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泰国大米雄锯国际市场,除了泰国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稻谷生长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泰国在提高大米质量上下了一番苦功。首先是狠抓品种。过去,泰国农民种植的是一些土生土长的水稻品种,米质差且味淡,后来由于中国南方优良稻种传入,使泰国稻谷品种得到改良,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有了新的飞跃,这引起泰国政府与农民的高度重视。泰国把培育优良稻谷品种放在农业工作的首位,中央政府成立了稻种研究所,各地也相应成立研究推广机构。中国广东省的稻种“千叔稻”在泰国被广泛推广种植,成为泰国优质米品种之一。为防止优良稻种退化,泰国平均每3~4年就推…  相似文献   

2.
稻米口粮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优质米消费量上升趋势较为明显,优质大米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而种子在加工流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如病斑粒、不饱满粒混杂其中,难以筛选,进而影响发芽率。因此,筛选饱满优质的稻种,能更大程度的提高水稻产量。我们提出了一种水稻种子精选机的设想,利用工业CCD相机及其机器视觉等技术来进一步筛选稻种,剔除不健康,不饱满的籽粒,以减少播种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优质红米粳型赤皮稻改良品种--赤峰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赤皮稻的基本特性优质红米粳型赤皮稻是地方稀特品种,产于我国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大际乡这个海拔1000m的高山盆地之中,在本地域种植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赤皮稻种有三大特性:①生长地区局限性,只生长在景宁的大际乡,其他地方没有该稻种;②全国红米类品种均为籼型红米,唯有赤  相似文献   

4.
水稻优质资源的筛选,鉴定及品质研究的综合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是一篇科研成果的综合报告.文章根据对近千份稻种资源的品质测定结果以及稻米品质的研究,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不同类型稻种的品质概况及特点、水稻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与相关,以及优质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与品质形成的关系等;同时,还根据研究结果,对优质米的标准、评价指标及选育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了这项成果的应用价值及其所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外地优质水稻种入渝,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不服输的重庆科研人员经过七八年的不断试验,培育出"Q优"系列稻种,彻底否定了"重庆无法产出优质米"这一多年来的论断。近日,笔者从重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了解到,该所自主培育的"Q优"系列稻种已在全球累计推广种植1.5亿亩。一粒种子,开辟出重庆农业新天地。外地稻种入渝难过"烤验关"李贤勇是重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水稻育种专家。  相似文献   

6.
《云南农业》2008,(6):38-38
在富源县一提起雷军的名字,无人不竖起大拇指,全县第一魔芋种植大户、远近闻名的农机耕作专业大户。说起雷军的发展史,有说不尽的苦与乐。  相似文献   

7.
柳絮 《广西农学报》2011,26(3):107-107
Y两优广适性超级稻母本繁殖在海南喜获成功。项目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邓启云研究员主持。Y两优系列广适性优质杂交稻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成功的两系杂交稻新成果,因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而深得稻农青睐,但由于母本Y58S繁殖产量不高,使得这个稻种"奇货"可居  相似文献   

8.
引进稻种资源农艺与品质特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文东  江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183-15185
[目的]挖掘稻种资源的特异性和功能性基因,拓宽我国水稻品种的遗传基础。[方法]引进日本优质水稻品种125份,在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种植,根据《中国优特稻种资源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其农艺与品质特异性。[结果]筛选出矮秆型资源、多穗型、高糙米率、低垩白率、有色米、香米资源、新性状功能型资源等13个类型,共计386份特异农艺性状和特质品质性状稻种资源,并综合各项指标筛选出J210、W110、W115、加高成等11个农艺和品质性状较优的品种。[结论]筛选出的优质品种资源可供育种亲本选用,也可作大面积优质稻谷区域推广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李书记来了以后,吃住在村里,把我们村当家,把贫困户当亲人,为了帮助我们脱贫致富,他东奔西走,想尽办法,为我们操碎了心,付出的太多了。2017年,仅产业分红我家就分了2000多元呢,他可真是我们的带路人、贴心人啊!"提起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下简称"省住建厅")派驻商城县河凤桥乡田湾村第一书记李彦君,该村贫困户王前国动情地对记者说。在田湾村,提起李彦君,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夸,驻  相似文献   

10.
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的明恢63作母本,和云南优质软米水稻良种滇陇201作父本进行杂交,成功选育出有清香味、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病和适应性强的香型软米水稻恢复系文恢206。按照优优配、香香配的方法,以文恢206和香稻不育系宜香1A进行测配试验,成功选育出罕见的米质达到国标一级标准,种子、秧苗均有浓香味,米粒香味浓度远远超过其亲本,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在蒸煮和食味品质达到"香、软、润"的香型软米杂交水稻新组合文富7号,并在全国许多地区进行试验示范,均表现出品质特优,产量较高特点。此外,讨论利用云南香型软米稻种资源创建品质优异杂交稻亲本和选育优质杂种稻的方法和途径,以及云南稻种资源香味基因遗传表现及其在育种中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与技术创新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育种从矮化育种到杂交优势的研究利用,技术创新使水稻育种水平有了质和量的飞跃。针对当前消费者对稻米品质需求,品质育种成为水稻育种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简要归纳了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及历程,并结合云南丰富的稻种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优势,运用光温互换 生态压力淘汰法选育优质软米核不育系的技术路线,对云南选育软米核不育系成效进行总结,并对有效选育优质软米核不育系的技术基础及软米杂种优势的利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贵州地理、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分析了发展优质米的优劣势,提出贵州省应根据人多田少、稻田分布多在山区,较零散,不适宜于大型机械耕作,保灌田面积少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贵州地处优质米生产黄金海拔线的气候条件、山区无污染、生态环境优良的优势,大力支持发展高档优质米、原生态绿色、有机优质米,树立品牌意识,逐步实现优质价,促进贵州优质米健康发展的政策扶持、优质稻及其制品生产技术、品牌创建、市场销售等方面的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 ,我国的优质米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市场份额低 ,据估计优质米在稻米市场所占的份额只有 10 %左右 ;产品雷同 ,品种少 ,品牌特色不明显 ;优质米生产过程难以控制 ,产品质量不稳定。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 ,但其根本原因是行业分离、  相似文献   

14.
云南稻种资源的蒸煮食味品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1013份云南地方稻种9个品质性状进行蒸者食味品质分析表明:⑴籼稻直链淀粉含量呈不连续的变异,但软米直链淀粉含量均与粘稻呈连续变异,软米特性属于数量性状。⑵籼型软米优质基因的表达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⑶9.1%-15.0%的直链淀粉可作为粳型和籼型软米的重要指标,糊化温度(5-7级)和胶稠度(55mm-85mm)则是软米评价的辅助指标;其他品质性状与软米特性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粳稻的品质现状与改良策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江苏省主栽粳稻品种和参加1995~1996年度中粳区域试验品系的品质分析表明,综合指标能达二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只有一个。除外观品质外,95%以上的品种(系)的加工品质、理化品质都已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主要问题是外观品质欠佳,垩白度、垩白率指标偏高。其改良措施应在广泛征集国内外优质稻种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杂交育种和现代育种方法,对杂交后代外观品质进行早代选择,协调好高产与优质的矛盾。杂交粳稻的品质改良应特别注重优质不育系的转育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正1.稻种和土质环境的保证在水稻的种植前,首先需要进行稻种以及土质环境的保证,这也是优质高产水稻栽培的基础前提,在进行稻种的选择中一定要选择优良品种,并对其实际的当地土质环境进行选择,只有适合当地土质和环境条件的稻种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其质量。对于稻种的选择,可以选择秋田小町赋育333以及五常稻米一些优良的稻种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同时其生育期也比较适中、营养十分丰富;另外,优质高产稻种对其土质要求也比较高,任何种类的土质  相似文献   

17.
过去,一提起兰考,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焦裕禄,联想到盐碱地和贫穷,如今,一提到兰考,好多人都会提起“三义寨乡”,提起已负盛名的“无公害大米”、提起已出口国外的“食用菌”和市场上供不应求的优质莲藕。当地人都自豪地将三义寨乡誉为兰考的“小江南”。  相似文献   

18.
勉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依托当地有利资源优势,积极培植龙头加工企业,同时充分发挥科技在产业开发中的先导作用,大力推进了优质米产业化经营.我们就勉县优质米产业化开发的有关情况作了介绍,并提出一些粗浅的设想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广两优100"为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早熟、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的特点,可作再生稻种植,是适应目前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稻  相似文献   

20.
黄粒稻是我国古代从新罗引进的一种优质稻种,主要在九华山地区栽种,宋代最为盛行,之后渐趋减少。因为它主要在九华山地区种植,所以我们习惯称之为"九华山黄粒稻"。九华山黄粒稻不同于现在我们所说的黄粒米,黄粒米是一种胚乳呈黄色的米,主要是由于稻谷收获后未能及时干燥或贮藏时通风、温度等不当造成的,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与黄粒稻有质的区别。目前学界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