%;无菌发酵滤液对温度、pH具有较高的耐受性,30 ℃、pH 7时抑菌活性最强,抑菌率可达58.36%;在4 ℃贮存至少45 d,且紫外光照120 min内对其抑菌活性没有影响;Fon孢子暴露在WD无菌发酵滤液下,孢子表面皱缩凹陷,膜完整性被破坏。综上所述,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WD是1株高效的拮抗菌株,为西瓜枯萎病生防菌剂的研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西瓜从播种到果实成熟,整个生育周期划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和结果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具不同的生长特点,具有不同的生长中心。西瓜檀株鲜重和干物量的增长,全期表现慢——快——慢的节奏性,株重的增长呈S 型曲线。绝对生长量以结果期最大、抽蔓期次之,幼苗期较小、发芽期最小。相对生长量在幼苗期所占比例极微,抽蔓期和结果前期逐渐增加,并以叶重为主体,结果中后期的相对生长量最大,并以果重为主体。平均日增长量全期有递增的趋势。西瓜在座果之前,叶面积增长较为缓慢,叶面积指数较小,结果中期达到最大值。西瓜生育期间 T/R 逐渐增大。西瓜果实的增长以叶片提供的同化物质为基础,叶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子房的质量和果实膨大程度。西瓜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两个方面,在不发生徒长的情况下,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呈正相关,并随经济系数的大小而增减。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西瓜个大不甜已成为夏季人们议论的话题,而西瓜不甜是瓜施化肥造成的观点,笔者有不同看法.因为在植物生长中每个时期所需要的营养不同,而是西瓜甜与不甜不是施化学肥料还是施用有机肥料,而是西瓜生长后期即西瓜开始膨大的时候,含糖量多少的反映.要想让西瓜甜必须满足西瓜生长时期的必要条件.我们知道土壤里磷、钾的含量与植物体内糖的合成、转化和运输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含磷的多少就决定了西瓜的含糖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4.
播期对夏谷幼穗分化及叶龄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夏谷品种幼穗分化进程及各分化阶段与叶龄指数之间的关联,为谷子生产调控和生长模拟提供依据。【方法】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试验基地,以抗拿捕净除草剂夏谷品种济谷16和糯性新品种济谷18为材料,于2015年4月29日至7月8日设置8个播期处理,处理间隔为10 d。60万株/hm2大田生产条件下按播期顺序种植试验小区。在5叶期,每个小区内标记生长均匀一致的谷子植株120株,之后到抽穗每隔1—2 d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3—5株,在OLYMPUS SZX16数显体视显微镜下剥去样品苞叶至露出完整幼穗,进行系统观察与拍照,并详细记载不同播期条件下2个品种在各幼穗分化阶段的叶龄以及成熟期植株的总叶片数。【结果】播期和品种对夏谷幼穗分化的方式及形态特征没有影响,依据营养生长期、生长锥伸长期、枝梗分化期、小穗刚毛分化期和雌雄蕊分化期等5个幼穗分化阶段的特点,以济谷16的系列穗发育图片为例,清晰完整的描述了夏谷幼穗发育过程。播期对谷子生育期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幼穗分化时期的起始时间和持续天数的变化引起。随着播期的推迟,幼穗分化时期的起始时间提前,由出苗后32 d变为22 d左右;幼穗分化过程的持续时间缩短,由28 d变为19 d左右;谷子生育期缩短,由109 d变为83 d左右。在不同的幼穗分化时期,叶龄和叶龄指数随播期的推迟变化趋势不同,而叶龄指数与幼穗分化时期在不同播期间保持着更为稳定的对应关系。2个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幼穗分化阶段与叶龄指数均符合直线回归关系,R2值在0.977—0.997,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幼穗分化期Y依叶龄指数X的直线回归方程通式为:Y=b X+a,且不同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对应的直线回归方程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济谷16、济谷18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幼穗分化时期与叶龄指数的直线回归关系不可以用共用的直线回归方程来表示。【结论】2个夏谷品种幼穗分化发育形态基本一致,但播期对2品种幼穗分化的影响有所不同。播期造成的幼穗分化时间的差异是影响谷子生育期的主要原因。根据植株外部叶龄状态判断谷子幼穗分化时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华北紫丁香花芽分化的不同阶段和特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华北紫丁香花芽的形态分化始于5月下旬,从开始花芽形态分化到雌蕊原基分化形成为止,整个分化时期约持续4个月;分化过程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始期、花序分化期、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各分化时期有重叠现象。此后一直到开花前进行雄蕊原基和雌蕊原基的发育。  相似文献   

6.
烤烟苗床期是指从播种到成苗移栽到大田前这段时间,因环境条件、育苗方式和管理技术不同,苗床期的长短相差较大。根据幼苗的形态特征及地上、地下部的生长动态变化和烟苗各生育期特点,管理重点也不同。本文就影响不同时期的主要因素和管理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棚膜的性能及其对西瓜生长环境、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了5种棚膜和2种西瓜苗,对不同棚膜在西瓜苗期、伸蔓期的透光性、保温性以及棚内瓜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因素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棚膜产生的环境条件对西瓜苗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在选取的5种棚膜中,A棚膜、B棚膜、D棚膜具有较好的透光和保温性,棚内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变化幅度较小,棚内瓜苗叶绿素含量较高、根系活力较强、瓜苗长势较好,能较明显地促进西瓜苗生长;C棚膜、E棚膜性能和棚内瓜苗生长较差.  相似文献   

8.
西瓜不同生长阶段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生长阶段西瓜体内过氧化氢酶活性,为了解某一时期植物体内代谢变化和生长活力等情况奠定试验基础。[方法]提取萌芽期、幼苗期、成苗期、子叶分化期和不定芽生长期西瓜种子的过氧化氢酶,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活性。[结果]西瓜种子萌芽期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成苗期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低,酶活大小依次为萌芽期子叶分化期幼苗期不定芽生长期成苗期。西瓜实生苗在正常生长阶段其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降低,在子叶分化后不定芽生长阶段的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逐渐降低。[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提供了方法,同时为了解自然环境下生物机体的抗氧化防御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云南重楼不同地理种源分析评价与研究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相同种植条件下,对来源于云南省23份云南重楼种源进行了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的观察、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的重楼生长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因地理来源不同有一定的差异;综合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的分析与评价,来自于鹤庆县马鞍山、玉龙县巨甸的重楼为优势种源,可作为今后良种选育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0.
小型西瓜不同生长发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及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2个小型西瓜品种红小玉和黄小玉,研究了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的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营养体生长阶段,小型西瓜植株的干物质主要在叶中积累。抽蔓期、第一雌花期和500 g果实膨大期是植株干物质积累较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应增施肥料来满足植株快速增长的需要。西瓜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很少,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多,氮的吸收高峰期出现在第一雌花期和500 g果实膨大期。坐果后对磷的吸收增多,开花结果后对钾的吸收较多。西瓜植株对氮、磷、钾的分配在结果前主要用于叶的发育,其次是茎的生长,坐果后,逐渐转向果实的发育。  相似文献   

11.
吕霞  祁乐  祁亚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171-6172
[目的]对比分析嫁接西瓜(Citrullu slanatus)和自根西瓜不同生育期各个器官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特性,揭示嫁接对西瓜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的影响。[方法]嫁接用的砧木为杭州长瓠、接穗为设施精品小西瓜小兰。在自根与嫁接西瓜的生长过程中,于幼苗期、营养生长旺期、开花坐果期、结瓜盛期、结瓜末期和拉蔓期各个生育阶段分别取3株,将其根、茎、叶、果实分开,测鲜重及干重。[结果]嫁接西瓜植株根、茎、叶和果实中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自根西瓜;自根西瓜和嫁接西瓜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结论]该研究可为嫁接西瓜的大面积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西瓜生育期模拟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日光温室西瓜对温光条件的生理反应为基础,针对淮安地区日光温室西瓜栽培的实际生产条件,采用生理发育时间(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Time,PDT)作为西瓜定量发育进程的尺度,构建了日光温室西瓜生育期的模拟模型,并利用不同播期和不同试验地点的西瓜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西瓜从播种到达发芽期、幼苗期、伸蔓期、开花坐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所需生理发育时间的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间的模拟误差均小于3 d,各生育阶段模拟值与观测值的根均方差RMSE分别为1.00、1.58、1.00、1.58、2.24、1.58 d。  相似文献   

13.
以日光温室西瓜对温光条件的生理反应为基础,针对淮安地区日光温室西瓜栽培的实际生产条件,采用生理发育时间(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Time,PDT)作为西瓜定量发育进程的尺度,构建了日光温室西瓜生育期的模拟模型,并利用不同播期和不同试验地点的西瓜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西瓜从播种到达发芽期、幼苗期、伸蔓期、开花坐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所需生理发育时间的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间的模拟误差均小于3 d,各生育阶段模拟值与观测值的根均方差RMSE分别为1.00、1.58、1.00、1.58、2.24、1.58 d。  相似文献   

14.
对背角无齿蚌稚蚌阶段的形态变化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并详细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背角无齿蚌稚蚌发育过程可分为贝壳增厚期、壳顶突出期、两翼形成期和背角生长期4个阶段.刚脱落的稚蚌平均壳长242.57 μm,在水温为29.0~33.0 ℃的条件下,经过40 d 的生长和发育,进入幼蚌阶段,此时平均全长达12.07 mm,其形态特征与成体相似.背角无齿蚌稚蚌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壳顶位置的变化.在稚蚌发育过程中,壳长生长速度、贝壳性状间的比例关系并不相同.贝壳增厚期的壳长日增长率最高;壳高/壳长比例从稚蚌刚脱落时逐渐减小,到晚期又逐步增加;壳顶前端壳长/壳长的比值在贝壳增厚期逐渐增加,随后又减小,并逐渐与成体的比例接近.对背角无齿蚌稚蚌生长特性的研究表明:壳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L = 370.11-32.66t+14.27t2-0.15t3(r= 0.976).  相似文献   

15.
正一、玉米需肥特点1.不同生长时期玉米对养分的需求特点每个生长时期玉米需要养分比例不同。玉米营养临界期:玉米磷素营养临界期在三叶期,一般是种子营养转向土壤营养时期。玉米氮素临界期则比磷稍后,通常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临界期对养分需求并不大,但养分要全面,比例要适宜。这个时期营养元素过多过少或者不平衡,对玉米生长发育都将产生明显不良影响,而且以后无论怎样补充缺乏的营养元素都无济于事。玉米营养最大效率期:玉米最大效率期在大喇叭口期,  相似文献   

16.
西瓜三维形态几何建模和真实感绘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实现西瓜形态的数字化设计和生长的可视化模拟。【方法】提出一种基于B样条曲线的西瓜器官几何造型方法,并利用位置信息和茸毛生成技术描述器官的局部细节特征;依据西瓜器官的主要形态特征,提取器官几何模型的主控参数,参数具有较明确的农学意义,结合模板技术实现西瓜主要器官和植株三维形态结构的交互式设计;同时也可以根据西瓜植株拓扑结构发展规律,通过动态驱动参数化器官几何模型的方法实现植株生长的可视化模拟。【结果】本文提出的西瓜器官三维形态建模和植株结构交互式生成方法易于与农业知识结合,所重构的形态模型具有较好的真实感效果。【结论】文章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普适性,为瓜果类作物三维形态的交互设计和形态模拟提供了实用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在不同的生育阶段都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对环境的需求,所以了为让玉米的成长更加的良好,需要将不符合其生长和环境的需求的条件进行处理,在田间管理工作,需要注意各项方法和措施的配套使用,追求综合整体效益。玉米中后期主要指穗期(拔节至开花)?和花粒期?(开花至成熟)2个阶段,穗期阶段是由营养生长转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一般历时27-30天。其生育特点是根、茎(节间)、叶迅速生长的同时,雄雌穗迅速分化,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和决定玉  相似文献   

18.
沈慧 《新农村》2013,(2):24-24
花生产量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植株在各个生长时期中的表现均对产量形成有重要影响。根据不同地区花生的栽培经验,高产花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前期苗壮花生生长前期是以营养生长为主的阶段,包括出苗期和幼苗期两个生育时期。该阶段植株生长的总体要求是根深、叶浓、茎粗、节密。具体生育进程和生长指标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整枝方式对小型果西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均有不同影响。不同整枝方式对小型果西瓜主蔓和侧蔓果实始收时期也有影响。其中,三蔓整枝方式对小型果西瓜的影响最大,主蔓长、侧蔓总长、单株叶片数、单果重和总产量都明显优于其他几种整枝方式;其中侧三蔓整枝方式其生长势和产量最高。两蔓整枝方式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西瓜基质栽培智能灌溉系统。该系统由环境信息采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和灌溉执行结构3部分组成。环境信息采集装置主要采集影响西瓜水分需求的基质相对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信息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判断是否驱动灌溉执行机构对西瓜进行灌溉。综合考虑西瓜在不同生长阶段基质相对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对西瓜需水量的影响,建立了模糊控制规则库,利用MATLAB进行仿真,证明灌溉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智能灌溉系统能根据智能灌溉策略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控制基质相对湿度与西瓜生长阶段相适应,伸蔓期将基质相对湿度控制在62.82%~67.25%,开花坐果期将基质相对湿度控制在68.05%~72.18%,膨瓜期将基质相对湿度控制在72.23%~77.15%,成熟期将基质相对湿度控制在58.36%~62.13%,所测得的基质相对湿度与最佳基质相对湿度之间的误差在2%左右,满足西瓜基质栽培的灌溉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