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途径与典型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全国首批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我国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与典型模式.并对我国第2批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启动,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丰市1993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1999年6月已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本文概述了大丰市建设生态农业试点县(市)的做法、经验及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从中南地区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的实际出发,将生态农业工程分成7种基本类型,统计分析了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工程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中南地区各试点县生态农业工程建设的平均项目数为9.5项,平均工程类型覆盖度为77.9%,农田种植业为主的工程所占的比重最大,乡镇企业工程所占比重最小。并以不同类型生态农业工程所占的比重为聚类指标,将该地区11个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分为6种类别,进而分析了不同类别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区域分布特点,提出了各区域生态农业工程的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4.
以1981年、1985年分别对西北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系统考察的若干对比数据及其巨变,证实了生态农业建设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分析了全国50个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市)这一延安市七大生态工程原理与效益,说明了生态农业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是适于我国国情、改善环境与农业生产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南地区6个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为例,通过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社会经济情况及生态农业建设情况的研究,探讨了适合该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1981年,1995年分别对西北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系统考察的若干对比数据及其巨变,证实了生态农业建设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分析了全国50个生态2建设试点县之一延安量七大生态工程原理与效益,说明了生态农业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是适于我国国情,改善环境与农业生产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肇东是黑龙江省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之一。为了达到生态农业市(县)的目标,从具体的市情出发,将全市划分为4个生态农业区,并通过进行10项生态工程建设和社会、经济措施,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概述了进行生态农业市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通过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项目的实施,湖北省京山县、宜城市和洪湖市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生态农业建设经验,领导重视和科学规划是建设生态农业县的前提与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调研分析浙江省德清县和湖北省洪湖市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市)典型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水网平原的生态经济特点,提出了4种水网平原生态农业建设典型模式,探讨了其生态经济学意义,为该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寻求了有效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宝坻县五年来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证明 ,城郊型生态农业建设 ,只要方法得当 ,就能够获得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 ,并纳入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轨道。通过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四川的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从1985年开始,经历了试点、示范、扩大范围和上等级、创实效的过程,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工程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绩,积累了经验,该文在概述我省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和去年取得的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对今后几个我不处生态2向纵深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昌图县高产农田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配套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辽宁省昌图县以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应用生态工程技术建立了以玉米为中心的高产农田农林牧加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初步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对于北方平原丘陵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桐城市生态农业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城是安徽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之一。为了达到国家级生态农业市(县)的标准,根据市情将全市划分为四个生态农业区,并通过十项生态工程基地的建设和社会、经济措施,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及模式建设建议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随着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开发,生态农业模式的系统工程概念逐步明确,生态农业模式分类体系也日趋完善。分析了生态农业模式的机制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指出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南方发展生态农业的条件分析及典型生态农业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生态农业建设是区域水土保持的重要组成,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不仅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同时能改善农村与农业生态环境,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我国南方目前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为推动我国南方生态农业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以及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的区别,指出生态农业理论指导体系、生态农业模式分类体系、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生态农业建设体系和生态农业保障体系是我国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大丰市自1992年12月被列入20个“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试验区”和“全国50个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及国家生态示范区以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以农业生态工程建设手段,推广优化模式,使大丰走上了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把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指出建设生态农业是解决农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与任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固始县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河南省固始县生态农业的现状、生态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模式,提出了基地建设、示范小区建设、配套项目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对策。建立结构和功能不断优化的生态农业复合系统是实现固始县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以及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的区别,指出生态农业理论指导体系、生态农业模式分类体系、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生态农业建设体系和生态农业保障体系是我国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