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播种方式与耕作方式对小麦群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播种方式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小麦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群体结构的动态发展过程来实现的。在不同播种方式和耕作方式条件下,小麦的分蘖成穗,叶面积指数的发展变化,干物质积累过程及穗粒结构等,均有较大差异,从而造成产量的较大差异。采用何种方式及组合,以建立合理的小麦群体结构,协调个体和群体发展,使有效穗和穗粒重有一个合理的构成,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垄作栽培对小麦个体发育和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小麦垄作栽培是在克服了传统栽培(平作)许多不利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耕作栽培方式。通过大田对比试验表明,垄作栽培可显著降低群体内空气湿度.纹枯病、白粉病等常见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得到极显著降低;第一、二节间缩短增粗,茎壁加厚,抹高降低,抗倒伏性显著增强;垄作栽培中小麦种植在垄顶,全生育期根际土壤疏松不板结。利于根系发育,单抹次生根数量增加9.6~19.1条,0~60cm根系干重较平作栽培增加12%以上.深层土壤根系活力得到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小麦免耕播种具有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农民劳动强度、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节约肥料、增加产量等优点,为充分发挥小麦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优势,总结了其应用技术要点。摘要:  相似文献   

4.
垄作栽培对小麦植株形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与传统平作相比,垄作栽培使小麦植株的基部节间缩短,株高显著降低;旗叶和倒2叶叶面积变小,而倒5叶叶面积变大,有利于构建“松塔型”理想株型;株型构成指数改善,有利于优化叶片的空间分布;冠层绿叶干重明显增加;穗粒数增加、千粒重提高,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小麦种植已实现机械化。小麦种植中运用机械化播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小麦高产和稳产,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对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小麦种植技术要点,以期促进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微喷带灌溉对小麦灌浆期冠层温湿度变化和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东  徐学欣  张洪波  林祥  赵阳 《作物学报》2015,41(10):1564-1574
2012—2013和2013—2014年度田间试验中设小麦灌浆初期不灌水(W0)、畦灌(W1)和小麦专用微喷带灌溉(W2)3个处理,并在灌浆中后期设置不同微喷时间和水量处理,以明确微喷带灌溉对小麦灌浆期冠层温、湿度和粒重的影响。灌浆初期10:00进行W2处理,当日中午穗层温度降低6.8~11.3℃,降幅明显大于W1处理;灌水后第2~4天与W1无显著差异,第4天与W0无显著差异。W2处理当日叶片水势显著大于W1处理,当日光合速率和次日叶片水势与光合速率及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与W1无显著差异,且显著大于W0处理;W2的灌水利用效率显著大于W1处理。在小麦灌浆后期于10:00、12:00、14:00时采用微喷带喷水5 mm和10 mm均显著降低冠层温度,提高冠层相对湿度、旗叶水势和群体光合速率,且微喷时间越早越有利。本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灌浆初期微喷补灌或中后期在预报高温当天10:00时微喷补水5~10 mm,可显著提高粒重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7.
北方粳型超级稻群体生长发育及冠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方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和辽星1为试材,在不同肥力水平下对群体的生长发育动态及冠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直立大穗为主要特征的北方粳型超级稻株型紧凑,叶片挺直,分蘖数适中,叶面积指数(LAI)适宜,冠层上部叶面积较大,高光效叶片数多,群体中光照分布合理,光合作用持续时间长;生长前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少,中后期较多,耐肥抗倒不早衰,因此产量潜力高。  相似文献   

8.
赵莉 《种业导刊》2017,(4):17-18
小麦免耕播种是近年来试验推广的一项生态效益显著的新技术。通过免耕播种与常规播种的小麦田间对比试验,从小麦群体动态变化、产量要素构成、生产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指导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产小麦品种冠层形态生理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河南省及部分黄淮麦区种植的小麦高产品种的冠层形态、生理和产量性状相关分析和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麦旗叶面积与主茎粒重、主茎粒数和每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穗下节长度和粗度与主茎粒重有显著的正相关.千粒重、旗叶长度、面积、基角、开张角和鞘长,穗下节长、颈长、穗长以及旗叶持续光合面积的遗传符合简单的加性显性模型.穗下节粗度和主茎粒重存在“互补型”的非等位基因互作.株高、旗叶宽、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主茎粒数似有基因的非随机分布.净光合速率的遗传则可能存在复杂因素.此外,对30个高产小麦品种的旗叶和穗下节形态作了分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宽、窄幅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出苗期,宽幅播种方式较窄幅播种方式出苗相对较少;出苗后,宽幅播种方式的优势显现出来,最高群体、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和公顷成穗均较窄幅播种方式多,宽幅播种方式产量高于窄幅播种方式产量,增产幅度达9.3%。  相似文献   

11.
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超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9,自引:1,他引:69  
在67 500株 hm-2、90 000株hm-2和112 500株hm-2等3个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超高产夏玉米品种登海701产量和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籽粒产量、叶面积指数(LAI)、光合有效辐射(PAR)上层截获率、群体光合(CAP)和群体呼吸(CR)、干物质积累量均提高;而叶绿素含量、穗位叶层和下层PAR截获率则降低。在67 500株 hm-2下,宽窄行与等行距处理相比无显著优势。但在90 000株 hm-2和112 500株 hm-2密度下,80 cm+40 cm行距处理的产量、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穗位叶层的PAR截获率、花后群体光合速率(CAP)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其他行距处理(等行距、70 cm+50 cm和90 cm+30 cm);而群体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的比值(CR/TCAP)则显著低于其他行距处理。说明在较高密度条件下,80 cm+40 cm的宽窄行配置有助于扩大光合面积、增加穗位叶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提高群体光合速率、减少群体呼吸消耗,从而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2.
以食葵中熟品种LD5009为材料,在石羊河中游绿洲设3个种植密度(D1:39 990株/hm2,D2:49 990株/hm2,D3:66 660株/hm2)和3个行距(R1:0.7m,R2:0.6m,R3:0.5m),研究不同密度与行距配置对向日葵盛花期冠层结构、光合特性以及产量构成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D3R2处理下茎粗降低至2.50cm,株高和冠层下部叶向值分别增加至187cm和50.50。高密度能显著增大冠层中部叶面积指数(LAI),而中等密度有助于平衡冠层中、下部光环境,保证冠层底部较高的LAI,D2R2处理下LAI可达5.20,其中冠层下部为1.97。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差异集中体现在冠层下部,D3R2处理冠层下部叶绿素含量、PnTr分别降至1.09mg/g、-1.87μmol/(m2·s)和1.33mmol/(m2·s)。产量、盘粒数、千粒重与株高、冠层中、下部叶向值、冠层中、下部LAI呈负相关,与茎粗、冠层中及下部透光率、冠层下部叶绿素含量、PnTr呈正相关。本试验条件下,种植密度为49 990株/hm2且0.6m行距配置可确保适宜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为高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玉米光合特性和冠层微环境对密度和行株距配置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密度及行株距配置可构建合理的玉米群体和冠层结构,提高光合效率,系统分析玉米光合特性及冠层微环境对密度和行株距配置的响应机制,为华北平原玉米光温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密度6.75万株/hm 2(D1)和8.25万株/hm 2(D2),副区为3种行株距配置:60cm等行距(H1)、宽窄行80cm+40cm(H2)、匀播(H3)38cm(行株距相同,D1)和34.5cm(行株距相同,D2)。结果表明:常规生产密度等行距(D1H1)种植和高密度宽窄行(D2H2)种植能形成合理的群体冠层结构,具有适宜的冠层温度、CO2浓度和相对湿度,能促进植株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提高净光合速率,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因此,在常规密度等行距种植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密度至8.25万株/hm 2时,宽窄行种植方式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机采棉花冠层结构指标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田间条件下,选用棉花杂交种鲁棉研24号和常规品种新陆早60号为供试材料,设置适宜机采的1膜3行等行距(76 cm+76cm+76 cm)低密度、1膜6行宽窄行(66 cm+10 cm)高密度及1膜3行等行距(76 cm+76 cm+76 cm)双株高密度3种配置方式进行试验。【结果】等行距低密度下,棉花生育前期生长旺盛,叶面积指数与光吸收率迅速增加至最高值;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及光吸收率下降幅度分别为10.4%~13.6%、3.7%~4.2%,低于其他两种处理,且干物质积累量较高。等行距低密度下杂交棉产量最高。【结论】等行距低密度下杂交棉实现高产的生理基础主要是: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及光吸收率增长迅速,干物质积累较快;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及光吸收率下降缓慢,能维持较高水平,光合生产能力较高,干物质积累量最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发掘晋北地区黍子生产潜力,在晋北干旱半干旱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行距(行距25、30、35cm)和不同种植密度(50万、75万、105万、135万、150万株/hm~2)组合处理对黍子产量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组处理中,A_2B_3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值均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明显;黍子各个生长时期群体叶面积指数也以A_2B_3处理组合最高,成熟期A_2B_3处理叶面积指数虽较抽穗期有所降低,但在各处理组合中仍为最高值;成熟期A_3B_2和A_3B_3处理干物质积累总量表现相对较高,分别为13.17和13.18g。通过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A_2B_3(行距30cm,密度105万株/hm2)、A3B3(行距35cm,密度105万株/hm2)、A2B2(行距30cm,密度75万株/hm~2)3个处理组合最适宜在晋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行距配置对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灌浆期干物质转运及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兰考矮早八干物质生产及物质转移效率受行距的影响。干物质生产以15 cm行距为最大,30 cm行距为最小;干物质转移量对籽粒的贡献率以穗轴 颖壳部位最低,以茎鞘为最大,叶片居中;地上部总干物质转移量对籽粒的贡献率以20 cm行距为最高,其次为15 cm行距,以30 cm行距为最低。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其籽粒灌浆过程并计算有关籽粒灌浆参数表明,行距配置对籽粒灌浆特征也有一定影响,就总的效果而言,以20 cm行距最优,有利于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氮肥和密度对直播油菜冠层结构及群体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华油杂62为材料,10月5日机械直播,在中氮(180 kg N hm–2)和高氮(270 kg N hm–2)2个水平下设置5个密度(15×104、30×104、45×104、60×104和75×104株hm–2)处理的裂区试验,研究产量、冠层结构、农艺和光合特征等指标。结果表明,2个氮水平下,分枝起点高度和冠层倒伏角度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根颈粗和冠层高度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在45×104株hm–2密度范围内,低效分枝比例随密度增加而减少。中氮水平下,45×104株hm–2和60×104株hm–2处理产量较高,在2921.2~3109.8 kg hm–2之间。高氮水平下,30×104株hm–2和45×104株hm–2处理产量较高,在3607.2~3772.4 kg hm–2之间,与其对应的初花期叶面积指数和结实期角果皮面积指数分别为3.72~3.94和4.21~4.34;初花期和结实期的透光率分别为6.1%~7.4%和16.4%~18.1%;群体有效角果数为65.5×106~68.7×106 hm–2。与传统的移栽油菜相比,直播油菜通过"减氮增密"栽培措施,在纯氮用量270 kg hm–2条件下,2种密度(30×104和45×104株hm–2)均可获得3600 kg hm–2以上产量,且适度密植可降低根颈粗,冠层相对集中,利于机械收获。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不同新型肥料的使用效果,为生产中合理选择肥料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烟农19为材料,在安徽省怀远县龙亢农场设置普通化肥、保持肥、活性增效肥、活性炭肥、活性素肥、土壤改良剂+习惯施肥和习惯施肥共7个不同肥料处理,研究对小麦冠层结构、光能截获率、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肥料处理较习惯施肥处理产量提高了4.4%~10.2%,其中活性增效肥处理产量最高。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新型肥料处理均提高了小麦生育后期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冠层叶面积指数及光能截获率。综上,新型肥料具有增产增效的优势,尤其活性增效肥可作为小麦科学施肥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不同行距配置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群体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究行距配置方式对冠层微气象因子及群体抗逆性的影响,明确夏玉米适宜的行距配置方式,在方城和辉县设置大田试验,以3个不同株高类型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中秆品种郑单958、高秆品种先玉335和矮秆品种512-4),设置2个种植密度(60 000株 hm-2和75 000株 hm-2),研究了5种行距配置方式(50 cm、60 cm、70 cm、80 cm等行距和80 cm+40 cm宽窄行)下冠层结构和群体抗逆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株高类型杂交种在相同密度下,随行距扩大,株型变得松散,穗部叶片叶向值减小,并偏离种植行,向种植行垂直方向发展,冠层温湿度降低,群体抗逆性增强,但冠层光照截获率降低,产量也随之减少。对比发现,不同品种和密度下,60 cm等行距能够较好地协调冠层微气象因子与玉米产量的关系,叶片分布适宜,冠层温湿度和光能分布合理,显著提高了中下部的光能截获率,病虫害和倒伏的发生率较低,获得最高产量的频率最高,且适宜机械化田间作业,建议作为适宜黄淮海地区推广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豫麦49-198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际土壤细菌在拔节和抽穗期数量较多,而放线菌、真菌在开花期数量最多。根际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及土壤蛋白酶活性、脲酶活性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以基本苗150×104株/hm2或225×104株/hm2处理最高;真菌数量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与产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表明微生物和酶活性增加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