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分类学上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针层孔菌属,是大型珍稀药用真菌。针层孔菌是多孔菌中一个大属,全球共有描述的分类单位250余个,我国到目前共发现62种。桑黄学名、俗名或别名较多,目前有关桑黄的报道资料中就出现了几种学名,如:鲍氏层孔菌、裂蹄针层孔菌,裂蹄木层孔菌;亦有称火木层孔菌、针层孔菌;还有称桑臣、桑耳、桑黄菇、胡孙眼等,叫法不一。  相似文献   

2.
牛舌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舌菌[Fistulina hepatica(Schaeff)Fr]又名牛排菌、肝脏菌,因形状和颜色似牛舌而得名,为近年来新栽培驯化的珍稀食用菌品种,其子实体肥厚多肉、软而多汁、久煮不烂、质地细嫩,且有胶质感,含牛舌菌索(Fistulin),食之有独特的清香味,并略有甜味,有“山上的牛肉”之美誉,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开发潜力大。我们进行了牛舌菌栽培探索,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1)螨类。多在双孢菇上发生,部分平菇也有发生,表现为“发菌难、退菌”,有的40多天仍未完成发菌,且菌丝越来越少,生产中往往当作病害而被忽视。  相似文献   

4.
周洁 《花木盆景》2006,(4):35-35
1、兰性喜肥,但因兰根粗长无须根,有根菌共生,生长期间,根细胞提供有机养料,供给根菌,根菌则从外部吸收矿物质营养,供给植株。故只须薄肥勤施,以求适当平衡即可。  相似文献   

5.
巨大口蘑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志生 《食用菌》2007,29(4):63-64
1概述 巨大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 rnassee)又名金福菇、洛巴口蘑、大白口蘑。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口蘑属。该菇菌丝洁白浓密,气生菌丝较多,易产生菌皮,菌丝有分隔,有锁状联合,宽6-8μm;担子呈棒状,其上着生2-4个担子,担孢子卵圆形至椭圆形,光滑,6-10μm,孢子印白色(切下菌盖后,过7-8d菌盖开始变软或变烂才有孢子弹射);  相似文献   

6.
猪肚菇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元弟  马付元 《食用菌》2007,29(2):38-38
猪肚菇系大杯蕈的俗名,又名大杯伞、大漏斗菌;又有笋菇、红银盘之称;属中高温型食用菌品种,子实体群生或单生,菌盖浅漏斗状,棕黄至白色,菌肉白色;菌柄柱形,中生内实,地下部分上粗下细.其长度因覆土层的厚度而异。猪肚菇的风味独特、清脆鲜嫩,有似竹笋般的清脆,猪肚般的滑腻,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与香菇、金针菇相当或略高;菌盖中的氨基酸含量占干物质的16.5%以上,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5%,高于大多数食用菌.菌盖中粗脂肪的含量高达11.4%,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钼、锌等,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是很有栽培前景的食用菌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蕈菌生物学─—关于蕈菌生产及蕈菌产品张树庭(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IV蕈菌生物技术(MushroomBiotechnology)蕈菌生物技术是研究与蕈菌产品有关系的学科,包括蕈菌生物学,发酵技术,生化加工以及市场学和管理学等(图4)。蕈菌生物技术中涉及...  相似文献   

8.
尹亭  题正芳  刘怀珠 《食用菌》2004,26(2):34-34
平菇窄棚免喷高效栽培法集埋土栽培法和菌墙栽培法的优点于一体,使平菇的栽培管理更加简单,且品质优,产量高。其方法是:将采收第一潮菇的菌坯脱去菌袋,绕菇棚的四面土墙筑菌墙。菌墙外端用封口泥把菌坯与菌坯粘结起来,菌墙内全部用营养土填充,菌墙上筑一水槽,用于补水补肥。该法的优点主要有五条:①筑菌墙前,先让菌坯出一潮菇,用已收  相似文献   

9.
通过菌塘的菌丝分布、形态、共生树根系分布的研究,探寻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于菌塘的关系。选择不同部位的菌塘挖掘和菌塘菌丝与子实体组织的菌丝和分离培养菌丝显微观察表明不同出菇量菌塘的菌丝分布是不同的。单生菇的菌塘约50cm,而群生菇菌塘的菌丝圈可达80cm。不同出菇量的菌塘松树根数和菌根数是不同的,单生菇的菌塘根较粗量少,菌根较少,群生菇菌塘的菌塘根较细量多,菌根多;菌根数量多。菌塘菌丝与子实体组织的菌丝和分离培养的菌丝形态差别较大。未见有锁状联合,泥土间菌丝膜片是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的菌丝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平菇菌质多糖以及培养基中加人参药渣的菌质多糖对高血脂小鼠的预防作用。方法:将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平菇菌质多糖组和平菇人参菌质多糖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喂高脂饲料。各组小鼠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灌胃45d后,小鼠断头取血分离血清,测血清中的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结果:平菇人参菌质多糖和平菇菌质多糖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小鼠血清甘油i酯(TG)含量、总胆固醇(CHO)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有一定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的作用。结论:平菇菌质多糖以及培养基中加人人参药渣的平菇人参菌质多糖均能有效调节体内血脂,对预防高血脂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菌糠栽培草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菌糠栽培草菇丁凤珍(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每年均有大量栽培过各类菇的培养基下脚料─—菌糠,被当作废料抛弃,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据江苏省农科院饲料食品研究所分析,采收过四次菇的平菇菌糠,仍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蛋白质、脂...  相似文献   

12.
长根菇又名长根金钱菌、长根奥德蘑、露水鸡枞等。其子实体细、软滑且清香适口,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种很有经济价值的大型真菌。它产生的独特小奥德蘑酮有显著的降血压功效,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因此,长根金钱菌既是人们的美味佳肴,又具治病抗癌活性。被人们认为是食、药兼用型的高档保健珍稀菌,深受人们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采用麦芽汁液体培养基培养蜜环菌获得菌丝体,采用麦芽汁半固体培养基培养蜜环菌获得蜜环菌菌素、皮壳状菌丝和子实体。以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HPLC—DAD)比较四种菌体的甲醇提取物的成分差异。液体培养的蜜环菌菌丝体与固体培养的蜜环菌菌素、皮壳状菌丝和子实体的蜜环菌素类成分有明显差别。图谱分析表明,菌素与皮壳状菌丝的成分接近,与子实体和液体培养菌丝体之间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4.
沈阳辉山、棋盘山地区野生羊肝菌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有3种野生羊肝菌:粗柄羊肝菌(Morchella crassipes)、尖顶羊肚菌(M.conica)和黑脉羊肚菌(M.angusticeps),主要生长于棕壤和森林中腐殖质较多的草地。  相似文献   

15.
黑柄炭角菌的菌种分离及其培养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白蚁蚁巢中长出的黑柄炭角菌菌索分离纯化出黑柄炭角菌菌种,并对该菌的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表明:黑柄炭角菌对葡萄糖、果糖的利用效果较好,蛋白胨、黄豆粉、蚕蛹粉是良好的氮源,柠檬酸对菌丝体生长有促进作用,黑柄炭角菌是一种中温性真菌,在22℃-30℃下均能够生长但最适合培养的温度为25℃-26℃菌丝在PH值为50-8.0之间均能生长,但以6.0左右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主要成分为过氧乙酸,属无公害生物制剂,主治果树腐烂病、轮纹病、炭疽病等真菌性病害.杀菌彻底迅速,渗透力强,有效期7~10d(天),是福美砷、石硫合剂的替代产品。通常用于秋冬、早春清园和各个时期的病害防治。产品有百菌敌、9281强壮素、菌杀特、康菌灵等。  相似文献   

17.
在食用菌中,不同的菌菇有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对菌菇有不同的喜好。欧洲人喜欢吃松露。松露又名黑块菌,在欧美,它是同黑鹅肝、黑鱼子齐名的三大珍品,被誉为人类顶级食品中的黑钻石。  相似文献   

18.
鲍氏层孔菌瓶栽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氏层孔菌是一种具有强效抗癌作用的高等真菌,其抗癌作用高于灵芝和猪苓等目前已应用的真菌抗癌制剂,属层菌纲刺革菌科目层孔菌属(Hymenomycetes hymenochaetaceae Phellinus),我国长白山林中有极少量分布。该菌主要寄生于丁香树上,对该菌子实体的栽培生产我国尚无任何报道,2001年-2004年我院与中科院联合,首先对鲍氏层孔菌的子实体培养技术进行了试验,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瓶栽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9.
白参菌(Schizophyllum communer),别名裂褶菌、白参、白蕈(云南)、树花(陕西)、鸡冠菌(湖南)、鸡毛菌子(湖北)、白参菇(河南),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子菌亚纲,伞菌目,裂褶菌科,裂褶菌属。白参菌是一种食药兼用的名贵山珍,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20.
陈若霞  应霞玲 《食用菌》2000,22(1):13-14
柳松菇(Agrocybe cylindra),又称柱状田头菇、柳环菌、茶薪菇等,在日本、韩国等国有较多栽培,日本的九洲等地春秋季还常有野生柳松菇出现,菌盖呈褐色并带丝绸光泽,幼时为半球状.直径1~1.5cm,伸展后直径3~10cm,有菌环,孢子印褐色椭圆形,一般应在开伞之前菌盖呈半球时采食,味脆嫩,久煮不烂,适于炒、烧、汤食及作火锅菜,也可加工成罐头或小包装,是一很有发展前途的高档食用菌。我所通过日本枥本县北研株式会社的大森清寿先生和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引进了柳松菇3个菌株,于1995~19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