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通过对紫花苜蓿根瘤菌接种,使接菌地固氮提高80%,增产鲜草提高44.4%,说明接种根瘤菌剂是提高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固氮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3.
根瘤菌对紫花苜蓿产草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苜扇”菌种接种紫花苜蓿,分别测定了结瘤量、生物量、土壤肥力、茎叶比和鲜干比。结果表明:苜蓿接种根瘤菌,可明显提高苗期结瘤率和结瘤量,增加分枝期和现蕾期植物量,不同地域接种组的鲜草产量均比对照组提高,差异极显著,土壤中的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增加。根瘤菌对豆科牧草具有促进生物量增长,提高牧草经济性能,改善牧草品质和适口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高效共生根瘤菌的筛选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用10株不同的根瘤菌对4种紫花苜蓿(Mecicago sativa)品种(或品系)进行接种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可使紫花苜蓿的生长在各个方面都有显著地提高。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苜蓿其地上部分干重,有效根瘤菌数及总根瘤数与不接菌的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5.8%-997.0%,37.3%-1410.0%和92.6%-1610.2%,差异显著。在各紫花苜蓿和根瘤菌之间存在着互作关系。筛选出了与各紫花苜蓿品种(或品系)最佳共生匹配的根菌,分别是中苜1号:30085,45236:RS:30015,NM006,25132;Vector:30015,45236,25132;WL323:30096,45236,25132. 相似文献
5.
6.
利用土壤筛选紫花苜蓿高效共生根瘤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西北地区土壤试管栽培法对12株不同地区来源的根瘤茵和2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品系)进行接种效果的研究,旨在使筛选结果尽量接近实际生产环境,筛选出符合实际效果的高效共生菌株。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与根瘤菌之间表现出共生效果的多样性。绝大多数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苜蓿在总瘤数、有效瘤数、地上部干质量方面与不接种的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7%~240%,10%~367%,7%~150%。根瘤菌与紫花苜蓿品种之间存在着互作关系,且受土壤因子尤其是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初步筛选出的与2个紫花苜蓿品种(品系)最佳共生匹配的根瘤菌菌株分别是:中苜一号的73317,01006,01055;金皇后的83092,01006,01055。 相似文献
7.
很多研究表明,紫花苜蓿根瘤菌竞争结瘤在共生结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影响紫花苜蓿根瘤菌竞争结瘤的因素很多,本文就概述了根瘤菌、苜蓿和苜蓿根瘤菌与苜蓿之间的亲和性三方面对苜蓿根瘤菌竞争结瘤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很多研究表明,紫花苜蓿根瘤菌竞争结瘤在共生结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影响紫花苜蓿根瘤菌竞争结瘤的因素很多,本文就概述了根瘤菌、苜蓿和苜蓿根瘤菌与苜蓿之间的亲和性三方面对苜蓿根瘤菌竞争结瘤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通过对紫花苜蓿接种苜2、苜9、苜167三个菌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三人菌种中,紫花苜蓿接种苜2不论在根瘤数量、重量和牧划产量方面尤为突出,苜2接处区比对照区结瘤率提高94%,产草量提高31%,是我国北方地区理想的根瘤菌种。 相似文献
10.
在科尔沁草地沙壤土上,采用不同丸衣材料对紫花苜蓿进行丸衣化接种根瘤菌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区的效果均高于对照区。其中,用一线钙镁磷肥做丸衣材料效果最明显,吉瘤率比其它处理提高3.3%~58.3%;单株结瘤数提高3.0%~90.6%;当年产草量提高3.1%~25.9%;翌年产草量比其它处理提高8.9%~27.9%,种子产量提高5.2%~29.3%。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采集东北黑土地区2龄紫花苜蓿(Medicago)根瘤菌菌株,经过根瘤菌的耐盐、耐碱、耐酸、溶磷能力、生长素分泌能力、代时、固氮酶活性等生物学特性测试;并进行回接试验,测定供试菌株促生植株的根瘤数、根瘤重、生物量及全氮量,旨在阐明黑土区苜蓿根瘤菌特性与促生植株地上生物量及其全氮的关系。结果表明:菌株促生植株的全氮量与根瘤菌泌酸能力、代时、促生植株根瘤数显著相关(P≤0.05);菌株促生植株地上生物量与菌株溶磷能力、泌酸能力、促生植株根瘤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通过通径分和回归分析建立了苜蓿根瘤菌株促生植株地上生物量及其全氮量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该方程可为优异菌株筛选及其促生能力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外植体的选取时期及处理、培养基及激素组合、培养条件等多方面分析,影响紫花苜蓿花药培养的因素,并对花粉植株倍性鉴定、驯化移栽和花粉植株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南方紫花苜蓿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方紫花苜蓿5~7d无菌苗下胚轴、田间栽培株叶片和花药为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基本培养基及其分化培养基的外源激素组合和浓度配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下胚轴、叶片和花药愈伤组织诱导适宜基本培养基分别为BSH、MB和NB;激素的组合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或体细胞胚发生因外植体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下胚轴和花药以2,4-D0.05~0.5mg·L-1 NAA0.1~2.0mg·L-1 KT1.0~3.0mg·L-1 6-BA0.5mg·L-1较好,具潜在芽分化能力的绿色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61.1%和78.0%;叶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以2,4-D5.0~8.0mg·L-1 KT3.0mg·L-1为宜,诱导率68.6%。同时,补加水解乳蛋白(LH)对胚状体的形成和发育有一定作用。绿色愈伤组织或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MS 6-BA1.0~2.0mg·L-1 KT1.0mg·L-1 NAA0.05~0.1mg·L-1分化培养基上培养,15~30d均能再生出小植株。 相似文献
14.
15.
苜蓿根瘤菌固氮研究进展及浅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苜蓿根瘤菌资源调查及根瘤菌和寄主、环境间的相关特性和共生关系、共生结瘤过程与根瘤菌与寄主植物间的信息物质传递的研究,生物技术应用于根瘤菌系统发育及其分类的研究,进一步促进根瘤菌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并对苜蓿根瘤菌固氮研究方面进行了浅评。 相似文献
16.
苜蓿根瘤菌固氮研究进展及浅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苜蓿根瘤菌资源调查及根瘤菌和寄主、环境间的相关特性和共生关系、共生结瘤过程与根瘤菌与寄主植物间的信息物质传递的研究,生物技术应用于根瘤菌系统发育及其分类的研究,进一步促进根瘤菌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并对苜蓿根瘤菌固氮研究方面进行了浅评。 相似文献
17.
不同苜蓿-根瘤菌结瘤固氮能力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新疆、重庆和北京3个地区收集了7株苜蓿,从每株苜蓿上分离和纯化出1个根瘤菌菌株.通过抗生素筛选,得到了抗链霉素、新霉素、壮观霉素和卡那霉素的菌株4个,分别是HSmr、ANeor、ⅠSpr和XKmr.4个菌株和7个苜蓿品种做竞争结瘤实验和固氮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根瘤菌的竞争结瘤能力是根瘤菌本身的遗传因素和它长期所处的生态环境共进化的结果.几个菌株同时接种时,双感染或多感染普遍发生,并且双感染或多感染发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培养条件、苜蓿品种、根瘤菌菌株以及培养条件与苜蓿品种相互作用都影响其发生率.苜蓿的固氮能力受到菌株、苜蓿品种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影响.菌株XKmr竞争结瘤能力最差,但固氮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8.
19.
沿海滩涂地区苜蓿根瘤菌接种方法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沿海滩少地区接种根瘤菌大面积种植苜蓿的调查结果表明,丸衣化接种技术显著地提高了芷蓿的成苗率和生长势,接种根瘤菌可使苜蓿产草量提高50 ̄93.2%,根系生物量提高39.02 ̄44.53%,结瘤量提高70.97 ̄73.3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