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母猪繁殖效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猪繁殖效率的高低是决定养猪场(户)经济效益的基础。培育好后备母猪、精细化饲养管理繁殖母猪、优化母猪群胎次结构、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和养好哺乳仔猪,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实现母猪高产高效养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繁殖母猪生产效率是决定养猪场(户)经济效益的基础。培育后备母猪、选择繁殖母猪、精细化饲养繁殖母猪、饲养哺乳仔猪、建立高产母猪群和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是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实现繁殖母  相似文献   

3.
母猪年生产力是指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数量,是评价母猪繁殖效率的较好方法。总结多年来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认为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要从母猪、仔猪和公猪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采取各种技术措施相结合。1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1.1猪群结构合理化猪群结构通常包括核心群防种群)、繁殖群和生产群满品群)。其规模以生产群情种场以繁殖群)母猪数量为基础,三者的数量关系约为,核心群:繁殖群:商品群一o.2-0.25:1:位民核心群规模大小除了要考虑保证供应繁殖群所需种猪数量外,还要根据各个猪场的发展方案、育种方向及方案而定。为了…  相似文献   

4.
后备母猪饲养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较合理的母猪群体的胎龄结构为1~2胎母猪占生产母猪数量的30~35%,3~6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一个新建猪场从第三年开始每年母猪淘汰更新比例为25~33%,繁殖母猪群中应经常保持17%的青年母猪。一般来说猪群平均产次不超过4产才能使猪场保持高水平的繁殖成绩。  相似文献   

5.
饲养母猪应注意的问题徐斌(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如果将母猪当作生产仔猪的工厂,繁殖猪群成功的饲养方案必须致力于增加每头母猪繁殖期所产的仔猪数和仔猪断奶体重。因为母猪生产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决定养殖户获得经济效益的多少。为此,根据母猪繁...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胎次对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根据江苏省某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2009-2011年出生的繁殖母猪资料,分别选取128头杜洛克、681头长白和610头大白母猪共7280窝生产数据,统计分析不同胎次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初生窝重及校正21日龄窝重。此外,依据胎次将母猪分为3个繁殖阶段(1~2胎、3~6胎及7~8胎)来探究品种差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母猪1~4胎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及初生窝重随胎次呈增加趋势,第4胎达到高峰,且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3~6胎繁殖性能较好,7胎之后出现迅速下降趋势;除在第4胎略有下降外,其他胎次的校正21日龄窝重随胎次递增。品种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显著(P<0.05),长白和大白母猪的繁殖性能均极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P<0.01);长白母猪的产活仔数和校正21日龄窝重显著高于大白母猪(P<0.05),2个品种其他繁殖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母猪的最佳繁殖胎次为3~6胎,长白猪的繁殖性能总体上优于大白猪,就本试验所在的育种场而言,长白猪可能更适合作为二元母猪生产中的母本。  相似文献   

7.
智能饲喂对群养初产母猪生产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树华 《养猪》2014,(1):78-80
为研究规模化猪场智能饲喂对群养初产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90头4月龄体重相近的长大二元初产母猪,随机分为智能化组、群养群饲组和限位栏组,每组30头母猪,测定初产母猪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情期受胎分娩率,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提高10个百分点(P<0.05),比限位栏组提高16.66个百分点(P<0.01);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泌乳力、窝断奶仔猪数和断奶窝重,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分别提高0.53头、0.81头、2.81千克、8.78千克、1.14头和9.42千克(P<0.05),比限位栏组分别提高1.01头、1.33头、4.86千克、12.92千克、1.68头和10.89千克(P<0.01);育成率,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和限位栏组分别提高3.9和6个百分点(P<0.01);返情率,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降低3.96个百分点(P<0.05),比限位栏组降低11.36个百分点(P<0.01);母猪淘汰率,智能化组为13.33%,比群养群饲组和限位栏组均降低3.34个百分点(P<0.05)。智能化饲喂能显著提高母猪情期受胎分娩率和繁殖性能,降低返情率和淘汰率,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8.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家峥  牛林山 《养猪》1997,(2):35-38
近几年,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在国内外都有严重的发生,已到了凡是养猪的地方都有此症候群发生的程度。严重发生的地方称其为“死(流)产风暴”。它已构成了对养猪业尤其是规模化养猪威胁极大的疫病群。它是以繁殖母猪的死胎、胎儿干尸化、弱仔、产仔不足、流九畸形胎儿及不孕为主要表坎特征,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严重影响猪群的繁殖和改良。1尽抚条目障碍综合征的指征繁殖母猪凡出现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临床表现者,即可以认为患有繁殖障碍综合征。a.死胎(死产):母猪妊娠期正常或推迟若干天;有的产前十多天已无路动。一般分娩顺…  相似文献   

9.
洪学 《山东饲料》2006,(5):26-26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每年都要定期补充后备母猪,更换基础母猪群中胎次较高的种猪,以保证猪群合理的胎次(年龄)结构,提高种猪繁殖效率和猪群的性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现在市场上的品种比较多.比如: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猪、皮特兰猪、斯格猪、PIC配套系猪等,但比较理想的杂交模式是杜长大三元杂交。这是因为三元杂交充分地利用了杂种优势(二元母猪繁殖方面的优势,终端父本的瘦肉率、生长速度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母猪淘汰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顿母猪群,建立合理母猪产龄结构,保持母猪高水平繁殖性能,是猪场实现正常生产的基础。本文对本场三年来母猪淘汰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找出管理中存在问题,为指导生产提供参考。1母猪淘汰情况母猪淘汰率。累计淘汰母猪135头,淘汰率195%;其中一产母猪淘汰...  相似文献   

11.
母猪是养猪场生产的核心,猪场养殖效益的80%来自于母猪群的正常生产。近年来,生产母猪产后不发情、累配不孕、产弱仔和死胎等现象呈增加趋势,严重影响养猪场的经济效益。防治生产母猪繁殖障碍,确保母猪正常生产,最大限度发掘母猪生产潜能,成为养猪业者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2.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母猪存栏量急剧下降,三元母猪留种成为许多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首选,为了解山西本地三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及其后代的生产性能,本研究对大同同铁生活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大南养殖基地所养殖的自繁自养二元母猪和三元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了跟踪调查统计,同时对三元母猪所产后代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统计,并对其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元母猪第一胎发情的日龄明显比二元母猪晚(P<0.05),平均大约推迟了12 d;三元母猪发情持续的时间极显著短于二元母猪(P<0.01),三元母猪所产仔猪28日龄断奶均重显著低于二元母猪所产28日龄断奶均重(P<0.05),三元母猪所产仔猪28日龄断奶窝重极显著低于二元母猪所产仔猪28日龄断奶窝重(P<0.01)。三元母猪的断奶发情间隔、PSY显著低于二元母猪(P<0.05),三元能繁母猪的淘汰率极显著高于二元母猪(P<0.01)。三元母猪后代生产性能无论是平均日增重还是料重比均极显著低于二元母猪的后代(P<0.01)。由此表明,三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及后代生产性能均不及二元母猪。因此,三元母猪仅可用于应急,在养殖场尽量避免使用三元母猪。  相似文献   

13.
断奶-发情间隔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断奶-发情间隔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对海南罗牛山万头种猪场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全部母猪(161头初产母猪、555头经产母猪)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初产母猪下一胎的分娩率96.27%和产仔数12.59头均优于经产母猪的90.09%和11.87头,产房良好的饲养管理完全可以克服二胎母猪综合征,提高二胎母猪繁殖性能;2)77.02%初产母猪与77.12%经产母猪集中在断奶后第4、5、6天发情,该阶段发情配种的母猪与其他阶段相比,返情率较低,分娩率最高,产仔情况也最好;3)对经产母猪而言,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为1~2 d、7~12 d时,降低下一胎的分娩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14.
繁殖母猪的体重变化对连产性能和繁殖成绩的影响堀北哲也渡边一夫山本辉次等在我们所辖区内的A养猪场,根据其日常繁殖管理记录,对繁殖母猪352头(计2723产次)的体重(分娩前体重、断奶时体重)、繁殖成绩、淘汰产次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发现,前...  相似文献   

15.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生产母猪由于疾病、饲养管理、遗传缺陷等原因,每年大约有25%~35%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需要,必须及时补充后备母猪,而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要想有优良的繁殖母猪,必须从后备母猪的培育开始。要想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每年都要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从而保证繁殖母猪群的规模并形成以青壮龄为主体的结构比例,因此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提高猪群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1后备母猪的选择1.…  相似文献   

16.
对7 051窝不同近交系数的杜洛克母猪繁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近交程度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仔总数、产活仔数和产弱仔数方面。近交系数第3组(3.125%~6.25%)与其他组间在产仔总数、产活仔数和产弱仔数方面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母猪2胎、3胎、4胎、5胎次的产仔总数、产活仔数、产弱仔数均以第3组最高。说明通过适度近交,可以较快地剔除有害基因、增加遗传稳定性,可以较好地降低有害基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仔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的仔猪死亡率.要想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调查了97头农民散养哺乳母猪(其中长大二杂母猪33头,长本二杂母猪33头,内江母猪31头)的繁殖成绩,结果表明,在窝产间隔、窝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窝重上,长本二杂母猪、内江母猪表现正常,长大二杂母猪在断奶窝重上表现较好成绩,但其余3项指标差,存在着严重的繁殖障碍,问题在于圈舍规划不合理、营养水平不科学和饲养管理技术不成熟.  相似文献   

19.
1何为母猪非生产天数 1.1非生产天数的定义母猪非生产天数(Nonproductive Sow Days,NPSD),是指进入繁殖群内任何一头生产母猪和超过适配年龄(一般设定在230日龄)的后备猪没有怀孕、没有哺乳的天数,称为非生产天数。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20.
商品猪场当前目标是每头分娩母猪的总产仔数(TB)14头、产活仔数(BA)13头、窝均断奶仔猪12头、20~21日龄平均断奶重〉6kg(14lh)(表13)。目标是总产活仔85%以上的猪能够断奶,所以,控制断奶前死亡率(表14)是优化母猪群生产性能的因素之一。通常,管理良好的母猪有能力照顾好大部分同窝仔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