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梨火疫病的进境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讨论了梨火疫病的世界分布、国内苹果和梨的生产状况及经济重要性、梨火疫病在国内的适用性及国内外检测技术现状;澄清了以前我国有梨火疫病分布的错误报道。梨火疫病对我国梨和苹果生产具有极大的潜在风险,同时对我国的环境美化和生物多样性亦具潜在威胁。我国大部分地区为梨火疫病的适生区,国内广布梨火疫病的寄主。针对进口苗木的风险最大及果实亦可传病,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梨火疫病的传播扩散与检疫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对梨火疫病(Erwinia amylovora)的世界性传播现状进行分析以来,梨火疫病又在哥伦比亚(1993)、前苏联的乌克兰、前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1995)发生,本文拟就梨火疫病的传播扩散途径、检疫处理措施作以介绍。 一、梨火疫病的传播扩散特点 1.梨火疫病菌的存在形式 梨火疫病的传播扩散直接取决于病原菌的存在形式。据国外研究证实,主要有4种存在形式:菌脓、菌束、表生细菌和内生细菌。菌脓是梨火疫病菌存在最直接、最常见的形式,除越冬后复活的溃疡斑表面外,侵染不久后花、  相似文献   

3.
严防梨火疫病传入我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云陆 《植物保护》1994,20(5):15-16
严防梨火疫病传入我国梨火疫病为我国对外植物检疫对象,是仁果类果树的毁灭性病害。美国有17个州发生此病,据美国农部1976年调查,全年因梨火疫病危害损失梨和苹果约470万吨。该病1957年传入西欧,1958年到1969年英国由于梨火疫病毁灭梨树约2万株...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梨细菌性枝枯病应当称作梨火疫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白石  郭亚辉 《植物检疫》1999,13(4):245-246
关于日本和亚洲东北部地区的其它国家是否存在梨火疫病是很有争议的,自本世纪初开始就有文献报道日本有梨火疫病,但日本政府1974年声称以前的报道均是由于对病原菌的错误鉴定引起的,日本从未发生过梨火疫病[1]。虽然有些文献将日本列为梨火疫病发生的可疑地区,...  相似文献   

5.
梨火疫病是梨和苹果树上一种危险的细菌性病害。它在美国、新西兰危害十分严重。1957年梨火疫病传入欧洲,近年已蔓及西欧沿海各国,我国至今末发现梨火疫病,梨火疫病是重要对外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寻找一种准确、快速,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是我国当前对外检疫工作巾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梨火疫病菌的选择性培养基研究自 Lelliott(1968)报道营养蔗糖选择性培养基以来相继已推出数种。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最终证实还要依靠致病性测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亚洲梨火疫病(Erwinia pyrifoliae)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症状、寄主范围、分布情况,重点介绍了该病菌的微生物学、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特点,以及一些致病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比较了亚洲梨火疫病菌和梨火疫病菌以及日本梨枝枯病菌的关系,指出了亚洲梨火疫病菌传入我国的风险以及在检疫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梨火疫病是近年传入我国的检疫性病害,由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引起,可通过修剪工具田间扩散加重危害.为阻断修剪工具传病途径,做好梨火疫病的有效防控,本研究测试了电加热自动消毒修枝剪的灭菌效果和阻断梨火疫病田间传播性能,结果表明:电加热自动消毒修枝剪在工作状态下可在1s之内完全杀死沾染在刀片上的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已经发表的引物和制备的梨火疫病菌抗血清,研制了免疫吸附-PCR技术,使其检测梨火疫病菌纯菌的灵敏度比标准PCR技术提高10倍;检测模拟样品中的梨火疫病菌灵敏度提高了1000倍;从相关混合菌液中能够更加灵敏和准确地检测出梨火疫病菌.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灵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梨火疫病的世界性传播现状及检疫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梨火疫病是梨、苹果及许多蔷薇科寄主植物上一种毁灭性的细菌病害,已经成为各国有关科学家的普遍共识。自从1780年在美国纽约Hudson河流域最先观察到之后,梨火疫病在此后的200多年时间内,由于人为因素的传带,传至世界上3个重要的国家,进而促使梨火疫病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至今,据官方证实,已有33个国家或地区发生了梨火疫病,其中北美  相似文献   

10.
梨火疫病由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引起,可以通过蜜蜂授粉传播而加重危害。为做好香梨安全授粉工作,防止因直接放蜂造成梨火疫病的大流行,本研究测试了香梨花上分离的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梨火疫病菌的拮抗效果,并利用自行研发的“蜜蜂导向盒”进行了蜜蜂传播生防菌防病试验。结果表明“蜜蜂导向盒+生防菌”技术在香梨花期可以有效控制由梨火疫菌引起的花腐和枝枯。  相似文献   

11.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梨火疫病可能分布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赵友福  林伟 《植物检疫》1995,9(6):321-326
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梨火疫病在我国梨、苹果种植区的可能分布区和非分布区。根据梨、苹果的种植区域、梨火疫病的世界分布现状及梨火疫病的生物学特性,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确定了7月平均最高温度<23℃为其下限指标,5月份(北半球)或11月(南)平均最高温度>14℃为上限指标,3-5月平均降水>2mm为其经济分布的限制因子,初步确立梨火疫病在我国及世界的可能分布区。预测结果表明与该病实际分布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梨火疫病是重大检疫性病害,为明确修剪处理对梨火疫病发生的影响,在新疆库尔勒香梨园开展了不同修剪处理防治该病害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所设7种修剪处理对梨火疫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与不修剪病枝的对照相比,修剪病枝可明显控制梨火疫病的发生,其中防病效果最为稳定的处理为每修剪1次病枝便用3%噻霉酮水分散粒剂200倍液对剪刀喷雾消毒1次(即一剪一消毒)的处理,防效保持在90%及以上,可在一定时间内控制梨火疫病在香梨园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梨火疫病和梨腐烂病是当前香梨生产中的2大重要病害。为开发防治梨火疫病和梨腐烂病的生防资源,本研究以从新疆各地州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的粘细菌菌株为材料,采用菌苔共培养测定比较粘细菌菌株对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的捕食性能,平板对峙法测定粘细菌菌株对梨腐烂病菌Valsa pyri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从中筛选出对梨火疫病菌和梨腐烂病菌具有较好捕食功效和抑菌活性的菌株。通过离体叶片和枝条试验、盆栽试验评价其防效,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生防潜力粘细菌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6个粘细菌菌株对梨火疫病菌具有较好捕食功效,捕食后梨火疫病菌活菌数显著降低,由初始的109降低至102~105cfu/m L;同时对梨腐烂病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0%和87%以上。综合香梨离体叶片和杜梨苗上的试验结果,菌株NST12和NST47在对梨火疫病的保护性和治疗性防效均大于75%;NST47和NST49菌株在香梨离体枝条上对梨腐烂病的保护性和治疗性防效分别达到了7...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MARYBLYT计算机模型预测梨火疫病在我国各栽培区划发生的可能严重性,预测是以我国已发生梨火疫病的假设为前提。根据我国苹果栽培区划划分及预测的可能分布区,选择各区划有代表性的13个点(分属10个省),输入各点连续5年的苹果开花物候期、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和降雨量,通过MARYBLYT模型分析其花枯萎侵染发生次数,连续高危险性天数和EIP1值,经严重性判断指标的判断,并与美国马里兰、西弗吉尼亚梨火疫病实际发生情况比较,初步预测确定梨火疫病在我国各苹果栽培区划发生的可能严重性。结果表明,梨火疫病在我国各苹果栽培区划发生的可能严重性随不同品种、不同年份、不同栽培区,其发生从轻至严重均存在  相似文献   

15.
张乐  杨扬 《植物检疫》2001,15(1):14-17
为找到梨火疫病菌适度专化性的噬菌体,用于该病的检测和鉴定,从英国病山楂枝条上分离到一株噬菌体,测定了其寄主范围、潜育期、繁殖量等,还观察了其形态。分离到的噬菌体为高度专化性噬菌体,不能单位用于梨火疫病菌的检测和鉴定,可与其他梨火疫病菌噬菌体株系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系统研究梨园气溶胶中梨火疫病菌的含量, 本研究于2019年-2021年在新疆库尔勒市人和农场梨园, 利用病原菌孢子捕捉器在每年春季(4月下旬)、夏季(6月中旬)、秋季(9月中旬)收集梨园气溶胶, 检测梨火疫病菌。结果显示, 健康梨园气溶胶中未检测到梨火疫病菌, 不同发病程度的梨园气溶胶中均能检测到梨火疫病菌, 携菌量均值在102 cfu/(24cm2·h)以上, 其中, 气溶胶中梨火疫病菌含量最高值为2.81×104 cfu/(24cm2·h), 最低值为8.50×102 cfu/(24cm2·h); 重度、中度、轻度发病果园收集的气溶胶中含梨火疫病菌总菌落数均值分别为8.74×103、4.55×103、2.36×103 cfu/(24cm2·h)。此外, 在同一高度收集的气溶胶中, 梨火疫病菌菌落数随收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同季节气溶胶携菌量检测结果表明, 秋季发病梨园中气溶胶携菌量明显高于夏季和春季, 与梨园梨火疫病发病规律相符。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 气溶胶中分离的梨火疫病菌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7.
免疫捕获PCR检测进境苹果果实中梨火疫病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梨火疫病菌抗体和PCR技术建立了梨火疫病菌免疫捕获PCR方法,检测苹果模拟样品的灵敏度达到了1.5×102cfu/reaction。与直接PCR进行比较,免疫捕获PCR方法检测苹果模拟样品的灵敏度提高了10倍以上,而且省去了DNA提取等步骤。利用该方法成功从进境苹果样品中检测到梨火疫病菌,产物测序结果表明,产物序列和梨火疫病菌的相应序列高度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免疫捕获PCR法能除去样品中的大部分PCR反应抑制物质,可以有效检测进境苹果中梨火疫病菌,在口岸水果检疫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谢云陆 Zeller  W 《植物检疫》1996,10(5):262-267
应用梨火疫菌PCR技术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梨火疫菌潜伏侵染的样品,检出样品中梨火疫菌的最低带菌量为50个细菌,未发现它与其它植病细菌有交叉反应,从PCR扩增、电泳分离到获得最后结果仅需8小时。此法适宜对进口苗木、接穗和水果上的梨火疫菌快速检疫和对引种苗圃和果园里梨火疫病发生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9.
吴卓瑾  梁特  石娟 《植物保护学报》2023,50(6):1518-1527
为探究梨火疫病菌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在全球的潜在地理分布,基于其全球分布数据和筛选得到的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对其在当前气候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并利用刀切法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筛选对梨火疫病菌分布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变量。结果显示,对梨火疫病菌分布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变量包括2月平均最高温度、1月平均降水量、7月平均最低温度、温度变化方差、昼夜温差月均值和7月平均降水量,表明春季和夏季的温度和降水对梨火疫病菌的分布有较大影响。在当前气候条件下,梨火疫病菌在全球的适生区分布较广,适生区总面积达到5.58×107 km2,且高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沿海地区、地中海沿岸和亚洲中部及东部的部分地区;梨火疫病菌在我国的适生区总面积为7.36×106 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76.70%;在未来气候SSP126和SSP585情景下,梨火疫病菌在全球的适生区总面积分别为5.52×107 km2和5.24×107 km2。表明梨火疫病菌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潜在威胁,应加强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20.
张善干  于复坤 《植物检疫》1991,5(3):198-198
Erwinia amylovora(Burr.)winsl et.al.引起的梨火疫病主要是由花侵染,这方面的文献很多。但是关于在梨树(Pyruscommunis L.)生长季节中,由次生花侵染的重要性而却没有定量的数据。过去的20~25年中,在华盛顿中部地区,尽管初生花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但在6月中旬以前很少发现梨火疫病。和安大略湖南部一样,华盛顿中部地区的花期温度太低,以至火疫病不能发生。基于栽培者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