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玉米新品种浚单22获得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对浚单22进行了5个处理的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5个试验处理的栽培密度中,以6.00万株/hm^2产量最高,其次为6.75万株/hm^2和5.25万株/hm^2,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6.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田间试验表明,不同密度处理对正德304农艺经济性状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密度范围均为7.5~8.25万株/hm^2,在此范围内产量差异不显著。建议生产中因地因品种调整好密度。在高水肥条件下以7.5万株/拼为宜;在地水肥条件下以8.25万株/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3.
产量指标3000kg/hm^2以上,密度为9.75万~12.00万株/hm^2,单株角果数400个左右,每荚粒数17粒,千粒重3.8g以上。  相似文献   

4.
淮北地区中等肥力条件下,郑单958麦后板茬夏立播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性状等结果不同,6.75万株/hm^2产量最高达9642.0kg/hm^2;3.75万株/hm^2以上,即可实现7500.0kg/hm^2以上产量。  相似文献   

5.
油菜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等水平(纯N110kg/hm^2)并采用育苗移栽、开行点播、条播和撒播,相应密度分别为7.5万株、18万株、35.8万株、和37.2万株/hm^2的情况下。其产量水平达2475~2625k/hm^2,产量间差异不显著;但点播、条播和撒播比育苗移栽用工少108.9~172.9个/hm^2。单位面积上纯经济效益比育苗移栽高1723.8~2396.2元/hm^2。单位劳动生产率比育苗移栽高11.74~25.94元/个工。  相似文献   

6.
高产示范结果表明:新品种黔兴201平均单产11.664t/hm^2,较对照会单4号增产3.914t/hm^2,增产率为48.05%;最高单产16.575t/hm^2。高产栽培措施为:播种期春播4月5~15日,夏播5月10~20日;密度6.75万~9万株/hm^2;底施农家肥22.5~30t/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45~0.75t/hm^2;追肥(尿素)的施用量分别为:苗肥0.15~0.225t/hm^2、穗肥0.45~0.6t/hm^2、粒肥0.15~0.225t/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播期、收获期、密度和氮肥运筹试验,采取回归和通径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淮北地区中晚熟,中大穗型玉米高产栽培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收后争时抢播,从6月10日以后,每推迟1d减产66.21kg/hm^2;适当降低种植密度,由8.25万株/hm^2降至5.25万株/hm^2,产量将从6909kg/hm^2增至9219.0kg/hm^2,5.25万株/hm^2均可获得9000kg/hm^2的产量;氮肥应超前施肥,基肥和穗肥各占50%有利高产,苞叶变黄后推迟10-15d待乳线消失后收获,可增产16.0%左右,且能提高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8.
直播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直播玉米密植通透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1直播玉米超高产产量结构 产量目标:产量为1.2万~1.5万kg/hm^2; 产量结构:保苗7.0万~7、5万株/hm^2,最高不超过8.0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种植密度对高粱国窖红1号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新选高粱品种国窖红1号6种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探明了密度对高梁植株生育及产量的影响,提出了该品种高产的合理密度应为9万-1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优质杂交稻绵5优527的高产栽培技术,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筛选出了高产(9000kg/hm^2以上)优化组合方案:栽插密度27.6万~29.1万穴/hm^2以上 施氮量(纯N)157.1~178.7kg/hm^2,施磷量(P205)56.2~65.7kg/hm^2,施钾量(K2O)79.2~92.7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