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缩节胺,多效唑,乙烯利对落叶松苗木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索提高落叶松苗木质量,增加抵抗寒,旱的能力,以利苗木赵冬,提高造林保存率,利用2年生落叶松苗木作参试材料,分别用缩节胺10mg/100g、20mg/100g、30mg/100g,多效唑10mg/100g、30mg/100g、50mg/100g,乙烯利300倍液、500倍液、700倍液,在苗木生长期进行不同时间、不同次数的叶喷洒处理,求得面根/主根、根/茎、茎部0-5cm木质含量。试验结果以缩  相似文献   

2.
对 4a生锦熟黄杨小苗叶面喷施或根施多效唑、缩节胺 ,可有效的抑制秋梢的生长 ,促进根系生长 ,减少越冬潲条 ;以多效唑 30 0× 10 -6、缩节胺 4 0 0× 10 -6对减少越冬潲条最有效 ;北京地区处理时间在 8月 10日至 15日为最佳 ;灌根效果好于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3.
用 25、50、100ug/g 的 A B T 生根粉3 号浸泡华北落叶松苗木根系4h 后造林,结果表明,生根粉在华北落叶松造林中效果明显,用50ug/g 生根粉浸根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10 个百分点,用 25ug/g 浸根可使苗木生物量、苗高和地径分别提高38.2% 、7.3% 和18.8% 。  相似文献   

4.
腰果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温水、冷水浸泡种子,不同浓度的吲哚酸酸、萘乙酸、阿德尼克等生长激素浸种。分别在昆明、元谋、金平进行腰果育苗技术的研究。不同处理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用始温为50℃的热水或用30mg/100g的吲哚丁酸溶液浸种24h,成苗率可提高1.69倍,且苗木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5.
为了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黄褐天幕毛虫的为害,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自然控制力,于1996年利用氟幼灵胶悬剂和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对幼虫和卵进行了杀虫效果试验。取食50~100μg/g灭幼脲Ⅲ号和20~100μg/g氟幼灵处理过的食物,2龄幼虫的平均校正死亡率达91%~100%,相当于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的杀虫效果。这两种药剂也有一定的杀卵作用。  相似文献   

6.
6号ABT生根粉在云南松育苗上应用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6号ABT生根粉进行云南松育苗试验。用浓度20mg/L的6号ABT生根粉浸种3h后播种,出苗后分别用浓度为20mg/L和30mg/L的该溶液喷叶。结果显示,浸种处理后能提高云南松种子的出苗率,缩短育苗时间;在浸种处理的基础上喷叶能使苗木根系生长量显著增加,苗高生长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以用20mg/L浓度的6号ABT生根粉溶液浸种3h,出苗后再用浓度为30mg/L的该溶液喷叶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苗根生长量提高344%,侧根条数增加402%,苗高生长量提高152%。  相似文献   

7.
腰果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温水、冷水浸泡种子以及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奈乙酸、阿德尼克等生长素浸种,分别在不同海拔高的昆明、元谋、金平进行腰果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证明:用始温为50℃的热水或用30mg/100g的嘴哚丁酸溶液浸种24h,成羁率可比对照提高2.69倍,且苗木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8.
995~1997年在辽宁、北京、天津和山东等省市栗产区调查了栗园中栗树营养状况及养分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凡每公顷产量超过2250kg的栗园,土壤有机质含量>12%;全N>066%、水解N>96mg/100g;有效P>06mg/100g;有效K>4mg/100g。叶片中N、P、K含量分别为21%、01%和035%。生殖器官N、P、N分别占518%、612%、7105%;叶分别占30%、25%和20%,其余在枝干和根系中。P、K在花序果中分布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树干注射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灭百可乳油、50%甲胺磷乳油、20%速灭杀丁的 50倍液;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500倍液、10%灭百可乳没4000倍液防治中国绿刺蛾,树干注的4种药剂的杀虫效果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以速灭杀丁效果最佳,3d死亡率达96.7%,4d死亡率达100%;喷雾防治的两种杀虫率3d均达100%。  相似文献   

10.
柿叶茶     
现有的柿叶茶均由柿子树叶经杀青、揉念、烘炒而成,这种生产工艺破坏了大量的天然营养成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维生素C含量保持在500mg/100g~2000mg/100g,以柿子树叶为原料的柿叶茶生产工艺。 其技术方案为:首先对收购的原料进行筛选、摊凉、维生素C化验。维生素C保护处理、高温杀青、凉却、切割、揉念、烘干、凉却、风选、复烘、精加工、罗筛、化验、分级、调配、灭菌、包装、入库。 维生素C保护处理为喷洒保护剂构橼酸、草酸、氯化纳。 高温杀青时其机体内空气温度为 100℃~120℃,杀青时间为…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15.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湘林—90无性系杨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扦插造林,研究萌条的根桩年龄对杨树扦插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的胸径、苗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的萌条苗间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后的第1年、第4年,胸径、树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萌条苗的造林地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都适宜扦插造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姜花属Hedychium野生花卉资源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秀  刘念 《广东园林》2009,31(4):7-11
我国野生姜花属植物有32种、2变种和2变型,共计36个分类群,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以形态特征为主结合各个种的分布、生境等特点可将现有的种类分为毛姜花类群、白姜花类群、滇姜花类群、密花姜花类群、红姜花类群、盈江姜花类群等6大类群,以方便识别和开发利用。我国该属植物在植株高矮、花期、花色、花香、花序是否高出叶面、耐热性等方面均具丰富变异。为园林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铺地竹叶饲用价值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铺地竹叶片进行营养成分的常规分析,含量如下:含水率为60.99%,粗蛋白为15.084%,粗脂肪为5.031%,粗纤维为30.438%,粗灰分为10.976%,可被利用的糖为15.834%;以及动物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并且含量比较丰富.从营养成分看,铺地竹是一种优质的禾本科饲用植物.  相似文献   

20.
赵锁泽 《绿色科技》2013,(8):311-314
指出了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采用要素分析的方法全面解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而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培育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