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宜城市1998年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我市稻飞虱为大发生,全市发生面积3.3万hm2次,比大发生的1991年少0.1万hm2,防治面积4.6万hm2次,比1991年高1.2万hm2次,防治后挽回损失4212万kg,比1991年高885万kg,实际损失1040万kg,比1991...  相似文献   

2.
钟建明 《植物医生》2001,14(4):28-28
凯里市植保站1997年向市政府提出了要求实施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立项报告 ,得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2年的实施 ,在各级行政领导及广大农技干部的共同努力下 ,综合配套各项技术、措施 ,完成4013hm2,挽回玉米损失344.74万kg,挽回经济效益369.59万元 ,现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如下 :1项目实施结果1.1基本概况全市玉米种植面积3333hm2 左右 ,年推广杂交玉米7万kg,其中育苗移栽2667hm2。1997年市下达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任务1333hm2,1998年下达任务2667hm2,要求平均667…  相似文献   

3.
何树鹏 《植物医生》2002,15(1):24-24
稻秆蝇是三穗县水稻主要害虫之一 ,近年来随氮肥施用的增加和耕作制度的变化 ,其发生危害逐年加重 ,1999年黔东南州植保站将该虫综合防治技术立项 ,作为丰收计划项目实施。3年来 ,在各级行政部门领导及广大农技干部的共同努力下 ,综合配套各项技术措施 ,共实施7220hm2,有效实施规模6500hm2,挽回稻谷损失308.37万kg,新净增经济效益349.96万元。现将综合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1项目实施结果1.1基本概况三穗县位于贵州省东部 ,粮食构成以水稻为主 ,全县全年种植水稻5435hm2 左右 ,年推广杂交水稻约5…  相似文献   

4.
黎国翰 《植物保护》1995,21(4):52-52
稻瘿蚊在武平县危害上升稻瘿蚊50年代在我县只山区、半山区零星发生,危害较轻,70年代中期逐渐扩展到平原稻田,发生面积逐年上升。50年代为5hm2,60年代为16.1hm2,70年代2080hm2,80年代4189.5hm2,90年代前半期为6436....  相似文献   

5.
赤斑黑沫蝉属同翅目沫蝉科。为害水稻、玉米、大豆、红薯等多种作物 ,被害作物叶片逐渐枯黄 ,严重为害可造成作物整株枯黄死亡 ,减产十分严重。20世纪90年代初赤斑黑沫蝉在思南县玉米、水稻等作物上仅零星发生为害。近年来由于暖冬气候和农户对赤斑黑沫蝉防治方法不当 ,使赤斑黑沫蝉在玉米、水稻上发生呈上升趋势。1995年全县稻田发生面积1600hm2,占全县稻田面积8.9% ;1998年稻田发生面积8000hm2,占全县稻田面积46.15% ,1999年稻田发生面积11333hm2,玉米发生面积1467hm2,占全县稻田、…  相似文献   

6.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经灰飞虱传毒的一种病毒病 ,近2年来 ,该病害在宝应县水稻上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给水稻高产、稳产带来一定的影响。结合宝应县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防治情况 ,笔者就该病害的发生原因、防治对策进行了初步分析。1发生情况2001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3.86万hm2,其中粳稻3.4万hm2,品种以武育粳3号为主。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面积为1.2万hm2,均为粳稻田 ,而籼稻田则基本未见。发病时间一般为栽后20~30d。就产量损失而言 ,一般田块在1 %以下 ,个别田块甚至造成绝收。2000年发生面积为1…  相似文献   

7.
水直播稻田杂草病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湖北省国营大沙湖农场植保站(433223)夏火青熊国华我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500hm2左右,劳平水田种植面积约1.3hm2。由于劳少田多,中稻水直播栽培面积每年约占总面积的1/3,品种以汕优63为主。尽管水直播栽...  相似文献   

8.
安义县稻瘟病一般年份主要在早稻发生危害,晚稻很少发生。而2000年晚稻稻瘟病发生较多,面积1万hm^2,特别是穗颈瘟在培两优288上危害严重,在局部地区重发生,减产40%以上的面积近133.4hm^2,绝收面积33.3hm^2,是有记载的晚稻稻瘟病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为此笔者对该年度晚稻稻瘟病流行作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吉林市发现蔗扁蛾危害巴西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玉米锈病在浙江淳安县呈上升趋势。1997年秋玉米大面积爆发玉米锈病,发病面积1467hm2,占秋玉米总面积22-1%,损失粮食平均25kg/667m2;1998年发生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县6670hm2秋玉米全部发病,发病期比上年提早20d左右,部分夏玉米也有玉米锈病发生,平均损失粮食40kg/667m2,发病期由1997年秋玉米灌浆初期提前到抽雄吐丝期;1999年首次在春玉米上发现玉米锈病危害,秋玉米上发病期比1998年提早30d。经病原菌鉴定,我们认为该病由玉米多堆柄锈菌Puccinc…  相似文献   

10.
监利县水稻常年种植面积13.3万hm2,其中早稻面积4.7万hm2,通过近5年示范推广,1998年早稻旱抛秧面积1.3万hm2。在示范推广过程中,我们对其病虫草害发生与综合防治工作作了一些探讨。1旱抛秧病虫草害发生特点1.1苗期易发生立枯病水育秧改为...  相似文献   

11.
稻食根叶又称食根金花虫(DonaciaprovostiFairm) ,是危害水稻根部的主要害虫。近年来 ,稻食根叶在雷山县雷公山山腰地区的西江镇、方祥乡667hm2 稻田危害猖獗 ,上升为水稻的主要害虫 ,尤以方祥乡稻田粮食损失严重。667m2 损失粮食200kg~250kg,使该乡70%的农户靠到县城购粮和靠国家救济粮维持生活。为此 ,两年来 ,亲自临田作重点调查和田间观察 ,开展大面积的防治示范 ,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稻食根叶发生情况1.1稻食根叶主要以幼虫危害水稻根部。水稻受害后叶片窄…  相似文献   

12.
武陵山区是稻瘟病常年发生流行地区。病害发生程度,主要受品种抗性及气候条件的制约.1989年,武陵山区大部分主栽品种如汕优63、D 优63、V 优63、V 优64等丧失抗瘟性,稻瘟病猖獗流行,发病面积254.6万亩,占该地区稻田面积的47.1%,稻谷损失7731.46万公斤,其中黔江地区发病面积81万亩,占稻田面积的69.2%,稻谷损失1 440.8万公斤.为了尽快选出抗病高产的杂优水稻组合及制种亲本材料,为今后品种的布局和稻瘟病的综合治理提  相似文献   

13.
林怀华 《广西植保》1999,12(3):31-32
1999年春季,北海市西瓜种植面积为5954hm2,比上年同期的2634hm2增加了3334hm2,增13倍。但去冬今春遇特大干旱,高温、以及一场7~10d强冷空气的恶劣气候,不利于西瓜生产,给生产管理,如保温、抗旱保墒等带来困难,西瓜长势差,病虫害发生面积大,发生程度严重,而防治难度大,防治效果不理想,又增加了西瓜生产成本。1 春西瓜病虫害发生情况  据统计,北海市1999年春西瓜病虫害发生面积为17万hm2,其中病害04万hm2次,虫害13万hm2。西瓜生长前、中期以病害为主,尤以西…  相似文献   

14.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威胁极大的流行性病害,其发展速度快、危害重、损失大。近年来该病在昭平县一些品种组合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叶瘟、穗颈瘟的大流行,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4.00%~48.41%,造成了水稻产量局部严重损失,由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全县的产量损失总体上控制在经济允许阈值以下,稻瘟病的综合防控在实践上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因此,研究总结稻瘟病暴发成灾的原因,掌握稻瘟病发生流行的规律,建立相关应对机制,采用积极有效的预防和防治措施,对水稻安全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河池地区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34万hm2左右,尤以石山地区种植面积大。玉米铁甲虫是该地区玉米主要害虫,因此几年未实施大面积联合防治玉米铁甲虫行动,造成该虫虫源积累,导致1999年呈回升趋势。  统计全地区玉米铁甲虫发生面积为11万hm2,比上年增加074万hm2。与1990年、1991年的相当。其中大化县的发生面积增幅最大,由上年的9267hm2,增至56667hm2,增加了5倍。  由于去冬今春持续干旱,气温较高,有利于玉米铁甲虫的越冬及提早迁移为害,加之玉米种植期…  相似文献   

16.
1发生防治概况水稻是遵义市主要粮食作物 ,年均种植面积16.67hm2 左右 ,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3.31 % ,而水稻螟虫(二化螟)在我区常年都有发生 ,1966,1972,1976,1978年发生较重 ,进入80年代后 ,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 ,杂交水稻面积的加大 ,给水稻螟虫(二化螟)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化螟已上升为重要害虫。1.1发生范围越来越大危害我市水稻的螟虫主要以二化螟为主。三化螟在部分县(市)发生危害 ,常年全市危害面积在0.67~16.67万hm2 之间。1980年遵义市(原遵义地区)二化螟轻发生 ,…  相似文献   

17.
唐承成 《植物医生》2002,15(3):21-22
稻叶鞘腐败病是水稻孕穗至抽穗期由半知菌类丛梗孢目的真菌侵染剑叶叶鞘的病害。剑叶叶鞘受害后 ,致使秕谷粒增加 ,千粒重降低。若形成包穗或半包穗 ,损失更重。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限于部分乡镇的局部田块发生 ,危害不严重 ,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及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 ,现已成为我县发生面积逐渐增大 ,危害逐渐加重的新病害。1998年发生面积0.25万hm2,占全县栽插面积的30.1% ,平均减产5.12% ;1999年发生面积0.30万hm2,占水稻栽插面积的37.8% ,未防治的损失7.58% ,2000年发生面积0.34万hm…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是一种毁灭性、流行性病害 ,在我市历年都有发生 ,但由于近年我市主栽的大部分杂交稻组合(如汕晚3等)抗病性严重丧失 ,加之氮肥用量的增加、气候条件适宜等原因 ,导致病害日趋严重 ,1999年该病在我市流行 ,受害面积近6670hm2,其中绝收面积达1140hm2,损失粮食1.93万t。针对这一情况 ,2000年至2001年我们在开阳、息烽、清镇、修文、花溪、乌当六个县(区、市)71个乡933个村6933个村民组开展了“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 ,两年共完成有效推广面积56480hm2,挽回粮食总产235…  相似文献   

19.
永安市位于福建中部偏西,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80年代前,稻瘿蚊仅在局部地区间歇发生为害。1988年开始,为害逐年加重。1988年全市发生3个乡镇,12个村,面积1570hm2;1991年扩大到8个乡镇,82个村,为害面积达到2.03万hm2。1993年遍及全市各乡镇,发生村数达到143个,发生面积达到7.16万hm2,经大力防治,仍然损失稻谷77万kg。1995年和1996年为轻发生年。1997年和1998年发生面积又分别回升到7.31万hm2和7.18万hm2,损失稻谷分别达86万kg和62…  相似文献   

20.
徐坤  欧木生 《广西植保》1999,12(3):37-39
柳州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667万hm2,主要有害生物如稻飞虱、稻瘿蚊、稻纹枯病等重大病虫鼠的危害长期威胁我市水稻生产。若不实施有效控制,每年将造成稻谷自然损失约9万t,严重制约本市粮食生产。为积极有效控制水稻有害生物的危害,减灾保产,柳州市于1997年至1998年进行了稻田重大病虫鼠害减灾保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应用面积316万hm2次,综合治理102万hm2,取得了显著效益。1 减灾保产技术的主要内容  组装和实施一整套稻田病虫鼠害监测预报和综合治理配套技术,如技术流程图所示。根据柳州市稻田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