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犬真菌性皮肤病主要是通过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传播感染,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对动物和人的角质都保有亲和性,且常常感染其他动物,尤其是犬小孢子菌感染,是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1皮肤癣菌病的病原1.1皮肤癣菌病是一群形态、生理、抗原性上关系密切的真菌,按大小分生孢子的形态可分为3个属: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约40余个种,其中约20余种能引起人或动物的感染。引起犬、毛皮肤癣菌感染的病原主要有: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等。1.2根据皮肤癣菌的自然寄居特性,可分为3类:亲动物性,主要侵犯动物,也可引起人感染皮肤癣菌病,如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即属此类;亲人性,主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郑州地区犬真菌性皮肤病的发病情况和主要致病病原菌,对郑州地区不同区域共计55家宠物医院2015年1—12月497例首诊犬真菌性皮肤病病例进行调查,并对其中100只患犬进行病原分离鉴定。结果显示,郑州地区真菌性皮肤病患犬发病率前三的品种是金毛犬、贵宾犬和松狮;发病率较高的年龄段为0~3岁,0~1岁犬最易感染真菌性皮肤病;雌性犬和雄性犬数量之比为1.15∶1;真菌性皮肤病多发季为夏、秋两季,8月份为发病高峰,其中背部、四肢和腹部发病率位居前三;病犬患部分离出的真菌有犬小孢子菌、须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以犬小孢子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4.
皮肤真菌病又称癣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猫体表皮肤损伤、结痂、脱毛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人兽共患皮肤病。病原98%为犬小孢子菌,其他2%为石膏状小孢子菌和须发毛癣菌。猫一旦感染,病情顽固,并可造成交叉感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猫等伴侣动物逐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中,数量大幅增加.它们的皮肤真菌病给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带来的威胁也愈来愈大。因此,宠物猫皮肤真菌病的防治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5.
22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脱毛癣)或称表皮真菌病,是由小孢子真菌属皮肤癣菌侵染表皮及其被毛、爪角质所引起的真菌病,俗称钱癣或匐行疹,其病程持久,难以治愈。也是人、兽共患的真菌性皮肤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皮肤癣菌体外抑制试验,从12种中药中筛选出抗真菌中药并观察用药后须癣毛癣菌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中药提取物对2种皮肤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凤仙花醇提取物作用前后须癣毛癣菌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凤仙花醇提物对须癣毛癣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5.625和31.250 mg/mL;其水提取物对须癣毛癣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最小抑菌浓度均为31.250 mg/mL;凤仙花醇提取物作用于须癣毛癣菌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菌丝变得弯曲粗糙,多处出现断裂且分隔不明显;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菌丝表面粗糙有大小不等的凹陷,菌丝顶端和局部出现膨大且有不规则分支,甚至出现剥脱,畸形,几乎丧失菌丝原本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菌丝变得皱缩,双层细胞壁结构不完整,细胞膜不连续,细胞器也变得不清晰,可见不规则的不明小体且细胞外出现许多高电子致密颗粒。【结论】凤仙花水提物和醇提物对须癣毛癣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均具有显著的体外抑菌活性,且醇提物强于水提物;凤仙花醇提物抑制须癣毛癣菌生长,其机制可能与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完整性有关,可为临床治疗皮...  相似文献   

7.
奶牛皮肤真菌病为一种动物和人均可感染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病真菌病原菌主要为犬小孢子菌、石膏样毛癣菌、疣状毛癣菌。目前,治病率比较高的为犬小孢子菌,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长的潜伏周期,部分真菌感染疾病机体可以自愈。本文主要分析了奶牛皮肤真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诊断及防治措施,对于真菌皮肤病的治疗及防治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犬皮肤病的增多,犬的真菌可传染给人,因此这类病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现代兽医临床技术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学者对犬皮肤真菌病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的改进。在犬真菌性皮肤病中皮肤丝状菌病感染率最高。其中约70%的犬皮肤真菌病是由犬小孢子菌引起,石膏样小孢子菌占20%,须毛癣菌占10%。1犬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也称为羊毛状小孢子菌,归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小孢子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为亲动物性真菌,可  相似文献   

9.
随着宠物与人类的关系日益密切,宠物的皮肤真菌病已经严重威胁到宠物的身体健康及人类社会公共卫生状况。钱癣(皮肤癣菌病),又称"脱毛癣"、"秃毛癣",是一种可以侵袭猫、犬和人的被毛、皮肤及指(趾)甲的真菌性皮肤病,是猫最常见的接触性  相似文献   

10.
<正>皮肤真菌病又称皮肤丝状菌病、皮肤霉菌病或皮肤癣,是由皮肤霉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真菌性皮肤传染病[1]。本病只侵害体表角质化组织(皮肤、毛、发、羽毛、指(趾)甲、爪、蹄),形成界限明显的圆形或轮状癣斑,引起脱毛、脱屑、渗出、痂块及瘙痒等症状[1]。一、病原菌皮肤癣菌是一群形态、生理、抗原性上关系密切的真菌,按大小分生孢子的形态可分为3个属:猫癣菌属(Trichophyton)、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和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泸州市宠物犬的真菌性皮肤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该文以泸州欣旺动物医院等3家宠物医院接诊(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全市犬真菌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真菌性皮肤病的病原以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癣毛癣病为主;感染发病主要集中在2岁以内的犬只,雌性犬病例略多于雄性,其中贵宾犬、北京犬的发病率最高;病灶分布以四肢居多;存在季节流行差异,夏季病例多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茶皂素是否能抑制红色毛癣菌真菌生长以及抑制程度,采用牛津杯法,通过抑菌圈大小判断茶皂素是否存在抑制红色毛癣菌作用,结果表明红色毛癣菌对茶皂素敏感程度为高度敏感,后通过立体显微镜进一步验证茶皂素能破坏菌丝结构,导致菌丝断裂、自溶,茶皂素存在抑制红色毛癣菌作用.然后采用体外抑菌方法研究茶皂素抑制红色毛癣菌机制,茶皂素最小抑菌浓度(MIC)为50 mg/mL.茶皂素溶液浓度与菌丝径向生长抑制率成正比,100、50和25 mg/mL茶皂素溶液浓度径向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6.10%、76.90%和57.60%.茶皂素溶液浓度与孢子萌发率成反比,茶皂素溶液浓度为25、50和100 mg/mL时,孢子萌发率分别为47.82%、31.43%、11.70%.  相似文献   

13.
为了鉴定某规模化兔场发生皮肤真菌病的病原,并为家兔皮肤真菌病的快速检测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根据皮肤真菌特异性rDNA序列设计通用引物(5′-CACCGCCCGTCGCTACTAC-3′和5′-TTTCGCT-GCGTTCTTCAT-3′),对已知分离株及其他微生物等进行特异性检测;应用该引物对所采取的种兔患部病料35份和临床健康种兔的样本5份,进行PCR检测并克隆测序。该引物对四种常见病原性皮肤真菌分离菌株扩增出一条在400bp-500bp之间的条带,其中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为460bp,犬小孢子菌500bp,石膏样小孢子菌为400bp,但对其它微生物和兔体细胞均未扩增出类似片段,说明具有特异性;对临床35份病料中的33份均扩增出一条460bp条带,为毛癣菌属,与测序结果一致。健康种兔的样品未扩增出类似片段。本研究利用通用引物对家兔皮肤真菌病进行PCR检测并确定其主要病原,具有快速、简便和特异性强等特点,可用于大规模的家兔皮肤真菌病的诊断,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37只临床健康犬被毛上的真菌菌相进行了定量检测,其中30只犬被毛上分离出真菌。共分离真菌103株,隶属于11个属,腐生菌占9个属,主要是枝孢霉、交链孢霉、青霉和曲霉;皮肤真菌病病原菌2个属,包括犬小孢子菌和石膏状毛癣菌。  相似文献   

15.
入侵杂草土荆芥挥发油抗皮肤真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2倍稀释法和熏蒸法检测了入侵杂草土荆芥挥发油对常见3种皮肤真菌羊毛状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絮状表皮癣菌(Epidermophyton floccosum)、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土荆芥挥发油对这3种皮肤真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和4~8 mL.L-1,除了对这3种真菌有直接的抑菌外,土荆芥挥发油还表现出熏蒸的间接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土荆芥资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河南省新乡市犬真菌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本课题组收集了该地区2017年3月份—2018年2月份多家宠物诊疗机构有效病例共计519例,对患犬发病年龄、性别、发病季节、品种、病变部位、病原类型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断奶后幼龄犬只发病率最高;雄犬发生率高于雌犬;夏季发病率最高;贵宾犬发病率最高;腹部发生率最高;犬小孢子菌是最主要的病原真菌。  相似文献   

17.
北京某观赏动物养殖场,养猫120多只,猴子10多只,1986年6月几乎全部发生了皮肤病,在场工作人员都被传染。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特点,及用伍德氏灯检查惠毛,显微镜下看到惠毛上有犬小孢子菌,病原菌的分离和培养,人工发病复制实验等,确诊为癣菌病。惠部用克霉唑软膏和癣净治疗,取得了成功。只有人医和兽医密切合作,大力宣传防治此病知识,才能有效地控制其传播。  相似文献   

18.
稻曲病俗称“灰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该病只发生于穗部,病菌侵染谷粒后,形成淡黄色或黄绿色的小菌球,菌球逐渐膨大,变成比谷粒大几倍的黑绿色的菌球。在稻穗上肉眼明显地看到一颗颗玉米粒大的墨绿色或橄榄色粉包(孢子座和厚垣孢子)。  相似文献   

19.
皮肤癣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病,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毛发、皮肤和指(趾)甲的浅部感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癣.据我们在对北京市动物医院门诊病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皮肤癣菌病是发病数量最多的宠物人兽共患病,达到了门诊病例数的5.7%.随着宠物的饲养数量的不断增多,人与动物的接触更加亲密,大大增加了皮肤癣菌病的感染机会.对于饲养宠物的家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辨别和防范皮肤癣菌病呢?  相似文献   

20.
一、病原主要是由毛(发)癣菌属疣状毛(发)癣菌感染致病。偶见须毛(发)癣菌,红色毛(发)癣菌等也可致病。皮肤真菌病又称为脱毛症、匐行疹、钱癣。由皮肤癣菌(又称皮肤丝状菌)中疣状毛(发)癣菌为主所引起。临床上以皮肤呈现圆形脱毛、渗出液和痂皮等病理变化为特征,且为取慢性经过的浅在性真菌性皮炎。本病传染快、蔓延广,尤其对犊牛、病态或营养不良的老龄牛,以及冬季密集舍饲的牛群,极易同时全牛群感染发病。由病牛也可传染给人,属人畜共患真菌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