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郭雄,现年48岁,1988年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农学院果树蔬菜专业,同年分配到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2008年因工作需要到互助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工作至今,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马铃薯脱毒、育种、先进实用的蔬菜、花卉栽培技术推广工作。郭雄同志于2004年被聘为推广研究员,2008年1月被任命为互助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2.
<正> 魏县地处河北省最南端,属黄淮海冬麦区,常年种麦65万亩左右。以往由于栽培技术不配套,小麦产量一直在150公斤左右徘徊。自1988年全县推广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以来,取得大幅度持续稳定增产。全县小麦亩产在前三年(1986—1988年)平均165公斤的基础上,1989、1990、1991年分别达到202公斤、206公斤、和212公斤。三年累计增产小麦7497.8万公斤。在全省推广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活动中,魏县被省政府评为三年累计亩产超百斤的先进县之一。现将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反季节栽香菇自 1988年在屏南县研究获得成功后,很快在南方得到推广。随着反季节栽培香菇的推广,生产上常出现烂筒、不长菇、袋内长菇等异常现象,给生产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为此,我们自1993 年起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西北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西吉试验示范区位于西吉县西部的滥泥河流域的源头黄家二岔小流域,因受严酷的自然条件制约,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为彻底改变贫困落后面貌,1988~1990年,我们在实行综合治理的同时,大力开展耕作栽培技术研究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使旱作农业产量成倍增长,短期内实现了人均有粮645.1公斤,人均收入731元的目标。1 耕作栽培技术措施1.1 改变土地状况,挖掘增产潜力4~6月份是旱作农业需水量最大的时  相似文献   

5.
<正>品种来源 锦花5号是锦州市农科院1988年从引入的N836-1品系的变异株中系选而成。1998年10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相似文献   

6.
南植188木薯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于1981—1982年间从南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引进木薯试管苗,通过几年的繁殖筛选和组织培养选育而成的新品种。1986—1988年在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部份地区推广面积近3万亩,1989年广西推广近一万亩,1990年近3万亩,其中桂平县种植10031亩。经区内区外的小区试验及大面积种植验证,南植188具有如下几  相似文献   

7.
<正> 豫麦17原名内乡182,是内乡县农科所以偃大7406×南阳756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丰产小麦新品种。1988~1990年,连续三年参加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表现突出,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麦17,目前正在我省迅速推广。现简述其在三年生产试验中的表现及利用情况。一、产量表现豫麦17在1988~1990年参加生产试验的35个点次中,较对照增产的有27个,减产的有8个。1988~1989年度试验,13处平均亩  相似文献   

8.
<正> 1989~1992年,寿光县棉办、诸城市棉办与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协作,在贾悦镇和五台乡开展麦棉两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诸城市贾悦镇在种植制度上实行了改革,麦棉两熟高产栽培发展到5万亩,实现了粮棉双扩双增。与种植制度改革前的1988年相比,全镇粮食总产提高822万公斤,棉花总产提高112万公斤,农业总收入提高3367万元,人均收入提高327元。寿光县五台乡麦棉两熟高产栽培发展到  相似文献   

9.
<正> 济核02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为母本与山农辐63杂交,再与775—1复交从 F_1代分离的可育株中选育而成的多穗型高产冬小麦新品种。1993年5月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中高肥力土壤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 小麦新品系89—1是老河口市二房营原种场于1988年从鄂恩一号变异单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性较好、适宜性强的优良小麦品种。经多年试验和大田种植,表现较好,现已累计推广种植50000多公顷,深受农户欢迎。1996年老河口市种植,17200公顷,占小麦总面积85.3%,逐步取代了原当家品种宜宾一号。依据调查和观察,89—1与宜宾一号相比有以下四大优点。1.稳产高产。小麦新品系89—1无论是小区试验和大田种植都比宜宾一号增产。1994—1996年老河口市二房营原种场试验结果,平均产量每公顷5415公斤,比对照宜宾一号增产1290公斤,增率31.22%。1996年已被老河口市列为小麦当家品种。在全市推广。1997年该  相似文献   

11.
<正> 鲁薯5号(原系号77—102)是采用广东的地方高产品种蓬尾与本所培育的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甘薯新品种烟薯6号杂交育成的。1988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鲁薯5号,在全省推广。1990年据不完全统计,推广面积达24万亩左右。  相似文献   

12.
<正> 鲁玉13号,原名鲁单203,是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用优质蛋白自交系中系091做母本、自选自交系齐205做父本配制而成。1993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并定名。同年获得了山东省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一等奖。一、产量表现: 鲁玉13号在中水肥条件下一般亩产550公斤,在高水肥条件下可达850公斤。1988—1989年在济南春、夏播4次品比试验中,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3.
地膜在生产中已被人们利用30多年,最初的集体生产仅在育苗中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增温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越来越广泛。通江县1988年地膜玉米在800m以上高山地区得以推广,被人们称之为白色革命。随后地膜玉米、甘薯、马铃薯在全县普遍推广,增产效果显著,蔬菜、水果、食用菌膜栽技术也随之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4.
苏棉1号试种表现及栽培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都县棉区自1980年发生枯萎病以来,病区不断增加,病情不断增重,已成为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障得。1987年我们引进抗病棉苏棉1号与盐棉48、泗棉2号进行比较试验,1988年在病情最重的华阳、黄思、周西等乡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苏棉1号抗病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均较突出,可在当地推广。 一、抗病性比较 苏棉1号高抗枯萎病。在供试品种中,  相似文献   

15.
<正> 温辉芹,女,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1988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长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及新品种示范推广的科学研究。现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小麦二室主任,所工会主席,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工会委员;山西省农林水工会委员,山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山西省衣科1 10专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省、院级研究课题30余项,获奖成果8项,其  相似文献   

16.
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我们积极探索旱地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总结出“浅山丘陵区旱地高效、无公害油葵——油菜一年两作栽培模式”。该模式集高效作物耐旱、耐瘠、适宜推广、生长势强、品质优、无公害、经济效益高为一体,技术操作简便,易于群众接受,并且投资少,是发展旱区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适宜在冀西山区及等同类地区推广。1环境条件高效、无公害油葵——油菜一年两作模式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DB13/310—1997规定。2地块选择油葵——油菜一年两作栽培模式,地块应选择土层深厚,质地…  相似文献   

17.
<正> 吕梁地区夏播小麦的示范和推广已近10年历史,面积连年翻番,产量也大幅度上升。1988年,中阳县9234亩夏麦,平均亩产118公斤,最高亩产350公斤,交城县古洞道乡种植的夏麦1610亩,平均亩产143公斤。为了把夏播小麦种好,使之稳步发展,现将一些单位的丰产经验总结如下,谨供参考。 1.种植范围。根据生产实践,夏播小麦最适宜在海拔1200—1400米的地区种植。在同一区域内,冷凉区好于炎热区,旱地好于  相似文献   

18.
<正> 保康自1988年引进、推广、发展烟叶生产十年来,烟叶生产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一,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1997年种烟4,200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5%;产烟叶650万kg,总收入达到8,12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6%。第二,烟叶税收比重提高,成为山区财政增收的重要台柱。1996年全县烟草行业实现税收1,5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9%,烟叶税收占乡镇财政收入比重达到54%。第三,烟叶成为富村富民的骨干项目。通过种烟,全县有62个空壳村转为积累村,其中村积累5万元以上6个,10万元以上1个村,许多村还减免了三提五统,农民负  相似文献   

19.
<正> 秸秆覆盖是农业生产中的新农艺,它具有改良土壤、改良环境、增产增收的作用。今重点介绍秸秆覆盖油菜的效益。一、油菜秸秆覆盖增产增收秸秆覆盖油菜具有显著的增产效益。我从1988年开始,在丘陵、平原多处进行秸秆覆盖油菜的不同类型试验,其结果都具有增产效果。667平方米油菜(下同)增产幅度为8.3—25.1%。此外,它还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它是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的有效途径。据  相似文献   

20.
塔城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通过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建温室大棚10座,2002年生产优质蔬菜16吨、花卉3万盆,年创收9万元.在农技推广模式和推广观念上实现了突破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