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NET技术的茶树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中国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加强种质资源规范化管理,促进资源信息交流,提高资源共享水平,笔者应用.NET技术为开发平台,SQLServer2005为后台数据库,采用Web流行的Browser/Server模式,建立茶树种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供茶树种质资源信息的浏览、查询、统计以及茶树种质资源信息的动态管理,实现中国茶树种质资源身份信息、保存信息、鉴定评价数据、图像信息的全面网络化共享,使现有资源在农业科研、生产上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种质是利用和改良动植物、微生物的物质基础,更是实施各个育种途径的原材料,因此优良种质鉴定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种质鉴定方法已由形态水平发展到蛋白质和DNA分子水平。RAPD技术具有敏感、快速、简便、产量高、重复性好及检测容易等突出优点,广泛应用于种质鉴定中,但也有不足之处。基于RAPD标记技术建立起来的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标记克服了RAPD标记的不足,操作简捷,特异性和重复性较高,是一种有效的分子标记。RAPD-SCAR分子标记技术的利用使种质鉴定更为快速准确,提高了育种速度,缩短了育种周期,为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体外技术和RFLP、RAPD等分子标记技术在种质资源收集和遗传多样性鉴定中的应用,为对种质资源的全面评价,应综合运用形态学鉴定、农艺性状评价和分子水平基因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30份闽南乌龙茶茶树种质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使用同一扩增引物的特异谱带类型和不同扩增引物的谱带类型组合可以有效鉴别闽南乌龙茶茶树种质资源;10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03条谱带,其中80条具有多态性,占77.67%.通过UPGMA法聚类分析,30份茶树种质被聚为2个类群,供试种质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03,遗传关系树状图在分子水平上清楚的显示了闽南乌龙茶茶树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为评估供试样品的遗传演化地位并从中选择适宜种质作为亲本进行茶树育种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茶树优异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态性、亲缘关系和分子鉴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个引物在15份优异资源中得到1050个RAPD位点,平均52.5个位点/引物,70个位点/资源。在所获得的137条可重现谱带中,8条是单态的,129条是多态的,多态性程度达94.2%;引物的多态性相对频度为0.24~0.83,总平均为0.47;遗传距离在0.16~0.62之间,平均为0.37,这可能与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有密切关系。RAPD数据的类平均法聚类结果显示,15份资源可划分为3个类群,从相似性系数讨论了资源间的亲缘关系。应用12个引物产生的20个特异标记的存在和11个特异的缺失,可以鉴别所有15份优异茶树种质资源。RAPD可以作为茶树优异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系统演化和分子鉴别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资源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是中国大叶茶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要基地,目前已收集保存了茶组植物28个种,1199份茶树资源。为促进茶树种质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应用Access数据库软件,首次系统整理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830份,向e平台提交了共性描述种质资源631份,特性描述种质资源300份,与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相链接,建立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为实现茶树种质资源的规范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根据茶树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现状,提出了资源圃茶树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框架,指出了茶树资源保存、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中存在资源保存分散、体系不完善、种质资源性状鉴定深度不够、资源共享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福建茶树种质资源的抗寒性,应用电导率法、冰柜法、田间自然鉴定法和综合决策排序法对具代表性的福建34份茶树种质(品系)的抗寒力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不同低温对福建茶树种质(品系)寒冻害的影响极显著,气温达-6℃且持续3 h时,茶树轻微受害,-9℃时受害率达17.6%,-12℃时67.6%的茶树种质(品系)受害;福建茶树种质(品系)对低温的忍耐性和适应性总体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地方种质的抗寒力差异大,杂交新品系的抗寒力多数介于两亲本之间,其忍受的临界低温大都小于-9℃,同属较抗寒类型,适宜在江南、华南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三米单粒种子DNA提取方法及在玉米自交系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适度快。提取的DNA分子量大.没有降解,质量好,完全可以满足RAPD分析的需要,这就为RAPD在玉米种质及纯度签定上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有利于该项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肖晗  罗利军 《种子》1994,(6):48-50
本文对RAPD的含义和特点,RAPD的扩增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就RAPD在作物种质资源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疆目前推广的8个主要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的RAPD分析,初步构建了新疆玉米DNA指纹图谱及数据库,探索了RAPD技术在玉米种质鉴定和纯度分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8个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的指纹图谱多态性丰富,仅用一个引物即可以将24个材料完全区分开,表明了该指纹数据库在玉米品种鉴定与种子纯度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DNA分子标记在茶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世界三大饮料作物之一,是山茶属植物中最重要的作物.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茶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茶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有效的评价,以便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是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RFLP、RAPD、AFLP、ISSR、SSR等,它们各具其优点,并在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NA分子标记技术以后在茶树其他方面的研究中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用RAPD和SSR分子标记鉴定小金海棠F1代 杂种实生苗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金海棠(Malus xiaojinensis)具有多种抗逆特性,是苹果属植物中一种珍贵的野生种质资源。由于小金海棠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早期准确、快速、有效地鉴定其F1代杂种实生苗对于研究利用其众多抗逆基因具有重要意义。RAPD技术是现有鉴定果树杂种实生苗最为简单、快速和有效的分子标记技术,但RAPD技术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笔者对小金海棠和山荆子(M. baccata)F1代杂交实生苗79个单株进行了RAPD分析,并用SSR标记对RAPD标记的初步鉴定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结果显示,RAPD标记鉴定出的杂种实生苗有72.2%得到SSR标记的证实。研究的结果还表明,“叠加”和“新带”两种RAPD带型,结合RAPD标记特异位点数可以为小金海棠F1代杂种实生苗提供可靠的鉴定依据。研究为利用RAPD技术早期快速鉴定果树杂种实生苗提供了新的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RAPD技术在花卉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品种鉴定、系统分类、种质资源研究、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分析、基因定位和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在花卉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并对RAPD技术的优缺点和今后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植物根结线虫分子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RFLP、RAPD和SCAR、rDNA-ITS-PCR、AFLP等几方面概述了分子技术在植物根结线虫鉴定中的应用现状。分子技术用于检测植物根结线虫种间和种内群体间在DNA水平上的根本差异,为根结线虫的鉴定提供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蹇黎 《种子》2015,(2):51-53
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鉴定、系统发育进化分析、指纹遗传图谱的构建以及特异基因的克隆与定位等诸多研究领域中得以广泛的应用。综述主要几种用于药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DNA分子标记技术(RAPD、ISSR、SRAP、AFLP、RFLP)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为开展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科学利用与创新研究,本研究利用筛选出的12条ISSR引物对125份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条引物共扩增出16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有160个,多态性比率为95.8%。供试茶树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461 1~0.922 2之间,平均值为0.631 8,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建立了聚类树状图,揭示了125份茶树种质的亲缘关系。从160个多态性位点中筛选出18个多态性最丰富的位点,建立125份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依据图谱差异可鉴定不同的茶树种质。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茶橙瘿螨(Acaphylla theae Watt)是茶树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培育抗螨品种是茶树育种的重要目标。研究的开展是为了从现有茶树种质中鉴定发掘出高抗茶橙瘿螨的基因资源,以提供育种利用。【方法】试验以福建武夷山地区的56份地方茶树品种为材料,连续3a通过田间调查鉴定了不同材料的茶橙瘿螨抗性,并系统鉴定了高抗种质的形态、生物学和品质特征。【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茶树种质间存在较显著的茶橙瘿螨抗性差异,供试种质的虫口密度平均为27.6头/cm2,变异范围为0.2~75.9头/cm2,变异系数为68.1%;为害状指数平均为26.6,变异范围在2.6~59之间,变异系数为54.1%。通过鉴定,筛选出了4份高抗茶橙瘿螨的资源“巡山猴”、“武夷82号”、“金锁匙”和“满地红”,其中前3份种质烘青绿茶的感官审评总分分别为91.3、91.0和91.6,品质优异,为高抗优质资源。【结论】试验筛选出的3份高抗茶橙瘿螨且品质优异的种质是今后开展茶树抗螨育种的良好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8.
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对来自全国产茶省的31份种质资源、福建地区的10份种质资源以及湖南安化云台山种有性后代居群的30个单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不同生态条件下的31份不同种质资源中,21个RAPD引物扩增出188条谱带,多态性比率为90.43%;福建10份种质资源,21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154条谱带,多态性比率为81.81  相似文献   

19.
IRAP分子标记被广泛运用于植物物种间的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为探究IRAP分子标记在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可行性,本研究采用通用引物成功扩增茶树Ty3-gypsy类型逆转录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通过多态性及单倍型分析,评价其适于开发分子标记。基于相对保守区域设计并筛选的3对引物,采集自云南12个地区的65个不同类型的茶树种质资源材料通过PCR扩增获得带型稳定、多态性好、条带清晰的IRAP-PCR指纹图谱,其中筛选的26个IRAP标记在供试样本中具有100%多态性,可以有效区分茶树种质资源的采集地,也可对不同茶树类型的鉴定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Ty3-gypsy逆转录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开发的IRAP分子标记可为茶树物种关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茶树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自60年代以来,茶树育种一直是中国茶树研究工作的重点。为了给茶树育种工作提供新的种质资源,取得育种工作的突破性进展,国内外广泛开展了关于其多倍体育种的研究。笔者从多倍体的获得和鉴定方法两方面综述了茶树多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要加强多倍体诱导效率和新型诱导剂的研究,指出嵌合体是目前多倍体育种中普遍遇到的问题,茶树离体再生频率及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对于茶树嵌合体的分离及茶树多倍体离体诱导技术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并分析了茶树多倍体研究的优点和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