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什么是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淡水池塘80:20池塘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鱼、鲫鱼、青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鲴、尼罗罗非鱼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所组成,  相似文献   

2.
刘富强  樊铮 《齐鲁渔业》2014,(12):28-29
陕西省沿黄河滩涂有连片精养鱼塘1333hm2(2万多亩),是该省重要商品鱼基地之一。盐碱地池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作为“陕西省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关键技术,对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有益微生物水质调控技术、微孔增氧技术、名优品种养殖技术、以“鱼一棉”生产模式为主的综合养鱼技术进行集成组装,在沿黄河盐碱滩涂池塘项目区推广3年,取得较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池塘养鱼最早的国家。全国池塘水面占淡水养殖水面的26%,池塘养鱼产量占淡水养殖产量的70%以上。1986年,我省池塘养鱼水面260万亩,产鱼284875吨,分别占全省养殖水面和产量的51.3%和81.7%。但目前生产水平还很不平衡,发展潜力大。1983—1985年,我省组织沅江、华容两县商品鱼基地开展了万亩池塘增产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4.
我国池塘养鱼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池塘养殖产量居世界首位。1988年全国池塘鱼产量达293.4万吨.占淡水养殖产量的75.3%。我省1989年池塘养殖面积265万亩,产鱼38.5万吨.池塘养鱼在淡水养殖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闫旭  庞守忠 《内陆水产》2003,28(1):15-16
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农业部“十五”重点推广水产技术项目,其核心内容是在淡水养鱼池塘中,80%的产量来自于某一种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杂食性鱼类;20%的产量来自于一种或几种服务性鱼类。它与我国传统的肥水池塘养鱼相比,能良好地控制养殖池塘水质,减少养殖污水的排放量和养殖的用水量;采用高质量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效率,减少对水质的污染;按一定比例混养服务性鱼类,既可改善池塘水质,又可利用池塘内天然生物资源换取一定量的鱼产量,增加水产品养殖经济效益。湘云鲫是应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培育出的具有杂交…  相似文献   

6.
<正>湖北省现有养殖面积9745935亩,精养鱼池面积3686700亩,池塘养殖产量2063142吨。从上世纪80年代的种青养鱼,发展到现在的草食性鱼类主养、青鱼主养、鲫鱼主养、鸡鸭猪林果鱼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大宗鱼类养殖池套养优质鱼类等。在巩固和发展现有大宗鱼  相似文献   

7.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鱼、鲫鱼、青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鮰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组成.也称之为搭配鱼。如鲢、鳙鱼,可清除池中浮游生物.净化水质。  相似文献   

8.
80∶20池塘养鱼的概念指的是饲养池在收获时其总产量中约80%由摄食颗粒饲料的主养鱼所组成,其余约20%产量由“服务性”鱼,如滤食性或肉食性鱼类组成。我们为了配合农业部丰收计划《淡水池塘80∶20养鱼新技术》项目实施,优化本地区养殖品种结构,进一步提高优质鱼产量,从1999年开始,在县名贵水产养殖示范场进行了80∶20池塘养殖彭泽鲫试验。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面积1700米2,长方形,东西向,水泥护坡,池底淤泥约25厘米,平均水深1.2米,水源较好,注排水方便。…  相似文献   

9.
赵亚东 《齐鲁渔业》2006,23(4):25-26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鲫、青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鱼回)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组成,也称之为搭配鱼,如鲢、鳙, 可清除池中浮游生物,净化水质。 1 池塘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养鱼成本,提高水产品质量,减少养鱼水体污染,鼓励农民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种草养鱼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现将种草养鱼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正确选择养鱼模式养殖品种以草鱼、鳊鱼、鲂鱼等草食性鱼为主,放养模式可采用:一是80∶20池塘主养模式。以养殖草食性鱼为主,全部投喂青草饲料,养成时草食性鱼的产量达到总产量的80%以上,搭配部分鲢、鳙鱼以调节水质。二是多品种混养模式。放养的草食性鱼种数量占投放鱼种总重量的50%以上,混养35%左右的鲢、鳙鱼等肥水性鱼类和15%左右的鲤、鲫鱼等杂食性鱼类,适当搭配几尾肉食性鱼类,如加州…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淡水池塘80∶20池塘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的温水性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鱼、鲫鱼、青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尼罗罗非鱼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所组成,也称之为搭配鱼。如鲢、鳙鱼可清除池中浮游生物,净化水质;鳜鱼、鲶鱼、鲈鱼等肉食性鱼类可清除池中的野杂鱼。此技术适合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二、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怎样产生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80:20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鱼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20池塘养殖模式是由美国奥本大学教授史密脱博士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而设计的.与传统的混养模式相比,80:20池塘养殖模式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逐渐为广大渔(农)民所接受,已从试验转向大面积推广,并连续几年被列入全国渔业"丰收计划"指南.1999年全国80:20池塘养殖规模达到50万亩,平均亩产500公斤,亩效益2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3.
80:20池塘养殖技术指以能摄食配合颗粒饲料鱼类为主,适当搭配滤食性鱼类(鲢鳙鱼)或肉食性鱼类(有助于控制野杂鱼类及其它竞争对象所组成),使之在收获时,主养鱼产量占80%左右,搭配鱼占20%左右,以达到提高产量、健康养殖的目的。现将新乡市(延津县)黄河鲤鱼良种场80:20池塘主养草鱼情况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4.
异育银鲫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养殖户所养的银鲫品质下降,如出现种质退化、生长速度减慢、病害增多、性早熟等状况,再加上这两年水产品市场的持续低迷,使银鲫的养殖效益明显下降,影响了广大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这里介绍80∶20高效池塘养殖银鲫模式以及一些须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养殖户在2004年的养殖过程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一、80∶20池塘养殖模式它是指投喂全价颗粒饲料,提高池塘产量,其产量80%左右来自于摄食颗粒饲料的高价值吃食鱼,而其余20%左右的产量来自于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或肉食性鱼类。二、养殖与管理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方便排灌;交通方便,有电源,…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 淡水池塘80:20池塘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的温水性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鱼、鲫鱼、青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鮰、尼罗罗非鱼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所组成,也称之为搭配鱼.  相似文献   

16.
80:20池塘养鱼是指投喂全价颗粒饲料让鱼类直接摄食来提高池塘的鱼产量,其中收获时产量的80%来自于摄食颗粒饲料的高价值吃食性鱼类,而其余20%左右的产量来自于服务性鱼类,如滤食性鱼类或肉食性鱼类组成的。由此看来,80:20池塘养鱼除要求经济且营养全面的高质量颗粒饲料外,投喂技术也是关键。 每天或每次投饵提供给鱼最适的饲料量,是健康鱼类吃食至停止摄食的总量(饱食点)的90%,即饱食度为90%。投饵数量较少(如饱食度为80%左右),结果会产生较好的饲料转换,但鱼的生长较差。投饵数量过多(如饱食度接…  相似文献   

17.
我市咸淡水池塘养殖业,经十几年的开拓发展,面积已近 2万亩,养殖品种有鲻、尖吻鲈、花鲈、紫红笛鲷、卵形鲳、红拟石首鱼、黄鳍鲷、细鳞鱼刺、黄斑兰子鱼、金钱鱼和中华乌塘鳢等。 1999年 8月,我站接受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主持,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承担的农业部重点水产技术推广和开发项目──“咸淡水池塘鱼类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应用总面积为 6120亩,单产量 678.6公斤 /亩,亩纯利润 4040元。现将配套的实用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及整治   咸淡水池塘鱼类养殖,饲料投料量大,容易累积淤泥。池塘使用期为 5~ 7年…  相似文献   

18.
秦孟喜 《内陆水产》2007,32(4):18-19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追求鱼类养殖的低成本高产出高效益。做好早春养鱼管理是提高鱼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现将早春养鱼管理经验介绍如下。1池塘清整池塘清整是早春养鱼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目前渔业生产中被很多养殖者所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鱼猪结合养殖模式。是综合养鱼模式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生态渔业模式,这种模式的依据是:利用养鱼、养猪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其综合作用.有效提高池鱼产量和经济效益,增加渔农收入。以益阳地区为例,1989年全区实行鱼猪结合养殖池塘水面10.23万亩,配养生猪8.4万头,亩平水面养猪0.82头;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是我国北疆边陲的一个内陆省份,幅员广阔,资源丰富。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无霜期平均只有120天,鱼类越冬期长,生长期短,池塘渔业的生产方式与南方各省有所不同,且养鱼历史也较短。1978年国家确定在我省十个市县建立商品鱼基地后,池塘渔业才开始走向正轨。1985年全省池塘面积达34.76万亩,比1978年增加一倍;池塘养殖产量19,970吨,比1978年增加6.4倍;整个“六五”期间,池塘增产量年递增率为32.6%,超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