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锤泵是中德两国合作推广的农村环保节能项目。它是一种利用水锤效应直接将低水头能转换为高水头能的高效提水装置,国外在其理论和结构应用示范研究方面已有200多年历史,技术成熟。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扬程高,寿命长,不消耗电、油、煤等任何能源,可实现1昼夜将1.6~600m^3的水,自动提升到2km范围内,相当于提高落差2~20倍,非常适用于缺电、无电的山区和半山区的农田灌溉,人畜用水及山地果园喷灌,在水源充足地区,也可利用水锤泵提水蓄能,进行微型发电。水锤泵推广应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吕成长 《排灌机械》1994,12(2):31-34
西德不来梅海外研究与发展协会无偿援助的630型水锤泵二台、420型水烫泵一台,干1990年6月由浙江省科委拨给我市进行应用试验。我们根据西德提供的技术资料,于1990年11月确定石柱镇厚孙树和唐光镇岩前村作为水锤泵的应用试验点。它们分别用于60亩作物的旱地灌溉和200户农户的自来水供应。下面就二种典型的提水方式进行分析。一、工程概况三、水锤泵主要技术要求水锤泵结构型式见图1。西德提供的水锤泵主要技术要求是:水锤泵进水管长L为8倍的落差八使用工作水头H为1.5~7m,提水高度h为2~30倍的水头落差H,出水量q为325.2~49升/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在永安市竹林丰产示范基地中水锤泵的安装使用,介绍了水锤泵喷灌技术在竹林培育中的应用,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水锤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锤泵是一种利用水的落差进行扬水的水力机械,其最大特点是不需要专门的动力机,不需要燃料和电力,在有落差水头的情况下可连续地运转扬水。我国60年代曾经发展过水锤泵,由于当时缺乏详尽的理论分析及计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轻小型喷灌机组低压喷灌条件下运行速率的合理取值以及工作压力与喷灌机组压力水头损失的关系,以轻小型喷灌机组为研究对象,经过室内喷灌试验,研究了一定工作压力和流量条件下机组的运行速率、灌水定额之间的关系,并对机组的局部水头损失和沿程水头损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水定额与轻小型喷灌机组的运行速率、工作压力有一定的关系,通过确定灌水定额,能够调制出相应的运行速率.轻小型喷灌机组卷盘车处入口压力增大,喷水车单喷头处的压力也随之增大,但是入口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单喷头压力的提高幅度减小,因此在机组正常工作范围内,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机组的入口压力,以减少机组的压力水头损失,节省能耗,降低机组的运行成本.轻小型喷灌机组在中国有广泛的发展前景,该项研究对于中国轻小型喷灌机组的性能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为轻小型喷灌机组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云谷川灌区槐沟自压喷灌工程,于1982年6月16日建成,经试喷符合设计要求。现已正式运行。喷灌面积120亩。这一自压喷灌工程的特点是水头高,它位于海子沟干渠一号倒虹吸右侧,其进水口海拔高2696.7米,主管末端(大部分耕地所在高程)2548米,经过消力池减压后还有剩余水头86米。由于内水压力大,必须解决塑料管与铁管管件  相似文献   

7.
一近年来,国内出版的喷灌技术书籍,关于喷灌系统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曾介绍过一些经验公式。如谢才公式、哈森一威廉斯(Hazen-Williams)公式、斯柯贝(Scobey)公式以及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常用的一些公式。鉴于喷灌系统的管道投资,占系统总投资的比重大,管道沿程水头损失计算的正确与否,对喷灌系统及运行费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编制《喷灌系统技术规范》过程中,广泛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并结合一些单位的实验研究,对喷灌系统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公式的选用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  相似文献   

8.
多喷头支管设计的常规方法是采用克里斯琴(Christiensen)导出的等流量、等出流间距、等管径的多孔系数法,但实际喷灌工程中,各喷头流量并不相等,间距也可能不同。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支管模型,提出了支管内各管段通用的水力计算方程式,可求解出精确的支管流量和水头。本方法用于多种管径,出流间距可不相等的管段组成的喷灌支管设计。  相似文献   

9.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几种常用的喷灌管道进行了沿程水头损失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分析了这些公式理论上的完备性和实用上的可行性。本文提出的沿程水头损失公式与目前常用的三个国外经验公式相比,其精确程度可以提高20~60%;与我国国家标准《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相比,部分数据更趋合理;与我国各喷灌测试基地以往多次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为了厘清水锤泵的技术发展动态和目前的技术应用现状,文中回顾了水锤泵技术发展历史,并简要介绍了水锤泵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水锤泵的效率计算方法,并对水锤泵的理论设计方法发展进行了梳理.随后对水锤泵的国内外研发现状进行了大致概括,提出了中国水锤泵发展受限的根本原因,并指出简化制造和装配工艺、发展大型化水锤泵制造技术以及研发轻型化和分体式水锤泵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接着总结出水锤泵系统参数和结构参数是影响水锤泵的主要因素.最后对国内外水锤泵的实际应用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发展应用水锤泵应在考虑泄水阀和输水阀动态启闭过程的水锤泵运行全过程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发展适用于不同群体或目标的水锤泵制造技术.研究成果对扩大水锤泵的应用范围,提升中国水锤泵的制造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喷灌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乃是喷灌系统水力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计算喷灌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的多口系数F的数值,取决于管道上孔口的数目,随着孔口数目的增加,F相应减小。一般计算的通用公式为:  相似文献   

12.
喷灌系统中各处压力的均衡是确保各项技术要求和较高的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用水泵加压的管道式喷灌系统中,当管道系统较长或地面高差较大时,由于管道的摩擦水头损失较大或因地形升高损失压力水头较多,常使近处和远处(或低处和高处)的喷头的压力相差悬殊。这样不仅难于保证各处灌水量的一致,无法实现设计要求的均匀度、喷灌强度和雾化程度等各项技术指标,甚或使喷头不能正常工作,水泵不能  相似文献   

13.
喷灌塑料管道水力阻力系数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是在水头59m,管长234m,以及水头24m,管长扣一99m的两处坡度均一的测试场进行的。通过对硬聚氯乙烯管、改性聚丙烯管和无缝钢管等八种不同口径的管道的测试(场地布置见图1),初步研究了常用喷灌管道沿程阻力系数人的变化、水头损失与流速的关系、管流在不同水头下的变化,进而求出塑料管道水力计算经验公式。图1第一测试场布置示意囹1塑料管道水力阻力系数人的实验1.l输水管阻力系数人的变化山区自压喷灌管道多属长管型,水头损失主要是沿程损失,局部损失较小,可忽略不计。此次测试只考虑由沿程阻力引起的沿程水头损失。试验时,…  相似文献   

14.
广场草坪地喷灌设计和施工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场草坪地喷灌系统既满足灌溉要求,又具有景观效果.结合广场草坪地喷灌工程实例,阐述喷头选择与布置、喷头间距和支管间距的确定、干管与支管的管径计算、管道水头损失计算、喷灌强度计算、水泵选配等设计方法以及开挖管道沟、安装管道和立杆、安装水泵和控制系统、安装喷头等施工过程和注意事项,以供大面积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锤泵几何结构及运动特性,对水锤泵在工作过程的受力及振动情况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流体力学,计算了其产生的水锤效应。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水锤泵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在底座及相贯线处存在较大的应力分布,整体变形不大,设计相对合理;各阶振型主要表现为扭曲及弯曲振动。  相似文献   

16.
以喷灌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智能喷灌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建立起一种利用太阳能实现控制系统能量供给的大面积智能喷灌系统。根据智能喷灌系统的布置形式和原则,结合喷灌系统的工作参数,建立以喷灌系统造价为目标的喷灌系统参数优化模型,对参数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并与未进行优化的喷灌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喷灌系统管道流量增加,水头损失降低,系统造价与优化前相比明显降低。在现有的喷灌系统控制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系统优化的方法,使喷灌系统的多方面指标达到最优化,确保喷灌系统的运行过程可靠性高,从而为后期喷灌系统设计、施工及系统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特低水头微灌中微喷带的水力特性和灌水均匀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低水头微灌就是微喷带的正常工作水头1m左右的微喷灌,在所有喷微灌中工作水头最低,又能满足设计灌溉补充强度。可按控制一条微喷带的流量偏差率、设定微孔间距和喷射角度来达到灌水均匀。低压灌溉管道在灌溉水稻田的同时不添增压设备也可对旱作进行低能量微灌。  相似文献   

18.
喷灌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洒落到地上的一种灌水方法。压力水通过水泵形成的称为机压式喷灌。如喷灌水源位置具有足够压力差时,可利用自’然水头进行喷灌,此喷灌称为自压式喷灌。  相似文献   

19.
自压喷灌已在我省普遍发展。尤其在水头较高,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有可能建设固定式或半固定式自压喷灌系统。有的地方还可与发展小水电相结合,既浇地,又发电,水力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由于自压喷灌系统不消耗能源,因此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使用经济,而且运行安全可靠的优点。我省广大山区,大有发展前途。但是,自压  相似文献   

20.
一、喷灌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布置原则在坡地上布置喷灌系统比平地上布置要复杂得多,除考虑水源、灌区位置外,应抓住地形这一主要矛盾。下面根据地形特点来讨论一下喷灌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原则。 (一)喷灌系统的组成 1.水源工程 (1)蓄水工程水源高于灌区地面,且具有自压喷灌要求的水头时,往往需要修建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