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敏定 《食用菌》2002,24(6):42
多数食用菌种植户的菌种都是在家用冰箱保存的 ,但因冰箱不是专用的 ,常放一些蔬菜、食品等等 ,时间一长很容易造成菌种棉塞受潮 ,从而造成菌种污染。因而须把菌种存在在一个低温且干燥的环境中才可以。由此笔者用以下方法防止棉塞受潮 ,两年来效果不错。具体做法是 :找几个饼干包装袋内的干燥剂小袋 ,在阳光下晒干 ,后放入扁宽 15~ 2 0 cm、长3 0 cm左右的塑料袋内 ,将菌种棉塞朝里放入袋内 ,然后把塑料袋扎口密封即可。待菌种存放 1~ 2个月后 ,再取出干燥剂晒干后重新放入袋内即可连续保存。经试验用碎玉米粒制作的母种存活力强 ,在冰箱…  相似文献   

2.
平菇菌种的保存通常采用石蜡密封冰箱保存法。此法保存期较短,保存期间须多次转管,稍有不慎易出现菌种退化、老化现象。为此,笔者经多次实践,采用树蔸接种法保存菌种,此法可以一次性保存6~7个月,且菌株不易退化,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通过平菇液体菌种在不同温度不同保存期的出菇试验,得出的初步结果是,在21~25℃室温下保存15d鲜菇产量高于固体菌种;保存25d鲜菇产量与固体种相近;在5℃冰箱中保存95d鲜始产量与固体菌种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平菇液体菌种保存温度及有效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液体菌种不同保存温度和有效期的试验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室温1~25℃下保存24 h,菌球均可萌发;在1~20℃下保存15 d,菌球成活率达90%以上;在21~25℃下保存15 d,鲜菇产量高于固体菌种;在5℃冰箱中保存95 d,鲜菇产量高于固体菌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蛹虫草菌种在不同条件下保藏对其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筛选适宜的菌种保藏条件。方法:采用10℃/5℃(昼/夜)和15℃/10℃(昼/夜)两种变温条件、散射光和黑暗两种光照条件,分别保藏菌种1个月和2个月的时间,以冰箱保藏为对照。结果:结果表明,10℃,5℃保藏时蛹虫草的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优于15℃,10℃及对照保藏;散射光保藏菌落颜色和菌丝气生性及子实体产量好于黑暗保藏;在10℃/5℃温度下,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及子实体产量影响不大,可以继续延长保藏时间,在15℃,10℃温度下,不宜超过2个月的保藏时间。[结论],较适宜的保藏条件是10℃/5℃、散射光、保藏1个月,菌株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气生性中等,菌丝致密,菌落角变面积小,菌丝长速均匀稳定,菌丝干重及子实体产量较高。可见,蛹虫草菌种在较低的常温、有散射光条件下保藏要比保藏在冰箱里效果佳。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液氮和4℃冰箱保藏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种,并对液氮菌种进行活化处理,通过栽培试验比较各处理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氮法保藏双孢蘑菇菌种的产量较理想;液氮菌种经活化处理后的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室外供试验葡萄品种和室内试验所需的葡萄主要病害病原菌均采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实验站。从田间采取新发病的白腐病病叶。在植保实验室进行菌种培养,进行菌种纯化,纯化好的菌种转接在带有PDA培养基的试管中。菌种保存在实验室的冰箱内。  相似文献   

8.
选择适宜的菌种保藏介质,是有效保障真姬菇菌种品质的重要一环,不仅关系到真姬菇栽培者的直接利益,也关系到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延续。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脱氢酶活力,对22种真姬菇菌种保藏介质的保藏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0.1%的PEG6000溶液对真姬菇菌种保藏6个月和9个月的整体保藏效果最好,其次是0.1%的PEG10000溶液与超纯水,再次是0.8%葡萄糖溶液和矿泉水。0.6%葡萄糖溶液仅适于真姬菇菌种9个月的保藏,纯净水仅适于真姬菇菌种6个月的保藏。其他介质的保藏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9.
以往我们采用冷藏法保藏菌种,从种菇收集到的担孢子须立即分离,获得一级纯母种又须置于冰箱(4~10℃)保藏2~3个月,再经二次传代,制成三级生产菌种。这种方法具有防止菌种传代多而老化衰退,保持菌种纯壮的作用,但它仅能保藏菌丝体(不能很好地保藏有性担孢子),且菌丝体久置冰箱极易感染杂菌,以及置于冰箱的菌丝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菌种蒸馏水保藏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引芳  王镭 《食用菌》1992,14(3):15-16
食用菌菌种保存最简便,应用最广泛的是继代培养保存法(Subculturing),菌体定期反复移植适当的培养基,再放置冰箱保存.在反复移植培养中,菌种的遗传特性易发生改变,并易招致污染的危险.液氮超低温保存(Cryogenic freezing with liquid nitrogen)为食用菌菌种长期保存最有效的方法,但需特殊的设备和颇贵的液氮费用.Castellani(1939年)最先报道了病原真菌蒸馏水保存技术,此后蒸馏水保存技术(Preservation in distilled water)  相似文献   

11.
黑木耳菌种的保藏,在我地区一般是采用斜面和木屑一级种在冰箱内保藏。笔者自1979年以来用耳片组织分离菌种取得成功后,于81年7月进行种耳低温保藏期试验,现将初步结果简报于下。材料和方法(一)供试种耳:①采自房县的野生黑木耳;②采自天门县棉籽壳室内栽培的黑木耳。前者于7月6日后者于7月15日置冰箱(-4℃)低温保藏。在保藏期间曾发生过停由,长者达10来天,短者1~2天。(二)分离和培养:冰箱保藏的二个种耳,于1986年3月8、15日和4月20日进行三次  相似文献   

12.
目前普适用冰箱保藏试管菌种,试管口用牛皮纸包扎,用这种方法只能保藏3—6个月.我们是采用薄膜代替牛皮纸,即把薄膜剪成所需大小,用酒精棉或新洁尔灭擦一下进行消毒,然后包在棉塞外用橡皮筋  相似文献   

13.
优质菌种是秀珍菇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菌种保藏是保障优质菌种的关键环节.为明确培养基对秀珍菇菌种保藏效果的影响,以秀珍菇菌株Y710-14为材料,在冰箱4℃条件下,设计了PDA、PDSA、PDYA、PDSYA共4种半合成培养基和以木屑、棉籽壳、麦粒为主料的5种天然培养基配方进行试验.采用半合成培养基保藏母种3个月、9个月...  相似文献   

14.
在没有电又没有电冰箱的农村,如果菇农要短期保存较多的母种,或要保存原种、栽培种,怎么办?可以土法上马用木材做一只冰箱,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冰箱的体积可根据菌种数量来确定。先做一个木框,内外的六个面用三夹板包封,夹层间填充棉絮,箱顶中央开个大圆洞用来加棉塞,另开个小孔供插温度计。箱内上方钉个木支架,供置白铁皮盛冰容器,容器底部焊一根铁管伸到箱外,外端管上装个阀门(图1)。  相似文献   

15.
正菌种保藏的原理是通过干燥、低温、缺氧、避光、缺乏营养等方法,使菌种的代谢水平降低,乃至完全停止,达到半休眠或完全休眠的状态,而在一定时间内得到保存。需要时再通过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使保藏物恢复活力,使菌种在较长期的保藏之后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生命力、典型的形态特征、优良生产性能。目前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有以下几种。1菌种保藏方法1.1斜面低温保藏法将需要保藏的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  相似文献   

16.
郭崇华  冯明教 《食用菌》1996,18(4):18-19
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推广,已有很多菇农掌握了菌种转接、扩大培养等技术。但购回的试管菌种,就是置于冰箱也仍面临着菌种活力下降、菌丝萌发速度减慢等问题。尤其是对一些优良菌种来说,如何使其优良性状保存下来而不致发生变异?本文介绍一些易于掌握的菌种保藏和复壮方法,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7.
牛艳萍 《食用菌》2006,28(6):55-55
平菇原种的生产目前主要是麦粒制种,由于麦粒营养成分高,故而菌种生长较快。对栽培季节在秋冬的北方来说,原种的生产大多是在炎热的夏季至初秋(7~10月)。这段时间一般气温较高,菌种生长较快。如果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就给制种工作带来了保存的麻烦。大量的菌种堆积,时间过长菌种会老化,生命力下降,产生大量浪费。我们把多余的菌种放在-10℃左右冰柜(或冷藏室中),冷冻20~30d,需要时提前2~3d取出,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产量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木耳菌株"黑29"为试验材料,制备木耳液体菌种及固化菌种(1.5%琼脂固化菌种、2%琼脂固化菌种)。比较液体菌种和固化菌种萌发生长速度、菌丝形态、菌种活力、现耳时间、出耳产量等。结果表明:液体菌种和固化菌种均随菌种保存时间的延长表现出菌丝生长速度减缓,发满菌袋时间加长、出耳时间延迟,产量略有下降。液体菌种保存15d,失活不萌发,但固化菌种仍然保持较高的活性,可以正常生长、出耳。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的母种培养,通常是采用马铃薯培养基。但这种培养基在常温下和置于冰箱里培养和保存食用菌母种均不够理想,究其因有这三方面:①菌种培养和保存的时间若稍长时,培养基易干缩、龟裂、脱离管壁;②菌种的菌丝生长不旺且易老化;③菌种需多次转接培养,会严重影响菌种种性之稳定,甚至易使菌种出现生理退化。为了克服上述培养基在培养和保存母种过程中所出现的这些弊端,笔者于1992~1993年开始探索研制及应用桑木粒与胡萝卜混合培养基,进行培养和保存凤尾菇、平菇、姬菇母种试验,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一)桑木粒的制备 选取无霉变、无虫蛀、曝晒干粗1~2cm的桑枝条,用利刀削去表皮,然后把枝条切  相似文献   

20.
张丽  杨燕 《现代园艺》2014,(23):31-31
<正>红富士是从普通富士的芽(枝)变中选育出的着色系富士的统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晚熟苹果品种。富士果实虽有风味好、晚熟、耐贮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果实着色差的缺点。富士苹果与其他苹果相比有更长的最佳食用期,甚至无需放入冰箱保存。室温下可保存4个月,如果放入冰箱,富士苹果可保存5~7个月。现将秋季富士苹果树的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