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玉米杂交种毕单4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单4号系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黔西北山区自然生态特点和玉米生产实际,于1982年以墨白玉米种质自选系405为母本,以330天然杂株自选系41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杂交玉米组合。该组合于1992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MDCK细胞表面禽流感病毒(AIV)受体的水平,以12日龄的SPF鸡胚为试材,通过反转录PCR扩增唾液酸转移酶Ⅰ基因(St3galⅠ),并将回收的片段插入到pMD18-T载体中。酶切pMD18-T-St3galⅠ和pCI-neo质粒,将目的片段进行连接,构建含有St3galⅠ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MDCK细胞,在G418的筛选下,获得具有抗性的转基因细胞系。通过细胞克隆化培养和PCR检测,筛选可稳定表达St3galⅠ基因的细胞株。结果表明,从鸡胚中克隆的St3galⅠ基因成功的插入到pCI-neo质粒,从而实现真核表达载体pCI-neo-St3galⅠ的构建。在G418选择压力下,初步获得了稳转目的基因的MDCK细胞系。将抗性细胞混合克隆进行稀释,经选择后挑选出30个单克隆抗性细胞株。分别以转染细胞基因组DNA和总RNA为模板,经PCR检测显示,目的基因已整合入MDCK细胞的基因组中并可稳定的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3.
研究类猪圆环病毒2型因子P1体内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将P1分子克隆接种普通仔猪,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猪的扁桃体、脾脏、腹股沟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细胞的凋亡情况。猪感染P1后21和35 d的扁桃体、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细胞出现了凋亡。P1可能引起猪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4.
5.
为了对鸟类性别分化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进行深入分析,对家鸡性反转胚胎雌激素及相关调控基因表达模式进行了检测,分析这些性激素在鸟类性别分化调控起到的作用。选择ER、3βHSD、P450c17、P450arom 4个基因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外源注入formestane(福美司坦)和17β-estradiol(17β雌二醇)2种手段,并设置雌雄鸡胚2个对照组,检测以上基因在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84 h、96 h、120 h、144 h、168 h、192 h)的表达变化趋势。ER、3βHSD、P450c17、P450arom基因的表达变化在注入外源激素的试验组同未注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其中ER表现为下降趋势,P450arom表达激增,3βHSD、P450c17基因表达变化缺乏明显规律。雌激素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外源激素注入过程后,原有调控模式可能会被打乱。  相似文献   

6.
根据鸡贫血病毒Cux_1株基因组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通过PCR扩增出VP1基因。将扩增出的片段克隆到pGM_T载体上,通过测序分析证实该片段与鸡贫血病毒Cux_1株的VP1基因序列一致。然后将克隆化VP1基因亚克隆到PET_32a( )载体上并进行原核表达。SDS_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一个分子质量为70.4 kDa的重组蛋白获得了成功表达,并且鸡贫血病毒阳性血清能和重组蛋白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7.
8.
李超  饶勇  陈静  刘作易  肖华贵  陶刚  朱英  宋杰轩 《种子》2004,23(8):13-15
DNA分子标记技术是检测遗传差异的一项新技术,特别是RAPD标记技术应用更加广泛,DNA质量是保证RAPD分析成功的关键.本文采用改良SDS法对油菜叶片总DNA进行了提取,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光光度计分析,结果表明:1、所提取的DNA浓度和纯度都高,可以作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用,并为本实验后续的PCR扩增奠定了良好的材料基础;2、不同时期叶片DNA的含量不一样,苗期幼叶DNA含量比青荚期无柄叶DNA含量高.  相似文献   

9.
玉米类LFY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每天9 h和15 h两种光照条件对热带玉米自交系CML288和温带玉米自交系黄早四进行处理。以玉米茎尖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分离到1个1 265 bp的全长cDNA克隆,序列比较表明其为拟南芥LFY基因的同源基因,命名为类LFY(基因登录号为DQ343237)。类LFY与同源基因zfl2、RFL、LFY和FLO的同源性依次为93%、84%、57%和57%。它的DNA序列和推论的蛋白质序列与zfl1同源性最高,其编码的蛋白质与zfl1相比在第28、29和160位分别少1个丙氨酸、脯氨酸和苏氨酸,在188位置多1个甲硫氨酸。该基因在2个供试自交系茎尖中长日照条件下不同生长时期持续表达,短日照条件下生长早期和后期不表达,其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 625014)  相似文献   

11.
黄芪及当归对增强固始鸡免疫作用的适宜配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嵩山南路140号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相似文献   

12.
逐日测定了4层立体育雏笼不同层面温度及位于育雏笼不同层面的四组固始鸡0~4周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4层立体育雏笼的二层温度与四层、三层及一层温度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1、0.8895和0.7667,并建立了二层与各层温度间的回归方程。0~4周龄固始鸡在不同层面温度下体重、料重比、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胫长在1~3周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第四周差异不显著,说明对固始鸡在28.5℃的低温下开始育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Bt基因在不同陆地棉基因型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Bt基因在陆地棉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1)Bt基因在不同陆地棉基因型中均能充分表达,与常规(非抗虫)棉相比抗虫性极为显著。(2)不同陆地棉基因型品系(种)之间抗虫性比较,有差异且部分品系间达极显著水平。(3)Bt基因在不同陆地棉基因型的表达,前期(对二代棉铃虫的抗性)差异较大;中期(对三代棉铃虫的抗性)差异变小;后期(对四代棉铃虫的抗性)没有显著差异。(4)转Bt基因抗虫棉Bt基因的表达随棉花的生育进程呈逐渐降低趋势,即对二代棉铃虫的抗性>对三代棉铃虫的抗性>对四代棉铃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转Bt杀虫蛋白基因油菜植株的后代进行卡那霉素抗性分析和PCR技术检测,结果表明:Bt杀虫蛋白基因是以单拷贝、 杂合地整合到转基因植株(T01、 T02、 T03、 T05、 T06、 T07、 T08)的基因组中,并稳定地遗传.ELISA检测表明:在第3~第9叶期Bt杀虫蛋白基因在转基因油菜植株中高效地表达,Bt杀虫蛋白的表达量为170~260 ng/25 m  相似文献   

15.
低温胁迫下IPT诱导水稻幼苗根中的RNA差别显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丁秀英  张军  崔霞  苏宝林 《作物学报》2001,27(6):935-940
  相似文献   

16.
姜向阳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109-113
探讨不同农作物各器官的热值含量,为提高光能利用率和种植结构调整及农艺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集山东地区23 种农作物籽实或块根及5 种农作物不同器官,采用氧弹式量热仪测量其热值。农作物籽实或块根热值变化范围在16357.72~29513.69 J/g 之间;油料作物芝麻的热值达到了29513.69 J/g,是水生作物中莲藕(块根)的1.8 倍。不同类别农作物籽实热值的高低顺序为:油料作物>豆类作物>禾谷类作物>水生作物;陆生薯芋类块根热值略高于水生作物莲藕。相同作物不同器官的热值顺序为籽实(20005.80 J/g)>叶(17452.77 J/g)>茎鞘(16911.04 J/g);不同作物的籽实和茎鞘热值最高的是花生,叶片热值最高的是甘薯。农作物种类及类别不同,其籽实或块根热值之间差别巨大;相同作物不同器官的热值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作物相同器官的热值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大白菜TPS(BrTPS)家族成员信息及对高温胁迫信号的响应,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大白菜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了BrTPS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理化性质、进化特征、蛋白结构及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白菜全基因组含有15个TPS基因家族成员,分布于8条染色体上。除BrTPS14和BrTPS15外,其余成员各含有1个TPS和1个TPP结构域,并且所含motif的排列顺序也完全一致。理化性质分析发现,15个成员的氨基酸长度介于129~1459 aa之间,分子量大小在14.73~165.83 kD之间,大部分BrTPS蛋白为酸性蛋白和亲水蛋白,以无规则卷曲作为二级结构主要构成元件。进化分析表明,大白菜TPS基因家族成员可分为2类,其中ClassⅠ包含5个成员,ClassⅡ包含10个成员。本研究对高温胁迫前后不同组织和持续高温胁迫下叶片中的表达分析,发现大部分的BrTPS基因可对高温胁迫产生响应,但在表达规律上存在差异。这些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大白菜TPS基因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鉴定野生番茄的SpIDD1基因并探究其功能,以野生醋栗番茄‘PI365967’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克隆得到SpIDD1基因的CDS序列,全长1 020 bp,编码339个氨基酸,与普通番茄参考基因组序列相比,SpIDD1只存在一个核苷酸位点的差异。蛋白序列比对和结构分析表明,Sp IDD1含有1个核定位信号和4个保守锌指结构域(C2H2·C2H2·C2HC·C2HC),是一个典型的IDD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pIDD1与马铃薯和辣椒的IDD蛋白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显示,SpIDD1在叶、顶芽和果实中的表达较高,并受干旱胁迫的显著诱导。利用TRV-VIGS系统构建了Sp IDD1的基因沉默载体,并成功侵染番茄。研究结果表明,SpIDD1作为一个典型的IDD基因,很可能参与了番茄的干旱胁迫。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设施栽培对玉米DUS测试性状及产量相关性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大棚设施栽培对玉米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DUS)测试性状及产量相关性状表达的影响,本文以香花糯6号和新华珍303(甜)两份玉米种子为材料,将其在大棚设施条件下栽培,设在露地条件下栽培为对照,对其部分DUS测试性状及产量相关性状表达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大棚设施栽培对两份材料的质量性状、假质量性状、目测型数量性状表达均无显著影响,而对其测量型数量性状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棚设施栽培条件下,糯玉米的穗粒重降低了14.9%,而其百粒重提高了13.6%,但甜玉米的穗粒重和百粒重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0.
植物角质层蜡质在抵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试验以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为材料, 分别以200 mmol L-1 NaCl、12% PEG、1.0% H2O2、40℃高温和8℃低温为逆境, 研究叶角质层蜡质的积累情况以及其与水稻蜡质合成相关基因OsGL1表达的关系。扫描电镜观察以及叶角质层蜡质总量测定结果表明, 12% PEG、1.0% H2O2和8℃低温处理下水稻幼苗叶角质层蜡质的积累明显增加, 而200 mmol L-1 NaCl和40℃高温处理下叶角质层蜡质覆盖量略有下降。RT-PCR分析显示, 逆境处理下水稻蜡质合成相关基因OsGL1的表达量变化与水稻幼苗叶角质层蜡质的积累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