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同时,灰斑病还严重影响大豆品质,灰斑病粒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质降低1.2%,百粒重降低2g左右。  相似文献   

2.
大豆灰斑病又叫蛙眼病,省内大豆各产区都有发生。一、症状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荚、茎和种子。病粒出生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或圆形褐色病斑。成株期叶片上的病斑最初为裉绿圆斑,逐渐发展成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直径为l—5mm的蛙眼状病斑,  相似文献   

3.
大豆灰斑病也称蛙眼病,是大豆主要的叶部病害,大豆叶片受害后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并影响品质。大豆灰斑病首先由Hara在日本发现,现己在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德国、朝鲜、印度、委内瑞拉、危地巴拉、中国等地都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  相似文献   

4.
一、危害及症状 大豆灰斑病又称褐斑病、斑点病或蛙眼病。大豆灰斑病是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的重要病害,尤其在东北三省危害严重。该病原为黑龙江省东部低洼易涝地区的主要病害。早在70年代,黑龙江省地区因灰斑病损失大豆就达1000万公斤。  相似文献   

5.
大豆灰斑病也称蛙眼病,是大豆主要的叶部病害,大豆叶片受害后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并影响品质。灰斑病不仅使受害子粒变小,影响产量,子粒病斑还影响外观,发芽率降低,蛋白质含量降低2.9%,含油量降低1.2%,使商品大豆降等降价,限制出口。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大豆灰斑病的发病症状、原因、规律、条件、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一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旨在为大豆灰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豆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又称蛙眼病、褐斑病或斑点病,该病首先在日本发现,此后相继在美国、英国、前苏联、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委内瑞拉、危地马拉等国发生。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8.
<正>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1.病害症状大豆灰斑病病原菌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茎、荚及种子。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和子叶片出现圆形或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气候干燥时,病斑扩展缓慢。当气候适宜、低温多雨时,病斑可蔓延至生长点,使幼苗枯死。成株叶片染  相似文献   

9.
<正>大豆灰斑病又叫蛙眼病,省内大豆各产区都有发生,得病严重影响产量,籽粒斑也影响外观,品质变劣,商品降低,含油量降低,蛋白质含量也降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大豆灰斑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安徽等大豆产区,以黑龙江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它为害叶片和豆粒,造成叶片早期脱落,可使百粒重降低4%~21%,豆类品质变劣,含油量降低0.5%~7%,发芽率也明显下降。一、症状大豆灰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茎、荚和种子。带病种子长出的幼苗子叶上可现半圆形或圆形深褐色稍下陷的斑病,天气干旱时病斑停止发展,低温多雨时,病斑可继续蔓延至生长点,导致幼苗枯死。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种植比较广泛,但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常常会患上各类病虫害,尤其是大豆灰斑病,已成为影响全省范围的大豆病害之一,不仅会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导致减产、低产,还会造成广大农民朋友经济收入的减少,也会影响我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本文对大豆灰斑病的发病病因、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发病时间、影响因素以及防治方法等加以分析,为我县农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豆灰斑病食心虫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大豆灰斑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灰斑病也称蛙眼病,是大豆的主要叶部病害,在我国分布地区较广,其中以黑龙江省发生和危害最为严重。一般发生年可减产12%,严重时可减产30%~50%,同时还影响其品质、脂肪含量和蛋白质,降低其商品率。  相似文献   

14.
大豆灰斑病初次侵染来源是病株残体和带菌种子。因此认真清除菌源,合理轮作,种植抗病品种及搞好预测预报。大发生年份及时喷药保护,可以减轻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5.
大豆灰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豆灰斑病的病原及病害发生特点,并提出防治方法:种子处理、品种选育、药剂防治、栽培防病等。  相似文献   

16.
大豆灰斑病是世界性病害,几乎遍布世界各大豆产区。大豆叶片受害后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并影响其品质。大豆灰斑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及西南地区。其中以东北地区为重,尤其是黑龙江省最为严重。一般病粒率在20%以上,重者达50%~70%,造成的损失非常大。大豆灰斑病不仅使受害子粒变小,影响产量,子粒病斑还影响外观,发芽率降低,蛋白质含量降低2.9%,含油量降低1.2%,使商品大豆降等降价,限制出口。  相似文献   

17.
18.
一次防治大豆灰斑病籽粒灰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室内及田间大豆不同生育期接种试验证明,籽粒感染灰斑病的关键时期是R3-R5期.R2期以前侵染不造成籽粒斑驳,据此提出一次防治大豆籽粒灰斑病的关键时期为R2-R4期.  相似文献   

19.
20.
大豆灰斑病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灰斑病是东北大豆主产区主要病害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在我市大范围流行危害,后因推广抗病品种,其危害大大减轻,达到可以不预防的水平。近二三年大豆灰斑病在我市又开始大面积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