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分析了引起赣南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原因:四周高、中间低地貌因素;暴雨频繁气象因素;抗冲性弱、崩解能力强的山地红壤土质因素;开山采矿、城市化过程等人为因素。提出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突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地位、发展特色“生态经济”以及加强“3S”技术在赣州地区水土保持方面的运用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川渝地区油气田管线建设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确定了9条代表性输气管线工程,选取其中4条不同工程类型管线,现场设定24个典型监测点位,实地监测实际发生的水土流失量;利用通用方程USLE对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运用SPSS软件对监测结果和预测结果进行拟合,同时对USLE中5个显著影响因子进行扰动性矩阵分析。结果表明:(1)USLE在川渝地区油气田建设过程中预测水土流失量与实际水土流失量的拟合效果较好,适用于研究区。(2)水土流失主要影响因子影响程度优先度排序为:土壤可蚀性因子 > 植物覆盖因子 > 降雨侵蚀因子 > 土壤保持措施因子 > 坡度因子。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诸因素分析及治理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入手,分析了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我国水土流失的情况,剖析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展望了水土保持的美好的前景,确保我国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5.
6.
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对滇中地区典型小流域———王家箐进行综合治理,对治理前后气象、水文、水土流失资料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治理后,试验区径流系数从0.290降到0.06,侵蚀模数从294.28t/(hm2.a)降到9.19 t/(hm2.a),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治理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了降雨产流的最小雨量和最大30 min雨强I30,降雨产流的最小雨量从2.9 mm提高到4.5 mm,最小I30从0.027 mm/min提高到0.067 mm/min,最小PI30从0.077 mm.mm/min提高到0.300 mm.mm/min。二是降低了径流的泥沙含量,治理后的泥沙含量减少65%。三是影响了产流过程,采取水保措施延长了汇流过程,推迟并削减洪峰。选治理前后P,I30相似的降雨,分析其洪水过程表明,治理后产流的洪峰流量和洪量比治理前减少84.2%~92.1%和81.6%~87.5%,涨水速率降低78.6%~91.4%,洪峰和雨峰的间隔时间延长1.5~2倍。 相似文献
7.
泉州市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泉州市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原因 ,认为频繁的台风暴雨以及多山地丘陵的地形特征为水土流失的发生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动力 ;抗蚀性较弱的地面组成物质 ,尤其是花岗岩风化壳的发育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内在因素 ;而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如破坏植被、陡坡开垦、顺坡种植以及工矿交通等基本经济建设等 ,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应该注重坡耕地的改造 ,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并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 ,实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玉林地区是广西水土流失面积最大,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通过对该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治水土流失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水土保持》1993,(8):16-18
地处珠江源头和长江上游的曲靖地区,水土流失面积15916.64km~2,占土地总面积32565.5km~2的48.88%,部分县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发生频繁,石化速度惊人。1982年全国第四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后,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水保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走上了依法防治、科学治理的轨道,目前全区已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2163km~2。全国第五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后,区内部分县(市)被列为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紧紧抓住机遇,实行科学规划、规范化治理,把治理与区域经济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使水土保持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襄樊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分布,并分析了其形成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地形、降水、土壤、风力等因素;人为因素包括植被的破坏、坡耕地的开垦和工程活动的影响,最后,根据该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治理对策,为水土保持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滇中地区小流域治理前后水土流失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对滇中地区典型小流域—王家箐进行综合治理,观测了治理前后气象、水文、土壤侵蚀资料,分析了治理前后试验区降雨与径流、侵蚀之间的关系及变化。结果表明,试验区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5~10月,区内次降雨的径流量、侵蚀量与降雨量和最大30 min雨强乘积的相关性最好,其关系式为一元三次方函数,相关系数在0.956到0.993之间(极显著相关);月径流量、月侵蚀量与月降雨量之间的关系为一元幂函数,相关系数在0.819到0.985之间(极显著相关)。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式,能有效抑制以坡耕地为主的小流域的水土流失,但不改变流域降雨径流侵蚀函数关系式,只改变其系数。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平原河网地区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上海市水土流失面积约 2 2 0km2 ,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河道的边坡、堤顶面以及湖岸 ,郊区因河岸坍塌、取土加高加固河堤年损失耕地 86 67hm2 。水土流失导致大部分河道淤积 1~ 2m ,已严重影响到防汛排涝、农业灌溉和内河水运 ,并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介绍了水土流失的发生机理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有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遥感调查结果显示,西部地区12省区潜在和已经发生水土流失地区的耕地总面积为45.3 77万km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的耕地面积达29.348万km2,占耕地面积的64.67%.从发展程度来看,以严重水土流失为主,占37.35%,极严重占29.35%,严重和极严重合计占到 60%以上,说明我国西部地区耕地水土流失是非常严重的.西部地区潜在或已经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草地总面积99.664万km2,已经发生中度以上程度的水土流失草地面积62.98万 km2,占63.19%.从发展程度来看,草地水土流失以中度为主,占87.52%.所以从发展程度上看,耕地水土流失要比草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多.西部地区耕地和草地水土流失面积合计92.329万km2,其中草地水土流失占68.21%,耕地水土流失占31.79%.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坑下山坑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依据《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暂行规定》,提出离村庄较近,坡度<25°的土层较厚的坡耕地采用坡改梯治理措施,对坡面荒草地、疏林地和火烧迹地等采用营造水土保持林的治理措施,离村庄较近,坡度<25°产粮区和树下裸露经果林区等采用坡面水系工程进行治理,建议下阶段需加强对沟道的治理。同时,对治理效果进行初步估算,旨在为科学治理小流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泉州地区采石场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泉州地区采石场所处自然环境为基础,论述了采石场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危害,分析了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提出了防治采石场水土流失的技术措施和行政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府谷县大昌汗小流域是黄河中游多沙集中来源区的重点区域,属极强烈水土流失区,土壤侵蚀模数11 400t/(km2.a)。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水土流失严重。尤其是近年来开矿、筑路、开发区建设等开发建设类项目的增多,忽视水土保持工作,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为防止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在坡地、荒地、沟壑等采取修建梯田、谷坊、拦沙坝等水土保持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流域水土保持生态防护体系初步形成,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减少了入黄泥沙和水土流失的危害,实现了水土资源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珠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和基本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珠江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并在总结多年来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坚持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的同时,强调积极开展较大面积的重点区治理的作用。最后建议:为了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应重点解决六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沙棘为重点加快三北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所作的战略部署,是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一次历史性机遇。要调整规划思路,加大植被建设力度,把沙棘作为加快三北地区植被建设的突破口,近期每年发展沙棘33-33 万h m 2 ,到2010年新增沙棘面积366-67 万h m 2 ,实现重点水土流失地区的基本治理。沙棘建设要科学规划,规模发展,努力提高资源建设和产品开发中的科技含量,拓宽国际市场,实行产业化经营,开发品位高、质量好、市场对路的新产品,发动全社会参与沙棘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